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帶一路」:小故事 大道理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楊定都 鄭開君)在德黑蘭工商局裡,中國女企業家焦靜媛告訴伊朗官員,她要在當地註冊「一帶一路集團」。

  「一帶一路?」由于波斯語(伊朗官方語言)沒有這種說法,60多歲的焦靜媛只好先給伊朗官員「科普」她理解的「一帶一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是為了促進沿線國家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

  當然,「一帶一路」的內涵遠不止這些。要理解「一帶一路」的豐富內涵,最直觀的辦法莫過於走到「一帶一路」建設現場,走到沿線的海外華商、中資企業、當地民眾中間,聽聽當事人怎麼談論它、理解它、踐行它。

  帶著這些想法,記者近期隨「新華社『一帶一路』全球行」採訪車隊,從中國西端的伊爾克什坦口岸出發,沿中亞走廊開往歐洲,重走絲綢之路,沿途擷取「一帶一路」小故事,感受「一帶一路」帶來的變化。

  造福民生,小小編織袋拉動就業

  車隊離開國境,最先抵達的是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奧什。在奧什市新開的編織袋廠,廠長林尚金正帶著中國技術員培訓吉爾吉斯工人生產。

  編織袋輕便耐用,易於回收,在中國應用廣泛,但在吉爾吉斯斯坦卻還很少見。林尚金說,中國編織袋市場已經飽和,「(生意)很不好做。」然而在奧什地區,這是第一家編織袋廠,產品還能賣到周邊國家。

  而在奧什的吉爾吉斯人眼中,編織袋廠帶來的數十個就業崗位難能可貴。

  女工古麗莎經過6天培訓就學會了操作機器,每天能夠生產3000米的編織袋,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日收入約1000索姆(約100元人民幣)。古麗莎告訴記者:「現在找工作很不容易,我對這裡收入很滿意,這對我的家庭很重要。」

  絲綢之路上,越來越多原本從事貿易的華商正在向投資者、實業家轉型。這些大大小小的投資給當地帶來了就業和經濟增長。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許許多多像古麗莎那樣的沿線居民,以切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

  從測速攝像頭到寬帶,「中國製造」改變生活

  保加利亞的公路上,限速牌的紅圈裡寫著「70」。但是,一輛輛轎車、卡車卻從記者的車邊呼嘯而過,明顯超速。

  「保加利亞發展比較慢,路上還沒裝測速攝像頭。」當地嚮導這樣答覆記者的疑問。

  記者一行有驚無險地開車至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走進位於核心商區的華為保加利亞公司。公司總經理李鏡告訴記者,華為正在和保加利亞政府商談合作項目,包括安裝測速攝像頭,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和平安城市等合作。看來,公路上隨意超車即將成為歷史。

  據介紹,華為還協助保加利亞政府普及寬帶,提供3G和4G手機上網設備,為這個東歐國家700萬人口的生活提供更便捷的通訊服務。

  「六七年前,保加利亞沒人知道華為,如今它已經家喻戶曉,不僅因為華為手機流行,更因為華為帶來的網絡設備和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華為保加利亞公司高級客戶經理奧雷裡奧·加裡奇亞說。

  有不少像華為這樣出色的中資企業,憑藉過硬產品和技術,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不僅贏得所在國家僱員、客戶和消費者的尊重,還潛移默化地提升著「中國製造」和中國企業的形象。

  從善如流,中國理念贏得尊重

  幾年前,受歐債危機影響,匈牙利五大製造企業之一的BorsodChem公司(以下簡稱BC公司)陷入財務危機,在公司化工廠工作的瓦塔·巴拉茲和同事們掙扎在失業邊緣。

  急於保住飯碗的巴拉茲和同事們利用專業知識和多年實踐經驗,制定出改進生產流程、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的方案,卻得不到支持。

  幾年前,來自山東煙臺的萬華集團收購BC公司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剛收購時,BC公司淨虧損1.5億歐元。到2015年,企業實現調整前淨利潤5000多萬歐元,2016年預計調整前淨利潤9000萬歐元。

  收購還避免了BC公司3300名工人失業,與BC公司有關的上下遊產業和服務業也免遭衝擊。萬華憑藉業績和管理,平息了關於環保、裁員和生產安全的擔憂和質疑。

  萬華在BC公司引入精益項目,鼓勵每個員工針對自己的崗位提出改進建議,將改進帶來的部分效益獎勵給個人。巴拉茲和同事們改進生產流程的各項建議也得到了採納。他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帶來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讓BC公司煥然一新。

  在匈牙利北部的BC公司的生產園區,中匈寶思德經貿園區正在建設中,這是中國商務部、財政部2015年確認的7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BC公司高級副總裁呂洪傑說,現成的配套設施以及上下遊產業鏈集群,可以為入駐園區的企業節約建設、物流和能源成本。

  在歐盟國家中,匈牙利率先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以萬華為代表的中資企業,正在用自己的技術、管理和業績,贏得了匈牙利員工和社會的尊重與信任。  (小標題)「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

  穿行在「一帶一路」沿途,除了大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經貿園區,還會遇到更多中國民營企業家在海外建立的「前哨站」,方便國人到所在國考察和投資。

  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佔地兩萬平米的「上海城」開業不久,除了餐飲和住宿,「上海城」也提供法律和商務諮詢服務。來自浙江的投資者楊松介紹說,有意到海外考察投資的老鄉特別多,他希望能把「上海城」打造成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商務考察基地。

  從註冊命名開始,焦靜媛在伊朗開辦企業一開始波折不斷,使得她充分領教到伊朗商業制度和規則的不同之處。為了幫助後來者少走彎路,她在自己投資興建的「絲綢之路酒店」設了一個律師事務所,請會中文的伊朗律師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幫忙辦理公司註冊、稅務等手續。

  「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焦靜媛對伊朗人的解釋也在繼續下去。

相關焦點

  • 特稿:一帶一路花開全世界 福滿全人類
    特稿:一帶一路花開全世界 福滿全人類 原標題:   高峰論壇主場外交,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高潮,吸引全球目光。  自習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由點及面,海陸共進,貫通東西,取得重要早期收穫。  正如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所說,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
  • 「一帶一路」睡前故事系列視頻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舉辦,如何面向社交媒體海外受眾闡釋好「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在這次會議報導策劃上的重點。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和創意比稿,創作團隊最終敲定以中國日報外籍記者艾瑞克為女兒每天講述一個睡前故事的方式,以口語化的表達和充滿創意的形式闡述「一帶一路」倡議。
  • 朋友圈的故事:「一帶一路」好夥伴
    從2018年7月24日至今,時光倏忽而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以下簡稱導刊)迎來了它的第100期。在兩年多的時光裡,導刊第7版「合作共贏」一直秉承創立時的初衷,持續記錄著中國石油海外基層的故事。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京舉辦
    他手中捧著一個神態逼真、呈奔跑姿態的雪豹雕像,講述著雪豹與「一帶一路」的故事。8月28日下午,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協辦的「『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北京舉辦。10多名來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國的青年代表帶著精心挑選的物件走上臺,分享自己身邊的「一帶一路」上的故事。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最近,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三年(10)中隊的隊員們在線上學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與鹿腿》《池子與河流》四篇寓言課文後,在輔導員謝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主題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以閱讀促活動,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習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體驗讀書的樂趣。
  • 「一帶一路」給四個孩子的答案
    「一帶一路」給四個孩子的答案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特稿:「一帶一路」給四個孩子的答案  新華社記者  它是互聯互通的大橋鐵路,它是拔地而起的宏偉建築
  • 讓一帶一路故事更精彩(出訪歸來)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人民日報社代表團一行日前先後訪問了阿根廷、巴西,傾聽大家講「一帶一路」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一帶一路」的魅力與影響力。然而,「一帶一路」連接起這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度,使阿根廷與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阿根廷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國。在美麗的聖克魯斯河上,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正在建設阿根廷歷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阿根廷聖克魯斯CC/LB水電站。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成功延伸的重要標誌。
  • 特稿丨疫情下的中東:「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
    高樓拔地而起,電站點火併網……臨近歲末,中東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用新地標、新科技點靚中東地區。保護與堅守隨著11月24日P5標段C02辦公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由中國建築埃及分公司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這裡將聳立起高達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樓」。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一帶一路」上的安徽故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重要節點的安徽,已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憑藉區位、科技和產業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呈現加快發展勢頭。2016年,我省新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企業13家,同比增長8.3%;實際吸收沿線國家直接投資7.6億美元、同比增長6.9%。今年一季度,全省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39億美元,同比增長7.4%。
  • 周宗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共圓"合作共贏"夢想
    新華通訊社副總編輯周宗敏進行了題為《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共圓「合作共贏」夢想》的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很高興在金秋時節來到古城西安,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與海內外媒體同仁一起回憶和展望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光榮與夢想,探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媒體作用和媒體合作,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梁。感謝會議主辦方的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
  • 北師大成立「一帶一路」學院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北京師範大學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按照「充分發揮教育在『一帶一路』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引領性作用」的總體要求,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 小故事大道理 如何給孩子說故事更有益
    小故事大道理 如何給孩子說故事更有益 寶寶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還在媽媽腹中時,很多寶寶就已經習慣了聽媽媽講故事,媽媽們也一個個都是故事高手。給寶寶講什麼樣子的故事,通過故事寶寶們又能學到什麼樣的道理?媽媽們是否有想過,不同的故事內容會對寶寶們產生怎樣的幫助呢?
  • 小故事大道理:陷入困境中章魚的故事,孩子若害羞不自信,收藏吧
    這是一個關於膽小、害羞又不自信的章魚如何變成一個懂得感恩、勇敢及交朋友的新人的小故事。願能給你帶來啟發,你會喜歡的。從前有一隻害羞而安靜的章魚。他幾乎總是一個人到處走,因為儘管他想有很多朋友,但他太過害羞了。總有一天,章魚想抓到一隻非常滑的牡蠣。
  • 「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
    國家名片弘揚絲路精神 方寸郵票促進民心相通  11月23日,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及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郵政文史中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承辦的「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郵票主展廳開幕。
  • 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風景線丨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帶一路...
    連日來,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焦點」之一,設於上海展覽中心圓廳的「一帶一路」主題館吸引了眾多電影人和普通觀眾,在這裡,波蘭、印度、匈牙利、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史濃縮成簡明扼要的文字,向中國觀眾講述各具風情的電影故事。 電影節期間,來自印度、匈牙利、希臘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5個電影節代表,共同籤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機製備忘錄。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    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辦,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參與。
  • 《故事會》:小故事大道理(組圖)
    》:小故事大道理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1-16 10:10:50 ·來源:新京報  《故事會》主編講述自己不斷走出認識誤區的經歷,披露辦刊經驗  多年來,何承偉秉承著「故事要講做人的基本道理」這一理念,通過故事這一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表達對真善美的籲求。
  • 講好小故事 感悟大道理
    向美華讓老百姓成為宣講主角,以身邊的小故事闡釋大道理,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以來,常德市委宣傳部在全市部署開展了「常德故事百姓講」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百姓宣講活動近千場次,直接受眾達60多萬人次;《湖南日報》開闢的「常德故事百姓講」專欄,已刊發百姓故事40多篇。廣大幹部群眾感嘆: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主題有張力。百姓故事緊跟時代要求,緊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新常德新創業等重大主題。一是有導向性。
  • 特稿寫作技巧 | 一個新聞故事的誕生
    此後,以《南方周末》提出「中國式特稿」為標誌,其本土化進程開啟。總的來說,特稿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學性和創造性兼備的新聞。題材不強調時效,表述更注重故事,篇幅也更寬鬆。在紙媒的全盛時期,特稿被視作彰顯實力和提升美譽度之舉,組建「特稿部」曾成一時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