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裕 通訊員 張萍
「我甚至試過在奶奶家的老式廚房的石牆上,用灶裡燒剩的木炭練習素描。」武漢市第十四中學學生宋梓童,疫情期間滯留在農村老家,身邊沒有可以使用的畫筆,只能急中生智在牆上練習素描。而在平時上學放學路上,她也會抓緊時間背知識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19日,記者從該校獲悉,宋梓童不僅在校考中拿到了中國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合格證,如今更是以755.22分的總成績被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專業錄取。
上下學路上抓緊背誦知識點
宋梓童是武漢市第十四中學高三(11)班的畢業生,由於她的抽屜裡常備著咖啡和咖啡杯,班裡的同學給她起了一個綽號「開咖啡店的」。
宋梓童告訴記者:「我是走讀生,沒有住校,所以上學放學在路上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利用。語文、英語和其他文科科目都有很多的背誦任務,我每天就在路上邊走邊背,這樣就算擠在公交車上也不耽誤學習。」在學校時,宋梓童就先把解答題這種需要大量文字過程的題目做完,而英語閱讀或文綜選擇這樣只需要眼睛和大腦的題目,就留到路上。
不僅如此,為了節省時間,宋梓童經常自帶午餐,這樣不用跑去食堂排隊。宋梓童的媽媽總是一大早5點就起來,準備午餐後再做早飯,中午如果沒有專業課練習,宋梓童就用來趕作業。
「美術專業的素描、色彩、速寫學習,並沒有比文化課學習輕鬆多少,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我們的午休時間和自習課時間,基本都要用來練習專業。」宋梓童說,「為了文化課不落後,我並沒有佔用任何課堂時間去練習專業,而是充分利用課餘時間。」
滯留老家急中生智練習素描
今年情況很特殊,正在備戰「清美」和「國美」校考時,剛好遇上新冠疫情,宋梓童被困在了老家。
「當時距離國美的校考只有不到十天了,而我還完全沒有準備好,且手邊沒有帶任何的畫具和文化課資料,想複習都無從下手。萬般無奈之下,我甚至試過在奶奶家的老式廚房的石牆上,用灶裡燒剩的木炭練習素描。」宋梓童告訴記者,「好在校考推遲到了高考之後,擁有了更長的準備時間,可緊接著要面對的就是學校的網絡教學。」
大半年沒碰文化課的宋梓童,第一次在網上測試中只考了500分的成績,這讓她感到了深深的絕望和恐慌。當她想放棄時,老師們安慰她:「我們對你的文化基礎有信心。」三個月後,回歸線下課堂時,宋梓童的成績終於恢復到了580分的正常水平。
然而面臨著雙重壓力,繃緊的弦很容易崩潰。宋梓童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在高三最艱難的時候,有好幾次都差點崩潰,這個時候學校老師的理解和安慰總能讓她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備考中。」在家裡,父母從來不說任何帶有負面情緒的話語,讓宋梓童能夠保證身心健康,專注備考。
當最終成績出來時,宋梓童不僅拿到了「國美」和「清美」的合格證,而且總成績755.22分高居藝考生全校第一,被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專業錄取。
宋梓童告訴記者:「我如今擁有了新的目標,建築專業在國美要讀五年,而普通本科只用讀四年。我將來還打算讀研讀博士,考建築師資格證。如果有餘力的話,再輔修另一門純藝術類的專業,之後一直在藝術的道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