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菊 莒縣第二中學
張秀菊:莒縣第二中學高級教師,1996年,張秀菊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神聖崗位,到莒縣第二中學任教。對教育事業的飽滿熱情,對莘莘學子的無限摯愛,讓她擔起了教學領頭人的重任,2008年至今擔任化學學科組長和年級化學組備課組長。25年間,她為化學教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芳華歲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奔湧的後浪」。2020年被評為「莒縣最美教師」「日照市教書育人楷模」。25年,立德樹人、為人師表,有一個身影始終如一;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有一顆初心從未改變。三尺講臺,是她動力的源泉;一聲「老師」,是她永恆的使命。她就是莒縣二中教師張秀菊。
初心不變,用堅韌詮釋愛崗敬業
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她從不退縮。工作之初,由於缺少教師,她一個人帶了4個班級的化學課,每周4個早晚自習,一周要上36節課,有時累了、病了,她也咬牙堅持。在她看來,不耽誤這幫懷揣大學夢的孩子們的學業比什麼都重要。「張老師,另一個班的化學老師生病了,你能不能提前回來幫忙代代課?」當校領導找到她商量時,尚在休產假的她,即刻把孩子交給家人,毫不猶豫地返校代課。每周帶的早晚自習,她都能早出晚歸、全程在崗,還經常下了晚自習帶著學生作業回家批改,這樣的初心,25年間,從未改變。
作為一名母親和女兒,她儘自己最大努力統籌兼顧角色的轉換。為了教學,她在孩子兩周歲時就將其送入了私立幼兒園,孩子完全按照她的上班節奏上學,幾乎每天都是最早一個送、最後一個接,有時送到幼兒園門口時孩子還迷迷糊糊沒睜眼。2019年,母親重病住院兩個多月,在母親生命最後的時光,張秀菊依然白天上課,午間和晚上趴在母親的病床邊批改作業、備課,沒有耽誤一節課,沒有在學生面前流露一點悲傷情緒。
今年春,張秀菊不慎腳踝骨折,嚴重到基本不能下地行走。時值疫情防控嚴峻時期,從醫院回家後,她立刻投入到網上教學中,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她一樣也沒落下。學校複課後,醫生和親朋好友都勸她休息幾天,但她拒絕了,她說,高考在即,又因疫情晚開學兩三個月,拄著拐杖也要去上課!在教室,她把拐杖放一邊,右腿跪在凳子上,上了一節又一節課;在辦公室,她把腫脹的腳放在凳子上,批改了一份又一份作業。清亮的嗓音、專注地講解、耐心地輔導仿佛是她的鎮痛劑,在求知若渴的學生面前,她的眼裡只有這些為夢想而努力奮鬥的學生。「儘管每天腳腫的穿不上鞋子,但看到孩子們那求知的眼神,我感覺這些都是值得的。」張秀菊說。當同事李老師為其事跡製作了美篇《高考路上我定陪你們一起前行》發布在師生微信群時,廣大師生及家長無不被張秀菊堅韌的愛崗敬業精神所感動。一位家長留言:「美篇沒看完,我已經泣不成聲,淚如雨下,感動得只想大哭一場,衷心祝願張老師早日康復」。
心系學生,用真情換來桃李滿懷
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是愛的化身。張秀菊幾十年來把「愛心育人」作為自己的準則,用一顆愛心走進學生心裡,同他們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在不經意間默默潤澤著孩子們的心靈,廣受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2003年,張秀菊帶的畢業班有個叫來慶玲的學生,家庭貧困,性格內向,高考失利後準備輟學打工。張秀菊得知後,立即上門做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在了解到其家庭經濟情況後,她當場決定:「來慶玲復讀的生活費我來出」。在此後的360多個日夜裡,張秀菊時常幫助著這位勤勉的寒門學子,來慶玲的成績也逐步提升,性格也變得開朗,第二年高考順利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後緊接著又考入山東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張秀菊的一個善舉,不僅改變了一個寒門學子的一生,也改變了一個家庭的未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自己的孩子就讀高中時,由於工作繁忙,張秀菊利用休息日組織了6名學生一起到家中進行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後,這幾名學生分別考取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在莒地傳為佳話。
讓學生享受「愛」的陽光,收穫的是學生的感恩與銘記。每年教師節,張秀菊都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節日賀卡。「張老師,感謝您的諄諄教導,我將永遠銘刻於心」「張老師,我的人生因為您而更加精彩」,一張張卡片傳遞著學生們的感恩與祝福,也傳承著一位師者的桃李情懷。
精益求精,用勤勉取得卓越成績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莒縣二中師生們眼中,張秀菊就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又善於鑽研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市教育局教研室領導在聽了張秀菊的課後給予了高度評價:「精研細實的備課,求真務本;聲情並茂的語言,沁人心脾;旁徵博引的例舉,信手拈來」。
她注重鑽研,苦練本領。她堅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孜孜不倦地鑽研教學課改新方法。《新課程標準》《教師用書》被她翻爛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不知在她腦海更新了多少版方案。她講求向課堂要效率,課上半節講解半節鞏固,即便課後很少留作業,學生們的課業成績也依然保持在前列。
她因材施教,培優補弱。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張秀菊通過多提問、多輔導、多表揚、多檢查、多交流的「五多」方式,極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生們的能力信心。在她的教導下,學生們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成績顯著提升。
她發揮帶頭作用,培育優勢學科。擔任化學學科組長12年來,她與同事們一道,把二中的化學學科打造成全市前列的優勢學科,並在2011年、2014年、2017年被日照市教研室評為優秀備課組,張秀菊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備課組長。
張秀菊精益求精的教學精神得到了各方認可。先後獲得「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科任教師」「莒縣高中化學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因指導學生參加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指導教師;張秀菊還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寫成論文多篇,並在國家級刊物發表。
張秀菊說,「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秉持初心、踐行使命,在教育這片田園裡勤奮耕耘,奉獻無悔的一生,讓更多的孩子實現夢想」。
來源:莒縣教育和體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