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科學發現往往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勤奮和創新精神。——錢三強」
前言
科技有利也有弊,它的好處能夠方便我們的日常出行生活方式,但是它的弊端有很多,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這樣的弊端逐漸在孩子們的童年時期顯現。這些科技影響孩子們的創造能力、想像能力,甚至讓這些孩子們性格的惰性因素不斷的加深,讓他們慢慢的變成一個廢人。要知道這世界上有著如此神奇的建築,以及各種各樣的發明,就是依賴於人類出其不意的各種神奇點子。上個世紀的時候,由於一個核電站的洩漏,爆發了眾多的汙染,讓眾多的人們背井離鄉,而且這些汙染到如今都沒有消失。
除此之外,就是在上個世紀原子彈的使用了。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原子彈存在的地方,要100年才能居住。其實這句話放在如今並不通用,在當時日本被炸了兩個原子彈之後,現在他們的兩座城市依舊有著眾多的人們居住。原子彈在當時對於日本造成了極大的損傷,畢竟兩座城市被炸毀了,導致日本的經濟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想要證明原子彈存在過的地方,真的不能居住,這也要等到2045年才能證明,因為當時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也就在同年的八月,正式投入了戰爭使用。在今天的世界上,原子彈仍然掌握在少數的國家手中,儘管擁有強大的武器是每個國家的夢想,有的國家實現了,有的國家依舊停留在購買武器的層面上。
因為日本的國土面積,以及當時的日本人口眾多,所以儘管這兩座城市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但是由於當時的日本也沒有多餘的地方安置這些人,當時二戰結束後,日本就已經開始恢復廣島和長崎的建設,儘管原子彈的威力十分的嚇人,之後對日本所造成的汙染也有著極大的影響。而日本是一個不放棄的國家,他們並沒有被原子彈真正的打到,而是積極的開始了災後重建。在原子彈爆炸了兩年之後,當時的天皇曾經到廣島進行視察,鼓勵人們堅強的生活。所以說原子彈炸過的地方100年不能住人,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說法,也沒有事實依據證明它。實際上,二戰時期,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威力,在當時來說並不夠大,它只不過是一個極為新鮮的軍事武器罷了。
其實之所以會有100年不能住人的言論,是美國恐嚇他的競爭對手,畢竟沒有哪個國家真的不想讓自己的城市100年不能住人,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城市的經濟都必定能夠發展起來,同樣也能夠間接的影響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像日本丁點大的土地,倘若它真的不在廣島和長崎住人的話,那麼在哪兒發展經濟呢?而且日本也想通過這件事,在當時達到一個賣慘的效果,因為當時日本在二戰時期是戰敗國,他需要對受害國賠償大量的金錢,但是當時日本已經沒有錢了,他沒有辦法賠償這麼多的資金,所以他通過重建廣島和長崎的兩個城市,達到賣慘的效果。
日本的這一手做得很好,導致如今我們作為受害國,依舊沒有看見當時的那筆賠償款。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發展著科技,不斷的推動科技進入一個新的層面,但是誰可曾想過科技之下所帶來的弊端呢?確實,發展科技不僅能夠讓國家的軍事提升一個實力,提升一個檔次,而且還能夠讓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也別忘了在這些變化之下,仍然存在著眾多的弊端,這些弊端雖然在如今對我們的影響不大,但是經歷過時間的沉澱,時間的磨練之後,他逐漸的會顯現在下一代的身上。
日本當時作為一個法西斯國家,儘管他在失敗之後,美國對此投下兩顆原子彈,但是他不知為何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後面的小弟,可以不用賠款,而且後來美國制定的計劃中竟然還有日本的加入。
總結
確實,如今的社會在飛速的變化,發展著很多出現的新興科技,讓人們應接不暇,甚至上一個還沒有適應下一個就已經出現,並且在市面上推廣了,尤其是近些年熱門的人工智慧以及智能城市的發展,他們的存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人類的文明上升了一個臺階。但同樣科技的存在,也能夠讓人們失去一些東西,而這些人們失去的東西,都是在不經意之間丟失的,等我們回去再找他們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找不見了。
參考資料:《二戰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