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是孩子生長發育關鍵期,吃得好才長得壯,指南給3條建議

2020-09-05 京媽說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3歲小網紅的新聞,看完相當吃驚:這個小網紅的名字叫佩琪,雖然只有3歲,體重卻已經70斤了,達到了一個偏瘦成年人的體重,這讓不少家長覺得震驚和憤怒,的確啊,小佩琪的體重太誇張了!

把一個3歲的孩子養的這麼胖,自然要追究家長的餵養問題了。我多看了幾篇文章,才發現,原來小佩琪不僅食量驚人,而且吃的東西也很離譜,各種不健康的零食:漢堡、可樂、炸雞、泡麵、烤肉、烤串、烤腸……

而且從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小佩琪體重嚴重超標,走路搖搖晃晃,不少網友既憤怒又心疼。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正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雖然營養要跟上,但也要合理補充,不然以後對孩子的身心影響都很大。

還有一類孩子是「愛吃零食不吃飯」,體重不達標,瘦的像個小猴子,這類孩子家長也發愁。接下來就來說說關於孩子科學餵養的問題。

都說「養兒難」,餵養就是一個大問題,像小佩琪這樣的孩子可能也並不少,因為不少家長就是覺得「孩子胖乎乎的才可愛,看著才健康」,所以孩子的體重從小就一直超標,被同齡的小朋友喚作「小胖子」。

相比這類孩子,還有一個「極端」,就是「瘦成猴子」的孩子,從小體重就一直不達標,這類孩子可能每天只愛吃點零食。

但不管是哪種,都是因為家長「不合理」餵養導致的,也就是說根本的問題還在家長。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2-5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飲食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規律就餐、自主進食、不挑食的習慣,鼓勵孩子每天喝奶,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避免含糖飲料和高脂肪的油炸食物。

解讀一下:

① 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不挑食、規律就餐:

就是要 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吃飯,並且在添加輔食的階段,不同味道、不同質地、不同品種的食物都要嘗試添加,可以避免孩子挑食偏食。

另外,餐時和餐次要安排好,除了正規的一日三餐,上下午要加餐,給寶寶吃些水果、奶類、健康的零食等。

② 鼓勵孩子每天喝奶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喝奶」是很重要的一個事情。我一個表弟從小身體不是很好,舅媽為了給他增強體質,就每天給他喝奶,一直喝到高中畢業,那時候就個子一米八了,高大帥氣,家裡人總結就是「從小喝奶」的功勞。

奶類是鈣的最佳食物來源,也是吸收比較好的補鈣食物,而我們也知道,長個子離不開補鈣,所以每天喝奶就很重要了。斷了母乳或奶粉後,可以繼續每天給孩子喝牛奶、酸奶等。

③ 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避免含糖飲料和高脂肪的油炸食物

現在各種 「高脂高糖」 的快餐 很受孩子歡迎,比如小佩琪常吃的漢堡、可樂、炸雞、泡麵、烤肉、烤串、烤腸這些,對於生長期的孩子來說,脾胃功能還沒那麼好,這樣的食物不僅容易長胖還容易傷脾胃,而且常吃還會為以後的健康埋下隱患。

其實,也不是說不能給孩子吃零食,指南也建議了,「要選擇健康有營養的零食」,比如奶類(牛奶、酸奶、奶酪)、堅果(2歲前的寶寶不建議直接吃,以免發生異物卡喉或過敏),及其他開胃小零食等,尤其脾胃不太好的孩子,經常吃點開胃小零食是比較好的。

不少家長會說 「開胃小零食」,除了山楂還可以吃些什麼?之前看劉濤的直播,她推薦過一款齊雲山南酸棗糕

這款酸棗糕是選用深山裡的野果,通過古樸工藝製作的一款健康酸棗糕零食,含有豐富的天然果膠、有機酸、天然維生素C(是獼猴桃的2倍),而且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食用膠,食品安全方面家長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入口酸而甜,酸酸甜甜混雜的味道不僅可以促發孩子的味蕾,也可以增加食慾,柔韌嫩滑也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豐富口感,讓孩子好吃到停不下來。

前面也說了,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不僅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且也要打好營養基礎,只有孩子「脾胃好、吃的好」,才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和補充,而只有「營養均衡、吃的合適」,才能保證孩子身體發育的需求,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1~18歲兒童身高表,8歲是發育關鍵期,1米3才達標,你家孩子是嗎
    小林與丈夫跟小張與丈夫的身高差不多,除去遺傳因素,小林兒子確實長得比較高,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有一米五了,小張兒子才一米三五。在男孩子追求身高"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現代,小林對於自己孩子的身高非常滿意,她說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格外關注他的身高了,每天都給他燉骨頭湯,還讓他吃很多補品,所以孩子現在身高蹭蹭往上長。
  • 2個關鍵期+5個注意事項=孩子個兒高
    孩子能不能再高一點,這兩個關鍵期很重要。 3歲前 孩子出生後第一年生長可達到25CM,第二年長高10-12CM左右,第三年還能長高8-10CM。即三年可以長高45CM左右。
  • 1-18歲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嗎?避開這四個因素,娃長得高
    文 | 小書蟲媽媽年僅12歲,她的身高已經自然生長達到2.21米,太不可思議了!最近,很多爸爸媽媽被這個名叫張子宇的小女孩吸引住,小小年紀身高已經達到2.21米,不但學習好,而且籃球也打得出神入化。1~2歲寶寶:平均每年約增長10~12釐米。2~5歲寶寶:平均約增長5~8釐米。5~12歲孩子:平均每年約增長6~7釐米。
  • 寶寶發育得好不好,就看這條線
    拜託,判斷孩子生長發育得好不好,美國兒科學會(AAP)、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權威機構早就說啦,主要是看這條線——也許你沒聽說過「生長曲線」這個詞兒,但你肯定知道體檢時,醫生會測量寶寶的身高(身長)、體重和頭圍,並把數據記錄下來。記錄下來幹嗎呢?
  • 胎兒發育全過程,到這個月才是「長肉」的關鍵期,早點準備準沒錯
    第二階段:骨骼發育尤為關鍵到了第2階段,也就是孕中期的時候,其實已經進入到了胎兒的骨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因此孕媽如果想要他們個子長得高長得壯,那麼就要注意補充充足的營養,尤其是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和鈣含量高的食物等等。通過對飲食結構的調整,讓母體的營養直接通過轉化的方式,進入到胎兒的體內。
  • 孩子吃得多卻很瘦,營養師:家長餵錯了!容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菁媽建議給孩子買的純牛奶,蛋白質含量能達到每100毫升3.4克甚至3.6克。一歲半孩子每天需要的蛋白質是25克。這些蛋白質有一半是由牛奶提供的。也就是牛奶,至少要提供12.5克的蛋白質。這個一歲半的男孩子之所以這麼瘦,就是因為媽媽給孩子吃的食物中,營養價值太低,所以雖然吃 得多,但是反而會導致孩子積食,影響消化功能,體重卻不長,身高也長得慢。媽媽聽了我的建議之後,回家給孩子換成幼兒奶粉,每次給孩子做食物的時候也更用心,更精緻一些。
  • 5歲開始給孩子吃鹽,才是正確添加方式?過晚吃鹽小心發育遲緩
    最近,寶寶多大吃鹽成了各位寶媽討論的話題。寶媽小李認為在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後,就可以讓寶寶吃鹽了,否則他會經常摔倒沒有力氣。寶媽小張的意見恰恰相反,她認為越晚給寶寶吃鹽越好,一直等到孩子5歲後再給他添加食鹽才是正確的方式。這兩位寶媽的說法到底誰的對呢?
  • 寶寶如何長出"聰明腦"?0-5歲關鍵期,飲食餵養要做到"四吃"
    &34;家有寶寶,作為父母的我們,除了希望孩子能夠身體健康,也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聰明些。很多人會覺得,智商依賴於遺傳。但其實,寶寶後天的大腦發育,也非常重要。寶寶大腦發育,0-5歲是關鍵期,飲食餵養很關鍵孩子大腦發育的速度,在0-5歲的時候最快。
  • 吃的好,孩子長的更好(D3、益生菌、藻油DHA)
    0-3歲是提高寶寶免疫力,體重增長,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期。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最好的餵養方式就是母乳。單純母乳餵養以外,還需要添加什麼補充營養呢?為什麼總聽到大家說,現在的孩子很精明,很精靈也很聰明,其實和孩子吃的,媽媽們吃進去的營養有大大的聯繫,環境不同的,吃的不同了,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和發展更加好了,所以一代比一代強,環境重要,吃什麼更重要!甜甜妹妹現在5個多月,一直在吃的就3種:D3、益生菌、藻油DHA.分別來看看都有什麼意義和好處。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小區裡有些媽媽看到豆豆長得這麼好,便在小區寶媽群裡向豆豆媽請教寶寶的餵養問題,例如,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如何搭配輔食更營養?等等。身為兒科醫生的豆豆媽媽,很熱情地為大家解答了各種寶寶餵養問題。例如,現在豆豆已經10個多月了,她給大家分享了10~12個月寶寶的餵養問題,她說,這樣科學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 孩子身高計算公式:做得好多長5公分,做不好少長5公分
    靶身高計算公式:男孩:靶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13)/2 ±5(釐米);女孩:男孩:靶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13)/2 ±5(釐米)。公式的解讀這個公式主要是從遺傳學角度得出的公式,排除外在因素影響。這個公式主要說的重點是最後的±5(釐米):家長只有在育兒方式得當時才能為孩子的身高加分5釐米;反之則會讓孩子矮5釐米。
  • 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別等孩子近視了才後悔!(附視力發育表)
    出生後:視力約為0.02;6個月:視力約為0.1;1-2歲:視力約為0.2-0.3;3歲:視力為0.4-0.6;4-6歲:視力達到0.6-0.8,部分1.0;8歲:視力達到0.8-0.9,基本1.0。這樣來理解:孩子出生後,遠視一般為300 度左右,由於後天的生長發育或不良的用眼習慣,會慢慢消耗儲備的遠視度數,遠視儲備消耗得越少,近視的機會就越小。
  • 解讀世界衛生組織0-5歲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寶寶發育好不好看這個才準
    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
  • 抓住關鍵期,注重5個方面,長高並不難
    鍾老之所以能80多歲高齡還能保持精神矍鑠,除了堅持運動,另外一點就是很注重飲食健康。他透露在飲食上長期堅持兩大原則,一是「食不過飽」,二是「早餐要吃好」。「合理的飲食分配是,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餐吃少。」
  • 5歲孩子積食不長個子,提醒:這3種飯少給孩子吃,影響脾胃發育
    詢問表哥後才知道,最近大半年的時間依依隔三差五生病,每次吃完藥就會好幾天,想著是身體太弱,就給她補充各種營養,可是沒什麼效果。記得以前見依依的時候,小臉胖乎乎的,這次見到明顯感覺瘦了不少。於是就建議表哥帶著依依去醫院檢查一下。之後得到消息是依依脾虛積食了,因為拖得時間比較長,已經影響到了發育,才導致身高體重上不去。
  • 抓住孩子發育關鍵期,零食與輔食齊上陣,吃對了孩子既健康又聰明
    其實,吃零食未嘗不可,只是得看是什麼樣的零食。像有些零食含有添加劑、防腐劑、食用香精,沒什麼營養成分,長期吃會嚴重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孩子不長肉也不長個,抵抗力還低下。而下面這三類零食是很適合孩子吃的,口感好、營養還很豐富。
  • 抓住生長關鍵期,別讓身高耽誤了孩子!
    想要讓孩子長得更高,就得抓住幾個黃金期。  一是年齡黃金期:打基礎的0-3歲、穩定生長的3-7歲和迅猛發育的8-14歲。  二是一年中的黃金季:春天,萬物生長,也是小朋友長個子的黃金時節。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通過對各國的調查,公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報告:  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各不相同,其中,5-6月份是長得最快的。  國外有的專家因為5月份顯著長個兒,而把5月稱為「奧秘的5月」。  一般來說,3~5月份的身高增長值能夠達到9~11月份的兩倍多。
  • 孩子生長黃金期:把握2個關鍵期,讓孩子多長10釐米
    很多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長得比同齡人高,爸爸媽媽就覺得高枕無憂了,但到了青春期,卻發現孩子不長了,才趕緊帶孩子來看醫生;還有的孩子小時候長的不高,家長總覺得之後會長,卻錯過了孩子長高的黃金時間。這些都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好好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期,才導致了孩子終身的遺憾。
  • 2個關鍵期 4個方面,身高管理你給孩子做了嗎?
    ,現在生長曲線雖然放緩,但是估計還是會長1-2公分的。也就是說在這兩關鍵期抓好這四個方面,事半功倍。 一:0-3歲0-3歲的身高主要決定是營養,與遺傳關係不大,所以要想超過遺傳一定要抓好0-3的關鍵期。這點回頭看自己還是基本做到位了的。特別是第一年。
  • 寶寶出生到1歲的這12月,如何讓寶寶吃得好,睡得香,長得棒?
    掌握兩大關鍵,吃得好、睡得飽,自然就能長得好。 No.1 6個月前怎麼吃?寶寶出生後到1歲之間,從寶寶奶量、輔食添加、飲食建議到體重增長,完整的飲食計劃將讓爸媽在餵食上更有信心。1歲以後,乳品的主要營養是增加寶寶鈣質、高蛋白質、高熱量、高脂肪,增加飲食的總熱量,一天大概吃2-3餐乳品就可以了;攝取也可用鮮奶、酸奶取代,一次的量因人而異,建議量是150-250㏄。但若寶寶飲食仍是純奶製品,一天喝奶量仍需到達1000㏄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