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不算多,家裡也暖和(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下))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花錢不算多,家裡也暖和(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下))核心閱讀

位於中條山下的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通過電價優惠、氣源保障、因地制宜選擇供暖設備等舉措,不斷推進「煤改電」「煤改氣」,讓村民有了溫暖乾淨的過冬環境。

同時,當地還對城區的老舊小區進行建築節能改造,為房屋增加保暖層,提升了取暖效率。

大雪節氣已過,地處中條山下的山西運城鹽湖區,天氣越來越冷。在山西,地處汾渭平原的各市正面臨一場「大考」:一方面,改成用電用氣後,取暖效果如何?另一方面,成本可否承受?

煤改電:設備有補貼,電價有優惠

「現在改了電,花的錢不算多,家裡暖和又乾淨。」鹽湖區龍居鎮西張耿村村民楊文波說。

家裡來了客人,楊文波卷著一陣冷風進了屋。一邊脫外套,他一邊「採訪」起記者:「用了一個電鍋爐,燒煤改成燒電,怎麼樣,溫度還可以吧?」

他說的「電鍋爐」,即快熱式電熱水器,是鹽湖區今年「煤改電」採用的一種設備,能接通原來屋內的暖氣管道,為中等面積的房子供暖。

楊文波說:「把燃煤鍋爐一拆,換成電鍋爐就行了,原來的暖氣管道還能接著用,方便。」

抬頭一看,從屋子外邊進來的是嶄新的白色管道,相連接的是原來的舊管道。楊文波家的面積有110平方米,「這套電鍋爐3900元,但沒有花錢,我們只要交電費就行了。我早上5點起床調好溫度,一天開8小時,耗電80度左右。」

鹽湖區能源局局長張文俊解釋:「鹽湖區對平原農村地區『煤改電』項目補助略高於城區,市級財政每戶補2100元,區一級補助2500元,合計4600元,能覆蓋設備成本,村民不用花錢。至於電價,則是按照『煤改電』的電價政策,每月每戶用電量在2600度以內,按照每度0.2862元執行,超出部分按每度0.507元計算。」

據了解,村裡不少人家每個月都用不到2600度電。村主任劉紅管說:「楊文波家用電量算大的,我們村用得多的不是電鍋爐,而是空氣能熱風機。熱風機供暖覆蓋面小,耗電更低,一天也就用十來度電。為了讓村民充分享受到優惠,『煤改電』和生活用電合一個表計價,這也算是推進『煤改電』的一個辦法。」

家家戶戶選什麼、怎麼選,需要經過村裡嚴格的流程。「我們確定了空氣能泵、空氣能熱風機、快熱式電熱水器、對流式電暖器片四種產品,共有10個品牌,適合各戶不同面積、不同取暖人數,各村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電熱設備。」龍居鎮鎮長仝寧介紹,該鎮有4個村安裝了3174臺空氣能熱風機,安裝最少的是空氣能泵,只有34臺。

煤改氣:管道進村,通氣「管飽」

進入墩臺嶺移民新村時,路中間一條筆直的水泥痕跡,顯示著這裡剛完成回填。埋進去的,正是天然氣管道。

在村裡,家家門前都裝上了統一標識的黃色進氣裝置。十多位村民正站在清潔取暖政策宣傳欄前聽鹽湖區天然氣公司營業部主任劉洪濤講解。「畢竟是個新事物,今年又是第一次使用,我們最近一直在村裡給大家解答疑問。」劉洪濤說。

山西各地對「煤改電」「煤改氣」的獎補資金各不相同。在鹽湖,3年內平原農村地區「煤改氣」壁掛爐設備的補貼資金是6300元,而城區略低一些。「自己掏2000元,這個設備裝上後不光能取暖,還能做飯、洗熱水澡,」村民李黃朋說,「壁掛爐上就能顯示餘額、能設定溫度,我們家調到45攝氏度,一天走20塊錢左右。」

墩臺嶺村支書李科娃說:「我們村共102戶,有97戶完成了『煤改氣』改造。剩下幾戶平時不住人,所以沒有申請。」

推進「煤改氣」,還要考慮管道的鋪設成本。「有的行政村下轄幾個自然村,自然村之間相隔幾裡地,不可能給一個村鋪了管道,不給另一個村鋪。但是如果全覆蓋,就必然會額外多出來一些成本。」張文俊說,在選擇「煤改氣」村子時,儘量選擇平原地區較為集中的、管網容易鋪設的地方。

節能改造:補貼到位,效率提升

銀都花園在鹽湖城區蓋起來已有20年了。以前,在一片林立的新建住宅樓包圍中,這個有著9棟六層樓的小區顯得並不起眼:不僅「矮」,還「單薄」。

現在,銀都花園的房子穿上了一層「外套」:厚度約7釐米的「保暖衣」。遠遠看著,外立面像是新刷的,走近一看,牆體上嵌入了細密的網格狀物。

推進清潔取暖,除了「煤改電」「煤改氣」,還包括對老舊小區的建築節能改造、生物質取暖等措施。建築節能改造的目的,是幫助老舊小區「溫暖過冬」。

但這「衣服」穿起來可著實費勁:潔面、打灰、壓入巖棉板、再打入一層巖棉板……反覆兩次,才能將保暖層安裝好。

巖棉板的手感,摸起來像是軍大衣的內襯。加裝完成的牆壁,敲上去有「咚咚」的聲響。「這可是真正的全覆蓋,從外牆面到樓頂、樓梯間,都要加一遍保溫層。」施工負責人南健民說:「改造不僅限於保暖層,還包括窗戶、陽臺的改造。」

63歲的王猛虎家,陽臺上兩排花正肆意地長。7歲的小孫子光著腳在沙發上來回蹦?,王猛虎指著溫度計說:「去年屋裡經常20度,現在是25度。」據介紹,運城市對建築節能改造的補貼價格是每平方米135元,實施後取暖效率可提升30%左右。

今年,也是山西各地能源局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考。以運城市為例,能源局不少人此前並未從事與清潔取暖相關的工作,多名工作人員表示,「一邊學習,一邊趕考」。

儘管如此,運城市目前已完成冬季清潔取暖改造192026戶,完成率119.7%――有的地方原來沒有列入計劃,改造的時候也新加進來了。

清潔能源代替散煤取暖是必然趨勢,但絕非一日之功。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同城市由於政策劃定不同,所得的獎補資金也不同,另外,如何持續激發電力公司和天然氣公司等上遊企業的參與動力等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優化。

相關焦點

  • 花錢不算多,家裡也暖和(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下))
    原標題:花錢不算多,家裡也暖和(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下))   核心閱讀   位於中條山下的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通過電價優惠、氣源保障、因地制宜選擇供暖設備等舉措,不斷推進「煤改電」「煤改氣」,讓村民有了溫暖乾淨的過冬環境。
  • 煤改電,到劉景屯村算算帳(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上))
    村裡538戶全部裝上電暖氣,乾淨又實惠煤改電,到劉景屯村算算帳(美麗中國·關注清潔取暖(上))核心閱讀又是一年供暖時。對於地處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上的地方來說,紮實做好今冬明春清潔取暖工作,成為這些地方既保藍天、又保溫暖的有效措施。劉景屯村是河南新鄉的一個普通村莊,以前村裡過冬取暖主要靠燒煤,在清潔取暖補貼政策支持下,如今全村538戶全部裝上了乾淨又暖和的電暖氣。薄薄六塊板,在牆面一字排開。板上印著花鳥、書法,乍一看以為是裝飾畫。
  • 乳山:推進清潔取暖 讓村民溫暖過冬
    為提升農村取暖清潔化水平,減少大氣汙染,近日,乳山市大孤山鎮積極推進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提升農村群眾的取暖質量。 「以前在家都是燒火取暖,家裡也不怎麼暖和,現在安這個電熱器,插上電,家裡就能暖和,真方便。」大孤山鎮胡家村村民姜國芝說。 為切實提高農村群眾冬季取暖質量,大孤山鎮前期已組織工作人員到村民家中宣傳了電暖氣取暖的好處及補貼政策,目前,施工人員正加緊施工,為有需要的群眾安裝電暖氣。經統計,今年大孤山鎮約有1000餘戶村民報名參加了電代煤清潔取暖改造工程。
  • 北京1107個村莊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空氣能熱泵助力鄉村清潔取暖
    2018年3月27日,今年北京1107個鄉村進入美麗鄉村建設名單,第一批71個市級試點村將率先啟動建設,重點圍繞「清髒、治亂、增綠」三項要求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年內,還要完成450個村莊「煤改清潔能源」任務, 基本實現平原地區村莊「無煤化」。
  • 冬季取暖什麼省電又暖和 冬季取暖用什麼設備好
    在冬天這個季節氣候非常的寒冷,因此家裡面是必須要安裝一個取暖設備的,只不過現在市面上在出售的取暖設備很多,除了北方其中供暖地區之外,比較流行的取暖設備包括了空調地暖以及電熱毯等等,那麼,冬季取暖什麼省電又暖和?冬季取暖用什麼設備好?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下文章。
  • 全國將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億平方米―― 今冬取暖更清潔了
    德州是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今年繼續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後破」原則,大力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替代。德城區對今年實施「氣代煤」改造的住戶連續3年每個取暖季補貼1000元燃氣費用,集中採購壁掛爐並免費安裝,同時贈送一臺燃氣灶,改造全程費用均由地方財政負擔。截至目前,德城區已累計完成2.3萬戶改造任務。
  • 廣州的冬天有多冷,看看這取暖方式如何,守著這1鍋,暖和又解饞
    在廣州生活這麼多年,每年一到冬天我就被凍的受不了,每次叫冷身邊的朋友們都說我北方長大的還怕冷,你們老家冬天最冷的時候,不都零下30-40度嗎,不過東北的冷和廣州的冷真心不同啊,而且東北的室內都有供暖,屋子裡是很暖和的,不像廣州是家裡外面都很冷哦,冬天我在廣州感覺就2種方法取暖最舒服,一種是躲在被窩裡不出來,還有一種是吃火鍋超暖和,吃著吃著就渾身都暖和了
  • 邯鄲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51.98萬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陳鵬)「從燒煤改成燒天然氣後,屋裡乾淨、暖和多了,再也不用半夜起來侍弄鍋爐了。」近日,說起「煤改氣」,邯鄲市峰峰礦區西固義鄉西趙莊村村民李平賢不禁豎起大拇指。河北省住建廳供圖(資料片)同在該鄉的西固義村2018年就實現了「煤改氣」,村民老唐給筆者算了一筆帳:家裡五口人,之前用煤取暖時,一個採暖季大概用2噸煤,約需1600元錢;現在用天然氣取暖,需要花費3000元左右,政府最高還能補貼1300元。「算下來花費差不多,用天然氣取暖還乾淨,屋裡、院裡也顯得敞亮多了。」老唐笑著說。
  • 農村取暖方法真新潮,不燒煤不用電,環保又暖和
    農村取暖方法真新潮,不燒煤不用電,環保又暖和一提起冬天,大家想到的便是那非常低的溫度。在以前,由於經濟還有技術不夠發展,所以很多地方幾乎都沒有取暖的裝備,特別是農村。所以那時候的冬天是非常難過的,但是現在,因為農村有了這樣的取暖裝備,冬天再也不用怕冷了。以前的農村地區,每當冬天來的時候,大家總是會在自家房子裡,點上煤氣爐,不僅可以取暖,並且還能夠在煤氣爐上做飯,不過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它不夠環保。
  • 河北保定深入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乾乾淨淨過暖冬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賈村鎮王文村村民劉利琴告訴記者,王文村今年實施了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家家戶戶通了燃氣管道,換上了燃氣採暖爐。「氣代煤」雖然清潔環保,但在推進過程中,部分村民對於使用成本和取暖效果仍覺得沒底。緊鄰王文村的張過村,去年整村完成了冬季清潔取暖改造,使用一冬後,村民懸著的心落地了。
  • 今年我國將新增清潔取暖面積15億平方米左右 「煤改電」成主力
    推進冬季清潔供暖,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截至2019年底,我國清潔供暖面積已達到120億平方米、清潔供暖率為55%,兩者分別較2016年增加51億平方米和21個百分點——這是記者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中國清潔供熱峰會暨行業年會上得到的一組數據。
  • 清潔取暖 溫暖過冬|秦皇島全力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工作
    清潔取暖,一頭牽著百姓冬天裡的溫暖,一頭連著藍天白雲。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光熱+生物質」……,這個冬天,秦皇島的農民們用上了新式取暖設備,有了溫暖又乾淨的過冬環境。它不僅清潔環保、升溫快,而且有政府補貼,一個季度下來比燒煤還便宜,真是感謝政府這貼心的好政策。」經過近一段時間的體驗,秦皇島市海港區上營村群眾郭蓮英對清潔供暖帶來的新生活讚不絕口。空氣源熱泵設備空氣源熱泵設備儲水箱。長城網記者 祖迪 攝往年,上營村的村民都是靠自購散煤取暖。
  • 讓民心更暖天更藍——海區千裡山鎮清潔能源供暖惠民紀實
    入冬後,城市進入集中供暖季,農區居民如何取暖呢?近日,記者來到海勃灣區千裡山鎮,發現各類清潔能源供暖模式走進農區,農區居民家裡溫度適中,冬季生活環境也有了極大改善。  在新豐村,想像中撲鼻而來的煤煙味並不存在,展現在眼前的是湛藍的天空,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氣。「我們這裡做飯、取暖、燒水用的都是天然氣,很多年都不生爐子了。」
  • 農村新型取暖方式,不燒煤不用燃氣,既暖和又經濟實惠!
    每次到了冬天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的發愁吧,因為在這個季節,取暖在農村地區就成為了一個大事。尤其是這幾年煤炭不讓燒了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取暖成本真的是有一些高了。雖然國家會有一些補貼,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會覺得不是很合算。
  • 學日本家裡裝個地爐,到了冬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別提多暖和了
    寒冷的冬天悄然來襲,各種取暖神器快快用起來,日本除了裝修有道之外,取暖方面也值得我們學習,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日本被爐取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地爐設計,除了取暖外,還兼具這4大功能,家裡烘乾機、燒烤爐都不用買了,1"爐"多用,我羨慕了!
  • 中裕燃氣助力濮陽鄉村「清潔取暖」
    敲開一戶村民的家門,說明來意,大媽熱情地把他們請進家門,說:「大晚上的,辛苦你們特地來幫我家通氣,這下該暖和了。」兩個小夥子進入大媽家中進行試壓、通氣點火,看到壁掛爐順利啟動,灶具打火,大媽興奮地翻著手掌取暖,說:「你們先坐一下,喝口水,暖暖身子。」「不了,還有幾家要裝,我們得趕緊過去。」和大媽告別後,小夥子們走向了下一家……這是濮陽中裕能源有限公司鄉村「清潔取暖」通氣點火現場。
  • 「清潔取暖「大講堂」」杭州為何力推分戶式供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一直是人們心中富庶安康的一片寶地。近年來,隨著杭州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陰冷氣候下的冬季取暖需求不斷提升,微博熱搜和百度指數關於南方供暖的話題此起彼伏,阿里電商數據裡電油汀和壁掛爐在江浙滬等地區的銷售數據也是年年攀升。
  • 「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取暖受推崇
    中國能源報記者 仝曉波 「根據河北省發改委建議,我們在石家莊市平山縣孟家莊村實施了若干農戶太陽能採暖示範項目,從示範項目的實施情況看,太陽能採暖解決方案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採暖成本比燒煤還低,且室溫穩定可控、調節方便,也不像傳統太陽能產品那樣經常出現故障,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 冬季取暖,空調和小太陽哪個更省電更暖和?通過比對一目了然
    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了,很多的家庭也開始選擇了一些取暖設備來取暖,冬季取暖的話常見的取暖設備有空調和小太陽的,不少家庭在選購的時候會糾結,不知道該怎麼選。冬季取暖,空調和小太陽哪個更省電更暖和?通過比對一目了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一天取暖花50,冷得還穿羽絨服:農村清潔取暖遇難題
    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農村居民生活向綠色清潔轉變的重要舉措,農村清潔取暖改造正在或已在多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