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以來,父母就要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而「養育」二字,所包含的就是「餵養」和「教育」,缺一不可。
清華大學的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要讓孩子有出息,每天晚上睡前,要常和他說4句話。
1. 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通常情況下,很多孩子在上完一天的課之後,都不會對當天的收穫進行歸納總結。家長經常問孩子每天學了什麼知識,起初會讓孩子被動地回憶當天的收穫,久而久之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對於知識的吸收也會有質的提升。
同時,除了學到的知識以外,家長也可以問一問孩子學到了哪些道理,對於每天所經歷事情的感悟,既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三觀。
2. 今天在學校表現得怎麼樣?
這個問題,會讓孩子回想一天經歷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表現。通過這樣的過程,來讓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有表現不好的地方,家長及時進行引導;而孩子表現得好的地方,家長的鼓勵會讓孩子在這方面更加自信。
家長的引導和鼓勵,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
3. 今天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
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事情是自己難以解決的。但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導致父母總是和孩子「有代溝」,不能理解孩子的難處。每天問一問孩子的需要,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會覺得無能為力。
不少家長擔心自己的幹涉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性,但其實適當地給予孩子幫助,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有勇氣,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
當孩子開始思考怎樣解決問題的時候,他才會真正地得到成長。
4. 今天在學校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你怎麼看待?
這個問題有助於幫助孩子梳理每天的經歷,就像是寫日記一樣,很多孩子在寫日記時,經常只有一句「今天過得很開心」,沒有具體的事例。有些甚至開始生搬硬套。
父母的詢問會讓孩子主動去找到一天中的亮點,並且在孩子講解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提高語言組織能力。我們都說,要讓孩子擁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孩子學會從每天瑣碎的經歷中找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這就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而詢問孩子怎樣看待這件事,則會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經過父母的引導,孩子既有正確的價值觀,也能對事物獨立地進行思考,這才是健康、健全的人格。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梳理一天中學習、生活的內容,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張成長記錄表,讓孩子每天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記錄每天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一周結束後,讓孩子回頭看一眼這周發生過的事情,幫助孩子在反思中成長。
給大家推薦這套兒童自律表,由3層材質粘合而成,第一層高分子聚合PET白板膜,第二層高清寫真機印刷,第三層使用環保橡膠混合鐵質,擁有更強的吸附力。
每天的表現用磁力貼貼一貼,小紅花笑臉代表表現得好、小黑花哭臉代表表現的不佳,或者用本品贈送的白板筆寫上去。到了周末再用板擦擦掉,下周還可以循環使用,完成每周的自我反思,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現在點擊連結下單,即送9重豪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