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十國領導人都來!他們為何這樣重視「一帶一路」?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攝影:蔡靖驫(圖源:國際在線)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將是又一次全球矚目的國際盛會。在4月19日上午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宣布,目前,37個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等國家領導人將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領導人圓桌峰會。

通過梳理發現,東協十國領導人都要來參會。而在2017年5月舉行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印度尼西亞、寮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共計7國領導人出席,泰國、汶萊、新加坡派出高官參加。此次東協國家領導人出席陣容明顯「擴容」,凸顯了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更進一步以及東協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普遍支持。

細究起來,東協國家與「一帶一路」倡議淵源頗深。習近平主席2013年在印度尼西亞國會宣布與相關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印度尼西亞因此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東南亞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匯集區,中國—東協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及成果具有重要示範效應。

實踐證明,近6年來,東協國家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政府已經與東協所有十個成員國政府籤訂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協多國的發展戰略或規劃開展積極對接。數據顯示,2018年雙方貿易達5878.7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國連續10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連續8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已成為東協最大外國遊客來源國,每年赴東協的中國遊客人數有2000多萬;截至2018年底,中國與東協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雙方互為彼此的重要外資來源方之一。雅萬高鐵、中泰鐵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中緬皎漂港和工業園區等「一帶一路」合作開發項目備受矚目,雖然在推進過程中有一些分歧和摩擦,但在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分歧逐漸化解,互信明顯增強,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不同於某些西方強國喜歡用軍事或宗教手段達到「合作」目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都體現了「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本質。這些,東協國家都有目共睹。「一帶一路」不僅為加深中國與東協合作勾畫了「大藍圖」,也讓一個個普通家庭和參與者實現了他們的「小夢想」。

在中老鐵路工地上工作兩年多,寮國小夥羅毅從縣城裡打零工的蓋房小工成長為專業技能出眾的「鐵路工匠」;中國醫生帶著設備、帶著藥品來到柬埔寨,給農村地區的很多患者帶來了光明;第一個進入中國中鐵雅萬高鐵項目部工作的印尼籍司機巴音(Baim)說,雅萬高鐵建成後,如果公司還需要他,他將繼續幹下去……

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東協與中國一同收穫了機遇與夢想、成長與進步、憧憬與希望,唱響了美妙的「合奏曲」。這個4月,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有理由期待東協國家與中國一起將這首「合奏曲」演繹出新的高潮。(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 姚凌)

更多南海問題專業資訊與權威解讀,盡在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www.nanhainet.cn)。

相關焦點

  • 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 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我們絕不會走歷史回頭路,不會謀求「脫鉤」或是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李克強總理在第二十三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表示,歡迎東協國家積極參與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 魏冉:「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公民在東協十國安全風險和保護研究
    要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安全保障體系,堅決維護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因此,在新時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更應該關注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狀況。本文以中國公民在東協十國的安全風險及保護為研究對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東協十國集體上線 跨境電商為區域合作注入新動能
    原標題:東協十國集體上線 跨境電商為區域合作注入新動能9月11日至14日,第1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今年的東博會時值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大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築更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來自中國和東協各國的領導人參與了本次盛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大會開幕式,並做主旨演講。
  • 中國·煙臺「一帶一路」對話東協專場活動舉
    12月4日下午,中國·煙臺「一帶一路」對話東協專場活動在東山賓館舉行。此次活動採用視頻連線的方式,來自東協十國商協組織和煙臺市的重點外貿外經企業的100多位代表參加。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前10個月,煙臺市與東協進出口總額306.9億元、增長40.6%。截至目前,煙臺累計吸引東協國家投資項目540個,實際使用東協資金26億美元。
  • 清華大學第二屆「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啟迪創新論壇
    電子信息行業中許多企業都注重於走出去,積極與國際企業發展合作,他們注重於放眼全球,立足於目標國的經濟社會環境和人文歷史的特徵,緊緊抓住市場的需求,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成為絲綢之路建設的積極踐行者,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方案,貢獻了智慧力量。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著系列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當前,儘管全球化面臨不確定的因素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 獨家:「一帶一路」與拉美十國調研報告
    21世紀經濟報導在21財經APP「一帶一路」頻道,以《行走拉美十國》的專題方式,發表近20萬字的文字和大量圖片,全程記錄了此次採訪調研的全過程。實地採訪完成後,記者又進行了封閉式後期研究和專題寫作,最終形成《拉美十國調研報告》系列,預計將有一個總報告和十個拉美國家的專題,本報將陸續刊發,敬請關注。本文系拉丁美洲十國調研的總報告。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在拉美的延伸與拉美的發展問題。
  • 廣西南寧,居然藏著東協十國,方特東協神畫讓你一日遊遍東南亞
    中國華南地區,廣西南部,位於華南西南及東南亞經濟圈交界處,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江三角合作等區域合作的交匯處,也是中國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國―東協博面向永久舉辦地—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門戶城市,在南部戰區駐有軍隊機關。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 本報見習記者 袁野   青年參考  ( 2020年12月25日   02 版)
  • 一帶一路版圖發布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圖)
    「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就此表示,(一帶一路)一端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另一端是極具活力的東亞經濟圈,由此來帶動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東南亞的發展,並且輻射到非洲去。
  • 哥倫比亞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斯...
    杜克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促進世界互聯互通和國際合作具有重大意義,哥方願積極參與共建,期待通過兩國發展戰略對接,更好指引兩國未來合作。會談後,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籤字儀式。
  • 美國與東協十國領導舉行閉門會 藉機 「遏制中國」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美國總統歐巴馬15日將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安納伯格莊園與東協十國領導人舉行閉門會議,會議內容涉及貿易、海事安全和反恐。雖然白宮高官強調,將南海爭端作為會議關鍵議題並非表明「衝著中國」,但國際輿論普遍感受到美國遏制中國的衝動。
  • 大國腳印|一帶一路:惠及世界的經濟大走廊
    回想起當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學發表演講的場景,該校副校長達伊羅娃至今心潮澎湃,「當時大學半圓形的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大家都為這位和藹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所吸引,更為他表露出來的對中亞國家睦鄰友好的意願,以及他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激動不已」。
  • 牛華勇:"一帶一路"給了歐亞大陸復興機遇
    對於很多英文主流媒體來說,如果某一期的報紙或者雜誌上沒有關於「一帶一路」消息的話,可能主編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遺漏了最近的重要新聞。這的確是最近英文國際媒體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亞投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一帶一路」戰略與歐亞經濟聯盟戰略的對接等重磅事件的轟炸下,人們害怕錯過任何中國領導人的講話和表態。
  • 為中國與東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暢通陸海新通道
    11月27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開幕。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本屆東博會依然秉持高規格、新形式的辦會理念,首次採用「線上+線下」的形式,「雲上東博會」有展示、洽談、營銷等,線下實體展面積10萬平方米,總展位數5400個。
  • 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
    本次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東協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國—東協友好關係和經貿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了安全有序的目標,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辦出了實效。
  • 大決戰:金磚加上合與一帶一路 中國正在完成農村包圍城市的大戰略
    通過主導金磚加、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國正在展開全球範圍內的縱橫捭闔的大國外交,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金磚國家集團、上海合作組織和東協為三大支柱的一帶一路的大戰略,逐漸形成包圍美國和日本這兩大西方資本主義中心的大戰略,我們很快就將會看到大決戰的來臨,中國將徹底顛覆西方兩百年來的全球霸權,人類將徹底進入中國世紀的大時代!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中國與寮國、柬埔寨等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啟動編制雙邊合作規劃綱要。推進中越陸上基礎設施合作,啟動瀾滄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開工建設中老鐵路,啟動中泰鐵路,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設立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探索邊境經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中巴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兩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遠景規劃的聯合編制工作。
  •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一帶一路·觀察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報告,2019年,中國與泰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都有較大增長。「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佔比不斷提升。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發布的《「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發展報告》(2018),「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規模不斷提升,產品不斷豐富。
  • 各國政要點讚「一帶一路」倡議 展望美好發展前景
    在這樣危急的形勢下,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等方案與策略,主張多邊主義,大力支持聯合國及其教科文組織,促進了世界和平。在這項倡議的推動下,更多發展也在開花結果。智利前駐華大使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將不同國家連接在一起智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是對未來做出的一份承諾。「一帶一路」倡議將不同國家連接在一起,連接的方式不僅是陸路和海路,新絲綢之路也帶來了航空之路和信息之路。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即便是智利這樣與中國相隔萬裡的國家,如今也不再遙遠。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旨在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3年多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穩步推進,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和積極參與。現在,「一帶一路」建設處在全面推進的關鍵節點,我們主辦高峰論壇就是要總結過去、規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