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周克希:從數學教授到翻譯家之路

2020-12-12 澎湃新聞

4月21日,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周克希來到楊浦區圖書館。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圖

坐落於上海恆仁路128號的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建築主體曾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大上海計劃」的舊上海市圖書館。這棟歷史建築經過修繕擴建,恢復最初的設計藍圖,即將完整地展現「中國復興式」建築的歷史特徵與建築風貌。

雖然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尚未正式開放,但為迎接世界讀書日,楊浦區圖書館新館於4月21日辦了首個讀書會,邀請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周克希與讀者分享他在三十多年文學翻譯生涯。

企望譯本能如原書一樣,小眾但是長命

說起國內翻譯界,周克希當屬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在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任教二十八年、半路棄理從文,走上了三十餘年的翻譯之路。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潛意識中對翻譯的文字美有一種親近感。」周克希說起,本科讀數學時自己還是喜歡看小說、看雜書,偶爾也會自己動手翻譯幾頁給同寢室好友看,但隨後就扔在一邊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華東師大數學系任教的周克希被公派到巴黎高師進修黎曼幾何。這時來自北京社科院文學所的金德全約周克希翻譯西蒙娜·波伏瓦的一個中篇,原因是看過他寫的東西,覺得應該能夠勝任。就是這位不問出身的朋友,引周克希走上文學翻譯之路。

此後的情況「一發而不可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周克希一邊上課、帶研究生、當教研室主任,一邊業餘翻譯《成熟的年齡》、《不朽者》、《基督山伯爵》、《王家大道》等法語文學。

「人畢竟不是三頭六臂,終於到了要作出抉擇的時候,要不留在數學系減少翻譯的時間,要不集中精力做翻譯,徹底改行。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改行。」1992年,周克希離開華東師範大學,成為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專業文學編審。

在那之後,周克希又陸續翻譯了《包法利夫人》、《小王子》、《三劍客》、《俠盜亞森·羅平》、《幽靈的生活》、《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等法國小說。當然,對他而言,最特別的還是前後耗時近十年的《追尋逝去的時光》譯事。

普魯斯特共七卷的長篇巨作《追尋逝去的時光》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在法語翻譯圈,人們會有兩大共識——普魯斯特是了不起的作家、翻譯普魯斯特是很難的。這部巨作共有三分之二的句子超過5行,有四分之一的句子超過10行,最長的句子有394個法文詞,2417個字母。至於一環套一環的從句,經常出現的同位語、插入句,以及讓人絞腦汁的代詞、介詞等「小詞」,更會讓譯者有「一山放過一山攔」之感。

「我之所以想從事文學翻譯,就是因為我總要翻譯一些我覺得值的東西。大家都說它翻譯難、沒法看,如果我能把它翻譯得『能夠看』,我覺得我就值了。」周克希坦言,他曾高估了自己的精力、體力和腦力,打算以十年左右的時間譯出七卷本的全書,結果只譯了其中的三卷。

「我跳躍式地選譯了三卷,但至今仍是心安的:第一卷最能體現普魯斯特的寫作特色,如果只想在七卷中讀一卷,不妨讀這一卷;第二卷是寫得最美的一卷,也是七卷中唯一得龔古爾獎的一卷;第五卷是寫文學、音樂、繪畫最多、最直接的一卷,是我特別喜愛的一卷。」

在活動現場,但凡有讀者透露自己讀過《追尋逝去的時光》,哪怕只是翻了幾頁,都會讓周克希覺得欣慰。他感慨:「這部作品,它的篇幅之大、敘述之細、情節之少、句子之長,都使它註定是小眾的讀物。書有自身的命運,我企望這個譯本能如原書一樣,成為一部雖然小眾但是長命的小說,能在世風不再這麼浮躁的時候仍有愛它的讀者。」

周克希與讀者互動

多讀多練,有所捨棄,始終心懷好奇

說起翻譯心得,周克希表示自己有三方面的感想。第一便是譯小說要多讀小說,多讀雜書,多練筆,磨礪敏銳度。

「翻譯小說,要譯出人物的特點,譯出他們的音容笑貌來。這些地方,往往是小說翻譯的『眼』。只有平時多讀小說、雜書,才能有比較敏銳的感覺,感覺到作品的文字所要表達的情緒、意味,感覺到作者賦予他筆下人物的特點。」周克希說起,自己曾向王道乾先生請教如何「學習」文學,王道乾先生沉吟片刻說:文學不是靠學習,而是靠感受的。時隔三十多年,周克希對此依然印象深刻。

「其實在我看來,文學翻譯說簡單也簡單。譯者設法把自己感覺到的文字背後的東西,讓讀者也感覺到它,就是文學翻譯的『大意』。文字背後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周克希舉例,福爾摩斯探案中有篇《藍寶石案》。門警撿到一頂帽子。福爾摩斯問華生,從這頂帽子能對帽子的主人作出哪些推斷,華生回答他說:「你在開玩笑,從這麼頂又舊又破的帽子,你能看出些什麼東西來呢?」但是福爾摩斯作出了好幾點推斷:此人大腦很發達,前兩年家境相當不錯,不過現在倒了運,日子過得非常拮据。他從前心思縝密,但現在已大不如前。他酗酒,跟妻子關係有所疏遠,他從不鍛鍊,人到中年,已經頭髮灰白。而且,他家裡還沒裝煤氣燈。華生聽得發愣,但福爾摩斯的解釋,又讓他不得不信服。於是他說了這麼一句:Your reasoning is certainly plausible.

Plausible的釋義是「似乎有理的;貌似有理的」,所以有譯本譯作:「你的推論似乎是言之有理的。」也有譯本譯作:「放在你嘴裡都是道理。」

在周克希看來,生性老實而又多少有些矜持的華生並不會用「矜持有餘、誠懇不足」的口吻說話,也不會油膩調侃。他考慮再三,將這句話翻譯為「你的推理,聽上去還真是那麼回事。」

「華生這麼個老實人,心裡真的服氣,但口上不肯說得太明,為的是要給自己留點面子,我想他應該會用這種口吻說這句話吧。」周克希說,這是很瑣碎的細節,但翻譯小說就是翻譯細節,「不講究細節,難以譯出感覺,也就談不上傳神。」

至於讀者們關心的「翻譯的文採」,周克希回答:「文採不是外加的,它不是調味品。所謂文採來自譯者對作者透徹的理解,是最本質的東西。」

周克希的第二個感想是,譯者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一個決心以翻譯為主要生活內容的人,他的時間、精力終究是有限的,他必須跌打滾爬,全身心地投入一本又一本書的譯事中去,必須放棄一些娛樂、愛好,甚至掙錢、獲獎的機會。他的譯作,不僅是給同時代的人,而且是準備給稍後一些時候的人看的。」周克希說,「正所謂:不願炒作不圖獎,留給後人慢慢看。」

最後,周克希提及熱愛是翻譯最好的動力,興趣是翻譯最好的老師。「人老了,前面的翻譯之路越來越窄了。有朋友說『你的文字還不老』,我認為這是對我極大的鼓勵。我始終懷著好奇心在有些陌生的領域中探索,在陌生的花叢中驚喜地採擷。」

眼前,周克希正在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雖是一部童書,但隨處可見的雙關妙語與貫串全書的「認真的無釐頭」精神讓他感到還有「重譯空間」。「我想做個嘗試,但究竟能否把充滿童趣的原作譯得像那麼回事兒,還真不敢說。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聽到大家的意見。」

相關焦點

  • 周克希:當了28年大學數學老師後,他決定改行做個翻譯
    4月21日,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周克希來到楊浦區圖書館。   雖然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尚未正式開放,但為迎接世界讀書日,楊浦區圖書館新館於4月21日辦了首個讀書會,邀請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周克希與讀者分享他在三十多年文學翻譯生涯。
  • 翻譯家周克希放棄翻譯《追憶似水年華》 稱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目前翻譯家周克希版《追憶似水年華》已經翻譯出版了第1、2、5卷,最近他決定停止翻譯《追憶似水年華》剩餘4卷。周克希7月31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引用了法國作家法郎士的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態:「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 周克希:翻譯,要對自己有約束
    繼著名的法語文學翻譯前輩王道乾之後,翻譯家周克希的譯稿今年5月剛被收入了上海圖書館館藏。這兩位譯作先後被「經典化」的翻譯家,還都曾身兼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之職。在字體清麗的譯稿邊上,寫滿了顏色筆的勾畫,有時甚至一字之差,也塗改了兩三個墨團,字裡行間的斟酌現於紙上。年屆七十的周克希,如今仍以一己之力,逐字逐句地推進著始於十年前的普魯斯特翻譯工程。
  • 周克希放棄翻譯《追憶似水年華》 稱不可能完成
    原標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幾年,翻譯家周克希經常擔心七卷本《追尋逝去的時光》(原譯名為《追憶似水年華》)可能沒辦法翻譯完成,但讀者和編輯一直希望周克希能完成這項翻譯工程。在50歲以前,周克希是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年過半百之後才開始集中精力從事自己喜愛的翻譯工作。在完成譯林出版社的翻譯項目後,周克希一直希望能獨立完成《追憶似水年華》的翻譯。2003年,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翻譯出版,當時周克希還棄用了那個優美的書名,老老實實按照書名原意翻譯成「追尋逝去的時光」,一度還引起了爭議。
  • 周克希:我是為翻譯小說才學法語
    我想,就因為他寫得特別好,翻譯又特別難。這種反差,對譯者來說是一種很有誘惑力的挑戰。」在去年5月的一次講座中,周克希先生這麼回答,他為翻譯普魯斯特的《追尋逝去的時光》投入過大量心血,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因為熱愛,才想「挑戰」。秋雨,梧桐,汾陽路的咖啡館。周克希先生比約好的時間提前了10多分鐘就到了。
  • 周克希談翻譯:譯者 你要愛你的寂寞
    主講人:周克希(翻譯家)主題:我心目中的翻譯——《周克希譯文選》新書見面會時間:2015年6月13日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南京先鋒書店73歲的周克希是半路出家的著名翻譯家,50歲之前是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從《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小王子》到普魯斯特的《追尋逝去的時光》,周克希精於法語名著的翻譯。
  • 翻譯家周克希:不能容忍讀客如此「碰瓷」《追憶似水年華》
    有人注意到,讀客圖書在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追尋逝去的時光》的新版腰封上,不顧事實而宣稱該書「曾有一個錯誤譯名——《追憶似水年華》」,並稱此次由「讀客文化」出版的是「全三冊」。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該書譯者周克希。他告訴記者,得知譯作是被這樣「處理」的,自己「吃驚」之餘表示不能容忍,已與出版方進行交涉,提出將「錯誤譯名」「全三冊」等非常不妥之處進行更正並撤回腰封的要求。
  • 匠心丨周克希談翻譯:譯者,你要愛你的寂寞
    73歲的周克希是半路出家的著名翻譯家,50歲之前是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從《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小王子》到普魯斯特的《追尋逝去的時光》,周克希精於法語名著的翻譯。近日,在周克希的新書發布會上,他與讀者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寂寞並快樂的翻譯之路。談到翻譯《追尋逝去的時光》時,周克希說,普魯斯特的文字令他有「高山仰止」之感,但在翻譯時必須努力和他「平起平坐」。
  • 【記者即時播報】小讀者接龍朗讀《小王子》 周克希譯文集熱賣(圖)
    周克希老師法文朗讀《小王子》片段  籤售現場讀者與周先生熱情交流即時播報記者李林蔚圖文報導:周末的上海書展,人氣沸騰的喧囂中,響起朗朗的讀書聲,以《包法利夫人》、《小王子》、《基督山伯爵》等經典法國文學譯作享譽文壇的翻譯家周克希今日來到書展現場
  • 許鈞教授:我的翻譯與研究之路
    那個時期,重印的外國文學經典,都是老一輩翻譯家的名譯,比如傅雷翻譯的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的作品,李健吾翻譯的福樓拜的譯本,還有李青崖翻譯的莫泊桑的作品。譯名著,我想也不敢想。我琢磨著,名著沒有資格譯,公認的好書輪不著我去譯,那我能不能自己去選擇法國最新的文學作品,第一時間把它翻譯出來。可是,我人在軍校工作,除了在塞納河畔淘到的幾十本文學名著,因紀律所限,我沒有渠道獲得法國最新出版的文學作品。
  • 浙江大學機關青年聯誼會,許鈞教授做客「青蓮-知韻」讀書會
    冬日的下午,陽光和煦,在「建工之家」裡,60多位教職工手捧一杯清茶,一起進入喜愛的文學世界。近日,在由浙江大學機關青年聯誼會主辦的第七期「青蓮-知韻」讀書會上,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為青年教職工們分享了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機關黨委副書記呂朝暉向許鈞教授頒發了讀書會獎盃。
  • 翻譯事業拓寬改革開放之路
    翻譯事業拓寬改革開放之路 2018年11月23日 07: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唐紅麗 孫美娟 字號 內容摘要:11月19—20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
  • 從村上春樹到夏目漱石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新譯《我是貓》做客...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通過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來「讀」村上春樹的,30多年來林少華翻譯了村上40多部作品,他也被稱為「村上春樹背後的男人」。其實除了村上春樹,林少華還翻譯了《羅生門》、《雪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八十餘部,最近,他翻譯的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由青島出版社出版。10月23日上午9:30,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夏目漱石著)和《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來到半島直播間,接受記者採訪並和半島讀書會的網友在線互動。
  • 令人怦然心動的翻譯之美 法國文學愛好者被吸引
    這些精緻而優美的法國文學的經典譯文,出自翻譯名家周克希之手。以500萬字傳神譯文享譽文壇的周克希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約請,歷時四年,全面校訂、重整舊譯,推出全新的《周克希譯文集》。昨天,他在上海書展中央大廳為讀者籤售該書。  在周克希30餘年的翻譯生涯中,他的譯作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顯得零散,有些印數不多、年代久遠的譯作在市面上已難以尋得。
  • 【翻譯家專欄】盧思源教授訪談錄
    為了更好地紀念2019國際翻譯日,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自9月26日起在學會網站和微信訂閱號公共平臺同時開設「翻譯家專欄」。通過本專欄,向廣大翻譯工作者重點介紹我學會的知名翻譯家一生走過的翻譯歷程、翻譯體會和翻譯經驗,以及主要譯著等。今天,本專欄重點介紹全國知名翻譯家盧思源教授,同時希望國內外翻譯家和翻譯工作者多多來函或來稿。
  • 古稀草根學者辦起讀書會
    不過,研討會一結束,她便急著往家趕,原來她一手辦起來的懿行堂書齋讀書會有好多事要她忙乎。一部400萬字詩作讀了4個月今年73歲的謝景懿是回族,生在牛街,長在牛街。她退休前是鐵二中高級語文教師,丈夫孫奉公是西城區二龍路中學數學教師。走進老兩口的家,一眼就會看到2016年北京閱讀季書香家庭的獎盃,透露出一個平凡家庭的讀書印記。
  • 許鈞:我的翻譯與研究之路
    就在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漸漸將翻譯實踐與翻譯理論探索結合起來,在傅雷、許淵衝等老一輩翻譯家翻譯研究的啟發影響下,一步步走上了翻譯學術的求索之路。 隨著文學翻譯實踐不斷累積,我逐漸意識到外國文學翻譯的意義不僅僅表現在文學交流層面,對中國讀者而言還可起到開闊視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