社交半徑這個詞,是我經常喜歡提到的。一般來說,但凡只要我說到社交半徑的時候,就知道我又要開始說一個人無法擺脫單身的原因了。
然而,今天我想說的,並不是教給大家,如何在社交圈子太小的情況下,找到心儀的對象,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人如果社交圈子太小,很可能要做的不是擴展社交圈,而是需要做更多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處事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吧,你們回顧下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因為一直單身,不管是朋友,同事還是家裡的親戚朋友,都在不斷地為她介紹對象。
或許作為當事人來說,感覺有點鬱悶,然而,這樣一件事情的發生,卻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表現方式。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是傻瓜,在我們知道婚姻是一個人一生很重要事情的時候,哪怕身邊有不錯的適齡單身對象,為這個朋友考慮的時候,一定會考慮一個各方麵條件都還不錯的人。
這不簡簡單單認為你是年紀到了,應該結婚了,就隨便給你牽線,我們可以把同事,朋友之間的介紹作為參考標準,長輩親戚的牽線作為輔助參考,再看一下這件事情。正因為你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人,他們才更加願意把身邊的資源介紹給你。
難道不是嗎?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你的個人條件,以及你的為人處世方式,將直接決定你將來的發展走向,以及你是否能夠真正的脫單。而社交半徑,雖然對一個人的脫單有影響,但絕不是完全的影響。
可能,對於你想自由選擇,自主發現心儀的人,社交半徑會有一些影響,但絕對不是無法脫單的根本理由。
如果我們進行一個決定脫單佔比百分比劃分,個人優秀程度,至少佔了60%甚至更多,圈子問題,可能也只有10%左右,其他方面的問題分配剩餘佔比。
如果我們本末倒置的認為,自己無法脫單,就是社交圈子,社交半徑的問題,那我可以大膽的猜測,哪怕你想盡一切辦法拓展社交圈,你能脫單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非常低的。
擴展個人社交圈固然重要,不僅是在脫單方面,還在自己的社會關係,事業發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但我們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基本面都很一般,那我們還一味的追求社交,追求擴大社交圈的意義何在?
就像是之前有一些諮詢來訪者,她們說自己的伴侶一天天的總說自己忙,到處忙著社交,但是隨便問他關於工作規劃,發展進度什麼的,統統一問三不知,這就是很奇怪的事情。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一些小年輕的身上,認為只要天天和這些朋友應酬,喝酒,就一定能得到對方的幫助。
要知道,沒有人是傻瓜,我們如果自己真的有本事,對方會提著錢來找你的,根本不需要你那些所謂的社交。而我們在社交場合上阿諛奉承,陪笑,陪玩兒,在別人眼中,你僅僅只是來調節氣氛的。真正要兌現的時候,你就知道對方是怎麼看待你的了。
同理,如果我們自身本就很優秀,想要自己去尋找,那就找到擴大社交圈的方式,但如果自己確實因為時間,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參與更多社交,你會發現,這麼多年以來你的作為,身邊的朋友,同時都會看在眼裡,也一定會幫你想辦法的。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END-
作者 | 黎陽
圖片來源 | 網絡
圖文編輯 | 恬掌柜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