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一級市場有所回暖,醫療健康、晶片半導體等行業受熱捧,中芯...

2020-12-15 創業邦

Part.1

2020Q2 中國股權一級市場概況

註:股權一級市場包括:VC/PE、一級市場戰略投資、一級市場併購

◆2020Q2,中國股權一級市場共有863起事件,已披露事件金額約1,183.83億人民幣

事件數量和金額較2020Q1均大幅增加,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股權一級市場有所回暖。事件數量環比增長50.87%,同比降低5.27%;已披露事件金額環比增長35.29%,同比降低29.87%

◆國內疫情有所好轉後,企業的融資需求開始釋放。從企業融資動機來看,一方面為了應對市場衝擊,另一方面為了適應疫情過後新的市場變化;疫情過後部分投資方來說也是個很好的投資窗口,現階段估值泡沫普遍偏低,好項目更具投資價值

◆從月度數據來看,2020年6月事件數量相比5月有所增加,有308起;已披露事件金額略回落,約347.81億人民幣

Part.2

2020Q2 中國投融資市場分析

  1. 行業分析

註:投融資市場包括:VC/PE、一級市場戰略投資、不含一級市場併購

◆2020Q2,行業分布從事件數量上看來看,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企業服務、人工智慧和智能製造四大領域

◆從事件金額來看,醫療健康、智能製造、汽車交通、生活服務的事件金額較多,均超過100億人民幣

◆醫療健康行業研發成本高、投資周期長,這決定了該行業整體融資額較高;智能製造行業,「中芯南方」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II的22.5億美元的增資;汽車交通行業,「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戰略投資者投資70億人民幣;生活服務行業,「青桔單車」獲君聯資本等超10億美元的融資;以上案例均使所在行業融資金額超過100億人民幣

(1)熱門融資領域:醫療健康

醫療健康是典型的抗周期行業,同時也是人們生活的剛需,在疫情下進一步激發了資本的關注熱情。其中,生物技術製藥、醫療器械和醫療信息化是2020Q2最火熱的細分賽道。

典型案例:

生物技術製藥:「雲頂新耀」完成3.1億美元C輪融資

「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完成3.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3.1億美元的融資包括兩部分優先股籌資,2.6億美元C-2輪以及5,000萬美元C-1輪。C-2輪融資由建峖實業投資(Janchor Partners)領投,RA Capital Management和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共同領投。其他新投資者也提供了額外支持,其中包括德誠資本(Decheng Capital)、國新國同(GT Fund)、駿利亨德森投資(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Rock Springs Capital、Octagon Investments及一家大型知名長線機構投資者。現有投資者包括康橋資本(CBC Group)、Cormorant、蘭亭投資(Pavilion Capital)和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也積極參與本輪融資。C-1輪融資包括來自嘉善國投的5,000萬美元投資,是雲頂新耀2020年3月17日宣布的與嘉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嘉善國投廣泛戰略合作的一部分。

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雲頂新耀創新藥產品管線的臨床研發,並為下一階段的增長建立強大的商業化基礎設施。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開發及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滿足大中華區及其它亞洲市場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國內外高質量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製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運營方面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

雲頂新耀已經建立了八個潛在全球首創或同類最佳的分子組合,其中許多都處於臨床研發的後期階段。治療領域包括腫瘤學、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腎疾病和傳染病。目前有四項藥物正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另有兩種藥物將於2020年開始註冊試驗。

醫療器械:「華大智造」完成超10億美元B輪融資

「華大智造」宣布完成超10億美元B輪融資,領投方為IDG資本、CPE,華興新經濟基金、國方資本、華泰紫金、鈦信資本、上海賽領、基石資本、上海鼎峰、國泰君安創投等跟投,老股東中信證券/金石投資、松禾資本等追加投資。

華大智造秉承「創新智造引領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於成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締造者,專注於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領域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精準醫療、精準農業和精準健康等國計民生需求,提供實時(Real Time)、全景(Whole Picture)、全生命周期(Life Long)的全套生命數位化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

從2016年至今,華大智造實現了從0到1,再到100的突破。未來,華大智造表示會繼續致力於構建測序生態,降低測序成本,讓技術更加可及。只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基於國產測序儀去研發與拓展自己的平臺,完善整個產業鏈條。同時,將持續致力於成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締造者」,為提供生命數位化全套設備加速研發、生產步伐。

醫療信息化:「圓心科技」完成D1輪6億人民幣融資

「圓心科技(妙手醫生)」宣布完成D1輪融資6億人民幣,由啟明創投、渶策資本、紅杉資本、中信證券、指數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完成。

此次融資將用於圓心科技的妙手醫生網際網路醫院、醫療科技、處方流轉及管理、健康險等「醫-藥-險」業務的聯動發展。

圓心科技成立於2015年,旗下擁有5大專業品牌:妙手醫生、圓心醫療、圓心大藥房、圓心惠保、無界進修。圓心科技在實體醫院及城市醫療網際網路運營解決、網際網路醫院、院外處方及DTP業務、健康險產品及TPA服務等幾項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憑藉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圓心科技將醫療服務、藥事服務、保險服務充分結合,連接醫生端、患者端、藥品端、保險端,構建起了「醫-患-藥-險」的服務體系。

(2)熱門融資領域:企業服務

伴隨2C流量紅利見頂,2B方向大勢所趨,投資機構對該方向的企業服務行業關注度越來越高。同時,5G等技術的發展,也為企業服務領域帶來了更多動能。

典型案例:

雲服務:「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

第三方獨立雲計算及數據服務提供商「七牛雲」宣布完成新一輪10億人民幣F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交銀國際、宏兆基金共同投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核心技術的研發及創新,多場景解決方案的落地,擴大行業與區域的市場覆蓋等。

七牛雲成立於2011年,主要業務是雲計算和數據服務。在將近10年的時間裡,七牛雲建立了統一的異構數據湖,打造了視頻雲服務和視頻數據分析平臺,並創建了簡潔開放的機器數據處理平臺。

目前,超過100萬企業客戶和開發者長期使用七牛雲的雲及數據服務,其中包括OPPO、B站、愛奇藝、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知名企業。雲上數據智能主要的應用在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汽車、製造業等強需求的行業。未來,公司將會把合作夥伴的知識能力、行業能力的已有經驗進行整合,與合作夥伴一起去打造數據生態,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

數位化轉型是各行各業都在布局的未來,最早從網際網路產業開始,逐漸向金融、醫療、房地產、新能源汽車擴展。到2020年,新基建的政策更是讓數位化轉型朝著更多的產業滲透。在這個過程中,不論屬於什麼類型、什麼行業的企業,都在無時無刻的產生大量數據。各企業迫切需要通過數據科技手段,用處理後的數據反哺於自身產業,對未來發展的進行優化。

七牛雲希望通過自己不斷迭代更新的一站式雲上數據賦能,幫助各行各業在上雲的基礎上,連接並分析各類數據,助力產業效率提升與模式創新。公司的Pandora 2.0 是一款分布式的大數據分析、計算、可視化工具,可以對各種數據源進行採集、解析、檢索和分析。數據源可能來自於運維監控、安全審計、雲基礎服務、工業物聯網以及IoT數據、商業數據等各種場景。

同時,七牛雲的數據服務也已經應用在運營商、汽車、智能製造等行業,能夠在智能運維、智能車聯網、智能生產、安全數據分析等場景下提供一站式數據收集、存儲與智能分析服務。

智能財稅服務品牌「慧算帳」獲6,000萬美元C+輪融資

「慧算帳」正式宣布6,000萬美元C+輪融資,由陽光人壽領投,高成資本、小米集團、Swift Hover跟投。

慧算帳定位為網際網路智能財稅服務品牌,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兼CEO張述剛表示,公司發展數年,其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業務標準化階段:成立之初,慧算帳是以第一種模式為主,即專注做代記帳工具,重點放在研發上。

  • 線下業務線上化階段:2015年到2016年間,慧算帳將線下業務往線上化轉的過程時發現,中小企業的運營和交付工作相對比較重,如果不切入代記帳服務,難以提高客戶黏性。

    因此,公司開始走直營+加盟的模式,2017年自己開了第一家直營店,主要鋪設於一線城市,將直營店單元經濟模型跑通後,再將這套體系複製到加盟店,協助門店搭建基礎團隊,通過品牌授權、搭建運營體系,提供軟體來提升運營效率。

  • IT智能化階段:慧算帳自2019年開始進入IT智能化階段,在SaaS雲服務平臺引進了多種技術,如全票種OCR識別技術、決策樹自動業務類型匹配、自動化智能會計核算、RPA智能自動化申報、AI知識圖譜等,在票據識別、業務類型匹配、規模化處理等方面提升效率,實現全場景數據自動採集,自動納稅申報等。在落地效果上,在銀行回單方面慧算帳的處理效率已增加到每月上千萬張,客服人員能夠通過AI客服系統與終端用戶溝通,單店從原來最多服務數千個客戶,到現在最多能夠服務2萬個企業客戶,預期門店毛利提升至65%。

除了引入技術提升效率,慧算帳也正在建設以獲客、生態服務為一體的全國綜合性運營中心。

(3)熱門融資領域:人工智慧

從人工智慧行業案例來看,更多具備一定競爭壁壘,技術大規模落地的人工智慧企業獲得了融資。同時,隨著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推行,進一步豐富了資本退出途徑,一定程度上促使資本湧向人工智慧行業企業。

細分領域來看,通用AI技術類企業如「雲從科技」、「雲天勵飛」、「思必馳」等均獲大額融資;AI晶片如「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同樣受到資本青睞。

典型案例:

通用AI技術:「雲從科技」完成18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直指 A 股上市

「雲從科技」已完成新一輪融資,總規模達18億人民幣。在雲從科技這一輪的投資方中,除了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上海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還包括工商銀行、海爾資本等產業戰略投資者。這樣的資方團隊符合雲從科技一直以來的「AI國家隊」背景。

2015 年,雲從科技正式成立,其創始人周曦出自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而雲從的前身,也是由中科院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究團隊孵化而成。

從團隊到資方,雲從始終保持純正的「國家隊」屬性,這與雲從在 To B、To G 的獲客方向有著直接關聯。

對於金融、安防領域客戶來說,不論是省市級的公安系統還是四大國有銀行的風控產品,都在數據安全層面有著至高要求,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坦陳,作為純內資的中科院出身企業,雲從在獲客時更能獲得銀行與公安部門的信任。

雲從科技當前業務主要圍繞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商業等幾個板塊,在國家提出「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雲從科技在廣州、重慶等地已拿下多個政府級項目,其主要客戶包括工行、農行等大型國有銀行與央企,中國東方航空、廣州白雲機場等重要機場及民航企業,以及全國多省市公安。

2020年初,雲從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註冊資本變為6億元。股份制改革是公司所有制變化的一項重要特徵,整改範圍包括註冊資本、股權架構等,一般是公司上市前的標準動作,這一變化,也證實雲從科技已正式加快了上市步伐。

AI晶片:通用智能晶片設計商「壁仞科技」完成Pre-B輪融資

通用智能晶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宣布完成Pre-B輪融資,本輪由高瓴創投領投,雲九資本、高榕資本、金浦科技基金、基石資本、海創母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現有投資方松禾資本、IDG資本、雲暉資本、珠海大橫琴集團繼續追加投資。

據了解,本輪募集資金仍將用於加快產品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拓展。

壁仞科技致力於開發原創性的通用計算體系,建立高效的軟硬體平臺,同時在智能計算領域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從發展路徑上,壁仞科技將首先聚焦雲端通用智能計算,逐步在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圖形渲染、高性能通用計算等多個領域趕超現有解決方案,實現國產高端通用智能計算晶片的突破。

高瓴合伙人、高瓴創投軟體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負責人黃立明表示,「壁仞科技團隊在GPU及智能計算等領域擁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目前正是中國人工智慧晶片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計算晶片公司,壁仞科技面對的是有深度需求的廣闊市場。我們相信壁仞科技的研發能力和執行力,也相信這個擁有大量國際頂級人才的團隊會為產業發展做出長期貢獻。」

AI企業服務:加速企業級AI基礎設施建設,「第四範式」完成C+輪融資,估值約20億美元

「第四範式」宣布完成C+輪融資,C輪兩次融資總額達2.3億美元。新戰略股東包括思科、中信銀行、聯想,財務資方為松禾資本、基石資本,投後估值約20億美元。本輪融資將用於產品市場拓展、研發投入以及產業生態鏈建設等,加快和擴大AI全行業賦能的速度和規模。

第四範式成立於2014年,已經成為一家從算法到計算完全自主可控的平臺型AI公司,以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優化企業的效率與決策為目標,為企業提供硬體算力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平臺、智能業務應用系統等端到端、全流程的產品體系和基礎架構,主要軟體產品包括企業數智化引擎「天樞」、AI核心系統「4Paradigm Sage」、AI硬體基礎設施「4Paradigm SageOne」等。

基於這些低門檻、高價值並具備規模化產能的人工智慧產品,第四範式在眾多新興的市場中成功開闢了AI落地和行業應用方向,業務覆蓋融、零售、醫療、製造、網際網路、政府、能源、運營商和媒體等眾多領域。

在金融領域,第四範式目前與超過80%的大型國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行深度合作,為眾多金融機構提供了以客戶為中心的專屬服務系統、以穩健風控為核心的產品決策系統和以敏捷高效為基礎的運營管理系統。在醫療領域,第四範式為醫療服務場景提供全棧的AI能力,已完成「胰腺癌術後生存分析預測」、「新生兒體重預測」等項目的落地應用,並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開發「瑞寧知糖」慢性病健康管理產品,已在30多個省市的400多家醫院投入使用;網際網路媒體端,第四範式主要幫媒體合作夥伴做基於AI技術的信息流推薦,有超過上千家合作夥伴。

(4)熱門融資領域:晶片半導體

近期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晶片半導體行業的打壓,晶片國產化、自主化迫在眉睫。以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為代表的「國家隊」在全產業鏈進行布局;小米、華為哈勃也利用資本進行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布局。

從晶片產業鏈來看,晶片製造是最關鍵環節,也是本土晶片被打壓的焦點。國內高端晶片需要臺積電7nm、5nm等高端製程的支持,而國內晶片製造技術還有一定的差距,無法滿足國內高端晶片的製程要求,所以發展國內晶片製造成為晶片自主化的重中之重。

同時,對於製程要求不高的模擬晶片、功率器件等領域,國內廠商應充分發揮在細分領域的優勢,逐步打破國外壟斷。

典型案例:

晶片製造:「中芯南方」完成22.5億美元增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參與

中芯控股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II訂立新合資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根據新合資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中芯控股同意作出進一步注資,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II(作為中芯南方的新股東)同意分別注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予中芯南方註冊資本。

談及本次增資意義,中芯國際表示,由於預期先進位程的市場需求持續急增,中芯南方的目標為將其產能由每月6,000片增加至35,000片,以滿足未來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生產需要。中芯南方將繼續提高其產能、設備使用率及盈利能力。通過訂立新合資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II建立夥伴關係,公司可以在政府產業基金的支持下,加快引進先進的製造工藝和產品,亦可減輕本公司因先進位程產能擴充而產生的巨額現金投資。

中芯南方是配合中芯國際14nm及以下先進位程研發和量產計劃而建設的具備先進位程產能的12英寸晶圓廠。從其目標從每月6,000片增加至35,000片可以看出,中芯南方在14nm製程下已可以實現國產替代,能滿足中端晶片的需求產能。

同時,中芯國際也向著7nm製程進行衝擊,進一步向著實現國產晶片自主替代的願景前進。但隨著美國對國內晶片產業實行進一步的制裁,中芯國際5nm、3nm等高端製程仍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雖然此次制裁留有談判的餘地,但仍有全面封鎖的可能。所以當前中芯國際向華為等供貨需要注意安全邊界,對於涉及到美國設備的高端生產工藝建議慎重,以免遭到美國禁令制裁,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長期發展勢能。

車規級半導體:「比亞迪半導體」引入戰略投資者,融資19億人民幣

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旗下「比亞迪半導體」引入戰略投資者,由紅杉資本,中金資本以及國投創新領銜投資,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國內外投資機構參與認購,其中國投創新和Himalaya Capital現為比亞迪股份的股東。Himalaya Capital持有比亞迪的股份超過十年,曾牽線巴菲特戰略入股比亞迪。本輪投資者按照比亞迪半導體投前估值75億人民幣,融資共計19億人民幣,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共計20.2126%股權,投後估值近百億人民幣。

比亞迪表示,此次引入戰略投資完成後,將加快推進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工作。

比亞迪半導體是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龍頭廠商,已實現大規模量產和整車應用,打破了國際壟斷,行業地位和產業優勢突出,今後也將依託比亞迪半導體在車規級半導體領域的積累及應用優勢,逐步實現其他車規級核心半導體的國產替代。

2.輪次分析

◆ 2020Q2,中國投融資市場事件數量主要分布在前期(種子輪、天使輪、A輪),共364起;中後期(B輪、C輪、D輪及以後)共182起;戰略投資事件298起

◆ 從金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後期(B輪、C輪、D輪及以後);總體看A輪事件金額最多,約267.18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事件金額約382.85億人民幣

3.地區分析

◆ 2020Q2,北上廣共發生融資事件537起,北上廣作為超一線城市頭部效應非常明顯;浙江、江蘇緊隨其後,分別有88起、72起事件

◆ 從事件金額看,上海成為最吸金地區,事件金額約332.91億人民幣;安徽由於蔚來中國的落地,事件金額超越江蘇,排名第5位

相關焦點

  • 一級市場全面回暖,資本持續押注醫療健康 | 2020.11國內投融資月報...
    Part.1股權一級市場整體概況數據說明:股權一級市場統計數據包括早期投資、VC/PE、一級市場戰略投資、一級市場併購,不包含上市後融資本月度一級市場交易金額之高的原因除了資本市場全面回暖,也和其中的大額交易息息相關。其中,華為出售榮耀特大併購案以高達400億美金的規模成交。本月事件數量約456起,同比增加48.53%,環比增加31.03%。無論是交易金額還是數量,本月交易概況均在近一年以來達到峰值,市場活躍度極高。統計顯示,單筆超10億元的投融資案例有16起。
  • 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同時,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產晶片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晶片產業在政策扶持下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在主題為《複雜環境下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突圍》的演講中表示:矽奠定了微電子行業的基礎,化合物半導體則開闢了更多樣化的應用。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半導體本輪漲價的根本原因為供需變化,並沿產業鏈傳導,漲價是否持續還是看供需,NAND隨著產能釋放價格有所降低,DRAM、矽片產能仍吃緊漲價有望持續。展望未來,隨著物聯網、區塊鏈、汽車電子、5G、AR/VR及AI等多項創新應用發展,半導體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
  • 武漢弘芯的爛尾,揭開了國產晶片亂象的冰山一角 | 風眼觀察
    各地倉促上馬晶片項目的背後,折射出半導體行業的燥熱與盲目。兩部委回應後,引發二級市場震蕩,多個晶片明星股股價集體下挫。多家媒體刊發評論文章,要給晶片行業降降溫,「別讓投機者鑽空子」。爛尾至少在一年之前,武漢弘芯還是行業中的明星企業。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華林科納之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一、 概述(一)行業業績回顧 1(二)篩選標的邏輯 3(三)疫情影響 4(四)行業展望 5(五)推薦標的清單 6二、半導體產業鏈與細分領域概況(一)產業鏈概況 9(二)半導體細分領域 9(三)半導體產品分類
  • 【聚焦智博會】長芯半導體:給晶片穿上美麗的「衣服」
    長芯半導體副總魏東自信地說,這與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SIP封裝工藝及測試設備密不可分。    什麼是SIP封裝?有人將SIP定義為:將多個具有不同功能的有源電子元件與可選無源器件,以及諸如MEMS或者光學器件等其他器件優先組裝到一起,實現一定功能的單個標準封裝件,從而形成一個系統或者子系統。    這個定義或許有些抽象。
  • 不止是晶片!半導體全產業鏈分析
    半導體行業因具有下遊應用廣泛、生產技術工序多、產品種類多、技術更新換代快、投資高風險大等特點,產業鏈從集成化到垂直化分工越來越明確,並經歷了兩次空間上的產業轉移。全球半導體行業大致以4-6年為一個周期,景氣周期與宏觀經濟、下遊應用需求以及自身產能庫存等因素密切相關。2017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美元,存儲晶片是主要動力。
  • 至純科技:中芯國際與「至純」的晶片製造工藝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湧久、聚源芯星的基金管理人均為中芯聚源,從公開信息可知,中芯聚源為中芯國際的投資平臺。至此,至純科技與中芯國際已經形成實際上的雙向戰略投資,有望助推公司半導體業務發展。因至純科技高純工藝系統所處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公司客戶選擇系統供應商時較為謹慎,所以客戶粘性高,而且行業內技術領先且具有承接大項目實力與經驗的本土企業較少,呈現出高等級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為國外龍頭)、低等級市場較為分散的競爭格局,如今至純科技在國內該行業中龍頭地位愈發明顯。
  • 馳芯半導體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玻璃女王布局電子行業半導體領域
    馳芯半導體作為一家物聯網晶片設計初創企業,專注於低功耗物聯網晶片的研發,目前已完成了UWB(Ultra Wide Band 超寬帶)晶片原型開發,突破了低功耗高性能通信基帶IP、高精度定位IP和模擬射頻IP等UWB晶片所需的多項關鍵技術,並獲得了相關專利技術,本輪融資主要用於UWB晶片產品的研發和產品化,擴大研發團隊的規模。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美國晶片禁令即將生效!三星、SK...
    總投資10億元的半導體項目落地上海臨港近日,中芯盛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項目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舉行籤約儀式,上海中芯盛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閔聯臨港公司籤訂了三方投資協議,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
  • 半導體行業的晶片設計流程及代表企業詳解
    下圖為簡單的光罩例子,以積體電路中最基本的元件 CMOS 為範例,CMOS 全名為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也就是將 NMOS 和 PMOS 兩者做結合,形成 CMOS。至於什麼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這種在晶片中廣泛使用的元件比較難說明,一般讀者也較難弄清,在這裡就不多加細究。
  • ...86家醫療健康企業受追捧,頭部效應明顯,貝殼找房獲超24億美元融資
    Part.12020Q1中國股權一級市場概況註:股權一級市場包括:VC/PE、一級市場戰略投資、一級市場併購◆ 2020Q1,中國股權一級市場共有572起事件,已披露事件金額達875.05億人民幣◆ 事件數量和金額較2019
  • 【關注】"信號鏈晶片第一股"芯海科技上市申請獲批;臺媒:臺灣或...
    芯海科技憑藉高精度ADC、自研算法、一站式解決方案等優勢順利進入市場,並與小米、華米、香山衡器、樂心醫療、樂福衡器等知名終端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未來,伴隨人體成分分析、人體體徵分析市場的產品更新迭代以及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的飛速增長,芯海科技高集成度的智慧健康晶片將獲取巨大的市場空間。
  • 中芯晶片陳智維:國內晶片沒有創新可言,但大家做的是從無到有
    2018年,對於國內晶片產業而言,是動蕩的一年。這一年,有數家中小企業因行業的動蕩而悄然隕落,也有無數人重新開始,一大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衝出重圍,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立剛滿一年的中芯晶片就是後一企業群落中的一家。2018年,亦是向上的一年。
  • 【芯版圖】獲保隆科技C+輪戰略投資,琻捷電子加快車規晶片國產化...
    海通證券還披露,為保證翱捷科技合理有效地利用募集資金,促進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結合國內外市場的發展狀況,輔導小組就募集資金使用與翱捷科技管理層進行了反覆討論,明確了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新型通信晶片設計、智能IPC晶片研發、多種無線協議融合、多場域下高精度導航定位晶片研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 ...市場高景氣度指引半導體全行業旺盛需求 關注半導體細分龍頭廠商
    國元證券指出,5G、汽車應用的矽含量提升,矽片市場處於高景氣度周期。供需缺口顯現,部分矽片市場已現漲價潮  。矽片是半導體最上遊核心材料,矽片市場供需變動影響全球範圍內的主要半導體產品的成本及供需。矽片是能夠反應半導體全行業景氣度的核心領先性指標。
  • 盤點2018年半導體行業值得關注的併購案例
    物聯網、可穿戴設備、雲計算、大數據、新能源、醫療電子和安防電子等新興應用發展迅速,這些領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從編者整理的併購案例來看,多數併購主要集中在上述領域,不難看出未來幾年半導體行業將迎來發展高峰期。總的來看這些企業之間的併購也多是為了強化自身在某個領域的技術實力或提前布局未來新興產業,這也是企業間併購發生的內在原因。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晶片也「上鏈」!英特爾宣布加入...
    政協委員郝躍: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納入到國家統一評估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納入到國家統一的評估體系中去,在國家學科建設與管理的框架下面進行探討。在學科建設上,要並重基礎課程和實踐環節,實現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麒麟晶片將絕版!華為手機被熱炒,最...
    寧波將給總投資超5億元集成電路等項目發政策「紅包」近日,浙江寧波出臺《加快發展重點領域新興產業十條政策舉措》,積極引領醫療健康、工業網際網路、「5G+」產業、數字經濟、智能物流等五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浙江嘉善政企金三方籤訂產業合作協議9月2日,浙江嘉善縣人民政府與日本磁性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君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籤訂產業合作協議,通過政企金三方合作,壯大嘉善集成電路產業鏈。日本磁性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深耕集成電路行業,在國內具有完備的產業發展體系,尤其在半導體材料、精密部件、熱電控溫模塊、功率晶片陶瓷基板等多個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