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近海漁殤——四大傳統漁場名存實亡[圖集]

2020-12-20 中國網

沿海工業產生的汙水和廢氣給近海生態帶來威脅,企業對土地的需求也激發了圍海造地的熱情。攝影:王枝善/CFP

 

環境汙染導致近海漁業資源日益匱乏,大規模填海造地擠佔了漁業發展空間。

據國家海洋局原局長孫志輝介紹,由於過度開發,目前中國可利用的灘涂和淺海已經飽和,70%的沙質海岸侵蝕嚴重,50%以上的灘涂溼地喪失,近海大部分經濟魚類已不成汛,過度捕撈、汙染和環境破壞等因素導致海洋生物資源日益匱乏。

在近岸開發過度的影響下,中國近海傳統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存實亡。

2011年《中國海洋發展報告》披露,「在地方短期利益驅動下,正在形成對岸線盲目搶佔、低值利用的局面」。「目前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中有接近1萬公裡已經人工化了,人工化海岸超過了一半。」而20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10%。

對擁有1.8萬公裡大陸海岸線、1.4萬公里海島岸線、「藍色國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而言,海洋開發的戰略意義自不待言:向海而興,背海而亡!而在目前的海洋開發中,70%~80%是沿海經濟,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海開發事關海洋開發成敗。

對此,專家呼籲儘快制定國家級海洋發展戰略,對海洋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

相關焦點

  • 中國近海環境淪陷 四大漁場已名存實亡
    核心提示:在近岸開發過度的影響下,中國近海傳統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存實亡。  "幾乎都是填海填出來的。"10月中旬的某天,計程車司機指著儀錶盤上的數字對記者說,"從錦州港到龍棲灣大約有十幾公裡"。
  • 中國近海四大漁場消失漁業衰退 漁民出海或虧損
    原標題:近海漁業資源衰退今年出海或現虧損    中國首屆世界海洋大會20日開幕。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水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捕撈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看看你知道幾個?
    旅遊Tips: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不僅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還有近1.8萬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多千米的島嶼海岸線,海域面積更是多達470多萬平方千米,在這廣闊的海域裡分布著大大小小近千個漁場,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為大家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
  • 中國的四大漁場如今卻只剩下三個,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在地理課上都會講到世界四大漁場,然而在中國也有咱們自己的四大漁場,它們分別是: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海域)、舟山漁場(東海海域)、南海漁場(廣東、海南沿海)、北部灣漁場(北部灣海域),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也有四大漁場,你知道都是哪些嗎?
    世界有四大漁場,太平洋和大西洋各有兩個,其中紐芬蘭漁場由於上個世紀管理不善,已經名存實亡。其他三個漁場分別是北海漁場(位於大西洋),北海道漁場(位於太平洋)和秘魯漁場(太平洋)。關於這幾個漁場我在前期的文章中有討論,今天來說說中國的「四大漁場」。
  • 揭秘全球四大漁場及其成因,為何北美最大漁場瀕臨消亡?
    前面講到中國的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漁場以及北部灣漁場,因為海水汙染和過度開發而使得南海漁場名存實亡。同樣是漁場,今天小地來為大家講講世界上著名的幾大漁場以及各漁場的成因,這些漁場分別是: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秘魯漁場、紐芬蘭漁場。
  • 東海近海漁業或雪上加霜
    這項政策是幾年前開始實施的,2017年12月9日,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在全球海洋治理與生態文明會議上再次宣布稱,中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將中國的漁船數量減少2萬艘,馬力消減150萬千瓦。代長喜認為,東海近海以及舟山漁場的魚增多得益於馬力消減以及禁漁期懲罰力度增加。
  • 舟山漁場:中國最大漁場人與魚的自我救贖(圖)
    5000年前,先祖覬覦漁場美味,鬥膽駕史上最早獨木舟登臨舟山,群島有了人類足跡。揚子、錢江兩江送來餌料,冷暖洋流在此交匯,1300個海島成魚兒庇護所——在中國,沒有哪個漁場能媲美舟山。  舟山人的捕魚技巧國內無人敢望其項背,在非洲漁場的國際會戰中,最高單船捕魚紀錄亦握在舟山人手中。
  • 湛江:漁船退出傳統作業漁場 印度洋撒網
    北部灣劃界後,該市大批漁船漁民退出傳統作業漁場,漁業大市把目光投向遠洋捕撈  湛江市政府和廣東廣遠漁業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在湛江調順碼頭,歡送5艘遠洋漁船赴印度洋作業啟航。據了解,這是湛江市發展漁業的一大舉措。
  • 盤點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漁場現面臨無魚可捕
    從圖片上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四大漁場」在全球的分布圖,學過基礎地理的都清楚,造成漁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洋流。對於我國而言,最有名的就是舟山漁場了,不過舟山漁場的規模跟這些漁場不能比。不過,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導致一些漁場的漁業資源大幅的縮減,比如紐芬蘭漁場。
  • 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分布在哪兒?它們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世界上傳統的著名漁場有四處,稱為「世界四大漁場」,分別是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以日本北海道島為中心的廣闊西北太平洋海域,這裡是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由於冷暖海水差異巨大,冷海水下沉暖海水上升,海水垂直攪動十分劇烈,把海底的營養物質上泛到海面,浮遊生物豐富,魚類的餌料充足,漁業資源十分豐富,被稱為「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周邊人類活動較少,水質優良,漁業資源品質優越。
  • 世界公認的四大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居榜首,一漁場已經消失
    漁場是海底裡面的魚類以及生物密集生活的場所,具有很高的捕撈價值。附近海域暖流和寒流交匯讓海鹽這些營養物質漂浮在上層才能造成魚類的大量繁殖,那麼你知道世界四大漁場是哪四個嗎?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和秘魯漁場,為什麼這麼多魚?
    世界四大漁場成因在佔了地球總面積71%的廣袤海洋裡,漁業資源的分布是不是均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漁業資源在海洋裡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漁業資源多,就會形成漁場,而有的地方卻漁業資源很少。就全球而言,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有四處,分別是西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漁場、歐洲大西洋的北海漁場、北美東部的紐芬蘭漁場和南美西部太平洋的秘魯漁場。四大漁場分布圖為什麼這些海域擁有較多的漁業資源呢?
  •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和秘魯漁場,為什麼有這麼多魚?
    世界四大漁場成因在佔了地球總面積71%的廣袤海洋裡,漁業資源的分布是不是均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漁業資源在海洋裡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漁業資源多,就會形成漁場,而有的地方卻漁業資源很少。就全球而言,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有四處,分別是西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漁場、歐洲大西洋的北海漁場、北美東部的紐芬蘭漁場和南美西部太平洋的秘魯漁場。
  • 紀錄片《中國近海探秘》(暫名)公開徵集故事素材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董冠洋)國家海洋局近日正式啟動了大型紀錄片《中國近海探秘》(暫定名)拍攝製作工作。為使紀錄片稿本創作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中國近海探秘》(暫名)稿本創作組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故事素材。
  • 中國四大海域,哪裡的海鮮最好吃?
    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著一萬八千公裡的海岸線。無論你去到沿海的哪個地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大餐等著你我國有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四大海域吧!渤海首先從地處中國大陸東部北端的渤海出發。渤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因為在北方,也有北海之稱。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2)近海漁場:一般分布在離岸不遠,且水深在30m~100m的漁場。(3)外海漁場:一般分布在離岸較遠,且水深在100m~200m的漁場。(4)深海漁場:分布在水深200m以深水域的漁場。中國漁場分布我國海域寬廣,海岸線漫長,主要漁場可分為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黃海)、舟山漁場、南海漁場(包括主要分布在廣東沿海的南部沿海漁場)、北部灣漁場,四大漁場中以舟山漁場地位最重要。
  • 中國最著名的荒村,村中樓房林立,位於舟山漁場的中心卻為何無人
    導語:中國最著名的荒村,村中樓房林立,位於舟山漁場的中心卻為何無人?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但中國最著名的一座荒村卻並不是由於人們想去城市求發展而出現的,這座原本繁華無比,村中樓房林立的村子,位於舟山漁場的中心,明明地理位置優越,卻為何無人?浙江省嵊泗縣嵊山島的東北面,有個後頭灣村,如果來到這裡旅遊,你會發現整個村子已經跟背後的小山融合在一起,房子上爬滿了綠色的藤蔓,有的還留有幾面令人遐想的牆壁,有的則完全被綠植吞沒。
  • 浙江日報丨嚴打非法捕撈 保護東海漁場——連線全國人大代表夏永祥
    在我看來,振興東海漁場就是這樣的重大工程。我在東海捕了一輩子魚。長期以來漁業的粗放型發展,使得東海漁場傳統漁業資源一度衰退。近些年,浙江啟動漁場修復振興暨「一打三整治」專項執法行動,並在全國率先對海洋幼魚進行保護立法,初步扭轉了「東海無魚」的窘境,但漁獲「小型化、低齡化」問題依然嚴峻。如今正是東海休漁期,迫切需要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保障守法漁民的合法權益。
  • 海南海洋牧場建設從近海走向...
    4月12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海南省政府籤署了《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採購備忘錄》,就深海智能漁場裝備籤署採購等達成合作協議。該項目計劃總投資60億元,預計經濟總產值可達200億元,全產業鏈帶動就業萬人以上,項目的籤約落地對推動海南省海洋漁業轉型升級,促進智能化深海網箱發展,助力海南海洋強省建設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