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言:當看到尋求幫助的同學很滿意的在我這裡離去時,我總能感受到說不出的快樂。
史敏傑,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4級碩士生,2004年8月至今擔任新聞4班輔導員;2005年8月至今任學生組代組長。
女生堆裡的男輔導員
史敏傑所帶的新聞4年級不僅在新聞學院,在全校也是一個有點特殊的班集體,40名同學的班集體裡只有兩名男生。
在清華園裡,2:38的男女比例,在旁人看來也許是一個優厚待遇,但對於輔導員來說,感覺並沒有那麼美好。「一方面,男女比例過分失調,很多工作不好開展,比如女生節、比如體育活動,還有一些需要幹體力活的時候,都比別的班級多一些困難;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男輔導員,要了解這麼多女生,實在是很大的一個挑戰。」
面對這樣特殊的情況怎麼辦?史敏傑的法寶就是——談話。談話時間、地點、人數、話題完全不拘一格,可以當面談,也可以電話談、QQ談、郵件談;可以一個宿舍的人一起來談,也可以單獨談;可以談學習、談個人發展,也可以談宿舍矛盾、談家庭狀況。「只要同學願意開口,只要時間合適,我一概來者不拒。最誇張的一天,分五撥連續談了十幾個同學,送走最後一批才發現嗓子都啞了。」
表面上看來有點隨意的談話並不是談完就收工,史敏傑每次談話完會馬上寫一個談話記錄,記下談話時間、談話對象、主要內容,同時記下需要進一步採取什麼措施。「問題沒有談透的,在近期約個時間再談;有同學比較內向,需要找黨員和班幹部平時對她多關心;有同學和班上其他同學有點疏遠的,下次班級活動鼓勵她擔任負責人,和同學多接近……」
一個學年下來,史敏傑寫下了300多篇談話記錄,具體談了多少次,多少時間,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是他自信完全超過了學生組提出的談話目標。大一一年,新聞4班接連獲得了「學生軍訓內務工作先進連」、「軍訓團最佳方陣」、「一二•九」歌詠比賽乙組組織一等獎等榮譽,女生們對他的稱呼也由「史老師」、「史導」變成了「小黑」、「黑導」。史敏傑自己也寫了一篇3000字的工作論文——《輔導員「談話工作法」初探》。
做學生最真誠的朋友
「如果說充分的交流是做好工作的基礎,那麼真誠待人是與同學溝通的最大要訣。」史敏傑說,「女生是特別敏感的,你到底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很敷衍的和她交流還是真的關心她,她們很容易體察出來。所以從做輔導員的第一天起,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師兄,成為學生最真誠的朋友。」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印象很深刻:有同學反映,一個大家印象都不錯的同學開始沉迷於網絡小說,甚至連飯都不正常吃。給這個同學打電話不接,發簡訊不回,發郵件也從來不看。史敏傑只好先打電話給對面宿舍的同學,告訴她自己在樓下等,不見不散。那天正好趕上天氣突然降溫,史敏傑穿得比較少,在女生樓下等了二十多分鐘,終於等到這位女生下樓。也許被輔導員凍得發抖的樣子感動了,接下來的談話出奇順利,兩個人一口氣談了快三個小時,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這個女生在講。講自己面臨的困難,講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解釋前一段時間這麼做的原因,甚至還講述了上清華之前遇到的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以及對自己的影響,並做出保證,今後一定好好上課,而且答應慢慢的減少看網絡小說的時間。這個女生最後說:「如果以前遇到那些事情的時候也能夠像在清華這樣得到這麼多關心,我想我的路會走得更好。」
史敏傑很有感觸的說:「其實新聞4的同學都是很懂事、很上進的,有時候她們不需要輔導員來講應該怎麼做,只需要點撥一下,問問最近怎麼回事啊?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啊,就全明白了,而且自己改正得特別好。這次談話完後,我開始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夠細,而讓別的同學也像這個女生一樣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不過同學對於輔導員還是比較認同的,一位同學說:「有的時候我們都不把他當輔導員了,就當個心理醫生,或者當作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師兄。做工作做得鬱悶了,就過來找他大倒一頓苦水,敲一頓『報告』(請客吃飯)。很多問題也特別願意和他談,有時候連個人感情問題也願意和他說一說。」
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雖然擔任社會工作牽扯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史敏傑一直沒有放鬆自己的學業,「要求學生好好學習,自己首先要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除了修完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他還積極參與了「中國媒體愛滋病報導現狀評估」、「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評估」、「公共衛生安全軟科學研究」等多項重點課題,還在今年5月參加了信息產業部組織的「大學生採訪考察團」,在一周時間裡採寫並發表了十幾篇文章,得到活動組織方的好評。2006年暑假又利用假期在新華社北京分社實習,雖然實習了才一個月時間,但是採寫的《外地手機卡大舉「京城遊」》等稿件被多家媒體轉載。2006年十月,他還獲得了「清華之友-南華早報」綜合優秀獎學金。
「有一句話叫做『見賢而思齊』,當年我來做輔導員就是受自己的輔導員影響,他是一個對工作很負責同時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我希望以後我所帶的學生想到我的時候,也能夠因為對輔導員的認同來加入這個隊伍,希望我的表現不至於給輔導員形象抹黑。」
一生難忘的輔導員經歷
回首自己擔任輔導員的經歷,史敏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有的時候與同學交流的時候也會反思自己做輔導員的得與失,也許我少發了幾篇paper,也許我少了一些實習經歷,也許少掙一些兼職工資,但是我得到了學院的認可,得到了很多的榮譽,最為重要的是我得到了這麼多學生的信任,我想這些東西是無價的,是任何東西都比不上的,我很感謝學院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更加慶幸自己的人生裡有這麼一段寶貴的經歷,這些經歷我將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