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1日電 12月14日晚上8時許,家住重慶合川區北城華府的陳先生,一輛價值40餘萬元的房車莫名自燃,幸虧路過的業主發現車輛在冒煙,迅速找到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報警並通知陳先生到場。
消防人員將火撲滅後,將車拖到當地修理廠,車上2個鋰電池一個已經被燒壞,另一個電池在16日下午5時許,在維修廠裡再次發生燃燒。
20日上午,記者在合川麒馬汽車維修養護中心看到,這臺房車內部已經燃燒得七零八落。車主陳先生稱,他是2017年花40餘萬購買的房車,車上放置的10餘根釣魚竿以及製冷設備全數被燒毀,價值在17萬左右。
「可以100%認定自燃是由於車上的鋰電池引起!」維修廠負責人宋加應對記者說,電池被拆下來放在修理廠,時隔兩天後又第二次出現自燃。「幸虧是白天,我們只好將電池拖到室外,直到燒完為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他說,當時維修廠裡還放置有多臺汽車,幸虧發現及時。
據陳先生介紹,2個電瓶是其花11600元,購買的廣州達壹電子科技公司生產的達壹磷酸鋰電池。事發後,公司已經派技術人員劉騰趕赴合川調查處理此事件。劉騰告訴記者,公司成立3年來,還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件。由於該電池的核心部件不是企業生產的,而是購買的寧德產品,所以只有等消防部門鑑定結果出來,才能知道事故原因。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鋰電池發生自燃的事件屢屢發生,僅重慶市就已發生多起。業內專家稱,鋰電池之所以自燃事故頻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雖然鎳配比增加,有效提高了鋰電池的續航裡程,但也會使其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大大降低(200℃就可能發生失控),若非聰明可靠的溫控管理系統,一旦電池內部不穩定,容易造成電池爆炸,甚至引發火災。(工人日報記者 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