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辰做客"青年之聲"V故事 暢談"一帶一路"下的《河西走廊》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 朱夢琪 實習記者 劉一夢)「人的命運和歷史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河西走廊的命運與中國西域歷朝歷代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的。作為歷史紀錄片的青年創作者,我們應該講中國故事,應該有傳承中國源遠博大歷史文化的擔當。」5月25日,在「青年之聲」V故事第六期活動現場,85後新銳導演趙啟辰分享了拍攝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過程中的點滴與收穫。 

    

  5月25日,85後新銳導演趙啟辰受邀做客「青年之聲」V故事,同大家講述「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邢燕 攝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值紀錄片《河西走廊》進入拍攝中期。談及對「一帶一路」的理解,趙啟辰說:「我印象最深的是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在趙啟辰看來,河西走廊在地理上的獨特性和文化上的包容性,都是他想通過紀錄片《河西走廊》表達出來的,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正是觀眾了解古絲綢之路的一扇窗口「從地緣上說,河西走廊是古代溝通中原和西域的唯一通道,從歷史角度看,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主幹通道,從文化上看,河西走廊東來西往的便利性,它保留了很多中西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歷史痕跡。」  

  《河西走廊》一經播出就受到頗高的評價,有網友認為,《河西走廊》人、物、名聯接成了一幅具體而生動的歷史畫卷,彰顯了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璀璨的文化。面對這樣的評價,趙啟辰表示,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紀錄片主要採用的是故事化的敘事表達,我們以大家喜歡的方式在講故事,意料之外是因為這部紀錄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甘肅旅遊的發展,增加了去敦煌的遊客,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青年之聲」V故事活動現場,觀眾嚮導演趙啟辰提問。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邢燕 攝 

  《河西走廊》紀錄片中運用到大量情景再現的表現手法,這也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大特色。在活動現場,不少觀眾對於演員的挑選頗為好奇。「以張騫為例,通過史料上的記載,我們推測出張騫很可能是一個『處女座』並具有『強迫症』的人,不達目的不罷休是他的性格特點,所以我們會尋找性格堅毅、品行端正的演員。」趙啟辰介紹,在劇本創作初期,創作團隊就通過各種史料,對主要呈現人物的性格進行推測,針對特定性格尋找長相合適的演員,從而更好地詮釋歷史人物角色。 

  據悉,本次活動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指導,「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中國青年網、未來網、中青視訊·手機電視臺聯合主辦。團中央「青年之聲」直播廳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直播。 

  歡迎撥打青年之聲」新聞熱線010-57380782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qnzsbjz@163.com;關注「青年之聲」微信公眾號(ID:qnzs20150428青年之聲官方微博@青年之聲,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僅僅就形式而言,《河西走廊》足以與英國BBC的主打人文歷史紀錄片媲美。當然,若徒有絢麗的外觀和豪華的團隊,並無法塑造超一流的紀錄片。這部片子的優勝之處在於濃濃的歷史感與深切的現世關懷的完美結合。不少觀眾認為該紀錄片配合了「一帶一路」的宣傳。
  • 趙啟辰 打造中國紀錄片創作的「新模板」
    在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的指引下,在河西五市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李東為代表的一支青年主創團隊,以其深厚的家國情懷,回望甘肅,透過歷史的鏡頭,擷取了河西走廊的一個個燦爛瞬間,呈現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壯、輝煌與蒼涼。   如今,這場支撐起一個宏大敘事的文化復甦之旅,恰恰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完美呼應。
  •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隴原史話|河西走廊之夢(圖)
    《河西走廊》餘韻悠長  在絲綢之路的「鑿空之旅」中,在兩千年來的歲月褶皺裡,河西走廊始終與國家經略相伴相隨,被稱為「絲路黃金段」,貿易、文化、民族、習俗,在這裡得到最集中的交匯和融合,更為重要的是,在河西走廊凝結的精神品格,對於今天的「一帶一路」建設而言,仍然光亮閃耀、熠熠生輝。
  • 以歷史之名去探尋,《歷史眼·河西走廊》發現不一樣的絲綢之路
    片中自然風光的取景由總導演趙啟辰、總撰稿鄧建勇和學術顧問沙武田一道採風獲得,紀錄片的攝影指導則為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美麗中國》攝影師並兩次獲得艾美獎的英國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在紀錄片的準備初期,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趕赴河西走廊,進行春季空境的大型拍攝。美國攝影師科裡·羅素·布朗則於夏季在河西走廊進行了長達一個半月的拍攝。
  • 麻蛇走進「青年之聲」V故事 獲聘「青年之聲」青少年成長導師
    8月30日,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主創麻蛇做客「青年之聲」V故事第三期,和 青少年分享他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故事。8月30日,熱播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主創、動畫出品方翼下之風動漫科技有限公司CEO麻蛇(真名林超)走進「青年之聲」V故事第三期,與廣大青年分享他和那兔的那些事。  本期活動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指導,「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中國青年網、中青視訊·手機電視臺主辦。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從漢朝到隋唐是張掖歷史的全盛時期不僅因為這裡地處咽喉之地更是因為當地有繁茂的商品交易往來曾經無數人翻越的扁都口如今227國道由此經過曾經的輝煌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這座「張國臂掖」的古城依舊會向未來開放酒泉郡—城下有泉,泉水若酒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衝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新生機。    12月20日,「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年度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辦,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承辦,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參與。
  • 培養一帶一路人才 青年之聲小小朗讀者雙語主題活動開啟
    未來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賀卓輝) 2017年5月26日,青年之聲「『絲綢之路』小小朗讀者」雙語主題活動暨「行動杯」家庭英語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與會部分少年兒童慷慨激昂的詩歌朗誦《思路暢想》贏得陣陣掌聲。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京舉辦
    在200餘名青年代表的注視下,一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年輕人走上講臺。他手中捧著一個神態逼真、呈奔跑姿態的雪豹雕像,講述著雪豹與「一帶一路」的故事。8月28日下午,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協辦的「『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北京舉辦。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2020年12月22日 10:2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而山上的冰川消融,雪水匯聚成流奔湧而下,則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延伸出數十條支流,滋潤著整個河西走廊,讓她變得生動而多彩。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一一呈現。
  • 河西走廊,一條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長廊
    河西走廊,在綠洲與戈壁之間這裡是祁連山脈中段一條長約28公裡,貫通南北的大峽谷——扁都口。今天,扁都口仍然是由青海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兩側山勢陡峭,奇峰聳立,發源於祁連山脈黑河水系的大大小小20多條河流,沿峽谷蜿蜒而下。遠近的牧民在此放牧,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 阿來:河西走廊是我的課堂
    阿來表示,河西走廊對他而言,是一個大課堂。回首古絲路,展望「一帶一路」美好藍圖,阿來認為,「絲綢之路」不止是物流的充盈繁盛,還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以今天的敦煌為例,看看石窟中那些造像,造像風格的流變顯示的正是中華文化開放的姿態與融匯的能力。敦煌文書中那麼多不同民族的文字,都證明著文化交流的繁盛。
  • 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河西之戰後漢武帝對河西走廊防禦體系的構建
    第一次河西之戰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徹底控制和打通河西走廊,公元前 121年夏天的這次河西之戰規模空前。漢武帝派出了四路大軍,欲以徹底剿滅匈奴。河西之戰是漢武帝繼漠南之戰後對匈奴所採取的又一次重大戰略行動,也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最重大的三次戰役之一。這次戰役的勝利,使西漢王朝完全佔據了河西走廊地區,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徹底擊碎了匈奴人從西方對漢帝國發動進襲的可能,為日後向漠北的匈奴單于、左賢王部發動進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隨著這條通道的打通,西域的玉器,以及毛織品等源源不斷地傳入了中原。
  • 在法中資企業對話中文媒體 暢談「一帶一路」與海外創業
    在法中資企業對話中文媒體 暢談「一帶一路」與海外創業  2016-05-23 10:50: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一帶一路」背景下嘉陵江經濟走廊構建的基礎和前景
    嘉陵江流域在地理區位上串聯起「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在兩大戰略的中間狹長地帶構建經濟走廊將非常有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且自古川渝兩地經濟聯繫緊密。境內經濟走廊中,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引導幾乎沒有,主要是一些學者研究的構想,如廣東恩平旅遊經濟走廊(黃向,梁明珠2007)、秦巴經濟走廊(劉桂華,陳 勇等,2005)、廣武經濟走廊(李繼東2010)等。經濟走廊中軸線形的狹長地帶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交通走廊是其基本的外在特徵,以經濟合作為目的的跨區域合作機制是其題中應有之意(盧光盛,鄧涵2015)。
  • 一眼一生一西域:前篇—河西走廊
    張騫在隨從和一個歸順匈奴人堂邑父作為翻譯和嚮導下,走出蔥於山林後,來到河西走廊茫茫戈壁,人煙稀少,荒漠戈壁,漫天黃沙,危險重重。毫無懸念,張騫和他的使團被匈奴俘虜,匈奴為了套取更多漢朝的情報沒有殺他,軟禁了他,並讓他娶了一位善良的匈奴女子,這也許是張騫在單調枯燥的戈壁生活中唯一一抹亮色吧。
  • 一帶一路擘畫宏偉藍圖 河西走廊續寫繁榮發展傳奇
    牟健 攝「風旋沙磧動,天接海雲浮」,清朝邊關守將嶽鍾琪的詩句,生動展現了甘肅河西走廊大漠戈壁天高雲淡的壯闊景象。因時代變遷而沉寂,也因時代需要而孕育希望。這裡是個傳奇的地方。曾經是戰略重地和文化交匯之地,也是商貿繁華之地。
  • 河西走廊為什麼總有金髮碧眼之人出現?和中國史上這兩個民族有關
    不管怎麼說,河西走廊都是一個最具民族融合的地方,漢帝國打通了這裡,讓這裡變成了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而先進的漢文化也迅速同化了這一帶原有的土著民族,使他們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似乎完全可以這麼說,漢帝國打通河西走廊實際上也是打通了一條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交融的通道,在此之前,這條通道上一直缺乏一種可以擔當主導地位的文化,各民族之騎在馬背上打打殺殺,除了流血犧牲似乎很難形成文化層面上的真正交融。漢帝國的崛起,使這一切得到了迅速地改變,這為後來的唐朝形成真正的中華民族的雛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12國青年代表點讚「一帶一路」倡議
    4月25日-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時此刻,距離首屆高峰論壇已經過去兩年。  從2017年至2019年,本報記者先後拍攝採訪了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位青年,大家暢談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表達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