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暑假期間我們已經做過預習,當時也發布過課文朗讀。今天上傳的是小學生的朗讀版本,讓孩子聽一聽其他的小學生是怎麼朗讀的。聽課文的時候,有兩個方面要注意一下:一是不同角色朗讀的語氣和語調有一些變化;二是文中的輕聲字要重點聽一下。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科學童話,知識性和趣味性都溶於課文當中,文字淺顯易懂,通過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裡,經歷了「長出後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消失」四個階段,既讓小學生學習到了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中經歷的形體變化,也通過「找媽媽」這件事情傳達從小獨立生活,遇到事情要主動求知和探索的道理。
全文的教學共2個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塘、腦」等15個二類生字。會寫「兩、就」等10個一類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蝌蚪變青蛙的生長過程。3、學會準確理解和運用課文中出現的動詞。4、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體會從小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附上課後練習題。
照樣子寫詞語,遊哇遊----寫哇寫---跳哇跳---找哇找---說哇說,這類詞語要進行積累,在看圖寫話裡用上這類詞語,能夠增加小作文的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