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要她的命,花季少女在家中遇襲,長達九年的懸案令人心痛

2021-01-15 八號瘋人院

點擊此處可觀看完整視頻長達九年的懸案,17歲花季少女在家中遇襲,真兇隱藏在記憶死角

哈嘍大家好!歡迎回到八號瘋人院。

今天要講的是一個差點成為懸案的案件,17歲少女在自己家中被害,嫌犯的DNA和目擊者俱在,警察卻遲遲找不出真兇,直到一名女警的加入讓案情在9年後有了突破性進展,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008年,單親媽媽戴安帶著五個孩子,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的一棟別墅裡,她一共有七個孩子,兩個大的已經自立門戶了,戴安是個很負責的媽媽,努力平衡著工作和家庭,一家人住在當地的高檔社區,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很融洽,一大家人過得熱鬧又開心,17歲的布蘭妮在家裡排行第五,和兩個姐姐關係尤為親密,姐姐形容布蘭妮是個熱情開朗,人緣很好的女生,而且為人很上進,長大後想成為一名新聞記者,並一直在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著,當時的布蘭妮是一名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她學習成績優異,準備一畢業就進入大學深造,布蘭妮同時還做著一份兼職工作,在購物中心的眼鏡店裡負責推銷墨鏡,因為性格活潑大方,善於與顧客打交道,這份工作她也做得得心應手,布蘭妮的生活過得平靜美好充滿希望。

到2008年9月11日這一天,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星期四上午,媽媽戴安去上班,布蘭妮去學校上課,戴安在工作時接到布蘭妮的簡訊說,今天學校只有半天課,想放學後和媽媽一起吃午餐,母女倆決定先在家裡見面,再決定去哪裡吃飯,布蘭妮快到家的時候給戴安打了個電話,說自己快到了,時戴安也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戴安說電話裡的布蘭妮聽起來一切正常,沒有一絲害怕恐懼的情緒,幾分鐘之後,戴安把車開進自家車庫,踏入家門的她看到了永生難忘的一幕,布蘭妮整個人倒在血泊之中,已經被打的腫脹變形,不省人事,手提包裡的書,DVD,鑰匙等個人物品散落一地,一切似乎發生在布蘭妮剛進門的那一刻,旁邊站著一個手持鐵鏟的男人,男人並沒有遮住自己的臉,可戴安並不認識這個人,男人見戴安回來了,快步跑向廚房抽出刀架上最大的一把砍肉刀,一邊衝向戴安一邊說,你是下一個,作為母親的戴安當下做了一個艱難卻聰明的決定,跑為上策,戴安尖叫著逃出家門,躲進了鄰居家,並馬上撥通了911報警電話《戴安︰我的天哪!人命關天,能快點來嗎?》

儘管不知道男人是否還在,心急如焚的戴安等不及警車的到來,就在鄰居的陪伴下返回現場,希望能救女兒的性命,此刻行兇者已經逃離了現場,只剩下滿身鮮血,被打的面目全非,不成人形的布蘭妮,失去意識布蘭妮只有微弱的呼吸,戴安當下驚恐的覺得,自己就要失去女兒了,幾分鐘後,布蘭妮被救護車送去了醫院,沒人知道她能否活下來,警察也迅速趕到,封鎖現場,展開調查,很快,警察就意識到這不是盜竊或者入室搶劫,因為家中沒有任何財物丟失,也沒有被翻動過的跡象,男人並非求財,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攻擊布蘭妮,案件很快被初步判斷為仇殺或者情殺,警察認為該男子很可能對布蘭妮有很深的怨恨,一直尾隨布蘭妮至家中,或者事先潛入家中等待,直至她回家那一刻給出致命一擊,警察在現場搜集到了男子留下的證物,用來攻擊布蘭妮的鐵鏟,一段膠帶,和那把用來威脅戴安的砍肉刀,除了這些,男子還留下了一個對本案更為至關重要的證據,或許意識到警察就快來了,男子在逃離現場的時候,並不敢走正門,而是打破了客廳的窗戶,跳窗而逃,碎玻璃散落一地。

男子在跳窗的時候不小心割傷了自己,一滴近乎完美的圓形血跡,滴落在碎玻璃片上,像是一片製作好等待被檢驗的的實驗室樣本,嫌犯的DNA無疑對警察破案是個莫大的幫助,可在行兇者到底是誰這個問題上,警察還是毫無頭緒,唯一的近距離目擊者戴安表示從未見過這個人,布蘭妮的兄弟姐妹想不出任何可疑人選。

在DNA庫裡也找不到匹配樣本,警察只能先把嫌犯畫像公之於眾,期待知情者提供線索,根據戴安的形容,嫌犯是個白人或西班牙裔男子,年齡介於20到30歲之間,身高170cm左右,棕色頭髮,沒有鬍子。

案發幾天之後,傷勢嚴重的布蘭妮依舊躺在醫院中,她的頭骨多處破裂,頭部和臉部有很多撕裂性傷口,胳膊和手腕都骨折了,布滿了淤青,似乎是和行兇者搏鬥時留下的防禦性傷痕,幾天以來布蘭妮的瞳孔一直保持在放大狀態,能觀測到的腦部活動也微乎其微,醫生們都覺得她很難挺過來,就決定對她進行人工昏迷,簡單來說就是對患者進行深度麻醉,在昏迷狀態中讓受傷的大腦更好的自我修復。

兩周之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布蘭妮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可她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只是以為自己遭遇了車禍,換了誰都很難接受,光天化日下在自己家中被手持鐵鏟的陌生男子,打到半死的這種劇情吧?

接下來等待布蘭妮的是,二十幾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和漫長的恢復期,直到現在12年過去了,她仍未完全康復如初,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布蘭妮重新學會了吃飯,走路和說話,生活在緩慢的回到正軌,可她的失憶症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那段可怕的回憶,伴隨著很多其它的記憶一起消失不見了,醫生也不確定她的失憶症是短期的,長期的還是永久的,生活還要繼續,戴安帶著孩子們搬出了那棟房子,在不用照顧女兒的時間裡,戴安不斷的向辦案警察施加壓力,希望快讓她好好再想想布蘭妮有沒有仇家點找出嫌犯,還女兒一個公道,毫無線索的警察把問題又拋回給了戴安?有沒有人會想要傷害她?

最終布蘭妮的一個姐姐提出,會不會是他們的親生父親做的,他們的父親有暴力傾向,動不動就對妻兒拳打腳踢,戴安六年前忍無可忍離開了他,可他一直心存怨恨,會不會是他積怨爆發,買兇殺人,但行兇者錯把布蘭妮當成了戴安,這個理論雖然聽起來很牽強,但因為沒有其它線索,警察還是去調查了布蘭妮的父親,並最終徹底排除了他的嫌疑,時間在布蘭妮的復健,和戴安為破案的奔走中一點點過去,布蘭妮的記憶依然沒有回來,警察除了嫌犯畫像和DNA樣本,沒有任何其它線索,戴安帶著布蘭妮接受各種媒體採訪,希望提高關注度找到知情人,可五年過去了,案情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2013年8月,在戴安的一再要求下,一個名叫朱迪剛特曼的警探接手了這個案子,朱迪在當地警界是有名的雷厲風行,不走尋常路的狠角色,她剛了解完案情就提出了一個新思路,給布蘭妮做催眠,因為朱迪覺得布蘭妮的失憶,可能並不是因為腦部損傷,而是她在潛意識中壓抑了這段可怕的經歷,那麼催眠就有可能幫助她喚醒這段記憶,布蘭妮接受了朱迪的建議,表示願意一試,很快朱迪就安排她和催眠師見了面,正式進入催眠之前,催眠師先簡單問了布蘭妮幾個熱身問題,都是關於遇襲前的生活狀態的,布蘭妮記得自己馬上要進入大學攻讀新聞專業,記得自己當時的績點在3.6到3.7之間,催眠師覺得布蘭妮很有希望,就馬上幫她進入了催眠狀態,催眠中的布蘭妮似乎重新經歷了一次那場襲擊。

催眠結束後的布蘭妮回憶起了很多細節,但嫌犯的樣子依然是模糊的,她回家休息了幾天,更多的記憶開始湧現,最終她向警察提供了一份關於嫌犯的詳細描述,一幅新的嫌犯畫像向大眾公開,同時朱迪警官從那枚DNA樣本入手,用最新的Snapshot DNA成像技術,分析嫌犯的人種,膚色,頭髮,眼睛的顏色,並繪製出嫌犯最有可能的長相,在等待繪製結果的幾天內,朱迪接到了布蘭妮的一通電話,布蘭妮說最近有一個名字,一直在她的腦海中盤旋,那就是賈斯汀漢森,那麼這個賈斯汀漢森又是誰呢?和布蘭妮的案子會不會有什麼關係呢?

賈斯汀比布蘭妮大七歲,是布蘭妮初中同學姐姐的男朋友,布蘭妮去同學家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賈斯汀,後來初中畢業和那個同學漸行漸遠後,就見得少了,案發那年她在眼鏡店做推銷員的時候,賈斯汀會偶爾路過,進來打個招呼聊聊天,她想不出賈斯汀和整件事有什麼關係,但還是想跟朱迪報備一下,幾天後Snapshot繪製的嫌犯肖像送到了朱迪手裡,朱迪驚奇的發現,這張肖像和賈斯汀漢森極為相似,分析報告指出,嫌犯大概率長著一雙綠色的眼睛,這是一種罕見的眼睛顏色,而賈斯汀的眼睛恰好也是綠色的,賈斯汀立刻變成了警方的頭號懷疑對象,朱迪很快對賈斯汀展開了調查,發現賈斯汀已經結婚生子,是四個個孩子的父親,朱迪覺得有些困惑,如果案子是賈斯汀做的,那他的動機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對跟自己沒有感情糾葛的布蘭妮痛下殺手,案底清白的他,是會犯下這種惡性案件的人嗎?

帶著這些疑問,朱迪對賈斯汀進行了第一次詢問,警察的隨身攝像機拍下了整個過程,賈斯汀整個人看起來輕鬆自在,對警察態度誠懇,有問必答,並對布蘭妮的經歷表示同情,

整個談話進行的很順利,直到朱迪提出讓賈斯汀提供自己的DNA樣本做對比,賈斯汀猶豫了,說要先問過自己的律師再決定,他的猶豫引起了朱迪的警覺,警察之前調查了那麼多嫌疑人,所有人都痛快的提供了DNA樣本,賈斯汀是第一個當場退縮的人,詢問快結束的時候,朱迪向賈斯汀提起了,Snapshot DNA肖像很像他這件事,我們來看看賈斯汀的反應

賈斯汀似乎是個媽寶,他的媽媽從小到大都對他特別維護,這次也不例外,她表示兒子絕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隨著調查的深入,警察發現媽媽口中溫柔友善的賈斯汀,有著鮮為人知的黑歷史,他的前女友曾控告他入室強姦,但因為怕暴露自己未成年飲酒的問題,不久後就撤銷了指控,他的前妻說賈斯汀經常對自己和孩子家暴,賈斯汀年少時的朋友也指出,他滿口謊話,經常跟蹤騷擾小女生,因為當時未成年,又有媽媽收拾殘局,所以並沒有留下案底,朱迪沒有等來賈斯汀自願提交DNA,就另闢蹊徑,派出便衣警察跟蹤賈斯汀到快餐廳,等他吃完飯後悄悄拿走了他丟掉的紙杯,紙杯上的DNA被拿去化驗,結果很快出來了,不出朱迪所料,賈斯汀的DNA,和留在現場的那滴血跡的DNA是一致的。

2017年7月,案發9年之後,真兇終於浮出了水面,警察在一家超市停車場逮捕了賈斯汀,賈斯汀在審訊過程中一直堅持自己是清白的,時至今日他依然沒有改口,可那滴血跡鐵證如山,警察告訴他他即將面臨謀殺罪的指控,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獲刑50年,賈斯汀的媽媽一直相信兒子的清白,她覺得是有人故意陷害賈斯汀,她認為一枚出現在布蘭妮家房子外面的血跡,並不足以證明賈斯汀有罪,作為兇器的鐵鏟和砍肉刀上,都沒有賈斯汀的DNA,她覺得重新驗明兩件兇器上的DNA,可以還兒子一個清白。

但在2015年,本案的大部分證物意外受到汙染,二次檢驗已經不可能了,這也是賈斯汀媽媽,和少數陰謀論支持者的論據之一,但檢察官相信一枚血跡足以定罪,因為賈斯汀的血跡在那個時候出現在那個地方,除了他就是兇手,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在律師的建議下,賈斯汀對殺人未遂和非法闖入的指控,作出了No Contest Plea,放棄辯護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既不承認有罪也不承認無罪,是很多被告在勝訴機率小的時候做出的一種選擇,一般會被比敗訴時獲得的刑罰輕一些。

2018年7月,法官判決賈斯汀兩項罪名成立,並對其處以18年有期徒刑,獄中的賈斯汀日子過得並不順利,2019年11月,賈斯汀被一個獄友打傷送進醫院,頭上臉上的傷勢尤其嚴重,原來有很多犯人看不慣他打女人,所以也讓他嘗嘗被打的滋味,在外人看來,正義遲到了,但沒有缺席,可對布蘭妮來說,這些都不夠,這場無妄之災摧毀了她的健康和夢想,徹底改變了她人生的方向,十年中的痛苦,掙扎,恐懼,疑問,有些隨著結案而放下了,有些卻要伴隨她一生。

案子就講完了,八號瘋人院覺得這個案子有趣在,它是一個發生在比較近代的懸案,九年之後警察用催眠術,DNA畫像等不尋常的手法偵破了這個案子,唯一存疑的地方是賈斯汀的作案動機,因為他一直拒不認罪,我們可能永遠也無從得知了,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賈斯汀媽媽對兒子的維護,對孩子無底線的溺愛,包庇,甚至到了無視法律的地步,最終一個無辜女孩被害,兒子也進了牢房,是不是有給為人父母者帶來一點點警示呢。

相關焦點

  • 墨爾本色魔性侵多名亞裔女子 13歲華裔少女險遇襲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維州警方正在通緝1名連環強姦犯,他被指假扮技術工人上門作案,與10多年間發生的多起性侵懸案有關。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警方說這些襲擊發生在1984至1997年間的墨爾本,疑犯似乎專門挑亞裔女性下手。探員們最近在檢測DNA樣本的時候發現了這些案件之間的關聯。
  • 《懸案密碼4》為改造教育,強制為花季少女做「絕育手術」!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醫生給花季少女們強制做絕育手術,竟然是為了優化人種的影片《懸案密碼4:64號病歷》。這是讓人細思極恐的電影!卡爾是丹麥,專門處理陳年舊案Q部門的一把手,他是一名優秀的破案高手。然而就搭檔鐵柱即將升值的前一個星期,Q部門遇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 花季少女被害身亡,白山警方堅持到底,15年懸案終告破
    據了解,在2005年臨近春節的時候,撫松縣一花季少女被殺扔屍在公廁,經過警方的長達15年的追捕,終於在今年將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給死者一個交代。
  • 花季少女遇害性器官被毀 嫌疑人疑為花痴(組圖)
    第1頁:花季少女遇害性器官被毀第2頁:嫌疑人被疑患有精神疾病  浙江在線2月27日杭州訊  (記者李敏) 2月25日下午5時30分,震驚富陽市的「2.20」中學生被害案犯罪嫌疑人董培軍(男,29歲,富陽市靈橋鎮徐婆橋村)迫於公安機關強大聲勢,向靈橋派出所投案自首。記者昨日已發出報導《富陽花季少女遇害性器官被毀》,並於今日趕赴富陽實地採訪案情。
  • 連續3年,14歲花季少女靠吃避孕藥保命,母親:不能讓她來月經
    大家都知道,避孕藥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可以吃,長期服用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可如今,卻有一位14歲的花季少女,需要靠吃避孕藥來保命,這是為什麼呢?小燕(化名)是一名血液病患者,何為血液病,也就是造血系統疾病,或是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和發熱等為特徵的疾病。
  • 初中花季少女在家中多次被強姦,兒童性侵屢禁不止,誰之過?
    小娟是江西省婺源縣某小村的一名留守兒童,因為家境貧寒,父母外出打工割松油掙錢養家,家中僅剩她和70多歲的外公相依為命。小娟今年剛上初中,成長迅速的她已初具少女的身段和清秀的面龐,但是沒想到獨自成長、靜靜綻放青春的小娟卻在無知中引來了惡狼的覬覦。由於家中和學校甚遠,每次放學,小娟都會坐三輪車回家。村裡人淳樸,來返數次,小娟也沒出什麼事,但是在某次乘坐鄰村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伊某的三輪車時,小娟的厄運降臨了。
  • 北京花季少女家中上吊自盡 被人發現時仍有呼吸
    花季少女家中上吊自盡  自殺原因尚在調查中  本報訊(實習記者王望)昨天中午,十八歲少女王某在家中上吊自盡,儘管被人發現時仍有呼吸,但送醫院後終因搶救無效不治身亡,自殺原因仍在調查中。  事後王家的鄰居告訴記者,自殺者王某今年年僅十八歲,正值花季,平時喜歡呆在家裡,話也不多,平時就和兩個小姑娘在一起玩,碰到鄰居都挺有禮貌的,「真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據悉,王家近兩年禍不單行,王某的母親在去年跳樓自殺,她父親則靠人力三輪車謀生,為了節省開支,他家到現在都還沒有燒暖氣。而據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回憶,她父親性格較為孤僻,平時也很少跟鄰居們有言語交流。
  • 關於花季少女自殺的幾點建議
    有人要自殺,警察救不救,肯定應該救,花季少女跳河自殺,警察在旁邊勸導,少女不顧一切,躍入河中,了斷生死,作為一名警務人員,應該積極參入施救,職責所在,不能推脫,實在救不回來,另當別論,救人也是一項技術活。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可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透過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今日的大眾文化之中。
  • 大案懸案解密:花季少女神秘失蹤,12·18徐少雲殺人案真相
    17歲的花季,本應是多夢的年華,然而孝昌縣某學校高中一年級學生小容卻慘遭滅絕人性的兇手徐少雲殺害。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案發後,孝昌警方組織精兵強將,用兩個月的時間偵破了此案,抓獲了兇手,慰藉了九泉之下的小容。
  • 皂頭14周歲花季少女命喪水田!
    皂頭14周歲花季少女命喪水田!) 照片中是皂頭鎮三聯村的周家路段,看似安靜、尋常的一條普通鄉道,卻發生了一起意外事故,一名14周歲的花季少女命殞於此。
  • 花季少女慘死家中,兇手是閨蜜?
    芙荷赤身裸體慘死家中,她身上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七處刀傷。到底是哪一方在撒謊?但電影讓我不舒服的是,當一個16歲的少女被指有罪,所有人都突然湧出來,想把她拽進湖底似的。說她私生活亂、說她恐嚇別人、說她沒有感情成熟老練。
  • 【公益求助】樂於助人的花季少女熱則耶突患疾病 誰來幫她重返校園
    墨玉縣19歲的花季少女她勤奮好學樂於助人
  • 信陽一花季少女倒在紅色大貨車車輪下 場面讓人心痛!
    今天早上(2019.10.21)7點多鐘,羅山縣城城區312道,嘉弘加油站南側,一女子騎車帶一少女上學,被一輛河南安陽的紅色大貨車撞倒,車後座少女當場死亡。具體責任劃分,請以權威交通部門認定為準。2018年萬車死亡率達21.4人。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同時,車均違法率達5.88起,違法逾期未處理率為3.53%。萬車死亡率達21.4人是個啥概念自己算。現在我們回頭來看看,今天這個當事車輛,前面說了具體責任劃分,請以權威交通部門認定為準。
  • 花季少女搭錯車被害該怪什麼?
    尋人啟事上的高渝只怪少女防範意識差,並不靠譜為什麼人們要說女孩和家人防範意識差勁呢但是,對於這起舉國關注的命案,在不同的新聞報導中關於本來要上的車就有四種說法花季少女的失蹤極為牽動人心,然而,從最初的失蹤到現在,各種報導說法不一,關於高渝哥哥聯繫的車就有四種不同的說法,且看下圖:
  • 16歲花季少女,因拒絕官二代追求慘遭毀容,9年後模樣大變
    16歲花季少女,因拒絕官二代追求慘遭毀容,9年後模樣大變相貌出眾在很多人眼裡是一件非常引以為傲的事,尤其是女生,她們渴望有一個天生麗質的臉蛋,這樣就能讓其他女孩子羨慕不已,還能擁有不少的追求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長得好看也未必是好事,因為事物都具有兩面性。2011年,一位花季少女就因為一張漂亮臉蛋,在家中被同學潑硫酸毀容,只因為追求者得不到她的心惱羞成怒,這位女生就是周巖。
  • 18歲花季少女流產4次,媽媽的解釋令人心寒,醫生:拿生命開玩笑
    18歲花季少女流產4次,媽媽的解釋令人心寒,醫生:拿生命開玩笑在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她一直感到非常少詫異,一個年紀竟有18的女生竟有4次流產史,這到底是經歷過什麼才會導致一個18歲花季年齡的女孩有著這一般經歷。
  • 2011年電影《我的小公主》,花季少女在腐朽黑暗中綻放,令人反思
    2011年上映的《我的小公主》,是由法國導演伊娃·愛洛尼斯科,與其母親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可以想像當時的法國社會是有多麼的糜爛,在那個欲望,金錢的社會,本應該在學校健康成長的花季女孩,卻因為母親的貪念淪落為街邊的不良少女,孩子接受的應該是在該年齡段接受的知識,而不是金錢,物質的虛榮心
  • 臍帶血讓花季少女重獲新生
    山東省臍血庫內景  花季少女突患重疾,臍帶血帶去生命火種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一種起源於淋巴細胞的B系或T系細胞在骨髓內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性疾病  小珍(化名)就是一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14歲是一個花季般的年齡,本應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而這一切卻被疾病打斷了。小珍因身體不適,家人帶她來到醫院進行就診,隨後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校園要留下花季少女,村寨不該有「花季媽媽」
    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王麗、李驚亞、劉智強)7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校園要留下花季少女,村寨不該有「花季媽媽」——貴州在脫貧攻堅戰中專項治理早婚早育阻斷「貧困循環」》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