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人類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
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辦,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參與。19位青年代表講述了他們的創新經驗和創業故事,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給他們帶來的合作與發展新機遇。
這一代年輕人生長於全球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生命中融入了開放、創新的時代基因。會議主辦方代表董霞在致辭中表示,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國青年將有更多機會和平臺施展才華;期待青年攜起手來,用智慧和勇氣共同追求夢想,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的世界貢獻青春力量。
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席阿伊坦·阿里耶娃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蒙受了損失,與此同時,網絡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發展。她希望各國主動作為,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在這一過程中,青年有望發揮重大作用,抓住機會,取得成功。
中國經驗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繁榮
金峻範能說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偶爾還帶點兒京腔,你很難聽出他是哪裡的人。金峻範來自韓國,正在中關村創業,為中韓創業人才搭建交流的橋梁。
2011年,金峻範到中國留學。還在念書時,他就想在中國創業。走出校園後,金峻範眼前困難重重:外國人如何起步創業?怎麼選擇、入駐孵化器?怎麼註冊公司,怎麼拿到創業籤證……很多事需要從頭摸索。幸好,他得到了北京(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幫助,解開了他的創業困惑,為他指明了創業方向。
金峻範創立了北京韓半島科技公司,專門為外籍創業人士服務。成立一年多,他的公司已經為800多名中韓青年提供了創業培訓,與40多家韓國創業企業對接,在疫情期間與中韓兩國政府合作開展了13個線上項目。
來自馬來西亞的伍玥瑩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幾年裡,她參與了中國及東南亞青年企業家「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訓練營、中國-東協青年領袖培訓營等多個國際交流項目,這些經歷讓她大開眼界,意識到中國-東協市場的潛力。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給世界貿易體系帶來一場革命。今年2月,伍玥瑩創立了大禹公司,這個名字具有濃濃中國風的公司,希望在協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改善社會福祉。
2018年,穆罕默德·馬澤凱在阿聯成立了「擁抱中國」公司,幫助阿聯和中國的企業在對方國家獲取投資與貿易機會。杜拜時裝日、阿聯中國電影周、中阿經貿數位化特展、「中國眼中的杜拜」和「魅力中國」……「擁抱中國」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促進了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和兩國之間的文化信息交流。馬澤凱說,中國是阿聯最大的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倡議將讓中阿兩國的夥伴關係更密切。
來自辛巴威的琳娜·塔騰達·班吉拉一直希望幫父母減少到中國進貨的差旅費。2017年,她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驚訝地發現答案就在眼前。通過學習中國經驗,班吉拉創立了跨境電商平臺SAHARA PLUS。「最令我驚訝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我相信,它的成功也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班吉拉說。
「一帶一路」促進民心相通
2013年,四川成都的李瑞豪讀高一。報名參加外校的「模擬聯合國」活動後,他深受啟發,開始在本校舉辦模聯活動,大受同學們歡迎,這給了他信心。李瑞豪成立了青年校友會,策劃更多的優質課外活動,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時,他仍然在讀高中。
如今,李瑞豪的公司舉辦的西南商業模擬挑戰賽,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商科素質教育賽事。他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等機構合作,讓學生們不出國門就能與國外的導師一起做科研和參加課外活動,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模式。這位23歲的年輕CEO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覓機會。
張運年的蠶絲教育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創業方向與李瑞豪相似:打造農村教育數位化平臺,讓更多的農村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希望將這個教育平臺「出口」到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來自湖南長沙的火生旭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他的創業公司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慢性病防控領域,尤其是糖尿病診斷領域。2019年9月,受斯裡蘭卡中央省的邀請,火生旭的團隊聯合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前往斯裡蘭卡開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公益篩查活動。在篩查期間,當地一位老奶奶用不熟練的中文對他說了聲「謝謝」。「那一刻,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內心有滿滿的獲得感。」火生旭說。
來自加納的伊拉斯塔斯正在甘肅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講述自己的故事前,他為大家高歌了一曲,贏得了熱烈掌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這位加納小夥兒曾用歌聲為奮力抗疫的中國人民尤其是戰鬥在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加油鼓勁兒。「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注入希望和力量。」伊拉斯塔斯說,「這首《戰勝新冠》,表達了我對中國深深的感情和祝福。」
「一帶一路」帶給青年無限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為惠及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給沿線國家的青年帶來更多創業機會,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勇於創新創業的青年先鋒。
來自義大利的朱塞佩·託馬塞洛通過人工智慧幫助外國人學漢語,他希望幫助中國文化在全球更好地傳播,幫助更多的外國人領略中華文化之美。魯匠教育公司CEO張立秋為「一帶一路」沿線創客打造了成長社區,幫助人們進行跨文化溝通和跨國發展。上海帕斯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定青幫助在華留學生解決學業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從中國學成歸國後,泰國青年魯塔納維薩諾·瓦雷特參與了家族化妝品公司的經營,他從中國採購原料,在包裝中融入中國元素,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湖南艾瓦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張禮垚通過東南亞社交電商平臺,為商家提供從選品、開店到清關、小語種客服租賃的一站式服務。亞塞拜然的蓋達爾·巴巴耶夫希望自己的時尚服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
各國青年熱烈交流,互通互融,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在座的每一位創業者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表示,在這場活動中分享的一個個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體驗,它們反映了青年發展、國際交流、科技賦能的宏大時代背景。這種個人與時代相結合的風雲際會之感,使得每一個故事都有極強的感染力。
目前,中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這有力地說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方以合作求發展的共識更加凸顯,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增進人民福祉的願望更加強烈。「一帶一路」倡議正以其推動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責任編輯: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