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德諾半導體收購競爭對手美信集成產品

2020-12-11 電子工程專輯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ADI)和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MXIM)7月13日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ADI公司以全股交易方式收購Maxim,合併後公司總市值超過680億美元。兩家公司董事會已一致批准本次交易。通過拓展在多個極具吸引力的終端市場的業務廣度和規模,本次交易將加強ADI的模擬半導體領導地位。


根據協議條款,交易結束後,持有Maxim普通股的股東,每股可兌換0.630股ADI公司普通股。交易結束後,ADI的當前股東將持有合併後公司大約69%的股份,而Maxim股東將持有大約31%的股份。本次交易旨在獲得美國聯邦所得稅法免稅重組資格。


本次交易結束後,Maxim的兩名董事將加入ADI董事會,其中包括Maxim總裁兼執行長Tunç Doluca。


令人信服的戰略和財務理由


拓展全球業務的行業領導者:此次合併加強了ADI在模擬半導體市場的領導地位,在形式上,預期收入將達到82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將達到27億美元。Maxim在汽車和數據中心市場的實力與ADI橫跨廣泛工業、通信和數字醫療市場的實力相輔相成,必將推動關鍵長期增長趨勢。在電源管理方面,Maxim聚焦應用的產品類型與ADI面向廣泛市場的產品類別形成互補。


豐富的專業領域知識和技術能力:業內一流技術的整合將進一步強化ADI的專業領域知識和工程技術能力,橫跨從直流至100 Ghz、從毫微瓦至千瓦、從傳感器至雲端的範圍,覆蓋5萬多種產品。合併後公司可以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服務超過12萬5千家的客戶,抓住總額達600億美元目標市場的機遇。


創新主導增長的共同理念:雙方擁有相近的企業文化,即重視人才、創新和卓越工程,工程師總共超過10,000名,年度研發投資近15億美元。合併後公司將繼續吸引各個領域的頂級工程人才。


收益增長和成本節約:由於更低的運營支出和銷貨成本,預計在交易結束後18個月內,調整後每股收益會逐步提升,到第二年年底,成本協同效益達到2.75億美元。交易結束後第三年年底,製造流程優化有望帶來更多成本協同效益。


強大的財務實力和現金流能力:ADI希望合併後公司能有更強勁的資產負債表表現,預估淨槓桿率接近1.2x。此次交易也有望在結束時提升自由現金流,為股東帶來更多回報。


時間和批准


在滿足包括美國和美國以外監管部門批准以及雙方公司股東批准在內的成交條件後,本次交易預計將於2021年夏季完成。


顧問


摩根史坦利擔任ADI首席財務顧問。美銀證券擔任財務顧問。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擔任法律顧問。摩根大通擔任Maxim獨家財務顧問,Weil, Gotshal & Manges LLP擔任法律顧問。


(美通社,2020年7月14日北京)


消息來源: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來源:美通社

www.prnasia.com / www.prnewswire.com


相關焦點

  • 亞德諾半導體收購競爭對手美信;凱西與拜耳將在華共同推廣寶麗亞和...
    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 Inc.,ADI)宣布以全股票方式收購競爭對手美信集成產品(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這將是今年規模最大的合併交易之一,交易獲得了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批准,將鞏固ADI作為模擬半導體領導者的地位,並在多個有吸引力的終端市場上擴大廣度和規模。交易完成後,ADI公司現有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69%的股份,而Maxim股東將擁有約31%的股份。
  • 半導體行業又一千億收購!亞德諾欲吞併美信、對抗德儀
    近些年,半導體行業的整合勢頭愈發明顯。來自華爾街的最新消息稱,Analog(亞德諾)有意收購Maxim Integrated(美信),交易價格可能在170億美元(約合1189億元)左右。截止上周五收盤,美信市值約200億美元左右。
  • ADI加大中國市場投資 成立亞德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
    ADI加大中國市場投資 成立亞德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 ADI公司今日宣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將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升級為亞德諾半導體(
  • ADI加大中國市場投資 成立亞德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 | 美通社
    ADI公司宣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將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升級為亞德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作為ADI在中國投資運營的總部型機構,這也是ADI在中國市場實施本土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此次升級後,ADI中國將擁有從需求調研、產品定義、研發、市場銷售與運營的全方面能力。新公司將針對中國市場,開發本地自主決策的產品,並提供靈活的人民幣支付結算模式,未來還規劃在中國設立物流倉儲中心,並逐步完善本地供應鏈與生產合作體系,提升對中國客戶的支持力度 。
  • 半導體國產替代清單(一)
    ST(32位)三星(4/8/32位)英飛凌Infineon(8/16/32位)德儀TI(8/32位)賽普拉斯Cypress(8/16位)芯科Silicon Laboratories東芝Toshiba亞德諾半導體ADI美信Maxim
  • 晶片公司ADI斥資210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Maxim
    來源:金融界網站半導體製造商Analog Devices(簡稱ADI)周一宣布,將斥資約210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希望藉此提升汽車和5G晶片領域的市場份額。
  • IBM擬收購SPSS,競爭對手為之側目
    據分析師們認為,此舉也正式告知甲骨文、SAP和SAS Institute等軟體競爭對手:IBM正在這個領域把一大批重要的解決方案整合起來;可能預示著其他廠商隨後會掀起一連串類似的併購舉動。    這是IBM更龐大的信息隨需應變(Information on Demand ,IOD)戰略的一部分,這項戰略是指為公司企業提供訪問、分析及處理數據所需的工具,以便獲得較之對手的競爭優勢。
  • 晶片公司ADI收購競爭對手Maxim 合併後企業價值超680億美元
    這項交易得到了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批准,將加強ADI作為模擬半導體領導者的地位,並在多個有吸引力的終端市場上擴大廣度和規模。交易完成後,ADI現有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69%的股份,而Maxim股東將擁有約31%的股份。剛剛,ADI官宣:已經與美信(Maxim Integrated)公司合併了。
  • 低成本與差異化:本土功率半導體企業競爭策略
    從性能上看,大電流、高速、高反壓功率半導體器件擁有非常穩定的市場需求,由於其不易集成或集成成本太高,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今後仍是市場需求的主要品種。特別是隨著MOSFET、IGBT、JFET等新型功率器件製造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應用技術的不斷升級,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產品格局發生著重大的轉變,大電流、高速、高反壓功率半導體器件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 美國半導體簡史
    在那以前,ON專注於電源管理的中低電壓領域,而FSC則主要在中高電壓產品。產品線從傳統的標準半導體、分立器件,拓展到模擬半導體和信號產品、傳感器,以及完整的系統單晶片(SoC),主要市場則聚焦於汽車、工業以及雲電源應用,以此獲得領先優勢,ON一直是馬不停蹄。 在FSC經歷跌宕起伏並最終仙去後,老對手TI卻長期保持業內領先。
  • 麻薩諸塞州總檢察長:Facebook存在惡性競爭 競爭對手收購不成則...
    Facebook的業績記錄表明,它的行動是為了抑制競爭對手,而不是改善競爭環境。據Healey分析,Facebook會首先通過嘗試收購競爭對手,如果吞併不成,就會試圖「埋葬」他們,例如關閉他們訪問Facebook的入口。
  • AMD就收購FPGA製造商Xilinx進行高級談判 交易金額或超300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AMD正在就收購FPGA製造商Xilinx進行高級談判,交易金額可能超過300億美元,這將是正在加速整合的半導體行業中最新重大併購案。知情人士透露,兩家公司正在討論一項協議,最早將在下周達成。不過目前談判已經暫停過一次,無法預測最終結果。
  • 飛兆半導體 Motion-SPM™產品為美的空調優化功率設計
    飛兆半導體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專業提供可提升能效的高性能產品的全球領先半導體器件供應商) 獲中國最大家用電器生產商和出口商之一美的集團選為主要的
  • Google Zoom的競爭對手Google Meet獲得了更廣泛的Gmail集成
    免費套餐向擁有Google帳戶的任何人開放了Google Meet,現在,由於有了新的Gmail集成,您將不斷收到有關該服務的提醒。多年來,Google一直將開發工作分散在幾種競爭的Google產品上,從而忽略了這兩個市場。當大流行爆發時,Google並沒有與Zoom競爭的競爭對手,Zoom激起了需求浪潮。Google Meet確實存在,但它只是G Suite產品,僅向Google的付費企業客戶提供。Zoom是免費,簡單且「有效」的,因此它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 日本政府干預郭臺銘收購東芝半導體業務 擔心技術流向中國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日媒稱,臺灣鴻海會長郭臺銘表示,日本經濟產業省在東芝公司出售半導體存儲器項目上進行幹預,日本擔心技術外流到中國。郭臺銘對經濟產業省的幹預予以抨擊,尖端技術研發將繼續在日本進行,根本不會外流。
  • 華潤微電子常務副董事長陳南翔:功率半導體有望後來者居上
    之所以選擇上市,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首先,是發展的考慮,2015年,華潤微電子曾計劃出資28億美金併購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先驅---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一方面受限於美國CFIUS以及瓦森納協議的限制沒有成功,另一方面,華潤微電子不是一家上市公司,卻要花28億美元去收購一家在美國的上市公司,對外融資時退出機制不清晰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