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收納玩具,大人很頭疼?三個原則讓他自己動手做

2020-12-20 笑雪育兒思考

導語:孩子不愛收納玩具,大人很頭疼?三個原則讓他自己動手做

這幾天中秋放假三天,昨天我帶了孩子去閨蜜家玩,一進門,家裡井井有條的,同樣都是有孩子的家庭,閨蜜家的整潔和乾淨不禁讓我覺得羨慕不已,甚至有點不願意回自己家了。

說實話,有多少家庭在有了孩子後,每天都像打掃戰場似的?如果有兩個孩子在家,那真的是一片狼藉,甚至連插腳都找不到地方。我家也是如此,每天晚上孩子睡了後就開始收拾,玩具歸類,書本擺放在書架上,孩子衣服疊放整齊……每天光花費在這上面的時間都得一大會兒。

想必,很多家庭也都會為此事而感到頭疼吧。很多人反應,孩子不願意收拾,不願意動手,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又無能為力,不知道如何處理。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這三個小方法。

一、立好規矩

家長要給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方便孩子在玩完玩具後,將玩具放回原處。例如一個合適的小書架,孩子每次念完一本就可以自己放回去,再拿另一本書。還有合適高度的收納箱,選擇孩子能夠到的高度,放在固定的位置,這樣容易讓孩子從小就建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

二、要堅持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別今天心血來潮,喊孩子睡覺前過來收拾一下,明天又忘了,孩子也樂得個自在,這樣註定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好習慣一旦開始了每天都要執行,有人說,只要堅持21天,這個好習慣就被固化了形成了條件反射似的。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當孩子哪天忘記收拾玩具時,一定提醒他堅持。

三、學會斷舍離

想必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玩具都是慢慢一堆把?其實我也是,似乎要把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的,全部在孩子這裡補償回來似的,總之我兒子的玩具也非常多。其實,細想一下,會覺得完全沒必要。除了像繪本和積木等是最值得投資的,而像電動玩具和毛絨玩具既佔地方也沒有太大的開發潛力的價值,儘量少買。最適合孩子的玩具,一定是既能鍛鍊大腦又能鍛鍊動手能力的。

其實,讓孩子學會收拾玩具,目的不僅僅是保持家裡環境整潔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通過收拾歸納,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原來今天物歸原位的話,明天玩起來更方便,不至於這個找不到那個找不到,你們說對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亂扔玩具還不愛整理!媽媽天天跟在孩子屁股撿玩具,令人抓狂
    有的父母還不喜歡整理東西,不喜歡收納自己的衣物、家裡暫時不用的閒置物等,總是將這些東西到處亂放。在這樣的家長身邊長大的孩子,自然也不會主動收納、整理東西,其實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壞習慣。孩子亂扔玩具且不愛收拾和家長的態度及引導方式有著極大的關係,這三種父母很容易導致孩子養成亂扔玩具的壞習慣。
  • 教孩子學會自己收納有多重要?動手、思考和責任感一網打盡
    所以當熊孩子造反,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時候,千萬不要跟在屁股後面不停地收拾。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學會收納。那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收納?Louise老師給出了2個準則。而在這2個準則下,Louise老師還提供了3個小竅門先收納後分類讓孩子學會自主收納也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難易程度來說,我們主張先讓孩子學會收納,再學會分類 - 組合 – 收納這一完整的過程。3歲之前的孩子,不必急著做分類,先學會「把玩具送回家」。
  • 孩子玩耍十分鐘,父母收納一小時,如何把收納玩具的事還給孩子
    等孩子大一些吧,想讓他自己學著手拿玩具,可連哄帶騙,孩子也不買帳,嘴裡還振振有詞。,最後還是家長鬧心地收拾,孩子反倒玩得不亦樂乎。學不會收玩具,更別提整理自己的物品了,做家長確實考驗耐心。孩子玩耍十分鐘,父母收納一小時,這就是殘酷的生活。
  • 實用的兒童房收納,學會這些收納技巧,再也不用頭疼孩子的玩具亂
    我們在收拾家的時候,最煩心的應該就是好孩子們的玩具的收納問題吧,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我們也總會給孩子們買上各種各樣的玩具,可是大多數時候,孩子們玩完之後,還是要家長要來收拾殘局,這可以要一個艱難的任務,因為你每次收拾好了之後,過不了幾天,它們就又把玩具折騰的到處都是,所以對於家長們來說,要想解決孩子們的這個玩具的收納問題
  • 遊戲是孩子的工作,遵守五個原則,給孩子選擇正確的玩具
    引子:上周帶三個孩子去外婆家和弟弟家三個孩子大會和。六個孩子在公寓房裡瞬間炸了起來,四個大的跑來跑去,兩個小的全神貫注的觀看四個奔跑的孩子。那場面真的非常的熱鬧,也很吵。於是我提議,快點拿點玩具降服他們,別讓他們再狂歡,尖叫,嘶吼。
  • 有了這些收納神器,孩子玩具再多家裡也不亂!
    媽媽們看著圖中的這個情景一定是深有體會吧,這亂糟糟的玩具隨意的散落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裡,不就是每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們之後的真實寫照嗎,每次收拾完了之後,用不了幾天就又恢復原樣了,真的是讓人無比的頭疼,要是家裡孩子的玩具多,媽媽們就要考慮該要給孩子們的玩具找到一個合適的收納辦法了。
  • 孩子玩具堆成山 玩具收納用品哪種好?
    核心提示:讓寶寶學會整理玩具是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習慣的表現之一,因為孩子從小最喜歡的,最愛接觸的東西就是玩具,所以,要從整理玩具入手。玩具收納用具,哪種好?經常聽媽媽們向小編抱怨,這頭才剛收拾,那裡又開始亂放;家裡到處都是玩具,大人走路時經常會踩到小玩具,而好奇的寶寶一抓到小零件就往嘴巴裡塞。
  • 孩子玩具總是亂扔?簡單幾步教你培養孩子自主收納能力
    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收拾玩具。知道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之所以不願意自己動手,無非兩個原因:一,玩具太多,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收拾。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在面對滿屋子亂放的玩具時都會瞬間崩潰,無從下手,更何況是沒有任何收納經驗的孩子。因為無從下手,所以乾脆就不去收納整理了。
  • 看到兒子玩具被搶,父親動手出頭引圍觀,孩子打鬧父母該不該護崽
    文|艾米都說孩子是天使,可是當一群天使聚集在一起,那簡直就是噩夢的開始。有的時候看到小傢伙們在一起蹦蹦跳跳挺開心的,可每當他們開始吵架或者打鬧的時候,往往也是大人們最頭疼的時候。最要命的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究竟應該如何處理,該不該護崽呢?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這麼做即讓孩子不被欺負又懂分享
    有一天火車模型區來了個三歲左右的美國小男孩,當時已經有幾個孩子在玩了。小男孩一邊把桌上的火車全部攬到他手裡,一邊嘴裡念著「mine!mine!(我的,我的)」,他的保姆在旁邊玩手機可能沒看見。男孩旁邊有個還在學扶站的小女孩,應該不到1歲。他一把把她手裡拿著的火車拖走了,小女孩被嚇了一跳,然後哇一聲哭起來。
  • 自己動手組合的玩具最好
    前面講過的日本插圖設計家真鍋博,以他細膩的筆調和獨創一格的畫藝而聞名。但對幼兒教育,也有他獨到的見解,同時,對自己的子女,他更是實施自己的獨特教育。 關於小孩的玩具,他曾這麼說:「我絕不給孩子買回現成的玩具,只給他們要自己動手組合才能玩的那種,所以他們都得絞盡腦汁,甚至流著眼淚去拼裝,完成不了時,因有自知之明,也不敢向父母求援。總之,拼不起來就不能玩,因此,孩子都會拼命地幹。」 這真是卓越的幼兒教育論。
  • 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收納玩具?
    有了寶寶的家庭總是驚人相似:玩具到處都是,家裡亂亂的。孩子不願意收拾玩具怎麼辦?讓孩子參與收拾玩具,做的不僅是整理,而是在體驗如何可以從一團糟裡整理出頭緒。有準備的環境,步驟拆解,充分的授權。「有條不紊」不是天生的,而是學會如何對一團糟進行「整理」,收拾玩具就是最初的啟蒙課。
  • 寶寶玩具那麼多怎麼收納?這方法很值得學習!
    單單是買玩具就挑花了眼,同時,家長還需要考慮玩具質量問題,不同月齡寶寶該買什麼樣的玩具……,其中,玩具收納則是令寶爸寶媽最頭疼的問題。想必每位寶媽都有這樣的體會:永遠有幹不完的家務和收拾不完的玩具!沒辦法,誰叫熊孩子只喜歡玩玩具,不喜歡收納呢,那收納玩具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大人。
  • 孩子玩具滿屋「跑」?這樣收納竟多出3㎡!「超強收納第16期」
    孩子玩耍一時爽,父母收納火葬場。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最頭疼的不是鬧騰的熊孩子,而是熊孩子那四處散落的玩具。床底的積木塊,沙發縫隙裡的卡片,四處可見的繪本等等,你收拾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熊孩子亂扔的速度。01玩具收納原則在收納玩具之前,大家需要建立一定的原則,因為原則的建立過程就是收納思路的梳理過程,能讓收納工作事半功倍的完成。
  • 別再給孩子買玩具啦!除非他學會自己整理玩具
    有位寶媽是這麼說的:「晚上我規定睡前不收拾玩具不給上床睡覺,然後他睡了兩個晚上的沙發;白天我規定不收拾玩具不能吃飯,他就自己去喝牛奶;我規定不收拾玩具不給玩IPAD,她就找奶奶看電視。」不得不說,這位寶寶,小小年紀,解決問題的能力卻非常一流。
  • 孩子玩具多,弄亂2分鐘收納2小時,試試這個辦法讓孩子自主收納
    孩子玩的盡興,但面對著無處下腳的災難現場,JoJo媽就頭大,孩子熱鬧2分鐘,自己要辛辛苦苦收納2小時。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這樣的情況,辛辛苦苦收納好的玩具,孩子一時興起,譁啦,又把玩具全部倒出來丟的到處都是。我們都有一個感觸,有了孩子之後,家裡再也沒有乾淨整潔過,到處亂糟糟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客廳裡有玩具,臥室有玩具,連廚房裡都有孩子的玩具。
  • 有孩子的家裡一定亂糟糟?專家說不!這樣整理收納還回你整潔的家
    利用空箱子來做收納空間時,優先選擇方形的箱子,避免圓筒形的容器。這也是玩具收納最常使用的方式。當你把不用的東西丟棄,給有用的物品有個合理的位置時,你會有種家中東西突然少了一半之感。物盡其用,物歸其位,是整理收納的硬道理。
  •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怎麼辦?試試這2招
    相信很多麻麻都有這樣的感受,從有了娃,家裡似乎就沒有整齊過,前一秒剛收好,後一秒就又被孩子全部翻出倒在了地上。寶寶這樣搗鼓,雖說是在探索他所不知道和不熟悉的物品及動作,也是發展自我的一個過程。但子玩好玩具之後,不物歸原位,還得媽媽收,帶娃的人都懂得,這樣真心累!
  • 孩子愛發脾氣、動手打人,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愛發脾氣,一點不高興就哭鬧、煩躁不安在成長過程中是正常的現象,但用動手打人這種暴力的方式表達情緒顯然是不對的。究其根源,是父母沒能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如何發洩和疏導情緒。長此以往,孩子不懂得如何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控制情緒,容易變得自私、衝動、易怒,影響性格的發展,也不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玩具越多,孩子越難專注,給孩子選玩具要遵守「可玩性原則」
    >玩具很多的家庭,在收納方面一般會這麼做,買幾個大整理箱,把玩具一股腦都塞進去蓋上蓋子推到一邊,看起來是收拾利索了,可是當孩子去拿玩具的時候,那就是翻箱倒櫃般的災難,他們會把所有的玩具都翻出來扔得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