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來聊聊論文寫作裡面一個可能比較冷門兒的方面——圖表。
很多人都可能沒有意識到,圖表實際上是展示研究成果最有效的方式。咱們回想一下自己是怎麼讀論文的。在點開一篇論文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是首先看標題,接著掃一眼摘要,然後看兩句引言,正文是不怎麼會看的,全都是通過一連串的圖表來匯總論文信息。最後讀一下結論。如果是需要大量閱讀文獻的時候,甚至只看論文標題和圖表。
我們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是這樣,期刊審稿人其實也一樣。而且他們看了太多太多的已發表的和投稿的論文,所以對所指清晰且信息豐富的圖表那肯定是更加敏感。如果我們把圖表做好,也一定能讓審稿人特別感興趣,會大大提高過稿的機會。
相對來說,展示表格比加圖形要容易。大多數表格都只需要列數據,常用的是三線表;而圖形則需要一些設計,這樣才能讓你的結果或者結論更加「炫酷」地展示出來。圖形的設計是個很宏大的命題,可能幾本書都說不完。通常情況下,論文寫作中的圖形掌握一個簡明簡約的原則就可以了。
關於圖表,能談的非常多。咱們今天主要聊三個方面。
問題一:何時用表,何時用圖?
很多時候,展示數據既可以列表,也可以做圖,Excel中也有把數字圖形化的功能。那麼,什麼時候用表,什麼時候用圖呢?
很遺憾,這個問題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很多人喜歡在列數據的時候,首選用圖,這也是不對的。比如下面這個例子,確實用彩色的柱狀圖了,但數據展示效果非常差,而且也並不美觀。
如果把同樣的數據還原成表,不但簡潔美觀,而且在表達數據的時候也更精確,量化得更好。
當然,有些蛋白的樣子,或者計算機模擬的結果,本身圖很漂亮,那就用圖好了。
問題二:圖注怎麼寫?
關於圖表,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是跟文字有關的圖注,也就是對圖表的說明性和解釋性文字。
論文寫作中的圖注,把握四個原則就好了。
第一,獨立原則。
一個好的圖注,一定是有一定獨立性的。圖注肯定與圖表配合,所以這裡的獨立性是指相對於正文文字而言。圖注的獨立性,保證了圖表的內容可以單獨理解。這是照顧包括審稿人在內的讀者的閱讀習慣。畢竟,沒有人想在看不明白一張圖的時候,再從圖前後的文字中找說明吧?
第二,扼要原則。
雖然沒有任何說明對圖注的字數作出限制,但長篇大論的圖注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圖注的字號比正文小很多,如果寫太多內容的話,讀者閱讀起來也會很困難,甚至遺漏重要信息。因此,圖注一定要簡明扼要,短小精悍,不需要包含可在方法部分中找到的大量實驗細節,概述即可。
第三,從無原則。
理論上來說,設計精當的圖表是不需要任何圖注的,圖表本身已經足夠傳達必要信息。所以,最好的圖注就是沒有圖注。根據這個原則,即使圖注必要添加時,也一定要易於理解。
第四,匹配原則。
匹配原則並不與獨立原則相矛盾。匹配一方面是圖注跟圖表匹配,再就是圖注跟正文匹配。前者側重於表意的匹配,後者則是形式。比如圖注的顏色要跟正文一致,一般不加彩色。
問題三:圖裡該有多少數據?
很多人在做圖的時候,存在一個誤區,想把儘可能多的數據放在一張圖裡,覺得把工作量放出來,可能會給審稿人一種論文很紮實的感覺。
能給審稿人形成這樣的印象肯定是好的,但前提是千萬不要讓數據混亂不清,那就白瞎了自己的好數據了。比如下面這張圖,把四組數據都放到一張表裡。雖然用了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組別的數據,但符號相似度太高,即使畫上趨勢線,也很凌亂。
有的人可能會說,可以給四條線分別加上顏色。這個主意不錯,也確實有很多人這麼做了,但是我們要考慮到,絕大部分研究者的印表機,都是黑白的。即便是彩打,也很少有人專門為一份文獻打彩色。如我一般老派的人,喜歡把重要論文列印出來閱讀,據我了解,很多審稿人也有這個習慣。因為實體閱讀,會讀得更慢更仔細,也更容易讀出文章的意思,更容易看到文章的錯誤。遑論來回翻頁和隨手做標記的便利性。所以,加彩色線條的主意確實不錯,但恐怕列印出來就沒那麼清楚了。
在黑白主色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把四組數據分成兩組,比如下圖中把Pd/MgO 和Pd/AL2O3的數據分成兩組。這樣,即使全都用虛線來表示趨勢,也一目了然了。
其實,論文中的圖表,本質上是一個邏輯問題。好的圖表是可以完整表達論文內容的。如果大家留心那些一流雜誌的論文,單單僅靠圖表,就能把論文的「故事」講得很完整。所以,我個人認為關於圖表有這樣一條金線:只看圖表,就知道論文做了什麼。
曾經有一位論文寫作高手跟我說,製作一張圖表所花費的時間,要比同樣版面大小的文字多十倍。誠哉斯言!
當然,如果你不知道圖表該怎麼做,也完全不必慌張。還有投必得啊!七項全能的投必得會在近期推出統計圖表服務,讓你的論文直觀呈現,打動審稿人!當然,為了踐行我們助力科研的最終目標,我們也會將製作圖表的方法發給客戶。
往期系列推送:
科技論文寫作|怎樣寫「引言」才能引人入勝
科技論文寫作|還不明白麼?審稿人看的就是摘要!
科技論文寫作|如何輕鬆漂亮的寫出Introduction!
科技論文寫作|讓SCI論文更出色,這套流程不容錯過
基金申請和論文寫作的那些事
徐雲碧科技英語寫作(視頻版)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小麥族多組學網站:http://202.194.139.32
投稿、合作等郵箱:13148474750@163.com
微信群: 加群點擊小麥研究聯盟交流群
雜誌影響因子查詢:點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