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必得
前面幾期連續講解了科技論文各個部分的準備和寫作,並提供具體例子來說明怎樣才能寫好各個部分。而且這些例句都是原創,希望這些乾貨能夠讓你在科技論文寫作時如虎添翼。
今天我們把之前講過的各個部分有機的「組裝」起來,深入討論一篇科技論文寫作的完整全過程,以及所涉及的關鍵步驟。掌握了這些,你的論文構思和寫作將更加順暢更加有的放矢。
在論文投稿之前的準備過程往往是漫長的,並且這個過程並不是直線前進的,你經常需要中途返回去修改、驗證,甚至對於部分已經寫完的內容進行重寫。
此外,文章的其他作者往往在不同時間和階段還會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細化和加強。這些讓整個文章的準備過程更加複雜和無序,然而每一位作者都希望能夠遵循一個切實可行的流程來讓論文寫作過程更加容易和高效。基於此,我們提供了貫穿於論文寫作全過程中的一系列流程,按照這樣的流程去準備你的論文文稿,將會使你事半功倍。
第一部分:初稿寫作的實用步驟
1. 選取一組你認為可以構成一篇文章的主要結果。把相關的結果和數據放在一起,並且與論文的其他作者討論以下這些問題:
· 這些結果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 這組結果是否已經足以講出一個好故事了?是否需要添加額外的數據來加強這個故事?或者要刪除一些數據來使要講的故事更加連貫和條理清楚?
· 哪些大神將會是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這些數據所講的故事的意義有多大?選取什麼期刊作為投稿目標?
· 整個文章準備過程中應該怎樣分工?所有的作者中,誰要做什麼來完成這篇文章?
· 哪些人將被列為作者?作者的順序是怎樣的?
· 怎樣的一個時間表對所有的作者是切實可行的?大概多久可以完成文章的初稿?
2. 在你的研究小組裡面做個小小的口頭報告,講一講研究背景,研究動機,所用到的假設,重要的方法,主要的結果,以及結果討論和結果的意義。讓小組成員提供反饋,他們有任何對於你的報告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提問。
3. 查看目標期刊的投稿須知,並且下載所提供的論文模板。
4. 根據期刊的要求,細化展示數據的圖和表。在這一步,反覆思考是否所有的圖和表對於講這個故事是必須的,有必要的話,合併或者刪除一些圖表。確保每一個圖和表展示給讀者的信息是清晰明確的,並且在每個圖和表下面十分簡短的列出這些數據所說明的要點作為提示和備忘,以便在寫「結果」和「討論」時能夠圍繞這些要點。
5. 開始寫作「結果」部分,強調突出這些結果說明了什麼。
6. 列出來你覺得可以放置在」討論」部分的想法或者要點。
7. 初擬或者細化論文的題目,讓其反映出文章最主要的信息。
8. 寫作「方法」部分,或者類似的部分。
9. 寫作「引言」部分,具體可以參考我們之前關於「引言」寫作的文章。
10. 寫作「討論」部分,注意要與「引言」部分有所呼應,這樣不僅前後邏輯連貫,也讓文章有更強的說服力。順便可以寫作「結論」部分。
11. 寫作文章「摘要」。
12. 給出文章的關鍵詞。
13. 把以上各個部分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初稿。
14. 細化改進你的初稿,具體步驟請見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修改初稿的流程
1. 把整篇初稿放在一邊晾一陣。一般建議至少有48小時的間隔期,讓你的大腦徹底走出你寫作時的思維模式,然後再回來看看你所寫的是否表達了你要表達的意思。
2. 當你再回來看這篇文章時,建議你把全文列印出來,這樣你隨時可以在任何地方添加修改和筆記。另外,閱讀紙質文章也會讓你換一種(思維)方式來審視你的作品,這樣會更加容易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3. 閱讀完畢之後,重新從頭開始,解答你找出的所有問題,並且根據你的修改和筆記改進文章。
4. 繼續步驟2和3,反覆閱讀和改進你的文章,直到你滿意並對文章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為止。
5. 接下來專門審查文章寫作的句子間,段落間,以及章節間的邏輯連貫性:
· 檢查重要的段落是否都有中心句。
· 檢查句子和段落是否遵循從概括到具體,已知信息在先,新信息在後的原則。
6. 之後檢查拼寫,標點和語法:
· 特別注意那些你經常拼錯的詞,利用查詢功能找到所有可能習慣性拼錯的詞。
· 始終讓計算機的拼寫檢查處於開啟狀態,但同時注意此項功能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專業詞彙或者人名地名無法識別,需要你添加到詞庫中,或者有些模稜兩可的情況計算機無法辨別應該使用哪種,如there還是their,it’s 還是its等等。
· 檢查標點和斜體,尤其是et al.,這個很多人會用錯。此外有些動植物種屬的名稱需要使用斜體。
7. 檢查文獻引用的正確性和順序性,以及參考文獻列表:
· 如果你使用一些軟體來插入文獻的話,比如Reference Manager或者EndNote,將會省很多功夫,但仍然需要檢查引用和文獻列表的標號一致以及是否會有亂碼出現。
· 如果你是手動插入文獻的(相信不少老教授還在這樣做),那就要仔細檢查正文中引用的每一篇文獻是否都列在參考文獻裡面了,確保列出來的每篇文獻在正文中出現過至少一次,並且參考文獻的格式全都一致。
8. 再次閱讀一遍目標期刊作者須知裡面的格式要求,並與你的文稿作對比。
9. 最後一遍檢查,全文通讀一遍看看是否有些很小的或者很隱蔽的錯誤沒有發現,最好是請一位同事或者朋友幫你過這一遍,他們更容易輕輕鬆鬆的找出你看幾遍都發現不了的錯誤。
「
投必得學術的文章寫作系列會每周推出一篇跟大家科研寫作息息相關的文章,如果您有具體問題,歡迎在評論部分討論。
」
參考來源: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 2ndEdition. Margaret Cargill and Patrick O』Connor.
- END -
排版 | 阿和
圖片 | pexels.com
版權 | 基於CC0協議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小麥族多組學網站:http://202.194.139.32
投稿、合作等郵箱:13148474750@163.com
微信群: 加群點擊小麥研究聯盟交流群
雜誌影響因子查詢:點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