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記者獲悉,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文化站獲評第四屆廣東省基層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是佛山市兩個入選單位之一,是三水唯一獲此榮譽稱號的單位。
近年來,白坭鎮文化站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積極探索了一條「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產」的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新路子,實現了文化聚民、文化悅民、文化惠民。文化工作屢受肯定,2007年,白坭鎮文化站被評為廣東省特級文化站;2018年,白坭鎮文化站獲評廣東省基層公共文化先進單位。
白坭鎮文化活動中心。
打造小鎮上的智能文化mall,「以文引人」滿足群眾需求
文化興,則民心聚。
為打通基層服務「最後一公裡」,近年,白坭鎮投入1500萬元升級改造原白坭鎮文化中心,融入家的溫馨設計理念,以「文化+」為核心,建成了融智能圖書館、文化館、展覽館、科普館、健身館、少年宮等場館功能於一體的高品質文化空間,成為全市中心城區外首個面積規模大、功能齊全、顏值高的智能文化家+,使得身處鄉鎮的市民也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文化服務。
依託智能文化家+,白坭鎮文化站開展的電影賞析、展覽展示、培訓講座、兒童科普等惠民活動場場爆滿。同時,文化站還整合了工、青、婦、社工等部門的文化資源,在文化中心積極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志願服務活動等惠民服務,真正滿足新時代基層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智能文化家+環境舒適優美。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覆蓋村民小組一級,白坭鎮文化站依託村、組一級的農家書屋、文化場室、鄉村舞臺等場所,結合「我們的節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活動,提供送春聯、送戲曲下鄉等多元化的文化服務。
據統計,自2018年5月升級改造後開放至今,智能文化家+服務群眾超30萬人次,舉辦各類精品文化活動600多場次,日均人流量達到600人次,月均圖書流通量近4000冊,累計流通超過10萬冊,各項指標數據均位居全市鎮街前列。
智能文化家+打造「瑩瑩講故事」長期性品牌文化活動。
打造十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以文化人」弘揚時代正氣
白坭鎮是佛山市的產業重鎮和嶺南文化名鎮,坐落在美麗的西江河畔,擁有4000多年的歷史,名人輩出,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粱士詒的故鄉。
為發揮文化傳遞文明的作用,去年以來白坭鎮文化站以文化為紐帶,選取了白坭文化中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富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陳氏大宗祠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建設示範點,從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祠堂三個維度,構建「1+3+N」的工作格局,建成鎮、村、組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矩陣」。
依託鎮、村、組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矩陣」,白坭鎮打造十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圈,通過文明實踐活動實現以文化人。在這個過程中,白坭鎮推選出一支「新時代正能量」宣講隊伍,邀請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改革先鋒胡小燕,全國勞模李廣彬,全國好人莫才好等當宣講員,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弘揚時代正能量。
白坭文化站還發動尋找「新時代文明實踐典範」活動,選樹一批好支書、好村長、好夫婦、好鄰居等先進人物,營造人人學先進、講先進、爭先進的社會氛圍。
為更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人記住鄉愁,白坭鎮文化站以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契機,大力推動古祠堂活化,打造「祠堂+文化」示範點,將祠堂建設成為新時代農村基層的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學習園地,喚醒公共文化服務的,暢通基層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渠道。
目前,發源於白坭鎮的三水區「祠堂+文化」模式成為廣東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項目。
白坭鎮文化站開展文體活動,常常爆滿。
打造五大文化IP,「以文促產」驅動農旅文融合發展
文化惠民,是推動基層公共文化發展的核心要義。近年來,白坭鎮文化站堅持貫徹文化惠民思路,推動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以文促產。
以創建佛山文創古鎮為契機,白坭鎮文化站依託祠堂文化、進士文化、龍舟文化、疍家文化、農耕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嶺南書院」「中國功夫」「龍舟文化」「疍家文化」「農耕文化」等五大文化IP為核心,舉辦了兩屆白坭西江文創節,匯集了超百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推動農旅文融合發展。
白坭鎮文化站組織開展暑期公益文化活動,受到親子家庭熱捧。
白坭鎮文化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文促產,這在白坭西江文創節上得到充分體現。其中推動美食文化上升到非遺品牌,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成效。在白坭西江非遺美食文化節中,疍家臘鴨扎銷售火爆,首日便賣出超8000隻,遠銷內蒙古、哈爾濱、雲南等地,銷售額同比增長500%,帶動了美食商家及村民的收入。
此外更為人熟知的是白坭鎮鄉村振興的文旅項目。去年以來,白坭鎮文化站積極推動西江十裡畫廊七彩花田、西江河鮮美食街、糧食博物館、西江院子1511項目、中國漆藝文化村等文旅項目建設,策劃推出休閒半天遊、沿江打卡一日遊以及親密接觸兩日遊等鄉村遊線路,成為三水網紅打卡點。
文化惠民,以文促產成效顯著,60畝七彩花田在2019年國慶期間美麗綻放,吸引了超20萬人次遊客前來打卡,帶動了周邊村民農副產品銷售;西江河鮮美食街配套逐漸完善,國慶期間美食街生意火爆,營業額同比翻了兩翻。
【南方日報記者】張秀藍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