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學習中,關鍵點就是積累足夠多的基礎知識,為今後更高級的學習奠定基礎。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4┃連篇累牘,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
lián piān lěi dú
【含義】
牘:古代寫字用的木簡。指採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形容篇幅多,文辭冗長。
【示例】
①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緒言》:「編中往往多載法律章程演說論文等,連篇累牘,毫無趣味。」
②馬南邨《燕山夜話·黃金和寶劍的騙局》:「騙子的故事在歷代的筆記中連篇累牘,隨手可得,從何談起呢?我想找一部比較正經的有價值的筆記來看看。」
【出處】
《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惟是風雲之狀。」
【近義詞】
①長篇大論
②長篇累牘
【反義詞】
①要言不煩
②短小精悍
【另見】
①累牘連篇
【故事】
李愕,字士恢,隋文帝時任治書侍御史,很有辯才,文章也寫得很好。他看到六朝以來的文章常常華而不實,決定上書給隋文帝,希望通過發布政令來改變當時文風。主意打定,他就著手去寫。
李愕的《請正文體書》終於寫好了,他在上奏之前又看了一遍:書中從魏武帝、文帝、明帝說起,談到了他們祟尚文辭,不重視為君之道,只注重文辭華麗的雕蟲小技,下面的人跟著他們,在文辭華麗上大做文章,漸漸形成風格,給後世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及危害,望當今皇上能出政令改變文風。,他覺得自己把要說的話都說清楚了,第二天,他就把奏章遞了上去。
隋文帝閱了李得的奏章,不住地點頭,當看到「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時,心想,李愕說得對呀,現在的一篇篇文章,一箱箱案卷,談來談去,都離不開吟風弄月,真是又長又累贅。這樣下去,世俗無論貴賤賢愚,都去吟詠風花雪月,崇尚絝麗文風,追逐功名利祿,可怎麼得了哇!於是他下令說:「把李愕的奏章頌示天下」。如以後寫來的奏章再刻意注意文風,定嚴加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