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兒去養老?候鳥式養老樂與憂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老來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而活!」不僅在海南,在廣西北海、雲南昆明、福建廈門等城市,「候鳥老人」也越來越多,他們熱鬧了南方城市的冬季,也享受了在南方的豔陽下四季如春的美好。

  在剛剛過去的2月,久違的降雪為北國的冬季平添了一分浪漫。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玉樹瓊花、銀裝素裹」般的美景僅僅存在於文人墨客的想像之中,總是稍縱即逝。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在更多的時候則需要面對光禿禿的枝幹、寒冷的天氣和質量不佳的空氣,令人感到沉悶。但處於地圖南端的熱帶地區,卻是另一番景象。椰風陣陣、海風習習、陽光明媚,少了夏季酷熱的侵擾,這裡迎來了一年中最宜居的時候。

  對於需要常年在固定地點工作的上班族來說,為享受冬暖夏涼、宜人的氣候因時擇地而居幾乎是一種奢望。而對於一部分退休老年人來說,沒有了工作的羈絆。如果能依靠自己的積蓄或在子女的支持下每年在家鄉最難熬的幾個月裡去外地養老,不失為一種新潮的養老方式。

  幸運的老年「候鳥族」

  趙彩珍今年已經71歲了,可是無論是皮膚狀態還是身材都一點不像70多歲的老年人。2月初,女兒的朋友圈曬出了和家人的最新合照,在照片中趙彩珍戴著墨鏡、穿著時髦的黃底黑色大花長裙,笑容燦爛,與金色沙灘的背景格外相稱,更是與46歲的女兒形同姐妹。從11月到第二年3、4月,每年冬天來海南住四五個月成了近幾年趙彩珍生活的常態。

  早在2015年,趙彩珍的女兒柳婧就在海南三亞清水灣購置了一套房子,主要供母親在海南養老。「我母親氣管不太好,在老家哈爾濱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我當時就想著在海南買套房,躲開哈爾濱冬天的霧霾和寒冷,這樣老年人過得也好受些。」柳婧說。儘管為老年人養老是促使柳婧在清水灣買房的主要動因,但柳婧也有其他考慮:「一次性買房不僅我母親現在就可以住進去享受,我們老了以後也可以用來養老。而且海南的房子也會不斷升值,不管以後是賣掉還是自住都划算。」

  三年前,第一次來海南過冬的趙彩珍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這邊空氣也好、風景也開闊,每天溜達著去沙灘看海水,心情一下子就變得很好!」說起海南的好,趙彩珍總是笑得合不攏嘴。由於霧霾的原因,冬天在哈爾濱,晚上很少能看到星星。但來到空氣潔淨、透明度高的海南,天天都能看到滿天繁星。用趙彩珍的話來形容,就是「感覺連天都特別矮」。

  對退休老年人來說,最難排解的是無人可陪、無事可做的寂寞與孤單。許多來海南養老的老年人初來的新鮮勁兒一過,又結交不到新朋友,日子甚至比原來過得還孤單無聊,只好用打牌和打麻將消磨時間。但熱愛跳舞的趙彩珍卻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20年前,趙彩珍剛剛退休,柳婧就為母親報了一個學國標舞的舞蹈課,想著既能鍛鍊身體,也算培養個愛好。沒想到,趙彩珍一下子喜歡上了舞蹈,還堅持學了下來。20年來,趙彩珍從未間斷過學舞,腦子裡記住了300多套步法和動作,國標舞十項全能,雖說達不到專業水平,但也算是業餘舞者裡的佼佼者。

  自從開始過上「候鳥式」生活,遠離了哈爾濱冬季的嚴寒,趙彩珍出門跳舞的次數頻繁了許多。在海南,閒不住的趙彩珍向物業申請借用服務大廳作為舞蹈場地,開始義務教小區裡的老年人們跳舞,早晚各一次的舞蹈課,吸引了五六十位老年人來參與。愛趕時髦的趙彩珍還教起了年輕人喜歡的鬼步舞和曳步舞,連小孩子都一起跟著跳。「跟著我跳了一段時間,不少老年人連糖尿病都減輕了不少,身子骨也更靈便了。」提起在海南教舞的成果,趙彩珍既開心又自豪。後來,她的舞蹈課名聲越來越大,有家長甚至來找她單獨給孩子一對一教舞。這樣,無心插柳的舞蹈課竟然還讓71歲的趙彩珍有了額外的收入。雖然錢並不多,她卻樂得其所。

  不過,要真正融入海南當地社會,「候鳥老人」們光靠自髮結群、自娛自樂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融入當地社區,與本地居民加強文化、情感交流。

  在海南,很多城市政府管理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出臺各類政策和措施增進「候鳥老人」和當地人的了解、融合。比如,三亞就實行網格化管理,把「候鳥老人」劃歸到每一個社區,在節假日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文體活動,將本地居民和「候鳥人群」聚集在一起,彼此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樂與憂有子女購房、不用操心往返交通費和在海南的生活費、生活方便、還有豐富的業餘生活,趙彩珍無疑是千千萬萬「候鳥養老族」中比較幸運的那一個。相較之下,同樣選擇在海南過冬的吳長雲,養老生活就是甜中帶著一絲隱憂。吳長雲是安徽合肥人,今年72歲的他從去年開始來海南過冬。與趙彩珍的故事類似,來海南過冬的原因是因為吳長雲的老伴兒長期患有高血壓,禁不得冷。於是,吳長雲的大女兒為二老在臨高縣金沙灣購置了一套房產,讓他們享受一把。

  醫療資源的匱乏就是吳長雲在海南過冬養老最大的顧慮。據吳長雲介紹,最近的醫院在臨高縣縣城內,從小區出發開車都要十幾分鐘。不僅能否及時送醫是個問題,縣城內醫院的服務也令吳長雲擔憂。作為縣城的小醫院,無論是科室設置,還是醫療水平,都無法和大城市的醫院相提並論。最令吳長雲惱火的是,他在異地醫保報銷時也總遇到問題。「不僅每個環節辦理起來都很慢,諮詢電話也總佔線。原住地的醫保部門要求進行視頻識別,證明我就是我,可是我們哪裡會用手機搞這些,最後還是回到老家才辦成的。」說起這些,吳長雲也很無奈。

  隨著「候鳥式」養老人群的不斷增多,海南省一些「候鳥」扎堆的城市還紛紛打破戶籍、身份「鴻溝」,將「候鳥老年人」納入當地便民服務範圍。例如,海口推出了微信公眾號「椰城警民通」,只需簡單幾個步驟,老年人們便可完成居住證的申領登記,不必再去派出所現場錄入。再比如,在海南全省,實際居住滿一年的外地老年人,均可申領老年人優待證,持證可享受免費乘公交車、免普通門診掛號費等優待。

  當然,冬季來海南養老的老年人不全部是像趙彩珍和吳長雲一樣的「有房族」。有的老年人會選擇租房,其中有的歲數不大、腿腳靈便的老年人還會做些小買賣、小生意,或者開車拉客、或者做小區保潔員、或者當起小時工和保姆,貼補家用,維持在海南生活的開銷。

  事實上,與人們對於來海南度假的老年人可以衣食無憂、到處旅遊、安享晚年的印象不同,受經濟條件所限的老年人才是「候鳥式」養老群體的大多數。根據一份登載於2018年1月《人口學刊》的權威調查報告的結果顯示,80.36%的老年人口由自己承擔生活費,完全由子女承擔生活費用的老年人口僅佔11.61%,7.14%的老年人口在海南的生活費用由自己與子女共同承擔。調查對象中自己租房的老年人佔14.29%,老年人自己買房的佔62.50%,子女買房的佔20.54%。

  但有的老年人選擇出門賺錢並非完全出於經濟因素的考量。居住在海南澄邁御景灣的張志平就是這樣一位閒不住的人。儘管兒子給他在這邊買了房,他也並不是很發愁生活費的開銷。60多歲的張志平還是喜歡偶爾開電動車出去拉拉私活,每拉一位根據距離遠近收3元到5元的費用。但他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賺錢,而是還可以通過拉活兒和人聊聊天。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閒著無聊,給自己找點事做。」

  當然,海南並不是選擇候鳥式養老的唯一目的地。不僅在海南,在廣西北海、雲南昆明、福建廈門等城市,「候鳥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他們熱鬧了南方城市的冬季,也享受了在南方的豔陽下四季如春的美好。選擇候鳥式養老的老年人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故事。但無論是幸運的趙彩珍,還是有點小煩惱的吳長雲,還是閒不住的張志平,總體上過得都比選擇其他養老方式的老年人灑脫。用趙彩珍的話說,就是「老來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而活!」

(文章來源:小康)

(責任編輯:DF376)

相關焦點

  • 候鳥式養老真的健康嗎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老年旅遊人數已佔據旅遊總人數20%以上,其中一部分人更是把旅遊和養老結合起來,興起「候鳥式養老」。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觀念的改變,新的養老方式——「候鳥式養老」已然興起。家住河北廊坊的王先生今年66歲,家中3個兒子,分別在北京、廊坊、昆明,家中條件相對寬裕,對於養老問題他有自己的規劃。
  • 候鳥式養老新增「遷徙地」
    本報訊(記者 韓雯 實習生周芝)為了加強省市間的交流與合作,昨天,黑龍江省到本市宣傳推介候鳥式養老,並於本市籤署合作協議。由此,津城老人候鳥式養老「遷徙地」又有了新的好去處。  冬天到海南盡享明媚陽光,夏天到北戴河感受清涼海風……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中,養老的「最佳境界」就是生活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照看,而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變化遷徙而居——這種異地養老模式的出現,悄然改變了養老思維定式。「所謂異地養老,是指老年人根據季節變化,離開現在居住的城市到氣候宜人的外地養老院生活,享受特色養老、醫療保健、旅遊觀光等系列服務。」
  • 候鳥式養老催熱昆明養老產業
    地處祖國西南的昆明,正憑藉先天的區位、氣候、旅遊資源等優勢,以養生養老為核心,以養生文化為脈絡,大力發展候鳥式休閒養老產業。企業看好「候鳥式」養老產業有需求就有市場。昆明本土的一些企業看好養老產業的市場前景,積極行動起來。「在項目運作前期,公司就邀請專業機構在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進行調研,全面了解養老產業的專業性、多元化需求,意在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活力養老範本。」
  • 夏季「候鳥式」養老選哪裡?上海交大發布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
    圖說: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部分) 來源/研究團隊供圖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陳蕾 記者 易蓉)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夏季「候鳥式養老」人群不少。哪些城市更宜居?
  • 候鳥式養老的發展前景及適宜人群
    最近幾年,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退休老人,不想成天呆在家裡,而是選擇到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去休閒療養,人們給這種生活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候鳥式生活」,我們稱之為「旅居度假養生養老 」,包括旅遊、居住及健康養生的內涵。
  • 你與候鳥式養老只差一個昆明〜
    所謂「候鳥式養老」,就是原居住地不能滿足自身需求的老人,去往哪些能夠讓自己舒適安居的他鄉,度過美好時光。安居之地,意味著更優的空氣品質、更好的氣候、更便利的生活條件、更高的醫療服務標準。作為全國最受「候鳥式養老」群體青睞的城市之一,昆明近年來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創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體驗感受「昆明藍」下的候鳥式養老~從本期起,健康昆明城推出「幸福養老」系列報導,敬請關注。首期推出的是「候鳥式養老在昆明」。未富先老!
  • 「候鳥式養老」絕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隨著氣候變化「南遷」「北漂」,冬去南、夏到北、東看海、西觀光,在不斷的「遷徙」中尋覓適宜自己的「安樂地」,「候鳥式養老」漸成新寵……醫養結合打造「候鳥式養老」模式「每天按時3頓飯、24小時有人照看、平時休閒娛樂也不少,住在這裡兒女們放心我開心!」
  • 延熙堂打造候鳥式養老品牌
    原標題:延熙堂打造候鳥式養老品牌  科技日報訊 (記者宋莉)「讓城市老年人在田園景觀中體驗田園生活,在體驗田園生活中享受田園養生。」近日,由北京藍海智達健康產業集團打造的「北京延熙堂生態產業園」在密雲開業。藍海智達總經理延少東表示,這個產業園將努力打造成以綠色、生態、低碳為主題的中國老年候鳥式養老度假產業品牌園區。
  • 「候鳥式養老」日漸盛行 老人們體驗如何
    這種隨著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地域環境養老的新型養老方式被稱為「候鳥式養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舒適度要求的增強,「候鳥式養老」日漸盛行。那麼,老年人對此有何看法,體驗如何?中國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家住哈爾濱的劉奶奶和老伴朱爺爺於11月12日到達三亞,她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已經是她前往三亞過冬的第五年。
  • 候鳥式養老是很好的城市發展機遇
    作者:江德斌  老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不以旅遊為目的在海南居住超過半個月的生活方式,被稱為候鳥式養老。僅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海南的候鳥人數為164.77萬人,約為海南戶籍人口總數的17%。
  • 冬季養老哪裡最適宜? 上海交大發布候鳥式養老「適宜度指數」,廣州...
    候鳥式養老。(資料圖)冬季養老哪些城市更適宜?候鳥式養老一定是奢侈的嗎?日前,《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哪些城市最適宜廣州高居今年指數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海口,第三位是廈門,第四到十名的分別是福州、南寧、三亞、柳州、昆明、深圳和佛山。值得關注的是,除海南、廣東等熱門城市外,廣西、貴州、雲南一些獨具自然和人文風光魅力、生活成本較低的非主流候鳥式養老城市亦有不錯的表現。
  • 威海入選「夏季候鳥式養老城市」
    一到夏天,不少人就想尋求一處避暑勝地躲避炎熱。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夏季候鳥式養老越來越受青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顯示,在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排名中,威海列居第七位,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近年來,每到夏天,許多臨海城市、較高緯度或較高海拔的城市備受關注。尤其是一些有養老需求的老人,他們通常喜歡在這些較為涼快的城市度過夏天較熱的幾個月。
  • 「候鳥式養老」興起,三個階段惹人羨慕,滿足條件的卻寥寥數人
    其實已經有多種養老方式悄然興起,其中有一種被稱為「候鳥式」養老,這種方式讓很多老人羨慕不已。「候鳥式養老」是怎樣的生活模式?聽過來人親身經歷的講述姚阿姨今年68歲,已經退休很多年了,有一兒一女,家庭很幸福。但在去年,她患上了重病,需要手術,在出院後,女兒為了讓母親更好地休養,帶她來到一座溫暖的城市。
  • 冬季候鳥式養老,大理為何受到熱捧?
    2019年11月15日,《2019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近年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東北、華北、西北乃至華中地區的老人選擇到南方過冬,這種「候鳥式」的生活大大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何為候鳥式養老?
  • 發展「候鳥式養生」!昆明打造「高配版」養老勝地
    《昆明市大健康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明確,昆明要打造的一條特色產業鏈就是「候鳥式養生」,近年來更是通過多方面的探索和創新,進行城市軟體、硬體提升,打造「高配版」養老勝地。越來越多高品質的休閒、醫療服務出現在昆明的養老機構中。
  • 全國首家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候鳥式"養老項目啟動
    9月23日,我國首家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候鳥式」養老產業機構——中資頤年在北京頤年山莊養老示範基地正式宣告成立,標誌著健康管理下的「候鳥式」為了加快健康管理下的候鳥式養老產業機構的建設,形成全國連鎖的候鳥式養老產業鏈,中資頤年將利用社會資源和中央輔業資產,在3-5年內通過整合、調整,按國家老年建築設計規範要求,分期分批地改造成30-50家候鳥式的養老養生家園
  • 夏季「候鳥式」養老受青睞 瀋陽青島貴陽等城市最適宜
    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的「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顯示,瀋陽、青島、貴陽、哈爾濱、大連、長春、威海、銀川、包頭、昆明排名前十,都是夏季候鳥式養老的好去處。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中國1999年已進入老齡化階段。
  • 北方候鳥老人築巢 昆明將試點"候鳥式"養老機構
    昆明市近期提出:要重視老齡事業,加快建設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隨後,昆明市老齡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開明表示,昆明將建設32個綜合養老服務機構,針對外地老人在昆的需求,還將試點建立「候鳥式」的養老有償服務機構。
  •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發布會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發布會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直播時間: 2020-11-13 13:30 播放次數:4133 【簡介】
  • 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56個城市排名,有你關注的嗎?
    甚至老伴、故友、鄰裡相伴而行,像極了成群結隊的候鳥,一同向南方飛去。 這群老人便被我們稱為「候鳥式養老」的主體人群。 當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也更加在意自己退休生活的舒適性。相比於年輕人,老年人在身體上更加難以忍受寒冷天氣。而由於沒有工作的羈絆,他們完全可以在異地選擇更佳舒適宜居的養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