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2020-12-25 青年參考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

本報見習記者 袁野   青年參考  ( 2020年12月25日   02 版)

    與會青年代表與嘉賓合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

    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人類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

    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辦,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參與。19位青年代表講述了他們的創新經驗和創業故事,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給他們帶來的合作與發展新機遇。

    這一代年輕人生長於全球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生命中融入了開放、創新的時代基因。會議主辦方代表董霞在致辭中表示,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國青年將有更多機會和平臺施展才華;期待青年攜起手來,用智慧和勇氣共同追求夢想,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的世界貢獻青春力量。

    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席阿伊坦·阿里耶娃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蒙受了損失,與此同時,網絡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發展。她希望各國主動作為,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在這一過程中,青年有望發揮重大作用,抓住機會,取得成功。

    中國經驗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繁榮

    金峻範能說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偶爾還帶點兒京腔,你很難聽出他是哪裡的人。金峻範來自韓國,正在中關村創業,為中韓創業人才搭建交流的橋梁。

    2011年,金峻範到中國留學。還在念書時,他就想在中國創業。走出校園後,金峻範眼前困難重重:外國人如何起步創業?怎麼選擇、入駐孵化器?怎麼註冊公司,怎麼拿到創業籤證……很多事需要從頭摸索。幸好,他得到了北京(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幫助,解開了他的創業困惑,為他指明了創業方向。

    金峻範創立了北京韓半島科技公司,專門為外籍創業人士服務。成立一年多,他的公司已經為800多名中韓青年提供了創業培訓,與40多家韓國創業企業對接,在疫情期間與中韓兩國政府合作開展了13個線上項目。

    來自馬來西亞的伍玥瑩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幾年裡,她參與了中國及東南亞青年企業家「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訓練營、中國-東協青年領袖培訓營等多個國際交流項目,這些經歷讓她大開眼界,意識到中國-東協市場的潛力。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給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一場革命。今年2月,伍玥瑩創立了大禹公司,這個名字具有濃濃中國風的公司,希望在協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改善社會福祉。

    2018年,穆罕默德·馬澤凱在阿聯成立了「擁抱中國」公司,幫助阿聯和中國的企業在對方國家獲取投資與貿易機會。杜拜時裝日、阿聯中國電影周、中阿經貿數位化特展、「中國眼中的杜拜」和「魅力中國」……「擁抱中國」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促進了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和兩國之間的文化信息交流。馬澤凱說,中國是阿聯最大的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倡議將讓中阿兩國的夥伴關係更密切。

    來自辛巴威的琳娜·塔騰達·班吉拉一直希望幫父母減少到中國進貨的差旅費。2017年,她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驚訝地發現答案就在眼前。通過學習中國經驗,班吉拉創立了跨境電商平臺SAHARA PLUS。「最令我驚訝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我相信,它的成功也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班吉拉說。

    「一帶一路」促進民心相通

    2013年,四川成都的李瑞豪讀高一。報名參加外校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後,他深受啟發,開始在本校舉辦模聯活動,大受同學們歡迎,這給了他信心。李瑞豪成立了青年校友會,策劃更多的優質課外活動,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時,他仍然在讀高中。

    如今,李瑞豪的公司舉辦的西南商業模擬挑戰賽,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商科素質教育賽事。他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等機構合作,讓學生們不出國門就能與國外的導師一起做科研和參加課外活動,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模式。這位23歲的年輕CEO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覓機會。

    張運年的蠶絲教育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創業方向與李瑞豪相似:打造農村教育數位化平臺,讓更多的農村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希望將這個教育平臺「出口」到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來自湖南長沙的火生旭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他的創業公司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慢性病防控領域,尤其是糖尿病診斷領域。2019年9月,受斯裡蘭卡中央省的邀請,火生旭的團隊聯合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前往斯裡蘭卡開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公益篩查活動。在篩查期間,當地一位老奶奶用不熟練的中文對他說了聲「謝謝」。「那一刻,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內心有滿滿的獲得感。」火生旭說。

    來自加納的伊拉斯塔斯正在甘肅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講述自己的故事前,他為大家高歌了一曲,贏得了熱烈掌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這位加納小夥兒曾用歌聲為奮力抗疫的中國人民尤其是戰鬥在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加油鼓勁兒。「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注入希望和力量。」伊拉斯塔斯說,「這首《戰勝新冠》,表達了我對中國深深的感情和祝福。」

    「一帶一路」帶給青年無限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為惠及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給沿線國家的青年帶來更多創業機會,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勇於創新創業的青年先鋒。

    來自義大利的朱塞佩·託馬塞洛通過人工智慧幫助外國人學漢語,他希望幫助中國文化在全球更好地傳播,幫助更多的外國人領略中華文化之美。魯匠教育公司CEO張立秋為「一帶一路」沿線創客打造了成長社區,幫助人們進行跨文化溝通和跨國發展。上海帕斯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定青幫助在華留學生解決學業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從中國學成歸國後,泰國青年魯塔納維薩諾·瓦雷特參與了家族化妝品公司的經營,他從中國採購原料,在包裝中融入中國元素,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湖南艾瓦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張禮垚通過東南亞社交電商平臺,為商家提供從選品、開店到清關、小語種客服租賃的一站式服務。亞塞拜然的蓋達爾·巴巴耶夫希望自己的時尚服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各國青年熱烈交流,互通互融,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在座的每一位創業者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表示,在這場活動中分享的一個個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體驗,它們反映了青年發展、國際交流、科技賦能的宏大時代背景。這種個人與時代相結合的風雲際會之感,使得每一個故事都有極強的感染力。

    目前,中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這有力地說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方以合作求發展的共識更加凸顯,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增進人民福祉的願望更加強烈。「一帶一路」倡議正以其推動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責任編輯:王梓

    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人類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

    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辦,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參與。19位青年代表講述了他們的創新經驗和創業故事,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給他們帶來的合作與發展新機遇。

    這一代年輕人生長於全球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生命中融入了開放、創新的時代基因。會議主辦方代表董霞在致辭中表示,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國青年將有更多機會和平臺施展才華;期待青年攜起手來,用智慧和勇氣共同追求夢想,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的世界貢獻青春力量。

    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席阿伊坦·阿里耶娃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蒙受了損失,與此同時,網絡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發展。她希望各國主動作為,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在這一過程中,青年有望發揮重大作用,抓住機會,取得成功。

    中國經驗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繁榮

    金峻範能說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偶爾還帶點兒京腔,你很難聽出他是哪裡的人。金峻範來自韓國,正在中關村創業,為中韓創業人才搭建交流的橋梁。

    2011年,金峻範到中國留學。還在念書時,他就想在中國創業。走出校園後,金峻範眼前困難重重:外國人如何起步創業?怎麼選擇、入駐孵化器?怎麼註冊公司,怎麼拿到創業籤證……很多事需要從頭摸索。幸好,他得到了北京(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幫助,解開了他的創業困惑,為他指明了創業方向。

    金峻範創立了北京韓半島科技公司,專門為外籍創業人士服務。成立一年多,他的公司已經為800多名中韓青年提供了創業培訓,與40多家韓國創業企業對接,在疫情期間與中韓兩國政府合作開展了13個線上項目。

    來自馬來西亞的伍玥瑩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幾年裡,她參與了中國及東南亞青年企業家「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訓練營、中國-東協青年領袖培訓營等多個國際交流項目,這些經歷讓她大開眼界,意識到中國-東協市場的潛力。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給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一場革命。今年2月,伍玥瑩創立了大禹公司,這個名字具有濃濃中國風的公司,希望在協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改善社會福祉。

    2018年,穆罕默德·馬澤凱在阿聯成立了「擁抱中國」公司,幫助阿聯和中國的企業在對方國家獲取投資與貿易機會。杜拜時裝日、阿聯中國電影周、中阿經貿數位化特展、「中國眼中的杜拜」和「魅力中國」……「擁抱中國」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促進了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和兩國之間的文化信息交流。馬澤凱說,中國是阿聯最大的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倡議將讓中阿兩國的夥伴關係更密切。

    來自辛巴威的琳娜·塔騰達·班吉拉一直希望幫父母減少到中國進貨的差旅費。2017年,她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驚訝地發現答案就在眼前。通過學習中國經驗,班吉拉創立了跨境電商平臺SAHARA PLUS。「最令我驚訝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我相信,它的成功也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班吉拉說。

    「一帶一路」促進民心相通

    2013年,四川成都的李瑞豪讀高一。報名參加外校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後,他深受啟發,開始在本校舉辦模聯活動,大受同學們歡迎,這給了他信心。李瑞豪成立了青年校友會,策劃更多的優質課外活動,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時,他仍然在讀高中。

    如今,李瑞豪的公司舉辦的西南商業模擬挑戰賽,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商科素質教育賽事。他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等機構合作,讓學生們不出國門就能與國外的導師一起做科研和參加課外活動,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模式。這位23歲的年輕CEO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覓機會。

    張運年的蠶絲教育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創業方向與李瑞豪相似:打造農村教育數位化平臺,讓更多的農村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希望將這個教育平臺「出口」到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來自湖南長沙的火生旭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他的創業公司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慢性病防控領域,尤其是糖尿病診斷領域。2019年9月,受斯裡蘭卡中央省的邀請,火生旭的團隊聯合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前往斯裡蘭卡開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公益篩查活動。在篩查期間,當地一位老奶奶用不熟練的中文對他說了聲「謝謝」。「那一刻,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內心有滿滿的獲得感。」火生旭說。

    來自加納的伊拉斯塔斯正在甘肅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講述自己的故事前,他為大家高歌了一曲,贏得了熱烈掌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這位加納小夥兒曾用歌聲為奮力抗疫的中國人民尤其是戰鬥在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加油鼓勁兒。「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注入希望和力量。」伊拉斯塔斯說,「這首《戰勝新冠》,表達了我對中國深深的感情和祝福。」

    「一帶一路」帶給青年無限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為惠及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給沿線國家的青年帶來更多創業機會,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勇於創新創業的青年先鋒。

    來自義大利的朱塞佩·託馬塞洛通過人工智慧幫助外國人學漢語,他希望幫助中國文化在全球更好地傳播,幫助更多的外國人領略中華文化之美。魯匠教育公司CEO張立秋為「一帶一路」沿線創客打造了成長社區,幫助人們進行跨文化溝通和跨國發展。上海帕斯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定青幫助在華留學生解決學業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從中國學成歸國後,泰國青年魯塔納維薩諾·瓦雷特參與了家族化妝品公司的經營,他從中國採購原料,在包裝中融入中國元素,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湖南艾瓦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張禮垚通過東南亞社交電商平臺,為商家提供從選品、開店到清關、小語種客服租賃的一站式服務。亞塞拜然的蓋達爾·巴巴耶夫希望自己的時尚服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各國青年熱烈交流,互通互融,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在座的每一位創業者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表示,在這場活動中分享的一個個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體驗,它們反映了青年發展、國際交流、科技賦能的宏大時代背景。這種個人與時代相結合的風雲際會之感,使得每一個故事都有極強的感染力。

    目前,中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這有力地說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方以合作求發展的共識更加凸顯,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增進人民福祉的願望更加強烈。「一帶一路」倡議正以其推動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責任編輯:王梓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京舉辦
    在200餘名青年代表的注視下,一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年輕人走上講臺。他手中捧著一個神態逼真、呈奔跑姿態的雪豹雕像,講述著雪豹與「一帶一路」的故事。8月28日下午,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協辦的「『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北京舉辦。
  • 「一帶一路」青年機會多多,聽習近平怎麼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在6000多字的演講全文中,有關青年話題的內容有很多,不僅有方向性的指引,也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 趙啟辰做客"青年之聲"V故事 暢談"一帶一路"下的《河西走廊》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 朱夢琪 實習記者 劉一夢)「人的命運和歷史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河西走廊的命運與中國西域歷朝歷代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作為歷史紀錄片的青年創作者,我們應該講中國故事,應該有傳承中國源遠博大歷史文化的擔當。」
  • ——12國青年代表點讚「一帶一路」倡議
    4月25日-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時此刻,距離首屆高峰論壇已經過去兩年。  從2017年至2019年,本報記者先後拍攝採訪了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位青年,大家暢談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表達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期許。
  • 上外學子進行跨國田野調查 以青年視角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受訪者供圖  帶著「中哈人文交流」的研究課題,上海外國語大學首屆「一帶一路」青年觀察團的10名學生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跨國田野調查。一路上,觀察團以青年視角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用青年熱忱實踐家國情懷,並發布10篇中哈俄三語推送報導。
  • 「一帶一路」青年律師論壇在西安成功召開
    2019年8月10日,由西安市司法局、西安市貿促會、西安市律師協會主辦,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師事務所承辦,盈科全國青工委協辦的西安·「一帶一路」青年律師論壇在西安中晶華邑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活動由多名業界大咖傾情演講,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等環節,聚焦「一帶一路」建設中青年律師發展機遇、專業養成、國際視野等熱點話題。
  • 你聽!30國「一帶一路旅行家」講述愛上武漢的故事
    - - - -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少數也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都非常熱心推介武漢,搭建中外友誼之橋。由此,「一帶一路旅行家」推廣聯盟今日正式啟航,成為武漢日益壯大的國際朋友圈的新成員。
  • 「青春關鍵詞」解讀草根榜樣 聽江蘇好青年講述自己的故事
    原標題:「青春關鍵詞」解讀草根榜樣 聽江蘇好青年講述自己的故事   中國江蘇網11月29日訊(記者 郭蓓)「不求高大全,而求真善美」是海選「我們身邊的好青年」活動的原則。今天,由本網承辦的「2013江蘇好青年」評選揭榜。江蘇省委副秘書長劉松漢出席並為2013年江蘇好青年百人榜揭榜。
  • 喀什「一帶一路「青春領航 築夢中華 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初賽
    繼「創業之星」大賽啟動儀式後,11月24日喀什「一帶一路」青春領航築夢中華暨喀什經濟開發區青年創新創業(第五屆「創業之星」)大賽初賽在新疆北鬥雙創基地順利進行。喀什市副市長任新林、喀什經濟開發區發展改革與經濟促進局副局長王金鵬、喀什市科技局黨支部書記阿不都克日木·蘇力坦、深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黃少青到現場觀看項目路演情況,履行了對本次「創業之星」大賽的鄭重承諾,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舉辦大賽,全流程監督大賽的進程。
  • 第四屆「法治河南青年論壇」在鄭州舉行——服務「一帶一路」 共論...
    服務「一帶一路」共論法治保障第四屆「法治河南青年論壇」在鄭州舉行劉滿倉為優秀組織單位頒獎李承先出席論壇並致辭李承先在致辭中指出,服務「一帶一路」是時代的主題,法治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運用法治手段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穩定的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十分重要。
  • 中國(寧波)中東歐青年創業中心落戶寧波江北
    央廣網寧波6月7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江北臺記者王枷喻)今天下午,中國(寧波)中東歐青年創業中心正式落戶寧波江北區。中國(寧波)中東歐青年創業創新中心通過聯合專業運營平臺,為入駐客商提供便利化的政府公共服務和新外貿供應鏈綜合服務,促進寧波與中東歐貿易便利化;整合創業導師資源,為入駐企業和人才提供創業輔導和培訓,提供稅務、財務、法務、翻譯、諮詢等多方位服務;配備由技術專家、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管理專家、諮詢專家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專職或兼職創業導師隊伍,對入駐的符合條件的中東歐及
  • 「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系列視頻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舉辦,如何面向社交媒體海外受眾闡釋好「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在這次會議報導策劃上的重點。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和創意比稿,創作團隊最終敲定以中國日報外籍記者艾瑞克為女兒每天講述一個睡前故事的方式,以口語化的表達和充滿創意的形式闡述「一帶一路」倡議。
  • 培養一帶一路人才 青年之聲小小朗讀者雙語主題活動開啟
    培養未來「一帶一路」人才 打造小小朗讀者傳播中國文化   古絲綢之路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中國文明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重要通道。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延續和發展,當下「一帶一路」倡議是一次重新出發的經貿聯通之路,更是一次復興的文明交流之旅。
  • 2019江蘇好青年分享會在寧舉行 聽草根青年講述勵志故事
    活動以「青春建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100名「好青年」齊聚一堂,通過交流分享的形式,融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呈現「好青年」奮鬥故事,為全省青年獻上一青春勵志大餐。    分享會上,華夢麗、李斯、管麗萍、鄧壯4名江蘇好青年代表,圍繞「愛崗敬業、創新創業、扶貧助困、匠人匠心」關鍵詞,講述了勵志奮鬥歷程和成長感悟。  「火焰藍」是你的代號,焦黑是你最美膚色  青春立下報國志,上刀山闖火海,戰場就是我故鄉。
  • 服務兩岸青年創業 華僑大學成立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實習營暨臺北201咖啡俱樂部
    據介紹,該實習營由華僑大學閩臺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閩臺青創」)發起成立,由華僑大學臺灣校友會的會通圓夢基金會、臺灣22縣市的青年代表、大陸港澳及東南亞國家青年代表眾籌經營,旨在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共享、抱團發展、共創雙贏。其部分盈利還將分配給華僑大學兩校區的臺灣同學會,作為同學會的活動經費,幫助同學會建設發展。
  • 一位非洲青年的感悟和憧憬
    原來,在長沙參加完今年的「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後,漢娜·格塔丘懷著激動的心情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講述了她親身感受到的中非文化交流故事和她與長沙結下的不解之緣。昨日,記者多方輾轉聯繫上了正在北京大學就讀的國際留學生漢娜·格塔丘。面對記者的採訪,漢娜·格塔丘表示「I am happy to accept(我很樂意接受)」。
  • 「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
    國家名片弘揚絲路精神 方寸郵票促進民心相通  11月23日,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及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郵政文史中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承辦的「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郵票主展廳開幕。
  • 一帶一路》在日本發行
    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本土彝族青年創業故事改編勵志電影《秋實》開機
    原標題:本土彝族青年創業故事改編勵志電影《秋實》開機 根據貴州本土彝族青年創業故事改編的原創勵志電影《秋實》,於9月12日在貴陽開機拍攝。影片全程在貴州高坡景區取景拍攝,主創人員力爭把貴州的風土人情及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融入電影中,讓觀眾知道貴州,讓世界了解貴州,劇中的大部分演員也是貴州本土的優秀演員,是一部極具貴州特色的草根創業勵志電影。該影片投資150萬元,預計一個月拍攝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