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 | 莒縣二中張秀菊: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講臺獻芳華

2020-09-17 齊魯晚報日照人物故事

張秀菊 莒縣第二中學

張秀菊:莒縣第二中學高級教師,1996年,張秀菊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神聖崗位,到莒縣第二中學任教。對教育事業的飽滿熱情,對莘莘學子的無限摯愛,讓她擔起了教學領頭人的重任,2008年至今擔任化學學科組長和年級化學組備課組長。25年間,她為化學教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芳華歲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奔湧的後浪」。2020年被評為「莒縣最美教師」「日照市教書育人楷模」。25年,立德樹人、為人師表,有一個身影始終如一;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有一顆初心從未改變。三尺講臺,是她動力的源泉;一聲「老師」,是她永恆的使命。她就是莒縣二中教師張秀菊。

初心不變,用堅韌詮釋愛崗敬業

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她從不退縮。工作之初,由於缺少教師,她一個人帶了4個班級的化學課,每周4個早晚自習,一周要上36節課,有時累了、病了,她也咬牙堅持。在她看來,不耽誤這幫懷揣大學夢的孩子們的學業比什麼都重要。「張老師,另一個班的化學老師生病了,你能不能提前回來幫忙代代課?」當校領導找到她商量時,尚在休產假的她,即刻把孩子交給家人,毫不猶豫地返校代課。每周帶的早晚自習,她都能早出晚歸、全程在崗,還經常下了晚自習帶著學生作業回家批改,這樣的初心,25年間,從未改變。

作為一名母親和女兒,她儘自己最大努力統籌兼顧角色的轉換。為了教學,她在孩子兩周歲時就將其送入了私立幼兒園,孩子完全按照她的上班節奏上學,幾乎每天都是最早一個送、最後一個接,有時送到幼兒園門口時孩子還迷迷糊糊沒睜眼。2019年,母親重病住院兩個多月,在母親生命最後的時光,張秀菊依然白天上課,午間和晚上趴在母親的病床邊批改作業、備課,沒有耽誤一節課,沒有在學生面前流露一點悲傷情緒。

今年春,張秀菊不慎腳踝骨折,嚴重到基本不能下地行走。時值疫情防控嚴峻時期,從醫院回家後,她立刻投入到網上教學中,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她一樣也沒落下。學校複課後,醫生和親朋好友都勸她休息幾天,但她拒絕了,她說,高考在即,又因疫情晚開學兩三個月,拄著拐杖也要去上課!在教室,她把拐杖放一邊,右腿跪在凳子上,上了一節又一節課;在辦公室,她把腫脹的腳放在凳子上,批改了一份又一份作業。清亮的嗓音、專注地講解、耐心地輔導仿佛是她的鎮痛劑,在求知若渴的學生面前,她的眼裡只有這些為夢想而努力奮鬥的學生。「儘管每天腳腫的穿不上鞋子,但看到孩子們那求知的眼神,我感覺這些都是值得的。」張秀菊說。當同事李老師為其事跡製作了美篇《高考路上我定陪你們一起前行》發布在師生微信群時,廣大師生及家長無不被張秀菊堅韌的愛崗敬業精神所感動。一位家長留言:「美篇沒看完,我已經泣不成聲,淚如雨下,感動得只想大哭一場,衷心祝願張老師早日康復」。

心系學生,用真情換來桃李滿懷

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是愛的化身。張秀菊幾十年來把「愛心育人」作為自己的準則,用一顆愛心走進學生心裡,同他們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在不經意間默默潤澤著孩子們的心靈,廣受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2003年,張秀菊帶的畢業班有個叫來慶玲的學生,家庭貧困,性格內向,高考失利後準備輟學打工。張秀菊得知後,立即上門做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在了解到其家庭經濟情況後,她當場決定:「來慶玲復讀的生活費我來出」。在此後的360多個日夜裡,張秀菊時常幫助著這位勤勉的寒門學子,來慶玲的成績也逐步提升,性格也變得開朗,第二年高考順利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後緊接著又考入山東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張秀菊的一個善舉,不僅改變了一個寒門學子的一生,也改變了一個家庭的未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自己的孩子就讀高中時,由於工作繁忙,張秀菊利用休息日組織了6名學生一起到家中進行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後,這幾名學生分別考取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在莒地傳為佳話。

讓學生享受「愛」的陽光,收穫的是學生的感恩與銘記。每年教師節,張秀菊都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節日賀卡。「張老師,感謝您的諄諄教導,我將永遠銘刻於心」「張老師,我的人生因為您而更加精彩」,一張張卡片傳遞著學生們的感恩與祝福,也傳承著一位師者的桃李情懷。

精益求精,用勤勉取得卓越成績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莒縣二中師生們眼中,張秀菊就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又善於鑽研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市教育局教研室領導在聽了張秀菊的課後給予了高度評價:「精研細實的備課,求真務本;聲情並茂的語言,沁人心脾;旁徵博引的例舉,信手拈來」。

她注重鑽研,苦練本領。她堅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孜孜不倦地鑽研教學課改新方法。《新課程標準》《教師用書》被她翻爛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不知在她腦海更新了多少版方案。她講求向課堂要效率,課上半節講解半節鞏固,即便課後很少留作業,學生們的課業成績也依然保持在前列。

她因材施教,培優補弱。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張秀菊通過多提問、多輔導、多表揚、多檢查、多交流的「五多」方式,極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生們的能力信心。在她的教導下,學生們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成績顯著提升。

她發揮帶頭作用,培育優勢學科。擔任化學學科組長12年來,她與同事們一道,把二中的化學學科打造成全市前列的優勢學科,並在2011年、2014年、2017年被日照市教研室評為優秀備課組,張秀菊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備課組長。

張秀菊精益求精的教學精神得到了各方認可。先後獲得「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科任教師」「莒縣高中化學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因指導學生參加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指導教師;張秀菊還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寫成論文多篇,並在國家級刊物發表。

張秀菊說,「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秉持初心、踐行使命,在教育這片田園裡勤奮耕耘,奉獻無悔的一生,讓更多的孩子實現夢想」。


來源:莒縣教育和體育發布

相關焦點

  • 莒縣二中張秀菊: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講臺獻芳華
    第二中學張秀菊:莒縣第二中學高級教師,1996年,張秀菊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神聖崗位,到莒縣第二中學任教。25年間,她為化學教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芳華歲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奔湧的後浪」。2020年被評為「莒縣最美教師」「日照市教書育人楷模」。25年,立德樹人、為人師表,有一個身影始終如一;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有一顆初心從未改變。三尺講臺,是她動力的源泉;一聲「老師」,是她永恆的使命。她就是莒縣二中教師張秀菊。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
    三尺講臺育桃李著名的教育家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的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老師是園丁,為祖國山川添秀色;老師如春雨,潤育桃李,神州大地盡芳菲。可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著一塊黑板、三尺講臺。任世界喧囂,任年華蒼老,依舊放飛出了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恩師。
  • 教師節詩詞:講臺三尺育精英。浮沉才子遍天下,莫忘恩師教誨聲
    2.教師節快樂文/王堂駿我愛師尊將活託,人生從此多歡樂。獻來桃李苑中花,再請執鞭防我錯。3.教師節感吟文/行者三尺教鞭立講臺,曾經頻說育英才。如今多少沽名客,只為尋思苟利來。註:老師請勿對號入座。6.教師節題聯:文/冷眼看花三尺講臺立足,傳薪傳火,能教鐵樹開桃李;一聲布穀催耕,育德育才,擬讓青苗出棟梁。
  • 【感恩教師節】郝智慧:一顆丹心育桃李 三尺講臺獻青春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又是一年教師節,忘不了您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您在課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嚀。您用知識,豐盈了我的內心,您用寬容和鼓勵,伴我走過青澀。您的堅守,成就了我的飛翔!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微觀白雲」公眾平臺特推出「感恩教師節」專欄,報導白雲鄂博礦區優秀教師事跡,真誠地祝福所有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第四屆「感動洪中人物」評選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 為慶祝第36個教師節,營造更加濃烈的節慶氛圍,弘揚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崇高師德風尚,創設積極、向上、和諧的育人環境,泗洪中學舉辦第四屆「感動洪中人物」評選表彰活動。
  • 一片丹心育桃李 奉獻韶華鑄師魂
    一片丹心育桃李 奉獻韶華鑄師魂——前川六小吳勝華、張勝瓊退休歡送會黃陂區前川六小 張茂和「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精彩人生」。8月14日,黃陂區前川街第六小學在工會主席許紅衛的主持下舉行了退休教師吳勝華、張勝瓊的座談會。校長黃繼安、副校長熊進業、支部副書記黃和平、學校各處室領導、兩位老教師平時的好朋友參加了歡送會。歡送會上氣氛熱烈、大家歡聚一堂,暢所欲言。會上,許紅衛主席表示,兩位老教師默默無聞奉獻智慧,兢兢業業耕耘教壇的精神是學校的寶貴財富,也是年輕教師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她就是昭平二小的最美教師——黎明霞老師。自1986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黎明霞老師兢兢業業,三十多年,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成為昭平二小第一個被評為「高級教師」的老師。隨後多次被評為縣、市、區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教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紛至沓來,讓這個平凡的老師成為許多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 王雙雙: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編者按: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他們育人以德,言傳身教,耕耘教壇樹載;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滿天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各學校推出《師說》系列策劃。
  • 「崇師德 致匠心」系列報導 | 教師丘國強::三尺講臺勤耕耘 千裡援疆育桃李
    「崇師德 致匠心」系列報導 | 教師丘國強::三尺講臺勤耕耘 千裡援疆育桃李 本臺記者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 梅縣區廣播電視臺微信號 GDMXTV 功能介紹 觀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也可以在這裡收到節目信息內容。
  • 三尺講臺育桃李 濟寧各地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
    濟寧新聞網訊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譜春秋。濟寧各地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金鄉、泗水等地開展集體宣誓、表彰先進等主題活動,展示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立德樹人的良好形象。金鄉縣實驗小學教師宋琳琳表示,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的青年教師們開展了一場讀書會。圍繞教書育人主題,分享讀書心得,感悟教育真諦。
  • 師說⑫|王雙雙:一支粉筆勤耕耘,三尺講臺育桃李
    編者按: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他們育人以德,言傳身教,耕耘教壇樹載;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滿天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各學校推出《師說》系列策劃。
  • 教師風採|紮根鄉村30載 三尺講臺育桃李--任新偉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充分展示我縣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的優秀事跡,在全縣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增強全縣教職工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引導廣大教職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立德。「清清盧氏」對「2020年最美教師」事跡予以展播。
  • 獻給教師節 三首
    詠教師 三首 文/三陽(一)一支粉筆寫春秋,三尺講臺爭風流。青春耗盡終無悔。桃李芬芳滿神州。(二)一片丹心獻講臺,畢生致力育英才。嘔心瀝血執教鞭,許與桃李遍地開。(三)為人師表育棟樑,學海無涯飽滄桑。不貪金錢與富貴,終老疲憊染鬢霜。
  •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隻粉筆寫春秋
    粉筆字書寫是教師必備的教學基本功之一。為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水平, 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展示教師良好的學料素養,近期,六安市清水河學校第一小學給每位老師添置了一塊小黑板,讓每一位教師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書寫練習。
  • 教師節詩節丨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老師將大好年華付與三尺講臺,用一腔忘我的奉獻,支撐起我們的夢想,將燦若星河的世界毫無保留地教給了我們。時值教師節,讓我們一起重讀最美古詩詞,感謝恩師!老師的陣地雖然只有三尺講臺,卻一站便是一生,講臺春秋,育桃李於天下。賞析:蜜蜂終日忙碌,走遍山野田地,採蜜不為自己享用,而是為世間帶來甘甜。
  • 教師節•詩節丨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老師將大好年華付與三尺講臺,用一腔忘我的奉獻,支撐起我們的夢想,將燦若星河的世界毫無保留地教給了我們。時值教師節,讓我們一起重讀最美古詩詞,感謝恩師!老師的陣地雖然只有三尺講臺,卻一站便是一生,講臺春秋,育桃李於天下。賞析:蜜蜂終日忙碌,走遍山野田地,採蜜不為自己享用,而是為世間帶來甘甜。
  • 9.10送給老師的話:三尺講臺授真知,九月桃李念師恩!
    當年總想著早點畢業,如今卻頻頻回首,春風桃李,校園成了我們最珍貴的記憶寶盒。「以前很怕你,現在很想你」,今天,教師節,致敬每一位師長,記得告訴他們:謝謝您,老師!2、年少不知恩師情,長大回首常懷念,九月十日教師節,祝願您一切順心如意,桃李滿天下!早安!
  • 不忘初心育桃李,三尺講臺度芳華!姜旭:青年教師應做到敬畏職業、敬畏教學、敬畏研究
    最後,物流學院院長姜旭教授以「三個特殊、三個敬畏、三個維度、三個不、三個好」寄語整場「最初一課」培訓沙龍的青年教師。「最後一課」:三尺講臺度芳華,不忘初心育桃李曾經飛揚的青春,如今已成為動人的記憶……楊寶宏老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四有」教師!
  • 教師節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教師節三尺講臺,一柄戒尺回首隻聞,桃李芬芳老師謝謝您
  • 三尺講臺育桃李 一片丹心鑄棟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渭南市的教育戰線上,有著眾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園丁們,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平凡的堅守奉獻,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我們一起為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送上節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