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30國「一帶一路旅行家」講述愛上武漢的故事

2020-12-18 度看荊楚

2019年,武漢在全球舞臺盡情綻放,城市形象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國際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為趁「勢」而上,在更大範圍,以更大視野,更具影響地推介武漢,長江日報文旅研究院、《Changjiangweekly》特聯合中國地大(武漢)絲綢之路學院等機構,首批邀請了30個國家的朋友們化身旅行家擔綱武漢城市推薦大使,深度體驗武漢,廣泛傳播武漢。

- - - -

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少數也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都非常熱心推介武漢,搭建中外友誼之橋。由此,「一帶一路旅行家」推廣聯盟今日正式啟航,成為武漢日益壯大的國際朋友圈的新成員。

現在,來聽聽來自30個國家的「一帶一路旅行家」,傾聽他們愛上武漢的美好故事,同時推薦家鄉的美景。

讓我們一起,用旅行架起友誼之橋。

01

巴黎青年:李學仁

愛上曇華林的文藝

| 在漢年限:3年

李學仁是華中師範大學的老師,他最喜歡去曇華林,因為這條街上有很漂亮的建築,也聚集了很多畫家、詩人。

在巴黎,他最喜歡的地方是蒙馬特區,「那裡和曇華林很像,也聚集了很多畫家、詩人、作家。」

02

孟加拉國學霸:蘇塔娜

在植物園中尋找自然芬芳

| 在漢年限:2年

蘇塔娜是一名學霸媽媽,她和家人最喜歡的地方是武漢植物園,「那裡不同時節有不同花木,每次總會帶給我全新的感受。」

蘇塔娜推薦家鄉謝爾布爾區的Gajni公園,那是孟加拉境內少數幾個野生動物天堂之一。

03

義大利建築學教授:馬方濟

在東湖靜享自然之美

| 在漢年限:4年

2013年,馬方濟曾作為客座教授受邀來到武漢高校。他說,在武漢最喜愛的是東湖,不僅可以靜享自然之美,還能感受毗鄰大學校園的濃厚文化氛圍。

馬方濟推薦武漢遊客去他的家鄉那不勒斯的沃梅羅山頂遊玩。

04

委內瑞拉留學生:路易斯

十座長江大橋讓我眼前一亮

| 在漢年限:4個月

路易斯認為武漢最有特色的是橫跨在長江上的十座大橋,「這些橋的造型獨特,而且還披上了顏色各異的『衣服』,這本身就是一道風景。」

路易斯給武漢朋友推薦委內瑞拉的大薩瓦納,它位於委內瑞拉最大的國家公園卡耐瑪國家公園內。

05

「泰國花木蘭」:張哲娜

喜歡櫻花盛開時的櫻頂

| 在漢年限:3年

張哲娜被她的中國朋友們暱稱為「泰國花木蘭」, 這位漢語極為地道的姑娘說:「武漢大學是最美的大學,處處皆風景,尤其喜歡櫻花盛開時的櫻頂。

張哲娜想向武漢遊客推薦泰國蘇梅島,「它就那麼暖暖的,能讓人平靜。」

06

保加利亞姑娘:愛麗

在森林公園找到家的感覺

| 在漢年限:2年半

愛麗2017年來到華科學習漢語語言和文化,她發現了武漢的好去處——馬鞍山森林公園,「我很喜歡那裡,可以騎自行車、走路、拍照,或者席地而坐欣賞風景或者看書。」

愛麗邀請武漢遊客去她家鄉附近的裡拉七湖遊玩,7個形狀迥異的湖泊位於保加利亞境內最高峰裡拉山的北側,宛如天空之鏡。

07

荷蘭指揮家:律德

省博有無與倫比的樂器

| 在漢年限:8年

定居武漢8年的律德說,他最想推薦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那裡藏有世界上最無與倫比的樂器——出土自曾侯乙墓的編鐘。而在北半球的另一邊,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每年都被評選為世界最佳樂團。

08

秘魯女孩:孔琳

沉醉鬧中取靜的寶通寺

| 在漢年限:1年半

憑藉熟練的多語技能和熱情的服務,孔琳成為華中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與師生服務中心的首位國際學生志願者。孔琳說,她最喜歡寶通寺鬧中取靜和古老祥和的氛圍,「每次去我都覺得心裡很安靜。」

孔琳向武漢遊客推薦秘魯馬丘比丘遺址,這是和中國萬裡長城並列的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09

巴西小夥:李追龍

黃鶴樓融合中國現代與傳統

| 在漢年限:1年

李追龍在武漢學習,他說, 「中國有很現代的設施,也很好地保留了傳統文化,黃鶴樓就是這樣一個融合的表達。」在黃鶴樓上登高遠眺,能看到高鐵飛馳而過,這就是現代與傳統的碰撞。

李追龍的家鄉是累西腓,擁有綿延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能觀賞到小丑魚、海馬、珊瑚等生物。

10

肯亞博士生:奧代爾

武漢用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在漢年限:4個月

奧代爾說,長江大橋是體現武漢科技性的一個重要代表,它將武漢三鎮連在一起,市民和遊客能享受到廣闊的觀江視野,燈光秀又賦予了這座「萬裡長江第一橋」新的生命。

位於非洲東部的肯亞,有如畫的自然風光,而遊人如織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是奧代爾認為肯亞最值得一去的地方。

11

墨西哥遊戲美術師:迪奧達託

東湖的山水風景獨好

| 在漢年限:2年半

迪奧達託·佩奇拉巴戈經常在武漢和墨西哥兩地奔波,他最喜歡武漢的東湖,「那裡有山有水,風景獨好,閒暇時騎自行車繞湖、拍照,非常舒服。」

迪奧達託推薦的景點是家鄉的科羅莫斯森林公園。

12

摩洛哥博士生:何曉娜

武大校園可謂移步換景

| 在漢年限:5年半

來自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市的何曉娜,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電子商務專業的博士學位。「武漢大學是最美的校園。」何曉娜說,行走於武大校園中,可謂移步換景,古今中外的經典建築均可以在這裡見到。

何曉娜推介了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清真寺,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

13

加納詩人:李白

因為一首詩,愛上一座樓

| 在漢年限:1年

李白熱愛詩歌,是位詩人,他的中文名「李白」就是取自唐代著名詩人。黃鶴樓是他心中最經典的武漢景點,「1000多年來,崔顥的《黃鶴樓》一直在宣傳這座樓,也為這座樓抹上了濃重的文學氣息。」

談到自己家鄉加納的景點,李白認為莫爾國家公園是必玩之地。

14

馬來西亞攝影師:潘毅恆

去黃陂體驗獨特鄉村文化

| 在漢年限:2年

潘毅恆愛好旅拍,他認為武漢的遠城區鄉村,如黃陂等地都是非常好的去處。「那裡有獨特的傳統文化、農村習俗和人文景觀,非常值得一看。」

如果去馬來西亞,潘毅恆推薦到東海岸三州品味地道馬來文化。

15

尼泊爾女孩:補努

園博園裡博覽中國園林建築

| 在漢年限:4年多

「在武漢,說變就變的不止有天氣,還有拔地而起的高樓、飛速發展的地鐵。」補努笑著說道。在她看來,武漢最有「趣味」的地方莫過於園博園,「古風的寶塔、詩意的拱形橋、童趣的池塘小路……在這你能博覽中國園林建築。」

16

俄羅斯留學生:高飛

在馬鞍山森林公園身心放鬆

| 在漢年限:3年半

高飛在中南民族大學進修中文,他最推薦馬鞍山森林公園,「武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馬鞍山森林公園,一到那裡,我就立刻平靜下來,身心都很放鬆。」

高飛的家鄉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市,「在我們那裡,海岸沿線的風景非常壯麗,到了冬季大雪覆蓋,又是另一番美景。」

17

馬達加斯加舞者:陳虹雅

在黃鶴樓講述武漢故事

| 在漢年限:7年

今年是陳虹雅來漢的第7個年頭,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的她,在漢生活可謂是有滋有味。「要說印象最深刻的,毫無疑問當屬黃鶴樓。」陳虹雅說,黃鶴樓不僅僅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更是漫長的歷史孕育出的古文化集合體。

陳虹雅推薦給武漢市民的是馬達加斯加聖瑪麗島。

18

巴基斯坦學霸:努爾

東湖給我樂觀向上的勇氣

| 在漢年限:4年多

學霸努爾已在漢生活4年多,她所在的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坐落在東湖之畔,她的閒暇時光絕大部分都是在綠道和亭臺水榭中度過。「不管心情多糟糕,來這就能感受到歲月安好,給我樂觀向上的勇氣。」

位於巴基斯坦北部的莫拉姆賈巴滑雪勝地,是努爾的最愛,推薦武漢市民去滑雪。

19

蘇丹留學生:阿布達拉

櫻花讓我對武漢有了別樣情懷

|在漢年限:2年多

來漢2年,阿布達拉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座城市,「武漢最美之處,是武大漫天飛舞的櫻花花瓣,每年的櫻花季都讓人念念不忘。」

與武漢櫻花的「柔美」不同,阿布達拉為武漢市民推薦的蘇丹景點——麥羅埃金字塔,則展現了 「茫茫大漠」的浩瀚沙海和「浪淘風簸」的文明發展。

20

波赫文藝姐:美麗

不登黃鶴樓,白來大武漢

| 在漢年限:半年

「武漢是一個集現代化和科技化於一體的城市,走在街道上,會給我一種身在歐洲大都市的感覺。」來自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美麗如是評價武漢,她對黃鶴樓情有獨鍾,「不登黃鶴樓,白來大武漢。」

美麗給武漢市民推薦位於塞拉耶佛的巴卡斯精市集,它是該市歷史最悠久的部分,面積雖小但非常精緻,融合了東歐和土耳其的風格。

21

寮國研究生:王剛

著迷於武漢地標黃鶴樓

| 在漢年限:1年

王剛目前在武漢科技大學攻讀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他說,「第一次遊黃鶴樓,在樓頂俯瞰整座城市,看滾滾長江從城市中穿過,被眼前的壯觀美景折服。」

他最想推薦大家去琅勃拉邦,它是寮國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城市。

22

英國小夥:弗雷迪

在武漢感受最地道的中國

| 在漢年限:3年

費雷迪來自英國牛津,費雷迪說,武漢有兩處他最喜歡的秘境,一處是漢江江灘,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武漢的溫暖和煙火氣。另一處是東湖綠道的郊野道,可以享受野餐,在湖邊散步。

費雷迪說,帶武漢客人遊英國,他必去的路線是牛津或劍橋,可以感受人文浪漫,倫敦也不容錯過,那裡是博物館和現代藝術之城。

23

利比亞志願者:海飛

將武漢故事說給世界聽

| 在漢年限:1年

來自利比亞班加西的海飛現就讀於湖北工業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他在武漢軍運會期間擔任黃鶴樓志願者,用多種語言講述黃鶴樓背後的歷史典故。他也會在講解中穿插武漢的地理位置、美食等介紹,讓世界各地的來客更好地了解這座城市。

如果有機會去利比亞,他推薦大家去拉斯艾希拉勒港和昔蘭尼遺址,拉斯艾希拉勒港地形呈新月形,以森林海灘及瀑布著稱。

24

厄利垂亞大學教師:內加什

傾心武漢建築代表城市風貌

| 在漢年限:2年

內加什曾是阿迪凱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新聞與大眾傳播的高級講師,現在武漢攻讀博士學位。閒暇時他已探索過武漢的不少地方,他認為武漢的建築最值得關注,不管是高聳的大樓還是特色的民居,都代表了武漢的城市風貌,並呈現出城市發展的軌跡。

他最推薦的是阿斯馬拉,厄利垂亞的首都城市,這座城市201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現代城市。

25

阿爾巴尼亞女孩:遊喜鵲

登上黃鶴樓,如品歷史美酒

| 在漢年限:半年

遊喜鵲高中時和父親看過一部紀錄片,裡面黃鶴樓恢弘的建築和代表性的鶴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黃鶴樓的歷史讓她了解到,在火災和重建之間一段文明的華麗轉身。

遊喜鵲的家鄉在阿爾巴尼亞東部海濱城市都拉斯,靠近亞得裡亞海,其中心的都拉斯圓形露天劇場是巴爾幹半島最古老的圓形劇場,她最為推薦。

26

印尼攝影師:施大華

櫻花之約是最絢麗景色

| 在漢年限:6年

來自印度尼西亞峇里巴板的施大華正在武漢理工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他是一位新銳自由攝影師,來武漢已有6年。對他來說,武漢最特別的美景需要順應季節耐心等待,一年一度櫻花之約是他鏡頭中最絢麗的景色。

他推薦武漢市民去峇里島,那裡迷人的海灘、精緻的寺廟、精巧的手工藝品,會讓遊客流連忘返。

27

印度小哥:詠嘆

點讚東湖設計元素

| 在漢年限:2年半

詠嘆現於武漢理工大學攻讀環境與景觀設計碩士,他最喜歡東湖,作為一名環境與景觀設計專業的學生,他更關注東湖的貼心設計。

他認為東湖設計的科學性,體現在綠道沿線的多處進出口,不論從城市的哪個方位,都可以找到最近的出入點,在城市綠心中享受自然之美。

在他的家鄉,也有這樣貼近自然的獨特風景,他最推薦的是位於印度東北部曼尼普爾邦的洛塔克湖。

28

智利國際法碩士:華智海

期待「跳東湖」

| 在漢年限:4個月

華智海是武漢大學國際法碩士,東湖是他打卡最多的地方。聽聞武漢還有一年一度的「跳東湖」活動,年輕人會通過充滿創意和激情的跳躍,與東湖親密接觸,留住夏天的尾巴,他表示下次一定要參加。

華智海推薦家鄉美景,位於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亞的百內國家公園有著隨季節變幻的風景,十分適合徒步旅行。

29

哈薩克斯坦學生:艾琳娜

流連漢街氛圍

| 在漢年限:3個月

艾琳娜現於武漢大學攻讀新聞與傳播碩士學位,她最為著迷的還是楚河漢街。「我喜歡楚河漢街,不僅因為它緊跟時尚潮流,有我喜歡的服裝品牌,更為看重的是這條街上的節日氛圍。」

若是有機會去哈薩克斯坦,她首推阿拉木圖這座城市,「阿拉木圖曾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這裡群山環繞,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

30

衣索比亞醫學生:伯哈努

慢慢探索武漢的美

| 在漢年限:2年

伯哈努已在漢學習醫學兩年,學校附近的東湖他幾乎每天路過,已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漢的人文氣息濃鬱,學術氛圍很好,有機會我會細細品味和探索這座城」。

他的家鄉是衣索比亞的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風景優美。

文章內容來源於長江日報城市運營研究院

相關焦點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 本報見習記者 袁野   青年參考  ( 2020年12月25日   02 版)
  • 「我把武漢說給你聽」英語秀等你來
    為向世界講述真實的大武漢,提升大武漢國際形象,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聯手《長江日報》及旗下《Changjiang Weekly》(長江周刊),打造武漢國際傳播中心,並同步發起「我把武漢說給你聽」英語情景秀等多項活動,邀請每一位熱愛武漢的你參與。
  • 「我把武漢說給你聽」活動等你來秀英語
    為向世界講述真實的大武漢,提升大武漢國際形象,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特聯手《長江日報》及旗下《Changjiang Weekly》(長江周刊),打造武漢國際傳播中心,並同步發起「我把武漢說給你聽」英語情景秀等多項活動,邀請每一位熱愛武漢的你參與。
  • 英語像你這麼牛,怎麼能不參加「我把武漢說給你聽」?
    英語像你這麼牛,怎麼能不參加「我把武漢說給你聽」?「我把武漢說給你聽」 英語情景秀等多項活動 邀請每一位熱愛武漢、英語流利的你參與 把武漢說給你聽 90後英語老師把「過早」秀給世界 你還記得紀錄片《好久不見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
    國家名片弘揚絲路精神 方寸郵票促進民心相通  11月23日,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及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郵政文史中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承辦的「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郵票主展廳開幕。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京舉辦
    他手中捧著一個神態逼真、呈奔跑姿態的雪豹雕像,講述著雪豹與「一帶一路」的故事。8月28日下午,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協辦的「『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北京舉辦。10多名來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國的青年代表帶著精心挑選的物件走上臺,分享自己身邊的「一帶一路」上的故事。
  • 小學生參與「一帶一路」把家國情懷種在心中
    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而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多來,各國合作不斷開花結果。2016年7月13日,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教育部正式印發了《關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朝陽區實驗小學以此為契機啟動了「一帶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國」看世界學生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一帶一路」實踐學習中。
  • 「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系列視頻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舉辦,如何面向社交媒體海外受眾闡釋好「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在這次會議報導策劃上的重點。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和創意比稿,創作團隊最終敲定以中國日報外籍記者艾瑞克為女兒每天講述一個睡前故事的方式,以口語化的表達和充滿創意的形式闡述「一帶一路」倡議。
  • 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風景線丨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帶一路...
    連日來,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焦點」之一,設於上海展覽中心圓廳的「一帶一路」主題館吸引了眾多電影人和普通觀眾,在這裡,波蘭、印度、匈牙利、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史濃縮成簡明扼要的文字,向中國觀眾講述各具風情的電影故事。 電影節期間,來自印度、匈牙利、希臘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5個電影節代表,共同籤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機製備忘錄。
  • 「一帶一路」:不忘6000萬華人華僑 聽他們怎麼說
    中國網記者 江玲 北京報導 編者按:2017年5月14日,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開幕。當全世界為之側目時,你可知道,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6000萬華人華僑怎麼看,怎麼想?
  • 朋友圈的故事:「一帶一路」好夥伴
    從2018年7月24日至今,時光倏忽而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以下簡稱導刊)迎來了它的第100期。在兩年多的時光裡,導刊第7版「合作共贏」一直秉承創立時的初衷,持續記錄著中國石油海外基層的故事。
  • 上海電影節丨「一帶一路」電影周:跟著電影去旅行
    這個夏天,我們可能無法親身到國外旅行,但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我們可以跟著電影,讓目光飛向歐洲、美洲、亞洲、非洲,與那裡的生活相遇,放自己的心靈去旅行!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共展映影片17部,主人公的腳步遍布五個大洲,從埃及尼羅河到美洲大原野,從山川壯美的中亞到林木蔥蔥的東歐,從都市、工廠到戰爭、探險,記憶、身份,文化與情感交織碰撞,在電影的旅行中有角色與角色的相遇,也有心與心的相知。
  • 國開行:「融智」先行服務「一帶一路」
    正所謂「運籌帷幄」,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作為我國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和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堅持通過「融智服務」,開展與沿線國家的規劃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國開行充分發揮專家銀行的融智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凝聚國際共識、商籤合作文件、謀劃重大項目、實現早期收穫提供了重要支撐。例如,國開行作為唯一金融機構,全程深度參與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寮國、柬埔寨、科威特等8個國家的雙邊合作規劃以及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緬3個經濟走廊規劃工作。
  • 「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重要節點的安徽,已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憑藉區位、科技和產業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呈現加快發展勢頭。2016年,我省新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企業13家,同比增長8.3%;實際吸收沿線國家直接投資7.6億美元、同比增長6.9%。今年一季度,全省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39億美元,同比增長7.4%。
  • 獨家:「一帶一路」與拉美十國調研報告
    21世紀經濟報導在21財經APP「一帶一路」頻道,以《行走拉美十國》的專題方式,發表近20萬字的文字和大量圖片,全程記錄了此次採訪調研的全過程。實地採訪完成後,記者又進行了封閉式後期研究和專題寫作,最終形成《拉美十國調研報告》系列,預計將有一個總報告和十個拉美國家的專題,本報將陸續刊發,敬請關注。本文系拉丁美洲十國調研的總報告。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在拉美的延伸與拉美的發展問題。
  • 周宗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共圓"合作共贏"夢想
    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中國網9月30日訊 9月26日-27日,「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在陝西西安舉行。會議採取「1+3」創新研討會模式,300餘名中外企業家、學者、媒體人共聚大會發表觀點、深入交流。三個分論壇後分別發布了《媒體共識》、《企業合作協議》、《智庫宣言》。
  • 【2019年商務工作年終綜述之二十】「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新...
    2019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商務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按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合作行動計劃,推動「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
  • 「舌尖上的一帶一路」開幕 20國特色美食亮相北京嘉年華
    2019年5月24日,「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暨國際美食嘉年華在北京正式啟動。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攝論壇上,北京服務貿易協會理事長李露霞作題為《「一帶一路」中國餐飲發展新機遇、新期待》的主題演講。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攝
  • 讓一帶一路故事更精彩(出訪歸來)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人民日報社代表團一行日前先後訪問了阿根廷、巴西,傾聽大家講「一帶一路」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一帶一路」的魅力與影響力。然而,「一帶一路」連接起這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度,使阿根廷與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阿根廷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國。在美麗的聖克魯斯河上,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正在建設阿根廷歷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阿根廷聖克魯斯CC/LB水電站。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成功延伸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