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原創作者:歷史貨鋪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成語、歇後語、名言警句,三國時期出現的真不少。這些話有的擱到現在的生活裡也很受用。今天咱們就挑幾個常見的來說說。
咱們選的這第一句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句話的意思是別因為惡事很小就去做,也別因為善事很小就不去做。這句話是劉備在自己的遺詔裡說給自己的繼任者——大兒子劉禪的,為了告訴他要行善事、有修為,做一個好皇帝。現在我們教育孩子也經常這麼說,可見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第二句大家肯定也都熟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是諸葛亮在草船借箭時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一切都準備就緒,就差最後的一下了。現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能用到這句話,比如菜都炒好了,這是「萬事」,出鍋之前放的那點鹽就是「東風」;再比如中藥都需要藥引子,這個藥引子就是「東風」。在工作中這句話就更為適用了,我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這第三句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簡直就是「智多星」,擱現在怎麼也是智庫成員。說他是三國時期的第一謀臣也不為過。但是三個做皮革的臭皮匠怎麼就能抵得上這個「智多星」諸葛亮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和「人多力量大」差不多,比喻大家心往一處想就會有更多辦法,比一個人要更有效率。
第四句話: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這是劉關張結義時說的一句話,到後來只要是拜把子結義,這句話肯定要說。甚至有的黑道都把這句話當成了信條、座右銘。
第五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現在中學課文《出師表》裡的一句,是諸葛亮一生對劉備忠誠的高度概括。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能做到這句話說的人,少之又少,現在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可以說沒有人能做到。
第六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是魏國的大臣,他爸爸、他哥哥都是魏國的重臣,可以說他這個家族權傾朝野。功高蓋主就該想造反了。他們可能也表現得太明顯了,讓大街上的人都知道了。
第七句話: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是周瑜的計謀被諸葛亮看穿之後,施計不僅讓周瑜的計劃落空,還騙了孫尚香嫁給劉備。現在用來比喻人自作聰明弄巧成拙。
最後一句: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可能是關羽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了,連失了荊州的三郡,分別是南郡、武陵和零陵。現在用來比喻人因為粗心大意讓自己或者與自己相關的人受到了損失。
歷史已經過去,但是這些名言卻讓我們一直受用。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希望大家能從前人那裡學到一些讓自己的路走得更順的方法,也希望大家平時能多用這些典故教育孩子,讓孩子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補充的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