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因此,媽媽們最怕生到處女座(出生於8月23日到9月22日)寶寶,甚至有的趕在9月1號前剖腹產,就怕寶寶晚上學一年。
而且後來因為大多數人的不滿,特別是9月1日到9月22日的家長,所以教育部2017年又印發了關於適齡兒童統一接受義務教育,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
雖然到現在,具體時間也沒有出來,但是我覺得,孩子如果可以晚一年上小學,其實好處還是很多的,家長朋友不必再糾結具體的上學時間了,更沒必要為了提前一年而提前剖腹產。
案例:
小明的媽媽為了讓孩子能提前上一年小學,本該9月6日的預產期,硬是提前到了8月31日,導致孩子生下來就比較脆弱,經過後來媽媽的細心呵護,小明也長成了一個聰明的小夥子,並順利的提前一年進入了小學。
一年級的時候,孩子的成績還是很好的,媽媽也為自己的決定暗暗慶幸,可是到了二年級,孩子的成績就慢慢跟不上了,顯得有些吃力,不過經過孩子的努力,成績也保持的還可以。但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明顯的不如年齡大點的孩子,導致孩子的成績下降的很快。現在,小明的媽媽很是後悔,真不該讓孩子早一年上小學呀。
其實心理學界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即心理學家格賽爾的雙胞胎爬梯實驗:實驗中,雙胞胎中的一個,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十分鐘的爬梯訓練,連續六周,到52周時,他能熟練地爬5級樓梯。在此期間,雙胞胎中的另一個不做訓練,而是到他53周時才開始練習爬樓梯,結果,兩周後他也能爬到樓梯的頂端。
由此看來,過早的訓練和循序漸進訓練一樣,最終都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努力。其實,孩子晚上一年小學,好處還是很多的。
1、孩子的自理能力。現在的孩子已經比以前早了一年,變成6歲上一年級,對於不滿6歲的孩子來說,有的甚至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而小學的老師更不能像幼兒園的老師一樣,在生活上投入大量的時間,這無論是對孩子還是老師,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孩子的接受能力。大一點的孩子,接受能力肯定是比小一點的孩子要強,這一點可能一年級表現的不太明顯,因為一年級的內容大多都在幼兒園學過,而到了二年級,差異就會表現的比較明顯了,孩子的學習接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力。
3、孩子的理解能力。這個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而增長的,不滿6周歲的孩子,理解能力一定是不好的,而一年級需要接觸的不單單是字、詞這麼簡單,還會學習課文的理解,課文閱讀的理解和看圖說話的練習,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孩子是很難面對這些考驗的。
還有一些基本的學習能力,如寫字的握筆姿勢、寫字手上的力度、上課的專注力、模仿力等,對於不滿6周歲的孩子來說是都是比較難完成的,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生理、心理條件都未準備好,綜合而論,讓孩子晚一年上小學,無論是對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都是有很大的好處,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是【致遠媽咪】,是一個全職寶媽,專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與孩子能夠共同成長,分享更多的育兒經驗及學習經驗,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一定記得點擊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