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我和小升初的孩子們說,暑假到了,別只想著玩,多去補補課。
語文數學英語,都補一補。
歷史生物,多看看書。
玩不重要,學習重要。
「補課的孩子,請舉手」班級裡有90的孩子都舉起手,無論是語數外,還是興趣班,每個孩子都「補課」。
就怕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比你學習好的還在學習。
同事家孩子去了北京大學,參加全國競賽獲得金獎,是孩子聰明嗎?確實聰明。是孩子努力嗎?確實努力。
那聰明、努力的孩子有很多,為什麼農村孩子上不了北大?
同事家孩子在市裡上學,在最好的高中上學,尚且覺得教育資源不好,去北京給孩子補課。
她說,光孩子補課費,去一次北京得3萬元。一年沒有十幾萬下不來。
別人優秀努力,且有資源,你拿什麼和別人競爭?
你說不想補課,內捲化的今天,你不補課行嗎?
奧賽金獎就一個名額,別人花了十幾萬補課獲得了,你想不補課獲得可能嗎?
只可能是你花二十多萬找更加優秀的教師補課,才可以競爭。
不是優秀就不用補課了,越優秀的人補的越多。
通往成功的每一條路總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與汗水,路越長,付出的也就越多,行走的也會更累。
學霸不是一天培養成的,學霸每天補課學習做題時,你在玩。等到成績公布,你怎麼能抱怨自己成績不好?
你選擇了玩,學霸選擇了學。
成績不好,未來就沒有希望了嗎?
每一個人一出生就要走向那條自己選擇了的通往未來的小道,同樣路上有很多分叉口,迷迷糊糊的一不小心就仿若入了迷宮,這些路有長有短,有的甚至長輩都告訴了你該走哪條路才是最好走的。
富二代A選擇了隨心所欲,反正有自己的爸媽養著,瀟灑少年B選擇了遊戲路,遊戲好玩又刺激。
只因為那條叫「學習」的路雖然近但看起來不好玩,但總有人說:我偏要選擇這條不好玩的捷徑。
於是每個人的人生也就初步有了型,於是走著走著就發現了每條道路的不同,才發現那條叫「學習」的路才是真正的捷徑,才發覺知識改變命運。
彩萍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她作為留守兒童和奶奶生活,為了方便聯繫,她爸爸留下一部手機。
這一部手機毀了一個好學生。
彩萍開始聊QQ,認識了很多網友,甚至網戀。
每天和網友打遊戲,從此,掛在她嘴邊的不是學習,知識,成績,變成了遊戲,段位,走位,操作。
她的父母在工地上拼命的賺錢,供養她上學,考取重點,想讓彩萍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而不用每天揮汗如雨,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但彩萍不懂。
孩子,將來你一定會後悔的。
小同學家裡一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而他隔壁家的鄰居卻可以每天都吃上肉,每天都可以聞到他家裡的香氣飄飄。
小同學實在忍不住了,於是他便向媽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媽媽,我也想每天都吃上肉」。
小同學的媽媽笑了笑,第二天帶著小同學去了附近的一個工地,他媽媽說肉25元一斤,想吃就自己掙。
小同學在那裡不一會就汗流浹背的,但是他如願的吃到了自己的美食,不過他再也不想去了,太累了。
第三天小同學的媽媽又帶小同學去了附近寫字樓,那裡的人同樣也是一天,可是他們並沒有過多的身體勞動,他們也能這一天掙得同等的錢,小同此時仿佛明白了什麼。
他似乎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這未嘗不是那條好走的路也就是捷徑。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聽說之後小同學很認真,很努力地去學習,最後他走出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說,每個人每天都會過日子,不過有的是迫不得已賺錢養家,過著每天繁瑣且枯燥的日子。
而有的人相信了知識就是力量,甚至起點低的家族命運因此而改變,而起點高的同樣可以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升華自己,最快地通向成功。
孩子不想吃學習的苦,那不妨就帶他來體驗一下不學習你吃的苦,同樣是吃苦那為什麼不選擇更快的呢?
每個班裡總會那麼幾個高材生,他們雙雙考入清北,也總有那麼幾個成績不理想的小朋友和這些高材生玩的可以。
後來無意間其中一個小朋友開玩笑地說「上流社會的東西我們不懂」。
的確你接觸的環境不同,你也就不同,甚至可以跨越人們心中的那個階級觀念。
當然在走過那些路後,父母自也深知哪條路是捷徑,於是父母拼命賺錢,為子女贏得機會,走上這條捷徑。
懂得同學自然懂,於是努力學習考了清北,還故作一笑說道「就這破題,能耽誤我搬磚?」不過也只有考上了,翻了身,上升了階級,日後大把的時光都可以由自己做主了。
什麼叫階級呢?你在為生活迫不得已時,別人在感受生命,享受生命的律動。
所以說,如果我們起點不夠高,學習是唯一的捷徑,我們可以通過這條路將自己站的更高,看得更遠。
將自己推向更高的位置,生活也就不那麼迫不得已。
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興起了一個名詞叫「學區房」,那裡房價很高,房子可以很舊可以很破,但是一定要離學校近。
各位家長呢,就一直想為孩子爭取到那幾秒鐘的學習時間,花大價錢買那學區房,丟了自己帶有書房的屋宅。
可是在這裡,我不由得勸各位一句「家有學區房不如有書房,陪伴教育才是真正的促進孩子學習的教育」孩子的教育不能重來,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而且,經研究表明,孩子尤其在12歲之前,父母主動進行的親子活動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且這個時間你不去進行陪伴,將來在孩子的一生裡這一段的教育都處於空白部分,永遠都彌補不了。
有句話叫做「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同樣地,對於孩子來說,陪伴是很重要的,當然陪伴不是陪著,高質量的陪伴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學習路上,有家長引領;在生活上,有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指路人,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不是物質所能取代的,更不是一個區區學區房可以取代的。
學習是永恆的主題,同樣他也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與學習亦是如此。學習是永續成功的動力,在如今社會發展,知識變化飛速的今天,不加強學習,又如何適應,又怎去談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