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3歲小網紅的新聞,看完相當吃驚:這個小網紅的名字叫佩琪,雖然只有3歲,體重卻已經70斤了,達到了一個偏瘦成年人的體重,這讓不少家長覺得震驚和憤怒,的確啊,小佩琪的體重太誇張了!
把一個3歲的孩子養的這麼胖,自然要追究家長的餵養問題了。我多看了幾篇文章,才發現,原來小佩琪不僅食量驚人,而且吃的東西也很離譜,各種不健康的零食:漢堡、可樂、炸雞、泡麵、烤肉、烤串、烤腸……
而且從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小佩琪體重嚴重超標,走路搖搖晃晃,不少網友既憤怒又心疼。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正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雖然營養要跟上,但也要合理補充,不然以後對孩子的身心影響都很大。
還有一類孩子是「愛吃零食不吃飯」,體重不達標,瘦的像個小猴子,這類孩子家長也發愁。接下來就來說說關於孩子科學餵養的問題。
都說「養兒難」,餵養就是一個大問題,像小佩琪這樣的孩子可能也並不少,因為不少家長就是覺得「孩子胖乎乎的才可愛,看著才健康」,所以孩子的體重從小就一直超標,被同齡的小朋友喚作「小胖子」。
相比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極端」,就是「瘦成猴子」的孩子,從小體重就一直不達標,這類孩子可能每天只愛吃點零食。
但不管是哪種,都是因為家長「不合理」餵養導致的,也就是說根本的問題還在家長。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2-5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飲食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規律就餐、自主進食、不挑食的習慣,鼓勵孩子每天喝奶,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避免含糖飲料和高脂肪的油炸食物。
解讀一下:
① 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不挑食、規律就餐:
就是要 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吃飯,並且在添加輔食的階段,不同味道、不同質地、不同品種的食物都要嘗試添加,可以避免孩子挑食偏食。
另外,餐時和餐次要安排好,除了正規的一日三餐,上下午要加餐,給寶寶吃些水果、奶類、健康的零食等。
② 鼓勵孩子每天喝奶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喝奶」是很重要的一個事情。我一個表弟從小身體不是很好,舅媽為了給他增強體質,就每天給他喝奶,一直喝到高中畢業,那時候就個子一米八了,高大帥氣,家裡人總結就是「從小喝奶」的功勞。
奶類是鈣的最佳食物來源,也是吸收比較好的補鈣食物,而我們也知道,長個子離不開補鈣,所以每天喝奶就很重要了。斷了母乳或奶粉後,可以繼續每天給孩子喝牛奶、酸奶等。
③ 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避免含糖飲料和高脂肪的油炸食物
現在各種 「高脂高糖」 的快餐 很受孩子歡迎,比如小佩琪常吃的漢堡、可樂、炸雞、泡麵、烤肉、烤串、烤腸這些,對於生長期的孩子來說,脾胃功能還沒那麼好,這樣的食物不僅容易長胖還容易傷脾胃,而且常吃還會為以後的健康埋下隱患。
其實,也不是說不能給孩子吃零食,指南也建議了,「要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比如奶類(牛奶、酸奶、奶酪)、堅果(2歲前的寶寶不建議直接吃,以免發生異物卡喉或過敏),及其他開胃小零食等,尤其脾胃不太好的孩子,經常吃點開胃小零食是比較好的。
不少家長會說 「開胃小零食」,除了山楂還可以吃些什麼?之前看劉濤的直播,她推薦過一款齊雲山南酸棗糕。
這款酸棗糕是選用深山裡的野果,通過古樸工藝製作的一款健康酸棗糕零食,含有豐富的天然果膠、有機酸、天然維生素C(是獼猴桃的2倍),而且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食用膠,食品安全方面家長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入口酸而甜,酸酸甜甜混雜的味道不僅可以促發孩子的味蕾,也可以增加食慾,柔韌嫩滑也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豐富口感,讓孩子好吃到停不下來。
前面也說了,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不僅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且也要打好營養基礎,只有孩子「脾胃好、吃的好」,才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和補充,而只有「營養均衡、吃的合適」,才能保證孩子身體發育的需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