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資數家半導體公司 被忽視的華米「芯」布局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8日電 時間回到2018年9月17日,華米科技正式發布了全球智能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慧晶片——黃山1號。這個動作也迅速在市場上引起轟動,一家主要以可穿戴設備售賣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突然做起了晶片,不免讓人產生疑惑。

的確對於華米科技,很多人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售賣硬體上,包括推出小米手環、Amazfit 品牌智能可穿戴產品,以及一系列的運動鞋服。如果從硬體服務的層面上看,華米可以已經做得足夠出色,但其宏大的願景與目標遠非如此。

右為黃山 1 號晶片開發板

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黃汪曾在採訪中提到,售賣硬體只是華米科技階段性的任務,未來華米應該成為一家在運動和健康兩大領域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公司。而華米科技用一系列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可穿戴之外,被忽視的華米科技都有什麼。

首先是在基礎研究上,與全球頂尖高校進行可穿戴傳感、人才培養層面的合作。

去年11月,華米科技先後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美國USCD(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高校達成戰略合作。

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與華米科技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技術成果孵化等多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技術研究,同時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目前雙方已經開展面向智能穿戴的人工智慧算法研究。同時華米科技研發擁有強大「科大基因」,創始人兼CEO黃汪及核心團隊成員大多來自中科大。

差不多同期,華米成為美國UCSD(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可穿戴傳感器中心的企業合作夥伴,該中心其他成員包括三星、索尼等。UCSD可穿戴傳感器中心匯聚了全球頂尖的教授及研究人員,致力於開發未來可穿戴傳感器系統所需的平臺和技術,包括人體植入式傳感器及腦部人機互動等研究項目。

華米與全球頂尖高校的合作不僅夯實了基礎研究的實力儲備,保證了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的源頭供給,更是加強華米科技在可穿戴產業的基礎研究及前沿技術的積累,為未來的產品積累更多的領先優勢。

其次,是在半導體尤其是開源、開放的RISC-V領域進行廣泛的技術積累和投資布局。

早在2017年初,華米科技就成立了人工智慧實驗室,同期宣布啟動人工智慧可穿戴晶片研發,並將目標鎖定在當時剛興起的開源RISC-V指令集架構。

與其它架構相比,RISC-V具有性能高、功耗低、體積小、易於擴展等特點,而且開放、免費,非常適合微小嵌入式系統,是最適合IoT時代的處理器架構。包括Google、英特爾、阿里巴巴、華為、高通在內的數十家全球科技巨頭均是RISC-V基金會成員,旨在推動 RISC-V 架構在全球範圍的推廣和普及。

事實上華米科技與RISC-V在晶片領域一直進行著深入密切的合作,並於去年4月與英特爾和西部數碼一起投資了領先的RISC-V商業處理器IP供應商SiFive。後者由RISC-V開創者和業內的資深專家成立和領導。在整個過程中,華米科技持續跟進,這才有了第一顆晶片「黃山1號」在2018年9月正式問世,成功將華米的「雲+端」戰略升級為「雲+端+芯」戰略。

而後,華米科技廣泛投資於RISC-V生態(晶片、作業系統)上,推動RISC-V在無線連接、IoT控制、AI計算、醫療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包括領投諾領科技,一家致力於打造物聯網領域的全集成CIoT SoC晶片的5G晶片公司,對未來的5G和物聯網領域率先布局;領投法國半導體明星初創公司GreenWaves Technologies,進一步擴大在RISC-V物聯網生態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布局和積累,繼續深耕此市場的潛力,足以可見華米科技在晶片領域的決心與實力。

事實上華米科技持續布局 RISC-V 生態的競爭力已經在過去一段時間中逐步地體現。數千萬件可穿戴硬體設備,加上後端醫療健康雲服務,以及在上遊半導體晶片行業的積累,華米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精度實現人類的自我量化,完善雲+端+芯戰略,以科技的力量推動全球每個人享有更好的運動、健康和醫療服務。

自華米科技成立以來,華米科技就積累了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生物特徵和運動資料庫。無論是運動數據、睡眠數據還是心電數據,都是為人類認識自我、量化自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更準確的精度。收集到數據只是第一步,如何處理數據的技術和能力要更為關鍵。通過自主研發晶片以及在半導體領域的投入和布局,才能讓這些數字健康的意義和價值開始體現。未來數據聯網,如果沒有強大的數據作為基礎,醫療健康是無法智能化的;同樣缺少處理數據的能力,醫療健康也無法發揮真正的價值,而這恰恰也是華米科技的優勢所在。

據了解,搭載「黃山1號」晶片的華米科技新品將在今年面世。相信華米科技的這條徵程雖然長路漫漫,但也未來足夠可期,而這也能讓更多人在了解可穿戴之外,華米科技其他的實力所在。

相關焦點

  • 加速布局AIoT領域芯版圖 小米接連投資兩家半導體企業
    打開APP 加速布局AIoT領域芯版圖 小米接連投資兩家半導體企業 章鷹 發表於 2020-12-14 17:08:00 12月13日,小米產業基金新增投資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及易兆微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行業分析師指出,小米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AIoT的布局,5G+AI+IoT將是下一代超級物聯網,將帶動所有電子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 中芯國際創始股東、世界半導體投資巨頭華登國際董事長陳立武寫在...
    我本人有幸擔任中芯國際的董事,在董事會服務長達18年,對公司的戰略規劃、業務布局和團隊建設都提供了很多建議、並給予支持與幫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此祝福中芯國際闊步前進,邁向下一個更加輝煌的20年!20年來,中芯國際每一次跨越逆境、每一次製程突破,華登國際都一路相伴、風雨同舟、鼎力支持。除中芯國際外,華登國際在全球已投資500多家企業、其中120多家半導體公司,已有110家被投企業在全球16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取得了亮眼的投資業績,創造了不俗的超額回報。
  • 成立一年半,華為哈勃投資喜提23家半導體公司| 鎂客網硬科技領域投...
    2019年4月,華為打破任正非親自定下的"不投供應商"的原則,註冊成立了哈勃投資,開始在半導體領域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  至此,哈勃投資已經對外投資了22家企業,其中僅在2020年就投資了19家。當然,對華為來說做投資不只是為了獲取投資回報而已,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才是真正目的。
  • 康聖環球、敏芯半導體、愛博泰克獲融資
    康聖環球向全國三十一個省和直轄市,六百多個城市的三千多家醫院,尤其是千餘家大型三級醫院提供包含血液、腫瘤、感染性疾病等領域的高精尖診斷檢測。同時,公司還通過與全球頂尖醫療科技機構和大型製藥公司合作,提供醫學科研、藥物試驗等服務。
  • 解密康佳造芯疑雲,四年前布局三家公司
    1、技術:三家半導體子公司布局產業鏈康佳的造芯之路並非盲目啟程,其實早在2016年,它就已經開始布局存儲晶片市場。官方信息顯示,該公司股東之一蕭永松是一位半導體行業資深投資人,曾專注研究存儲產業超30年,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半導體行業投資經驗。但除此之外,再無更多與半導體人才相關的信息。
  • 世界半導體投資巨頭華登國際:33年投出一個半導體帝國
    華登國際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在全球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7個辦公室,已成為全球布局的知名風險投資集團。成立30多年來,華登國際管理資本規模超過30億美元,在全球12個國家投資了500多家高科技公司,並通過全球16個資本市場,截至目前合計110個項目成功實現IPO。
  • 華米科技:「端+芯+雲」核心戰略落地 健康產業大有可期
    黃汪在會上宣布,「端+芯+雲」戰略已全面落地,並確定「科技連接健康」為公司使命。 華米科技成立於2013年,並於2018月登陸紐交所,是一家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供應商。據財報披露,第三季度華米科技實現營收18.63億元人民幣(合2.606億美元),同比增長73.3%;歸母淨利2.1億元人民幣(合2940萬美元),同比增長56.3%。
  • 芯能半導體獲得達晨創投、高捷資本等投資
    芯能半導體
  • 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中芯聚源攜手清科成功舉辦2020半導體投資百人會
    大會聚焦「芯機遇·芯未來」,從「科技、產業、投資」三個角度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與合作機遇。  大會隆重地邀請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等5家集成電路相關細分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中芯聚源管理基金投資人代表以及120多家被投企業CEO,半導體產業界、投資界的嘉賓代表,200多人濟濟一堂。
  • 半導體行業投資前瞻:為什么半導體是一波大行情
    雖然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落後全球龍頭,但中芯國際是 中國大陸先進工藝的龍頭、華虹半導體是特色工藝龍頭。半導體製造是大 投入、長期積累的產業,成立 20 年的中芯國際、成立 15 年的華虹半導體 已經在先進工藝和特色工藝領域有巨額資本投入和大量經驗積累,中國大 陸的半導體製造崛起肯定得指望這兩家公司。所以,從以上角度看,越是我們的「短板」,越有投資價值。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2020硬核中國芯」獎項揭曉!10家...
    10家企業入選最具影響力榜單11月3日,由芯師爺主辦、深福保集團冠名、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協辦的「2020年度硬核中國芯領袖峰會暨評選頒獎盛典」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重磅開幕。本次峰會以「不畏 紮根 創新」為主題,80家晶片企業創始人/產品市場高管,20餘位投資/園區高管、科研院所專家,300位電子終端工廠研發和採購高管等,總計400餘位嘉賓齊聚一堂。
  • 2018,全球半導體產業這一年!
    站在2018年的尾巴上,你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更是一個共融共進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回顧這一年,讓我們通過這10個關鍵詞來理解當下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眼間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間,全球半導體產業依舊保持著增長的態勢,存儲器市場依舊貢獻著大部分市場份額。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背後則暗潮洶湧。
  • 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有消息稱,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 「芯」機遇悄然而至。在《「芯」勢力,半導體產業迎機遇》圓桌對話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逆勢而上,國產替代已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新增長引擎。
  • 華米投資設立華米商業管理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保健食品
    據天眼查消息,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投資設立華米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經營範圍包括商業運營管理;品牌運營管理;企業加盟管理服務;企業管理及信息諮詢;電子產品、通訊設備、家用電器、醫療器械銷售及售後服務;計算機軟硬體銷售;預包裝食品(不含冷餐冷凍食品)、保健食品銷售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鬧烏龍!海瀾之家澄清造「芯」傳聞
    海瀾之家澄清造「芯」傳聞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凱樺康半導體設備南京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半導體專用設備製造等,由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海瀾之家9月21日晚發布澄清公告稱,媒體報導中的「凱樺康半導體設備南京有限公司」與公司不存在任何關係。公司及子公司未在南京設立半導體設備新公司,也不存在計劃設立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情況。
  • 世界半導體投資巨頭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堅定不移,鑄就傳奇...
    編者按  2020年9月,世界半導體投資巨頭華登國際投資企業思瑞浦(SH.688536)科創板成功上市,至此華登國際迎來第115家上市。    中國半導體行業低谷期    逆勢設立中國半導體產業基金上海華芯  2011年,華登國際設立中國半導體產業基金上海華芯,思瑞浦是這支基金14個投資項目中的第7家上市公司。半導體作為現代信息社會的根基所在,其基礎地位和核心價值在當前的全球政治經濟局勢下突顯無疑、毋庸贅言。
  •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
    【重磅】400億總投資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正式開工;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於今年7月成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二期將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 2018年投資白皮書之半導體行業
    2018年1月23日,南芯半導體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順為領投。南芯半導體是一家電源管理晶片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以升降壓電源管理(Buck-Boost)技術為核心,以新一代USB Type-C接口迅速崛起為契機,致力於為業內客戶提供靈活、多用途、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電源管理晶片方案。
  • 進擊中的華為:加快上遊布局,投資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為光晶片添火
    9月中旬以後,含有美國技術的供應商斷供,華為面臨缺芯之困,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為降低禁令的影響,我們看到華為剝離榮耀全部業務,同時也看到美國禁令開始,部分供應商恢復供應,華為加碼PC業務;在國產替代方面,華為光晶片工廠封頂,旗下哈勃科技對國內半導體公司的投資明顯加速,一種全新的局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