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人的一生很長,我們要做出無數選擇,不同的選擇,可能決定我們走向不同的道路。
今年國考和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人數都在創新高,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鐵飯碗」工作,固定的工作時間,豐厚的福利待遇,又有社會地位,不過,「鐵飯碗」的工作很多,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差別。
多數大學生們對於醫生和教師比較看好,同樣是「鐵飯碗」,哪個要更好一些呢?高中生和大學生有不同的選擇,答案扎心又現實。
醫生和教師做對比,誰更受歡迎?
教師更受高中生歡迎
高中生文憑並不高,心裡十分清楚,醫生對於學生的要求很高,而成為教師卻沒有那麼難,同時,高中生如果不考大學,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很難,大型企業也進不去,教師無疑成為了最佳職位。
很多高中生通過自學方式,成功考取了教師資格證,隨著教育改革,不是師範類院校的學生,想要取得教師資格證不可能了,門檻提高後,高中生們就更加希望成為教師。
教師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帶薪寒暑假,未來子女教育也有優勢,即使學歷不高,但也會讓人高看一眼,不用風吹日曬乾苦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路。
大學生更青睞醫生
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強,能學到很多關於醫學的知識,而且,我國有很多實力強悍的醫科類大學,專門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未來發展前景很好,想要成為醫生相比高中生容易很多,既然有了優勢,為什麼不努力成為一名醫生。
同樣是「鐵飯碗」工作,醫生要付出的勞動要比教師多,承擔的風險更大,因此收入和待遇要更好一些,也更加辛苦。
教師雖然相對輕鬆,但承擔的壓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誰也說不清誰對誰錯,而醫生的保障要更全一些。
所以大學生們從長遠角度考慮,多數會選擇醫生,高中生被學歷這道門檻攔住,也只好考慮教師,其中原因真是既扎心又現實,高中生和大學生之間的差異,導致他們要做出不同的選擇,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大的差異?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歸根結底,差異出在自己身上,同樣的學習機會,為什麼有的人考上大學,而你止步在高中?正是因為你不願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如果你還是不努力,幾乎所有高薪體面的工作,都將與你無緣。
思想上的差異,才是最大的差異,不要再相信「讀書無用論」,讀書才會改變命運,不會被動地做出選擇,也不再是選擇挑你,所以,學生們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珍惜時間,行動起來。
大學生們也一樣,考上大學也不要放鬆,做好未來職業規劃,然後一步一步的完成,才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
大學生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第一步:客觀評價自己
首先要對自己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優勢和弱勢都是什麼,辦事能力處於什麼水平,性格是什麼樣的,然後你才會有一個清晰的職業方向,最後,你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計劃也就更清楚。
第二步:考慮現實問題
大學生們不要眼高手低,要結合現實考慮問題,不要只看眼前的形式,要從長遠考慮,職業是一輩子的事情,一定要慎重,不要抱有不切合實際的想法,高估自己的能力,找工作,多半會碰壁,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第三步:謙虛聽取別人意見
大學生在做規劃的時候,因為本身沒有多少社會經驗,所以不要盲目相信自己,要適當的聽一聽別人的意見,每個人的看法不同,能夠讓我們考慮得更全面,然後再結合自身情況,做出決定,這樣會更全面。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適合自己的或許才是最好的,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還是需要有高學歷,不努力的人,也只好接受現實,時光不能倒流,無論你多麼悔恨,也都不再有重來的幾乎,不管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珍惜大好時光,不留遺憾。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教師還是醫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