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充電第一站!自上次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論文以來,已經大約一年了。最近,又在Nature發表了一篇論文。不過,這一次我並不是論文的主要作者,只是普通掛名而已。但不管怎樣,也算是一篇Nature論文吧。想要在Nature發表論文,首先就要說一說為什麼要在Nature發表論文。或許有人問,「我也可以在別的期刊發表論文,有什麼區別嗎?」我覺得,Nature論文和其它期刊論文,差別還是很大的。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三個條:第一,可以獲得更高的職位;第二,讓自己具有更大的影響力;第三,更容易獲得經費資助和獎勵。因此,發表Nature論文,可以獲得生活上更加富足,工資待遇也會相應提高,也可以更容易評上高級職稱,個人幸福感會隨之提升,這是一件非常有利於個人發展和家庭和諧的事情。Nature論文之所以不同於其它期刊的論文,是因為Nature是排名第一的期刊。目前世界上有三大期刊Nature、Science、Cell,其中以Nature期刊影響最大。雖然Nature影響因子並不是最高,實際上NatureBiotechnology的影響因子比Nature還稍微高一點點,不過,這並不影響Nature的實際影響力和號召力。
話又說回來,如何發表Nature論文?回答這個問題的確有點難度。實際上,已經有許多人回答過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登陸施一公的博客、顏寧的博客,他們才堪稱是大師級人物,對發表Nature論文都有獨特的見解和詳細的描述,我只不過是街頭小混混,班門弄斧而已。其實,我們發表Nature論文,也和發表NatureBiotechnology論文差不多,也需要一個好的制度,也需要相互合作,更需要自由的氣氛,這樣才能出一篇好的文章。因此,就不再這裡重複了。不過,發表Nature論文和Nature Biotechnology論文還是稍微有一點點不同,僅僅僅有細微之處的差別,有技術上的,也有戰略上的,然而這些差別又是我們常人不易發覺。所以呢,我在此就想從細微之處著手,從戰略和技術上談談一些發表Nature論文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細節:首先,關係最重要,能找到一個大牛做後台老板,是發表Nature論文的第一要素。在某一個領域裡,全世界能夠發表Nature論文的小組廖廖可數,只有那麼幾個,這些能發表Nature論文的老闆一般被我們稱為大牛。所以,同學們如果想發表Nature論文的話,最好是進入這些大牛們的實驗室,因此,找到大牛做老闆,這個關係是最重要的。然而,大牛們並不是每次都能發表Nature論文,有時候10篇論文當中只有1篇Nature,那麼,他們發表Nature論文的成功率也只有10%。不過,就算是10%的成功率,也值得我們去嘗試一下,畢竟10%要比0%好一些,我們心中還會對Nature抱有一絲的希望和幻想。
其次,要有足夠的信心。進入大牛實驗室,並不等於你就拿到了Nature論文,發表Nature論文還需要有足夠的信心和正面的思維。當我們面對Nature期刊的時候,第一要素就是跟大牛們搞上關係,第二要素就是樹立信心。第三,數據收集和寫作。數據收集可能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有些人花五年的時間做項目收集數據,有些人只花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數據收集。完成數據收集之後,寫作應該是最後一步了。在寫作之前,應該對項目了如指掌,已經非常清楚自己將要寫作的內容。一般而言,所寫的就是所想的。寫作的過程大致分為兩個,我建議要把這兩個過程區分開來,不要混淆。第一個過程:書寫。第二個過程:修改。書寫的過程是腦子裡面已經想好的東西,拿一張紙和筆,用草稿的形式全盤託出,這個過程是一個比較快的過程。不過,這僅僅這是草稿的形式,其中必然存在許多的錯誤,草稿並不能作為正式稿件投稿。所以我們要進入到下一個單元,就是修改。修改可能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可能需要反覆多次修改,也可能需要許多人共同修改,這是一個反覆進行的過程,直到自己和合作者們覺得滿意為止。修改的過程通常需要精確到每一個單詞,每一個標點符號,反覆斟酌。因為Nature期刊只接受英語稿件,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英語並不是母語難免會出現一些語言上的錯誤。通常情況下,Nature編輯們都不會有太大的為難,他們也會清楚我們使用英語來表達的困難。這裡不免會出現一些寫作高手,把不好的數據,寫成一篇好的論文,發表在Nature。相反,有些同學的數據做得很好,卻因為寫作水平不高而沒有發表在Nature,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投稿過程的運氣因素,運氣也是發表Nature論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Nature期刊會有幾個編輯負責稿件的評審和收集,編輯們的水平有些高有些低,說實話,這些Nature編輯們評審角度不同,給出的結論也完全不同。同一篇稿件,投到不同的編輯,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Nature編輯們也常常會摻雜著感情的因素,他們偏向於錄用熟人的稿件,對於不認識的人投過來的稿件,一般會作退稿處理。這個審稿過程就需要用到大牛們的關係了,有些大牛們的稿件之所以90%以上被Nature錄用,也是因為編輯們都認識這些名氣大的人,只要稿件掛了他們的名字,一般都會給予考慮。而且,很多情況下,Nature和這些個大牛們形成一個利益集團,常常主動找這些大牛們約稿。有些大牛本身就是Nature的編委,這種情況下,自己審自己的稿件,那只能是100%的命中率了。反之,如果論文中沒有出現大牛們的名字,那麼,編輯們只會把你的論文當做廢品一般放入回收站處理。最後,我總結出了一條發表Nature論文的公式,如果同學們覺得有用的話,不妨借鑑一下:Nature=關係(50%)+信心(20%)+數據(10%)+寫作(10%)+運氣(10%)
需要說明的是,這五個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因人而異,在不同的情況下,因素的影響都不會一樣。比如說,有極少數的人,在沒有大牛做後臺的情況下,也能成功發表Nature論文,然而這只是極少數的個別情況。也比如,有些人做得一塌糊塗,但後台老板權勢大,成功發表Nature論文,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總之,隨著這五個因素之間相互制衡,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諸多因素,才能最終成功發表Nature論文。我們對Nature論文的期待很高,我們一般認為Nature論文就是一定很牛的,水平很高的。然而,我不得不說,這種觀點是錯誤的。Nature論文也同樣會出現水平低劣、嚴重灌水、數據造假等等惡劣行為。尤其是一些大牛們,憑藉自己的名望,每年都在Nature灌水,有時候一年灌水好幾篇,水平低劣,毫無創新,導致了其它領域的好論文沒有辦法刊登在Nature期刊上,他們霸佔了大量科研經費,讓其它的領域無法獲得資助。你說,這種Nature論文是應該祝賀呢?還是應該不齒呢?更嚴重的是造假,數據造假,然後騙取大量的研究經費,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簡言之,Nature論文中,存在大量數據和結論不可信的論文,存在著大量水平低劣的論文,存在著大量濫竽充數的論文,存在著大量空洞無物的論文,存在著大量的數據造假的論文。這一點,我覺得,我們不要單純地對Nature存在一種盲目崇拜的心理,而是需要對Nature期刊做一個更全面的認識,以及更深刻的反思。祝同學們早日發表Nature論文,謝謝大家。*文章素材來源於潘碧峰科學網博客,作者整理改編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