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不愛收納玩具,大人很頭疼?三個原則讓他自己動手做
這幾天中秋放假三天,昨天我帶了孩子去閨蜜家玩,一進門,家裡井井有條的,同樣都是有孩子的家庭,閨蜜家的整潔和乾淨不禁讓我覺得羨慕不已,甚至有點不願意回自己家了。
說實話,有多少家庭在有了孩子後,每天都像打掃戰場似的?如果有兩個孩子在家,那真的是一片狼藉,甚至連插腳都找不到地方。我家也是如此,每天晚上孩子睡了後就開始收拾,玩具歸類,書本擺放在書架上,孩子衣服疊放整齊……每天光花費在這上面的時間都得一大會兒。
想必,很多家庭也都會為此事而感到頭疼吧。很多人反應,孩子不願意收拾,不願意動手,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又無能為力,不知道如何處理。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這三個小方法。
一、立好規矩
家長要給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方便孩子在玩完玩具後,將玩具放回原處。例如一個合適的小書架,孩子每次念完一本就可以自己放回去,再拿另一本書。還有合適高度的收納箱,選擇孩子能夠到的高度,放在固定的位置,這樣容易讓孩子從小就建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
二、要堅持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別今天心血來潮,喊孩子睡覺前過來收拾一下,明天又忘了,孩子也樂得個自在,這樣註定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好習慣一旦開始了每天都要執行,有人說,只要堅持21天,這個好習慣就被固化了形成了條件反射似的。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當孩子哪天忘記收拾玩具時,一定提醒他堅持。
三、學會斷舍離
想必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玩具都是慢慢一堆把?其實我也是,似乎要把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的,全部在孩子這裡補償回來似的,總之我兒子的玩具也非常多。其實,細想一下,會覺得完全沒必要。除了像繪本和積木等是最值得投資的,而像電動玩具和毛絨玩具既佔地方也沒有太大的開發潛力的價值,儘量少買。最適合孩子的玩具,一定是既能鍛鍊大腦又能鍛鍊動手能力的。
其實,讓孩子學會收拾玩具,目的不僅僅是保持家裡環境整潔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通過收拾歸納,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原來今天物歸原位的話,明天玩起來更方便,不至於這個找不到那個找不到,你們說對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