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人流量較大的商圈周圍基本上都停著一輛獻血車,儘管現在的高溫已然逼近體感溫度的極限,也依舊有一些醫護人員堅守在熱浪滾滾的工作崗位上,等待每一個伸出臂膀的獻血者進行採血工作。
近日,有一篇新聞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江西省血液中心血液庫存就發出「紅燈」信號,庫存情況不容樂觀」。時值炎熱夏季,人們都願意呆在室內空調房裡,出門的頻率大大減少,想獻血的人就更不多了,因此每年的夏季都是無償獻血的淡季期,卻也是臨床用血緊張的集中期。
據悉,為了保障夏季的臨床用血平穩,江西省血液中心在六月開始時就大力開展備血工作。但是,血庫中的全血和成分血都有保存周期,庫存不能靠一味「存下去」來增量。街頭的採血量持續處於低水平,只出不進成了血庫這段時間的常態。
平時除了街頭獻血車,還有一部分的獻血車會開進高校、政府單位、醫院單位、大型企業等地方,也會通過學校教育、發傳單等教育方式來呼籲大眾獻血,但儘管如此,人們對於無償獻血似乎仍然有很大的知識盲區,大部分人從來沒有獻過血,很多人排斥獻血,甚至民間不乏有獻血「傷元氣」「賣血」等言論。
其實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獻血到底會不會危害身體呢?
一般情況下,血液總量約佔人體體重的8%,以50KG體重的獻血者為例,血液總量約為4000毫升,而一次捐獻的血量為200至400毫升。因此,只要大家按照國家規定的獻血間隔期和獻血量,在自身身體健康、無疾病和不適的前提下進行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的。這個結論不僅有科學依據,也被全世界每年數千萬人次的獻血實踐所證明。
同時,平時血管中的血液只佔人體血液總量的70%至80%,其餘的血液分布在肝、脾等臟器內。獻血後,血管內的血液將很快得到臟器內血液的補充,血容量在獻血後1至2個小時內恢復。其它血液成分如蛋白質、血細胞等也將短期內得到補充。
另外,血細胞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紅細胞一般壽命為120天,血小板一般壽命為9至12天,血細胞在體內會自然地新陳代謝掉,即使不獻血,人體內的血細胞每時每刻都在衰老、死亡。獻血可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失去的血細胞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所以,市民們科學、合理地參加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此外還需要關注的就是獻血有哪些必要的條件?
無償獻血基本要求規定,志願者的年齡需在18-55周歲,其中男性體重需要≥50千克,女性體重需要≥45千克,且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脈壓差:≥30mmhg,脈搏:60-100次/分,以及體溫正常。所有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才可以參與獻血。
據江西省血液中心的數據統計,7月以來截至8月30日,南昌市共有8255位熱血市民參與無償獻血2627900毫升,其中,4352位市民是在高溫下走上街頭獻血的。無償獻血是一種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是我國血液事業發展的總方向,獻血的價值和意義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在此小編也呼籲廣大市民在身體條件符合要求的情況下,積極參與無償獻血,讓青春的血液傳遞,生命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