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鷹 發表於 2020-12-14 17:08:00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 文/章鷹)2020年12月,小米正在加速拼接其在半導體領域的「晶片」版圖,將AIoT領域賽道上更多的國內優質企業匯聚到供應鏈和生態大旗下。12月13日,小米產業基金新增投資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及易兆微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行業分析師指出,小米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AIoT的布局,5G+AI+IoT將是下一代超級物聯網,將帶動所有電子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1月,主要研發生產VCSEL晶片、器件及模組等產品。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趙勵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持股比例8.00%;高榕資本、華諾創投、前海母基金也在其股東行列。6月11日,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也投資這家公司。
圖表來自天眼查
易兆微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設計、研發和銷售用於藍牙及WIFI應用的無線片上系統和射頻晶片。核心團隊來自國際半導體大廠,公司採用國際先進的CMOS射頻技術設計開發短距離無線通訊晶片包括藍牙和WiFi等,產品主要針對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遙控器,無線滑鼠/鍵盤等短距離通訊市場。
圖表來自天眼查
小米產業基金投資選擇的標的大多是具備重要的AIoT賽道+關鍵晶片的資質,比如恆玄科技披露,公司的智能音頻SoC晶片廣泛應用於智能藍牙耳機等,進入包括小米等手機品牌。具體來看,採用公司晶片的小米Air 2真無線耳機於2019年發布並大量出貨,Air 2S和Air 2Se耳機在2020年上半年發布。
又比如,2020年1月19日,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融資變更,註冊資本增長至5668萬元,增幅為19.88%,小米產業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曉波成為新任董事。
小米投資MCU大廠靈動微,看重的5G+AIoT的浪潮帶來電子產品的智能升級,而這些智能產品都需要更高性能、更高品質和低功耗的MCU來承載,MCU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靈動微作為本土MCU廠商,競爭優勢在於可定製化MCU平臺,不斷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同時,以研發為主要核心持續投入,靈動微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常年保持在15%以上。此外,Fabless模式經營,成本優勢明顯。靈動微基於Cortex-M系列內核開發了MM32 MCU產品陣列,擁有F/L/SPIN/W/P五大系列、200多個型號,累計交付近億顆,在國產替代大潮中,將大有可為。小米選擇投資靈動微,正是看好靈動微的研發團隊、高管團隊和產品生態的構建。
圍繞AIoT領域,成立僅3年的小米產業基金目前已布局晶片研發、先進材料、AI視覺等圍繞AIOT生態及業務相關的產業鏈,總計投資了35家企業。細緻分析下來,小米產業基金開闢了一條獨特的、基於小米及周邊產品供應鏈、或業務相關產業生態的投資之路。
基於小米產業基金投資的這種模式,成功率是否高呢?在業內人士看來,基於小米及其周邊產品的體量,其供應鏈企業也往往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頭部公司,更容易IPO成功;另外一方面,其投資的領域也往往具備較好的成長性,可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參考。
根據小米最新發布的2020年Q3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共投資超過300家公司,總帳面價值395億元。小米產業基金投資標的中,已上市或披露招股書的公司有方邦股份、芯原股份、創鑫雷射、利和興、格科微、奕東電子、珠海冠宇等公司。其中,方邦股份、芯原股份已上市,且多家公司與小米有深度合作。
小米集團在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22億元,同比增長34.5%,公司收入增長主要是智慧型手機帶動,在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方面,小米第三季度收入達到181億元,同比增長16.1%,佔比25.1%。小米雷軍曾表示, 「5G+AIoT」是貫穿小米集團全產品、全平臺、全場景的服務能力,是小米網際網路基因的在新時代全面爆發的「題眼」。
雷軍曾明確確認,他們將要在未來5年投資至少500億元用以保持小米在智能全場景的絕對勝勢。小米產業投資基金顯然也是為這一戰略目標不斷努力當中。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