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寫作|SCI論文Introduction 和Conclusion的寫作建議

2021-02-19 小麥研究聯盟

本期,筆者和大家聊聊SCI論文中的IntroductionsConclusions部分,它們扮演著特殊的角色,需要各位SCI論文作者給予特殊關注。

一個好的Introduction應該明確地給出SCI論文主題,提供科學研究的基本背景,並指出科學研究的主要工作。此外,Introduction還需要吸引讀者的興趣。

一個好的Conclusion可以把觀點放在一個更大的研究背景下結束整篇SCI論文。在某些情況下,Conclusion還將引發人們進一步思考。

因為沒有兩篇SCI論文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沒有一個寫作公式會自動為你生成IntroductionConclusion。但是下文的指導原則將幫助你構建一個合適的IntroductionConclusion


2. 如何寫一個有趣的、有效的Introduction?

3. 關於Conclusion的一般性建議


4. 如何寫一個有趣的,有效的Conclusion?


5. 論文體裁如何影響我的Introduction或Conclusion?



有些作者覺得有了完美的Introduction,才開始寫論文的主體部分。筆者要提醒這些作者:在Introduction中投入太多時間是危險的,高效的論文寫作和計劃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先寫Introduction,探索自己對主題的想法。如果是這樣的話,請記住在以後的階段壓縮你的Introduction。可以把Introduction的寫作留到論文寫作的後期階段。有些人在完成文章的其餘部分後才寫Introduction。另一些人先寫Introduction,然後根據論文主體部分的內容進行重寫。大多數論文的Introduction可以用一段話,佔據首頁的一半到四分之三。Introduction可能會更長,也可能不止一段。Introduction的長度應該與論文的長度和複雜性有一定的關係。一篇20頁的論文可能需要2頁的Introduction,但一篇5頁的論文則不需要。儘快說重點。一般來說,第一句話中應提出SCI論文的主題。一個常見的錯誤是開始時過於寬泛或離題太遠。避免全面的概括。如果你的論文有一個主題,你的主題陳述通常會出現在Introduction的結尾,注意這並不是一個硬性規定。例如,你可以在論文後面畫一個簡明的路線圖,以勾勒出你的論點、論據的基本結構。論文內容越長,路線圖就越有用。

如何寫一個有趣的、

有效的Introduction?

考慮以下策略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充實你的Introduction

找到一個驚人的統計數據,說明你要解決的問題的重要性。

引用一位專家的話(但一定要先介紹這位專家)。

提到一個論文將會被反駁的常見誤解。

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信息來介紹這篇論文。

用一段簡短的敘述或軼事來說明你寫這篇論文的原因。

在一篇SCI論文中,解釋關鍵的科學概念並參考相關文獻。

在技術性較強的論文中,定義一個讀者可能不熟悉但對理解文章至關重要的術語。

充實你的Introduction,你想要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

筆者總結幾點關於Conclusion的建議:

Conclusion不僅僅是對觀點的總結或對論點的重述,還要提醒讀者你提出的證據對你的論文有何貢獻。

和論文的其他部分一樣,Conclusion涉及到批判性思維,對你的論點表達最後的想法。

在論文的Conclusion,稍微擴展一下你的關注點,讓你的讀者思考一些東西。

對於大多數文章來說,一個好的段落就足以形成一個結論。在某些情況下,兩到三個段落的結論也是合適的。


下面的策略可以幫助你寫好Conclusion

如果你的文章涉及一個當代問題,那麼你闡述不關注這個問題可能產生的後果。

寫一下具體的工作方案。

使用恰當權威的引語或觀點作為你所得出的結論。

給出一個驚人的統計數據、事實或圖像來闡明你論文的最終觀點。

從文章的主體部分總結出觀點。

在科學SCI論文或社科SCI論文中,提及未來有價值的研究。


上文中大部分建議都適用於探索性學術論文,不包含社科類論文。但是要注意,不同的論文體裁對於論文的IntroductionConclusion會有不同的要求。有些論文體裁甚至不需要Introduction或Conclusion。例如:book review可以先以Conclusion開始,以對book的總體評價結束。寫完論文正文以後,請仔細檢查論文,看所有要點是否在IntroductionConclusion中進行歸納,防止遺漏。


本期,筆者給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SCI論文IntroductionConclusion部分的寫作建議,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近期,筆者分享了一些值得收藏的SCI論文寫作乾貨推文:

下一期,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組織SCI論文」投必得學術免費為大家提供大量SCI寫作乾貨和寫作課程,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諮詢編輯(微信號:topedit6666)。同時歡迎大家加入投必得學術交流群,助力科研,共同進步!

往期系列推送: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小麥族多組學網站:http://202.194.139.32

投稿、合作等郵箱:13148474750@163.com

 微信群: 加群點擊小麥研究聯盟交流群

論文查重、潤色:點擊下方圖片了解

雜誌影響因子查詢:點擊查詢

相關焦點

  • SCI論文Introduction 和Conclusion的寫作建議
    因為沒有兩篇SCI論文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沒有一個寫作公式會自動為你生成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但是下文的指導原則將幫助你構建一個合適的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 SCI 論文寫作之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對於一篇SCI 論文的重要性定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這樣說,一篇沒有introduction的論文就像一份實驗報告。相信每個做科研的人在寫SCI論文的都有這樣的感覺:introduction在論文裡是最難寫,最耗費時間的部分。
  • SCI論文寫作,Conclusion寫作建議和策略
    SCI論文寫作,Conclusion寫作建議和策略首先,關於Conclusion的一般性建議1、Conclusion不僅僅是對觀點的總結或對論點的重述,還要提醒讀者你提出的證據對你的論文有何貢獻。2、和論文的其他部分一樣,Conclusion涉及到批判性思維,對你的論點表達最後的想法。3、在論文的Conclusion,稍微擴展一下你的關注點,讓你的讀者思考一些東西。4、對於大多數文章來說,一個好的段落就足以形成一個結論。在某些情況下,兩到三個段落的結論也是合適的。
  • 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的步驟解讀
    一篇學術論文主要由title,abstract (key words),introduction,result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順序組成,但是在國際期刊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按照以下易智編譯說明的步驟進行寫作,往往更加有效。
  • SCI論文的introduction好寫嗎?不好寫嗎?
    「本人曾經寫過一篇有關Abstract寫作事項的文章,有的讀者馬上就提到了Introduction的問題,由此可見對SCI論文中Introduction寫作有困惑的同學也是不少的(discussion與conclusion的寫作將在以後詳細解讀)。
  • sci論文寫作中動詞時態的使用
    動詞時態,包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在寫作sci論文中,動詞應該用哪種時態才是正確,才是合理的。對於英文水平不高的作者,很難把握。哪怕有一定的英文水平,應用在sci論文中,也難把握準確。sci論文寫作中,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一旦有不一致的措辭或者格式,會打亂評審人的思路。建議作者在撰寫sci論文中,要重視格式的一致性。但這一標準是否在動詞時態上依舊適用,不盡然。sci論文寫作中,動詞時態的使用,應該根據所處章節或者描述對象的不停而變換動詞時態。接下來,本文就從sci論文內容構成部分,來依次說明常用的動詞時態是什麼。
  • 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
    一篇sci論文可能只要解決了語言上的不足,就可以被錄用見刊,足見英語語言對我國作者發表sci論文帶來的不利影響。關於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闡述如下。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1、存在簡單的漢英互譯現象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畢業生發表sci論文,通常都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
  • 論文乾貨:讓你的論文從introduction就眼前一亮
    很多同學在寫論文的時候,往往會忽視了Introduction的部分。
  • SCI論文引言和結論的寫作建議
    因為沒有兩篇SCI論文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沒有一個寫作公式會自動為你生成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但是下文的指導原則將幫助你構建一個合適的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本文主要內容如下: 1.
  • 科技論文,Introduction部分的寫作策略
    此外,它還能增加論文被期刊接受的機會。在開始之前,仔細閱讀期刊的作者說明(instructions to authors)。有些期刊對引言有非常明確的字數限制。期刊也可能對引言的內容有具體的建議。根據這些建議,再加上審稿人對你稿件的評論,雜誌主編將決定是否接受或退修,或者拒稿。
  • 論文寫作 | 最實用的5條SCI投稿建議!
    沒關係,我們Puubmedplus平臺提供了兩個專業的工具,好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在寫作過程中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寫出更有價值的文章。無論你是需要投國外的期刊雜誌或者是在外留學,在發表論文之前都需要先進行論文查重。
  • SCI論文前期實驗設計、數據收集與處理、論文寫作及編審回應研討班
    SCI論文寫作的本質是講一個足以打動評審專家的故事:如何確立論文題目和關鍵詞,讓文章送到對我們有利的評審專家手中;如何凝練一個充分體現創新點和優勢的亮眼摘要;如何從大背景,到小背景,到課題研究,娓娓道來地撰寫一個introduction;如何程式化,又避免重複地撰寫材料和方法;如何描述那些「似是而非
  • 【留學事務所】澳大利亞全解·論文寫作篇
    對於已經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小夥伴們來說,論文的撰寫乃是頭等大事。與國內的大學教育不同,澳大利亞的大學對於論文寫作十分看重,這也讓即將赴澳留學的童鞋們心生惶恐。不過不用擔心,這期留學君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在澳大利亞留學,論文應該怎麼寫。
  • 科技論文摘要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科技論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準確地表述文章重要內容,不附加任何修飾性和評價性語言、文字,表述要簡練、準確。摘要主要由研究的目的意義、方法或手段、結果和結論等四部分組成。它不僅能有效吸引讀者的關注,還會直接影響到論文的被引頻次及SCI和EI的收錄等。
  •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詳解
    每個學科的學生、教授和研究員都使用學術寫作來傳達思想、進行論證和進行學術對話。學術寫作的特點是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證,擁有精確的詞語選擇,按邏輯組織並採用客觀的語氣。雖然有時被誤認為要長篇大論或寫得高深莫測,但強有力的學術寫作恰恰與此相反:它應以直截了當的方式告知、分析和說服,並使讀者能夠進行批判性的學術對話。
  • SCI科技論文寫作雜談
    導讀:SCI論文是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準確地表達作者的研究意圖對科研成果的闡述至關重要,然而,對於非英語母語的寫作者而言,經常會在SCI論文寫作中產生一些會引起歧義的表達。 準確用詞英文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同英文單詞都可以表達同一個中文意思,但根據其詞性以及本身含義,在英語中所表達的含義不盡相同,LetPub在多年的英文科技論文編輯經驗中,搜集了一些中國作者在英文寫作中經常出現的錯誤,以下列出最常見的「研究」、「需求」、「暗示」三組詞來舉例:Imply vs
  • SCI論文寫作方法
    SCI論文的寫作對國內的同行來說似乎是一個攔路虎,讓咱們就這個話題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我先來。語言是非英語國家論文的最大障礙。首先是時態和語態:在前言和討論裡,描述該研究的過去歷史和現狀時,要使用相應的時態:過去就使用過去時,現狀要求現在時。在材料與方法、結果裡,寫自己的研究過程時,要使用過去式。在前言和討論裡引述別人的研究或話語時,要使用過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東西已被證實是真實的,要使用現在時。
  • 南大核心、SCI論文發表難的三個原因及寫作小技巧
    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秘的,難於發表的,正基於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為評價標準,這也是有失公正,雖然缺少人為幹預的評價標準,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不得不將精力浪費在於SCI論文的寫作與發表。那麼如何寫作一篇好的SCI論文呢?
  • 碩士,博士們不得不知道的sci論文寫作精華總結-結論
    作為一名已畢業碩士,我相信每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對sci不陌生,甚至都有點恐懼。提起sci,我們關注創新點,我們關注指標提升,但好像甚少有人關注sci的寫作方法。接下來我將會在幾篇文章中,著重介紹下自己在實戰中總結的sci論文各部分的寫法,以便更多同學能夠受益~結論應該關注什麼?從自己閱讀文獻的經歷來看,讀者一般的閱讀軌跡為:摘要→結論→introduction→正文,因此摘要和結論部分承載著讀者要不要繼續讀這篇文章,以多大的成本去閱讀的重任。
  • 從結構和邏輯角度談SCI論文寫作
    本文的目的是從結構和邏輯的角度分析SCI論文寫作的一般技巧,希望在深化讀者對SCI論文結構認識的基礎上,闡釋一些容易忽視的細節。本文針對的文章類型是原創性研究(original article)。我們先直觀看一下——沒錯,這包括了我們熟知的SCI論文的各部分結構。但仔細看你會發現,每部分的字母、形狀折射出SCI論文寫作結構和邏輯上更深一層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