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7月24日至今,時光倏忽而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以下簡稱導刊)迎來了它的第100期。在兩年多的時光裡,導刊第7版「合作共贏」一直秉承創立時的初衷,持續記錄著中國石油海外基層的故事。大到各個重點項目的建設管理,細到項目上中外員工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用鮮活的文字,展示著海外真實的人與事,展現著中國石油所在項目與當地的文化融合,有溫暖、有擔當。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第7版在已經刊出的99期中,共計發表通訊280餘篇、圖片近400幅、消息320餘條。
重點項目 高效管理
導刊創立之初,7版有計劃地推出了一系列介紹中國石油在海外各地區文化融合的代表性項目的文章:《草原舞動中國風——中亞地區項目文化融合管理紀實》回顧了哈薩克斯坦項目和中土天然氣合作的歷程;《攜手共建「和諧綠洲」——中東地區項目文化融合管理紀實》記述了中東公司在伊拉克哈法亞、魯邁拉等地建設的過程;《深情厚誼傳遍天涯海角——來自東方物探海外業務文化融合的報導》一文介紹了東方物探公司在蘇丹、沙特、阿曼等國的業務,一個項目裡多達十幾個國籍的員工,文化融合管理的作用尤為突出;配合中非合作論壇的幾次專版展現了中非兩國人民在項目建設中不僅利益相關,更逐漸結下深厚情誼。這些文章對中國石油海外項目的文化融合管理進行大篇幅報導,涵蓋了包括中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區域的重點項目所在的幾大區塊。同時,配合每期文章所屬的地理位置,在同一版面內推出介紹中國與當地歷史文化交流的「五洲觀瀾」欄目文章,邀請文化歷史專家進行撰寫:《推開西域交流之窗——中國與中亞歷史文化交流一瞥》《一灣兩洋三洲五海·天方未遠——中國與中東歷史文化交流一瞥》《故園萬裡——中國與非洲歷史文化交流一瞥》。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交流與文化交流早在千年前就已開始,貫穿人類發展的始終。使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令版面更加多樣、立體。
兩年時間裡,7版《重點項目》《管理縱橫》欄目緊跟中國石油海外新聞熱點,發揮其版面優勢,在頭條或倒頭條文章中對新近取得重要進展的海外項目進行大篇幅詳細報導。
從記錄管道局國際事業部開拓沙特市場的《CPP閃耀波斯灣》、直鋪管技術的《在挑戰中實現突破》等文中,讀者可以了解到管道局為了適應沙特市場環境,如何開拓思維,向阿美公司學習經驗和標準,打造了一支高效、專業的質量管理團隊,推動施工進展。多年來,長城鑽探公司亞塞拜然項目先後刷新了亞塞拜然多項國家鑽井施工紀錄,在《開創陸地鑽井新紀元》中,長城鑽探GW69隊承鑽的H1876井打破了亞塞拜然陸地鑽井史上最大井深等紀錄,被評為長城鑽探2018年度施工作業精品工程。大慶鑽探是鐵人帶過的隊伍,他們實現了鐵人「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宿願,在蘇丹、南蘇丹、伊拉克、沙特、蒙古國等多個國家進行工程技術服務,實現了規模效益雙提,《文化融合·盛開「雙贏」花》即反映了這一主題。測井公司《「先鋒」川彈圈粉海外朋友》,反映了中國石油測井專業化重組給「先鋒」川彈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他們集中更多的資源開拓國際市場,實現「中國製造」的價值。渤海鑽探自2011年9月收到中國石油伊拉克分公司授標函,同年11月正式走出國門,近10年來牢固樹立「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在異國他鄉密切協作,練就了一支敢打敢拼的高素質隊伍,《練就「硬」工闖中東》一文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合作共贏 勇於擔當
在建設重點項目的同時,中國石油各公司在海外從未忘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不僅追求經濟效益,更要為項目所在國提供幫助,時刻不忘「合作共贏」。這些在7版《海外故事》《合作夥伴》《跨國速遞》等欄目中得以體現。
「愛心無國界,真心換真情」,22年來,西部鑽探國際工程公司烏茲別克斯坦項目部在所在國義務修路架橋,捐資助學數十次,幫扶救助生病外籍員工和困難家庭數百戶,得到當地群眾的擁護,其間的故事記錄在《「一帶一路」譜新曲》一文中。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關係著「一帶一路」倡議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也連接著緬甸當地社區的千家萬戶,自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啟動以來,協同緬甸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共同組建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組,積極聽取當地社區意見,共同確定社區投資重點,併合理規劃援助項目,《致力文化融合·延伸管道價值》一文對此進行了總結。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阿爾及利亞蔓延,面對專利商撤出、供貨商無法到場、現場開工和保運人員短缺及物資嚴重受限等困難,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勇挑大梁,保證了這項阿爾及利亞重點項目、也是集團公司重點項目核心裝置的成功投產,贏得了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的高度讚譽,《疫情之下·攻堅克難》對此進行了忠實記錄。
此外,寰球華東公司阿爾及爾項目的《破繭成蝶滿目春》、華北油田海外研究中心秘魯項目的《激昂青春·拉美築夢》、蘭州石化阿爾及爾煉廠的《打造「一帶一路」優秀品牌》、大港油田西非員工海外建設的《「寶石花」的力量》、遼河油田首個EPCC項目的《「孤島」唱響「青春之歌」》等數十篇通訊,都詳細記述了中國石油海外項目在施工建設中不僅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更不忘幫助當地社會發展的故事。
2019年年末,《「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4個版面聯合對中俄東線建設進行了多期系列報導,取得很大反響,受到好評。7版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其「人情味」的特徵,對建設者們和建設的故事進行了多次報導,正如《穿越國境線——中俄東線過境段黑龍江盾構工程側記》中所描述的:「中國石油盾構非開挖業務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江河深處構建隧道逾40公裡,掌握了長距離盾構穿越、盾頂一體化、零下50攝氏度高寒地區盾構施工等多項核心技術。」「黑河,中國東北一座寧靜的邊城,也是被業內專家稱為『天花板工程』的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在國內的第一站。為了建設黑河首站,中國石油一建公司員工來到這裡,開啟了他們的邊城苦樂……」
這些文章以親歷者的眼光和筆觸,對中國石油各公司海外重點項目的建設過程進行了翔實、細緻的報導。在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背後,這些兩三千字有餘的通訊是記錄項目重要、有益的補充,將項目建設背後更為細膩和人性化的故事展現在讀者眼前。對項目的建設者而言,也是一份珍貴的記錄。
海外築夢 默默奉獻
導刊7版關注在海外一線拼搏的中國石油數十萬員工,《人在海外》就是專門對人物進行報導的常設欄目。中國石油人在海外的歡笑與淚水、成長與感悟,一直是7版報導的重中之重。7版希望可以成為一個窗口,讓世界看到中國石油海外人最真實、動人、細微的面貌,那足以令人感動和敬佩。
從2018年8月28日起,7版推出了系列報導《中國石油海外員工奉獻記》:《在「被太陽灼熱的地方」》(非洲)、《在「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李林:北極圈內的守候》(此文配合中央電視臺報導)、《在兩洋兩洲的「十字路口」》(東南亞)、《奮戰在「地球之肺」》(南美)等。《中國石油海外員工奉獻記》共13期,延續至2019年1月22日,共計逾5萬字,跨越5年的故事,涉及地域遍布世界各地。
除了系列報導,7版每期都會刊發和中國石油海外人相關的大篇幅通訊。《「軟」實力 「硬」發展——「一帶一路」上的大慶石油人》一文中,大慶油田持續探索創新海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方法,不斷創新國際市場企業文化活動的內容;《110名「洋勞模」——渤海鑽探國際員工隊伍管理紀實》中可以看到,渤海鑽探自2011年開展優秀國際員工評選活動以來,已有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約110名國際員工獲此榮譽,走上重要崗位;《落基山畔石油人》是工程建設有限公司(CPECC)加拿大子公司運行維護項目組的故事,這個一年中多數時間被冰雪覆蓋的項目建於2015年,是CPECC在高端市場執行的首個運行維護項目,對鞏固加拿大及北美高端市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人行·不「泰囧」——管道局泰國NFTP項目員工故事》《「我們在蒙古國挺好的」——中油電能塔木察格供電分公司保運員工側記》等文,都是反映海外一線中外員工真實生活的佳作。
對石油人的報導,導刊7版不遺餘力,推出過多期整版專題,包括《追夢陽光人·中外一家親——陽光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國際僱員故事》《在那遙遠的地方——管道局國際事業部沙特市場員工素描》等。在一些重要節日會推出特別報導,如2019年「三八」婦女節的《身為女性·我很驕傲——中國石油海外女員工風採掠影》。這些文章中被報導的中外員工在稿件見報後非常開心,報紙的電子版面在他們的親朋好友中傳看。
在2019年8月至12月間,配合中俄東線建設在《中國石油報》1版和5版的新聞報導,7版推出了更為柔性、人性化的內容,描摹出這個「世界級工程」建設者們的身影。《天花板工程「守門人」》《我是世界級管道建設者》都是這一系列中的重要內容。
在導刊出版的3期英文版中,7版對《中國石油報》曾報導過的多位外籍員工或相關國外人士進行了回訪。英文版刊出後,受到外籍員工強烈關注,紛紛拿給自己家人和好友傳閱,受到好評。今年2月至今,導刊7版和8版也在不間斷地持續報導著海外員工在疫情之下積極抗疫的故事。
數千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物產、技術、思想、文化交流從未斷絕。人與人之間求同存異,相互接納,以開放的胸懷包容對方,攜手共進。這樣的胸襟與氣度,是古代絲綢之路誕生與繁榮的本質原因。如今的『一帶一路』上,中國與多國在能源、金融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很多項目已經開展。
今天的100期只是一個數字概念的節點。作為導刊最貼近海外基層、最富有人情味的7版,自始至終非常重視一線通訊員發出的來自現場的聲音,幫助他們記錄和展現海外現場的故事是7版始終不渝的追求。100期之後,必將繼續秉持一貫的報導原則,將數十萬中國石油海外員工生產與生活的故事帶到讀者、帶到世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