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2020-12-09 騰訊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7日報導(文/王非)

12月4日下午,由獵雲網主辦的「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半導體崛起之路」專場在北京柏悅酒店隆重舉行。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芯長徵CEO朱陽軍先生、聯睿微CEO李虹宇、黑芝麻智能科技CMO楊宇欣、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元禾厚望高級合伙人孫文海、架橋資本合伙人童亮亮、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等數十位半導體領域資深學者、投資人、創始人蒞臨現場,共話2020年半導體產業現狀,探討複雜環境下的突圍之路,近千名業內人士蒞臨現場,見證這場思想碰撞。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磅嘉賓,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發表了《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向我們走,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技術與產品形成大數據,更需要數據分析、存儲、處理,這也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感知技術是信息技術基礎,是智能化系統中信息獲取的「電子五官」,微處理器是半導體晶片的核心產品,是數據處理的「大腦」,5G等通訊承擔著系統的「神經」傳輸技術和功能。三者相互依存,構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支柱,相互依託和賦能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快速邁向新的未來。

郭源生寄望從業者,以集群化方式發展傳感器產業,形成有效的合力,避免資源分散、體系不全、「單打獨鬥」「勢單力薄」,形成規模效應,來迎接傳感器國際化競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

在貿易摩擦等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加速進口替代、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發表了《風口上的中國半導體》的主題演講,他表示:熱鬧的投資現象一方面從正面推動了行業發展,但長期來看,也造成了企業小,同質化,難以形成巨頭的裂變局面。

華登國際合伙人王林

2019年,我國晶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不久前,我國再次表明決心,晶片自給自足率要在2025年達到70%。同時,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產晶片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晶片產業在政策扶持下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在主題為《複雜環境下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突圍》的演講中表示:矽奠定了微電子行業的基礎,化合物半導體則開闢了更多樣化的應用。「現在所使用的5G基站,包括以後的6G的核心器件以及光纖通信裡的雷射器大部分是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在智能電網、5G、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等典型應用場景裡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化合物半導體作為支撐產業升級、節能減排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是非常重要的。」張韻認為,在化合物半導體、特別是第三代半導體裡面,我們存在突圍的機會,實現建道超車。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

2016年,第一代AI晶片開始爆發,傳統晶片廠商、算法公司、網際網路巨頭魚貫湧入;如今,四年過去,「商業落地」進入兌現期。同樣在2016年,黑芝麻智能正式成立,而如今,這家企業也已發展為行業內的重要力量。黑芝麻智能科技CMO楊宇欣發表了《高性能車規晶片推動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大算力晶片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軟體定義汽車需要高性能的車規級晶片。

楊宇欣認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一個產業就是智能汽車產業,特別是自動駕駛領域,有機會催生出包括晶片、整個供應鏈的新機會;其中,核心晶片是未來軟體定義汽車或者汽車電子架構支撐電子發展的源頭,這是國內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非常好的創新機會。而進入無人駕駛時期後,汽車電子架構更加成熟後,駕駛要涉及整個交通系統。因此,從大數據、人工智慧,包括整個系統運營管理,也將有創新機會。

黑芝麻智能科技CMO楊宇欣

目前,中國每年要從海外進口超過3000億美元的晶片。另一邊,5000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然是存量競爭期,而國內半導體行業依然在成長期,增速高於20%,國產化率僅25%左右。國產替代的「衝鋒號」毅然吹響,在這樣大的產業勢能背景下,半導體行業也將誕生無數的投資機會。

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發表了《半導體投資的「勢」與「實」》的主題演講。她表示,半導體的「勢」,有兩處。首先是華為、oppo等核心客戶的陪跑紅利,二是科創板帶來了「便宜」資本的注入。

賈靜還表示,「半導體投資現在遇到了更多的挑戰,一個是新進入者比較多,現在產業鏈是細碎散的狀態。再是資金和人才相對被分散,拉長了整個產業整合的周期。最後,現在一級市場估值大幅度提升,透支了未來兩到三年的發展。」

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抓住「國產替代」的發展機遇

政策層面,則在不斷釋放利好信號。有消息稱,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

「芯」機遇悄然而至。在《「芯」勢力,半導體產業迎機遇》圓桌對話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逆勢而上,國產替代已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新增長引擎。

鯤遊光電聯合創始人兼CMO李帥認為,國內市場的國產替代才有價值,「我們應該瞄向的是國內市場,但同時也要放眼全球市場。從中國應對來看,也是開放的心態,他們在退縮在封閉,我們在開放。所以我們這些公司要立足國內,先做好國內國產化替代,同時爭取海外市場。」

芯長徵CEO表示:一開始國產化必然有很大困難。但朱陽軍認為,隨著國內產線,尤其中興國際這些一流梯隊開始大量進入這個領域以後,晶片已經可以投入使用,在使用後又發現,晶片可能比進口產品更加靈活、更好用、更高性價比。

對於國產替代,聯睿微CEO李虹宇認為,進口替代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國產替代還有個深層次的要求,我們需要做好基礎教育,讓更多的人願意做、能夠做。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加上國家的引導,結果自然而然就會好。」

清微智能聯合創始人&產品工程VP李秀東則認為,國產替代要做,但是合作依然是半導體永遠大趨勢。這是一個產業鏈非常細的行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掌握行業的產業鏈。在關鍵技術領域可以做半導體國產替代,但是全領域做國產替代,就有一些矯枉過正。

而作為總結,對於產業過熱的現狀,屹唐長厚投資副總經理郭志軍表示,一個晶片公司不會通過資本堆砌就產生,需要扎紮實實做好功底,厚積薄發才有機會。一個產業如果沒有市場泡沫它也很難快速發展,但這個市場泡沫吹得太大可能是一地雞毛。郭志軍也呼籲,在面對半導體的行業時,資本、創業者、地方政府都要冷靜看待,這個產業不是簡單用錢堆砌出來的,它需要人才不斷積累,需要技術積累,整個產業鏈的配合。

《「芯」勢力,半導體產業迎機遇》圓桌對話投資「芯」機遇,要冷靜、理性地看待泡沫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下,在一級市場募資總額同比下降29.5%,投資總額同比下降21.5%,投資案例同比下降32.7%。但是半導體領域卻逆勢崛起。今年前7個月中,半導體領域股權投資金額超600億人民幣,是去年全年總額的2倍;預計年底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

在光榮資產執行合伙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耿博主持,以《投資」芯「機遇》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與會嘉賓圍繞中國半導體投資熱潮展開了深入討論。

耿博認為,目前機構都有一個心態,到底是做短線賺差價的錢,還是做長線,等待資產升值的錢?這其實很一個考驗機構的時刻。而面對行業的泡沫,他表示,投資半導體就像喝啤酒,沒有一點泡沫也不好。「要離泡沫近一點,但也不能完全按照泡沫邏輯做,這和產業特點相關。」

中信建投資本總監劉召龍認為,投長周期還是短周期並不很重要。因為資本都是帶血的,機構的錢投進去,某種程度上是在企業腦袋上架了一把刀。企業要給投資人回報,一旦出現風險,投資人會很難受的。劉召龍還表示,投行都是機會主義者,並不太懂行業。同時他也給創業企業打氣:「一個企業哪怕在外面看來多麼的高大上,它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是歷經波折,有高潮,有低谷,大家還是要堅持信心和恆心吧。」

肖霽表示:「半導體行業的黃金髮展期才剛剛開始。」在5G基礎設施的聯結支持下,以車的智能網聯為代表的新一代殺手級應用,將與各種工業智能互聯、智慧社會、消費互聯升級的應用一起,帶來邊緣端感知、處理、計算;以及新一代感存算架構的巨大機會;這次革命的機會將超越上一波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移動網際網路革命。這一點,在海外資本市場已經初顯端倪。肖霽認為未來五年,車的智能網聯、萬物互聯將帶來邊緣端感存算及基於場景優化的新架構的巨大機遇。同時,超越摩爾定律將帶來晶片的各種新玩法,將非常有趣並充滿機會。

元禾厚望高級合伙人孫文海認為,接下來的投資方向會更多在,半導體裝備、軟體和材料上。面對行業的泡沫,他想對創業者和同行說,雖然現在有泡沫,但用曾國藩的話說要「結硬寨,打呆仗」。不是今天種下種子明天就開花結果的,還是要本著長期主義,把這個東西踏踏實實做好。而對於如何面對目前的行業泡沫?孫文海表示,作為GP來說,最高目標是為LP創造價值和回報,所以一切的策略圍繞這個目標而服務,長期也好,短期也好,這是戰略問題,而戰略是不變的。

架橋資本合伙人童亮亮表示,一個大的行業起來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推動,沒有泡沫就沒有後續的大發展。有泡沫是好事情,但最好不要自己踩到泡沫上。他希望企業和投資方都能夠冷靜一些,「行業是有周期的,不要在今天把價格抬的太高,行業下來後高估值會影響後續的融資。」

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分享了其在半導體投資領域的布局心得,「我們經常說『填補國內空白』,因此在投資上我們希望天花板適當高一些,技術門檻更高一些。」高申認為,在裝備部件材料領域,明年的投資目標將會「更細分,更精準」。

《投資」芯「機遇》圓桌對話獵雲網2020「年度最佳最佳半導體領域投資機構TOP10」重磅發布

儘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資本市場也面臨寒冬時刻,但對半導體領域的投資卻逆勢而起。

今年前7個月中,半導體領域股權投資金額超600億人民幣,是去年全年總額的2倍;預計年底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基於此,獵雲網評選出了一些賦能半導體產業不斷發展的頭部機構。

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半導體崛起之路」專場上,獵雲網重磅發布了2020「年度最佳最佳半導體領域投資機構TOP10」,國科嘉和、和利資本、蘭璞資本、力合科創創投、三行資本、深創投、新微資本、耀途資本、元禾璞華、中科創星獲得殊榮。

未來,作為創投產業的觀察者和記錄者,獵雲網將繼續通過自己的力量去發現那些「被埋沒」的行業聲音,發現更多優秀的行業機構,助力新勢力品牌持續生長。

相關焦點

  • 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中芯聚源攜手清科成功舉辦2020半導體投資百人會
    大會聚焦「芯機遇·芯未來」,從「科技、產業、投資」三個角度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與合作機遇。  大會隆重地邀請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等5家集成電路相關細分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中芯聚源管理基金投資人代表以及120多家被投企業CEO,半導體產業界、投資界的嘉賓代表,200多人濟濟一堂。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張韻:在化合物半導體方向上尋求突圍
    現在半導體行業火熱,半導體晶片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商品,必須像解決鋼鐵石油問題一樣,解決「中國芯」,支撐中國未來50年的發展。張韻認為,半導體無疑是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所以重視它肯定是沒有問題,我們需要在充分了解其重要性之後,慢慢去探索。談及為什麼會被美國這些同盟圍困?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邀請行業資深專家、高校教授、著名企業家圍繞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與應用熱點進行深度討論,探索當前形勢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如何應對挑戰,把握機遇,齊心協力,共創未來。論壇開幕環節,荔灣區區長畢銳明、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長陳衛、芯聚能半導體總經理周曉陽做開幕致辭。
  • 基石與超越:半導體產業閉門研討會舉行 大咖共論「芯」機遇與挑戰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增長7%,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在此背景下,半導體行業又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50%就是做晶片的毛利起點,如果是20%、30%是很難做晶片的,至少要50%; 5年就是說,一個晶片公司至少要5年時間才能盈利,如果要投資要有這個方面的準備,要準備有一個長期的投入,有一定的戰略定力才去做晶片這一行。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於今年7月成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二期將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 雲岫資本2020上半年半導體投資解讀:產業資本走熱,美元基金入局
    截至2020年8月12日,產業鏈上遊的材料和設備企業投資佔比由2019年全年的13.0%增加到15.3%。半導體產業受到的重視在科創板中也有所體現。整個科創板中的159家上市公司裡,半導體公司有29家,市值總額佔據科創板總市值的36.7%。在科創板市值10強中,半導體公司數量更是佔據半壁江山,市值第一的中芯國際就是半導體公司。
  • 寧波「芯」如何擎畫?聽聽「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博士怎麼說
    近日,由集成電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協同北侖區政府、寧波電子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半導體材料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侖召開。會上,中芯國際創始人、素有「中國半導體之父」美譽的張汝京博士和臺積電、芯擎科技等國際晶片巨頭的專家大咖齊聚一堂,為寧波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 百名校友共聚廈門集微峰會,「芯時期,芯機遇,芯夢想」 西電微電子...
    百名校友共聚廈門集微峰會,「芯時期,芯機遇,芯夢想」 西電微電子行業校友論壇議程精彩出爐!
  • 中美嚴峻局勢下,FPGA中國芯的突圍之路
    集微網消息,2018年8月23日,在今天舉行的南京國際集成電路技術達摩論壇上,深圳市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佩寧發表了題為《FPGA中國芯在當前嚴峻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演講中指出,在當前國際緊張的局勢下,中國芯代表著一種力量,一種晶片斷供危難之時能夠支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專題報告:產業鏈概覽及投資方向
    從下遊應用、技術差距、工藝要求分析,第三代半導體有望成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突圍先鋒。 (1)第三代半導體下遊應用切中「新基建」中 5G 基站、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城際高鐵交主要領域。
  • 上海至純蔣淵:經歷「沙、土、林」的沉澱,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黃金...
    作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觀察者,上海至純又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如何才能實現突圍?在第七期集微龍門陣之「突圍!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的直播中,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淵給我們做了解答。
  • 中芯國際創始股東、世界半導體投資巨頭華登國際董事長陳立武寫在...
    最快上市速度和最大融資規模的背後,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實腳步,是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加速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堅定決心,這必將為中芯國際的先進位程之路加油換擋,助力中芯國際早日實現下一個裡程碑的突破!
  • 中國半導體產業何去何從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旗下工業與安全局 (BIS) 宣布,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切斷華為試圖脫離美國出口管控的途徑。新禁令之下,我們更希望能夠就國內半導體產業在短、中、長三個時期分別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分享華興的思考。
  • 英飛特(300582.SZ)擬3000萬元參投芯嵐微以拓展在半導體產業投資渠道
    智通財經APP訊,英飛特(300582,股吧)(300582.SZ)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24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參與投資產業基金的議案》,公司擬參與杭州芯越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芯越管理」)發起設立的專項股權投資基金,基金名稱為杭州芯嵐微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芯嵐微」),基金募集規模3億元,普通合伙人為芯越管理,
  • 加速布局AIoT領域芯版圖 小米接連投資兩家半導體企業
    打開APP 加速布局AIoT領域芯版圖 小米接連投資兩家半導體企業 章鷹 發表於 2020-12-14 17:08:00 12月13日,小米產業基金新增投資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及易兆微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行業分析師指出,小米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AIoT的布局,5G+AI+IoT將是下一代超級物聯網,將帶動所有電子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辭職,華為「中國芯」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做個簡單的對比,可以說是半導體界的楊振寧、李政道!如果失去梁孟松,對於中芯國際來說,這絕對稱的上是一記重錘。梁孟松的離職,很可能影響到中國整個晶片製造的國產化進程,甚至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半導體產業格局。有人可能要問:一個梁孟松,他有那麼牛嗎?那麼今天小俠就來跟大家講一講,梁孟松逆天般的傳奇晶片職業生涯!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華林科納之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一、 概述(一)行業業績回顧 1(二)篩選標的邏輯 3(三)疫情影響 4(四)行業展望 5(五)推薦標的清單 6二、半導體產業鏈與細分領域概況(一)產業鏈概況 9(二)半導體細分領域 9(三)半導體產品分類
  •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
  • 半導體行業投資前瞻:為什么半導體是一波大行情
    半導體產業是涉及多方面的,所有環節在短 期全部國產化是不可能的,國產化的第一步是先擺脫「卡脖子」,然後才是 全方位國產化。雖然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落後全球龍頭,但中芯國際是 中國大陸先進工藝的龍頭、華虹半導體是特色工藝龍頭。
  • 芯能半導體獲得達晨創投、高捷資本等投資
    芯能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