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上的香港警察

2020-12-16 人民日報

  持續兩個多月的非法集會和暴力活動,把香港警察推到風口浪尖。

  這是一支聞名遐邇的現代化警隊,至今年7月底,香港警務處有3萬多名正規警察、輔警及4000多名文職人員。香港回歸後,警隊被譽為世界上最專業的警察機構之一。

  為了止暴制亂,他們夜以繼日,艱苦奮戰。兩個多月來他們受累、受傷、受攻擊、受委屈,在困難時刻,仍然無畏無懼、堅守崗位、維護法治。

  警隊執法:文明克制,公認夠專業

  進入6月以來,香港激進示威者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警察,煽動仇警情緒。而事實與他們誣衊攻擊的完全相反。

  公開報導顯示,香港激進示威者的裝備不斷升級,其武器庫甚至有危險化學品。7月,警方在荃灣查獲烈性炸藥TATP、燃燒彈和一批武器等,抓獲3人。

  一線警察指出,激進示威者攜帶的武器越來越危險,從石塊、鐵棍到發射鋼珠的彈弓和傘尖綁著刀的雨傘,嚴重威脅在場警員的生命安全。

  8月18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有團體以針對警方的口號舉行集會表示遺憾。發言人說,兩個多月來,多間警署受到總計超過75次攻擊和破壞,至今共有約180名警員被襲擊受傷。

  從警20多年的英籍香港警察、總警司莊定賢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他從警以來面對的最危險局面。在某些危險的局勢下,可能會有百名示威者包圍著一名警察的情況。

  8月13日晚,一名警員在機場內被一群激進示威者擠到角落瘋狂毆打,生命受到威脅,警員拔槍指向激進示威者,才得以脫險。

  警方東九龍總區衝鋒隊高級督察黃家倫,8月5日在黃大仙執勤時被激進示威者擊傷,一顆牙齒碎裂,但他堅持住,繼續工作。

  即使文職人員,也可能受傷,警察公共關系科一名警官告訴記者,他在前方負責媒體聯絡,有一次被彈弓射來的磚頭擊中腰部。

  8月19日,針對激進示威者指控「警察濫用暴力」,警方凌晨發表聲明指出,過去兩個多月不少大型示威活動都出現暴力事件,警隊一直保持克制忍讓,只是在有人暴力衝擊或作出違法暴力行為、危害在場人士的人身安全時,才使用相應武力加以制止。激進示威者忽略其首先挑釁警方及暴力衝擊的行為,只批評警方使用武力,是倒果為因,很不公允。

  警方在8月19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指出:「只要示威者不使用激進的手法及暴力衝擊警方,警方亦不會使用武力。」警官引用了一個例子:8月17日有激進示威者在旺角道天橋上向下投擲垃圾桶,導致警車車頂凹陷,警員於是從橋下向上發射一枚布袋彈。當時橋下有記者及市民,不少人沒有穿著保護衣物,高處擲下硬物足以致命,現場警員發現有人意圖進一步投擲硬物,為保障其他市民安全,作出適合的判斷和行動,完成後發現橋上激進示威者散去。可見當時的決定是恰當及正確的。

  曾任警隊高級督察的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成員傅健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前線警員高水準執法,其表現讓他「既驕傲又心痛」。他認為,警方一直是克制及容忍的,現場處置僅使用所需的最低武力。他舉例說,有個女激進示威者向警方投擲高腐蝕性的通渠水,卻失手把自己燙傷,在場警員雖被她瘋狂辱罵,仍然第一時間對她施以救助,「如此表現,實在令人敬佩!」

  這些事實,市民更看在眼裡。日前,署名「不再沉默的香港市民」發布文告指出,面對非理性的暴力行為,警隊一直忍辱負重,維持著社會秩序。

  香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那些指控「警察濫暴」的人,完全是顛倒黑白。事實是激進示威者一次次堵路、襲擊、打人、擲物、圍攻警署在先,警方只是使用適當武力恢復社會秩序。

  任職教育界的曾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某些媒體鏡頭專門記錄警察向激進示威者施放催淚彈等畫面,卻完全忽視由激進示威者首先發起的猖狂襲警行為。

  一線警員:累到虛脫,家屬受欺凌

  警察執勤有多辛苦?一名前線警察在社交平臺發文講述真實情景:對面的暴徒隨時會扔來一個汽油彈,磚頭飛過來如同「下雨」,還有好幾所警署被人縱火。「背著三四十磅重的裝備,最長連續30個小時跟激進暴力分子對峙,累了就睡馬路、坑渠邊」。同事們拿破爛的塑料路障和紙皮箱當枕頭,席地而睡。

  用餐時有後勤送到行動地點,但只能輪流讓一小部分人暫離防線,退後十幾、二十幾米,坐在馬路上快速進餐。「曾有過連續10個小時不停地消耗體力,卻完全沒有吃東西。同事來送飯,卻被暴徒毆打。」

  現駐守九龍東警區的阿明本身並不是一線的防暴警員,他告訴本報記者,常常看見同事從前線回到警署後,滿頭大汗、雙眼通紅,還有人脫下裝備後雙手發抖、站也站不穩,「基本上每個人都臨近虛脫狀態」。

  阿明解釋,防暴警員在暑期高溫潮熱的天氣裡,穿戴幾十斤重的防暴裝備連續執勤,對體能的消耗很大。而且,大多數警員為了少去廁所,往往長時間滴水不進,「不補充水分,又大量出汗,就是鐵打的人也會受不了啊!」

  香港警察面臨的空前壓力來自方方面面。立法會7月1日被激進暴力分子暴力衝擊破壞。一名防暴警察的妻子後來發文講述家裡的情景:「我丈夫經過一天的奮戰後回到家中,身心俱疲,還沒來得及衝涼便睡倒在沙發上。醒來看到電視新聞回放片段,『尊貴的』議員在那裡批評警方,我丈夫非常氣憤,委屈落淚,握在手中的玻璃杯也爆裂,血水從指縫間滴下。」

  香港警察屢遭無理指責,家人也經常受到騷擾、辱罵和威脅。有警察宿舍被噴上「禍必及妻兒」字句,還有警察子女在學校遭到欺凌。

  金鐘添馬公園,一場挺警方的集會上,一位警察家屬談起近來遭遇時情不自禁落淚。她無奈地說:「我現在不敢跟人說我是警察家屬,甚至不敢討論相關話題。」有的家屬打車或坐巴士選擇提前或者遲一站下車,再走回警察宿舍的家……

  8月22日,特區政府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莫俊傑在記者會上透露,共有1614名警察及家屬的個人資料被人發布在網上,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生日、住址、照片等,這些警員和家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滋擾、恐嚇。

  市民:為警察加油,公道在人心

  廣大香港市民以多種形式表達對警隊的敬意和支持。多場全港性的挺警活動獲得熱烈響應。8月10日是由守護香港大聯盟發起的「全民撐警日」,市民自發到各警署登門感謝、送上心意賀卡、聯署公開信、眾籌購買慰問品等。當天就有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參與,之後,挺警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阿Sir,見到你們受傷,我們心痛了!」深水埗一位居民在慰問信中寫道。

  「你們站在守護『一國兩制』的最前線,多謝你們,加油!」這句話來自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

  「侮辱和謾罵沒有讓你們猶豫,磚頭和鐵枝沒有讓你們畏懼!」一位社團領袖說道。

  「縱使前路有多艱辛,我們都會支持你們!」這是一位市民的勉勵。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曾先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曾加入「少年警訊」。憑著多年對警隊的了解,他始終對香港警察充滿信心。黃大仙警署遭破壞後,他第一時間趕去慰問警方。他說,當天在警署外看見辱罵警察的字句,又心痛又氣憤,「宿舍窗戶碎裂滿地,外牆邊仍有縱火的痕跡,不敢想像警察家屬在此度過了怎樣黑暗的一夜。」

  他憤慨地表示,激進示威者屢次用武力挑釁警方,事後又四處造謠,甚至反咬一口,令前線警員被無故懷疑及抹黑,執法舉步維艱,「我沒有能力幫他們分擔工作任務,但我要讓他們知道,有良知的香港市民都與警隊站在一起。」

  阿明對本報記者表示:「外界的攻擊侮辱,打壓不了我們的士氣,大家會站得更近、更加團結。」

  (本報香港8月25日電) 

相關焦點

  • 回味香港電影:從香港警匪片的警察形象,初步了解香港警察系統!
    回味香港電影:從香港警匪片的警察形象,初步了解香港警察系統!「香港皇家警察」這個名詞許多熱愛香港電影或電視劇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你有權保持緘默,你所說的一切將會成為呈堂證供」這句話陪伴了許多八零九零的童年時光,隨著影視作品的輸出,觀眾們也多多少少了解到香港警察的雄姿。香港警察是香港的八大紀律部隊之一。
  • 江西警察給香港警察回信刷屏
    這段時間,全國14億多同胞,都在關注香港、力挺港警,一封內地警察給香港警察的回信,悄然在全網火了起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央媒也紛紛轉發。
  • 香港警察是如何高效維護香港安全的?
    說起香港警察,大家不禁會想到《無間道》《新警察故事》《寒戰》《拆彈專家》等一系列影視作品中的「阿Sir」形象。香港的警察不僅在影視作品中驍勇善戰,在現實中也是如此。日前,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一家珠寶店遭到搶劫,香港警方在當天便迅速抓獲犯罪嫌疑人。憑藉維持香港較低的犯罪率和較高的破案率,香港警務處屢次被國際刑警組織譽為「亞洲最佳」的警務機構。
  • 香港警察樂隊:用音樂守護香港
    香港警察樂隊:用音樂守護香港香港警察樂隊音樂總監李家寶拿著一支白色指揮棒走進了排練室。他身穿警服,佩帶警司肩章,走路時身姿挺拔,有著香港警察的精氣神兒。這個樂隊共有三位音樂指揮。「我們是香港警察中最擅長音樂的。」李家寶說。
  • 香港警察「精氣神」哪裡來?(說香港)
    在香港當警察,管理嚴,要求高,壓力大。警務規定明確而具體。港島、九龍的警察,接到999報警後要在9分鐘內趕到現場,新界則是15分鐘內。如未趕到,要向上級作出解釋。港警中,半數以上屬於巡邏警察,執勤時很專注,即使沒有事情要處理,也不能打私人電話、辦私人事項。如果巡邏時顯得很疲倦或不專業,隨時可能被投訴。警隊倡導「積極向上、健康生活」的文化氛圍,鼓勵每一個警察多運動、不吸菸、少喝酒。
  • 如何考取香港警察?
    了解香港警察,從他們共同的母校開始  走進香港警察學院,身著制服的教官身形走姿整齊劃一,左手臂腋下夾一根短教鞭
  • 香港警察隊伍的警銜,與內陸警察的警銜,有多大的不同?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與大家聊了香港警察隊伍的工資待遇。其實,關於香港警察隊伍的故事還有很多。今天,我們聊一聊香港警察隊伍的警銜,目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警察隊伍都使用了警銜。我國內陸地區從1992年開始使用警銜,與香港地區的警察相比,兩個地區的警銜樣式和等級不一樣,但是又比較相似。那麼,兩地警察隊伍的警銜,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
  • 香港警察「精氣神」哪裡來
    正因如此,日前對7警案的判決結果震驚了香港社會。人們想不通,非法示威人員圍攻、辱罵,甚至用尿液淋潑警察,被法庭輕判,而辛苦執勤、每天平均工作15小時、承受巨大壓力的警員,卻遭重判入獄。社會各界紛紛聲援被判刑的警察,2月22日晚,香港3.8萬人集會,要為警察討回公道。  不可否認,7警案對香港警隊士氣多少有影響,但專業精神又使他們在抗爭時謹守分寸、適可而止。
  • 香港警察「精氣神」哪裡來?
    正因如此,日前對「七警案」的判決結果震驚了香港社會。人們想不通,非法示威人員圍攻、辱罵,甚至用尿液淋潑警察,被法庭輕判;而辛苦執勤、每天平均工作15小時、承受巨大壓力的警員,卻遭重判入獄。不可否認,「七警案」對香港警隊士氣多少有影響,但專業精神又使他們在抗爭時謹守分寸、適可而止。他們的狀況、境遇以及待遇等「警察故事」,再次引人關注。
  • 香港的警察隊伍,1997年回歸之前,為何號稱是皇家警察?
    英國人屢屢趁火打劫,逐步獲得了九龍等地,形成了香港地區現在的區劃。雖然香港警察隊伍成立的時間非常早,但並沒有當地人。起初,所有的警察都是外籍警察,例如英國本土警察和其他殖民地抽調的警察。其中,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的警察很多。這些警察不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甚至不會說漢語。無論是交流還是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難度。
  • 香港警隊來了「特務警察」
    撰文 | 董鑫香港警力迎來擴充。11月14日下午4時,香港特區政府網站刊登新聞公報:香港警務處處長已根據《公安條例》(第245章)第40條,委任一批懲教署人員為特務警察,以增加警方的人手和力量。誰來委任「特務警察」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查詢香港特區的《公安條例》(第245章),其中規定,行政長官可隨時藉命令授權警務處處長,以書面方式委任任何願意擔任特務警察的人為特務警察,任期由行政長官在該命令中指明。
  • 香港黑社會為什麼把警察叫做條子?
    我們在看港劇和港片時,經常會出現警察突擊掃黃或檢查賭場的畫面,而香港黑社會就會叫警察條子。那麼,條子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對此眾說紛紜,有很多有趣的說法。是因為基層警察的制服上都繡有代表級別的橫杆,一條一條的,級別越高,條條也越多,看上去就像麻將牌裡的「條子」一樣,所以看到巡邏的警察就以「條子來了」作為暗號。就這樣喊來喊去,「條子」就成了警察的別稱了。
  • 香港地區的警察隊伍,1997年以前,為何被稱為皇家警察?
    對於很多80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對於香港地區拍攝的一系列刑偵影視劇肯定不會陌生。在90年代初期,很多香港警察在抓捕罪犯的時候,總會先喊一聲「我們是香港皇家警察。」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當時,香港地區的警察隊伍和英國國王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何會被稱為皇家警察呢?
  • 香港的地區的警察,為何在1997年之前,被稱作皇家警察?
    香港的地區的警察,為何在1997年之前,被稱作皇家警察?   本文由 【歷史課代表淼淼】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中國香港警察的警銜,和大陸警察的警銜,有什麼區別?
    ,經常出現香港警察的身影。英國開始重視華警的重要性,進入20世紀前期,香港警察開始擁有警銜。請注意,香港警察的警銜是在英國警銜的基礎上發展的。英國警銜分為:總監、警司、督察、警長、警員等等,而香港警察的警銜分為:警務處長、警司、督察、警長、警員等等。其實,兩種警銜基本上是一樣的。例如英國警察中的總監,又分成了總監、副總監、助理總監和副助理總監。香港警察中的處長,則是分為警務處長、副處長、高級助理處長和助理處長。在1997年之前,香港警察的警服和警銜都與英國警察非常接近。
  • 寫給香港警察的信
    寫給香港警察的信 2019-08-12 14:50:09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10 海外網8月12日電 香港的遊行示威活動持續兩個月有餘,面對暴徒四面八方的攻擊、反對派政客顛倒黑白的詆毀,香港警察臨危不亂,保護家園,維護法治尊嚴。
  • 香港警察夠克制了!不信看看西方警察都是怎麼幹的!
    當時,大量示威者湧上紐約街頭,表達對美國財富分配不公、政府政策偏袒富人階層的不滿。  上萬名民眾帶著睡袋和帳篷,在被視為「資本主義罪惡中心」的華爾街金融區,安營紮寨。美國警察抓捕「佔領華爾街」運動抗議者。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事件發酵後,2011年11月,紐約警方展開突擊行動,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進入抗議者的大本營祖科蒂公園,將他們驅散或抓走。
  • 中國香港警察的警銜,和內陸警察的警銜,到底有多少不同?
    因此在1844年,英國已經開始在當地人中招募警察,也就是華警。在漫長的19世紀中,英國的警察制度在不斷的完善。與此同時,英國又獲得了九龍和新界,形成了香港地區現在的輪廓。起初,香港警察和英國警察的警服不一樣,當地警察沒有警銜。但華警的數量越來越多,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
  • 中國香港警察,和澳門警察的警銜模式,到底有多大差別?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講了一系列我國香港警察隊伍的歷史故事。有朋友留言,希望作者和大家聊聊內陸、香港和澳門三個地區的警察隊伍警銜的模式。 首先,我們聊一下世界警銜的發展模式。
  • 今天,他們為香港警察送上鮮花
    今天,他們為香港警察送上鮮花 9月3日,民間團體「愛港聯盟」在香港警察總部外發起倡議活動,要求支持香港警察止亂制暴,特區政府立即啟動《緊急法》。 「無言感激,香港猶幸有你!」「讓我們向委屈的警察敬禮!」香港市民們手持一張張暖心標語,向警察表達自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