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整天說「不要」?「叛逆」的孩子應該拿他怎麼辦?

2020-08-27 小魚媽媽的親密食光


沒有誰能真正控制別人的想法,哪怕是對於一個學步期的孩子。雖然我們可以輕易地把他們抱起來帶到另一個地方,但卻無法控制他的感受和信念。

「不要」這個詞,或許是學步期的寶寶對於家長最大的挑戰。然而我們要知道,在發展自主性的反面就同時意味著孩子的「不順從」。

面對整天「不要不要」的孩子,如何與他們一起合作或許是我們更應該考慮的內容。

圖源:pixabay


對於學步期的孩子來說,「不」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彙。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漸漸開始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周圍其他的人是不一樣的。而「不」則代表著對自己我邊界的守護。

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想讓你影響我。

他們可以通過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可以通過這個詞來激起大人各種有趣的反應; 又或者是有更重要的需求急需滿足(比如某個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想要一探究竟)以至於無暇顧及父母的需求……

「不」可以代表著對自己的掌控,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一個自然而健康的部分。

圖源:pixabay

不到3歲的孩子所理解的「不」與大多數父母所認為的並不相同。

在孩子的眼裡,他可能知道有些事情父母並不希望他去做,也可能知道某些事情做了父母會生氣。但是他並不理解什麼是「對」和「錯」。

是非道德的判斷需要非常高級的思維能力,顯然學步期的孩子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在成年人眼中顯而易見的因果關係並不適合孩子的思維。

比如下雨天不能出去玩,在成人眼裡可能天經地義,但在孩子眼裡可能是完全不相關的兩件事。至少現在他們還不能理解下雨天出去玩會被淋溼的後果。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並非故意。而試圖用說教(或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去做(或不做)一件事顯然也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孩子還不太能理解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最好的方式,是直接用行為告訴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圖源:pixabay


很多時候我們說著「不」,但其實並不知道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而孩子是從哪裡學會說「不」的呢?顯然絕大部分是從家人身上學來的。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少說「不」,或許就能避免更多的權力之爭。

1、直接說出你想要的

當你聽到「不要舉左手」的指令時,你會怎麼做?我想你可能會猶豫是不是要把右手舉起來,還是要做一些其他的動作?

因為指令的不清晰,其實你根本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同樣對於孩子來說,「不要扔積木」的指令也很難讓他搞清楚可以做什麼。如果換成「把積木輕輕地擺在地板上」,則是一個更明確的、可以操作的指令。

當你下一次想要對孩子說「不」的時候,先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行為。去掉那個「不要」,直接告訴孩子你想要的。

圖源:pixabay


2、用「是」來替代

很多父母都習慣不由自主地用「不」來回應孩子。但如果我們能多思考一下,「為什麼不可以呢?」,或許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下雨天出去玩,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或許媽媽會認為下雨容易淋溼,而淋溼又容易感冒,所以下雨天出去玩不是一個好選擇。

但這並非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同樣可以選擇給孩子穿上雨衣、雨鞋,讓孩子盡情享受跳水坑的樂趣。

只要做好一些防護措施,雨中的遊戲也會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和快樂。

3、嘗試分散注意力並轉移行為

當孩子嘗試一些危險的動作時(試圖摸插座或者爬上很高的桌子),及時將他帶離現場是最好的選擇。

無需太多否定的言語,只要堅定而平靜的行為就足以讓孩子知道這個事情是不允許的。

而通常,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轉移。拿出一個新奇的玩具來吸引他,孩子很快就會忘記之前試圖對於危險之地的探索。

4、提供有限制的選擇

如果你問寶寶晚上要不要吃麵條,他可能會非常明確的表示「不」。而如果詢問寶寶晚上是想吃麵條還是吃米飯,他可能就會樂顛顛的從中去選擇一個。

給孩子提供一點的選擇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能力。這也是避免權力之爭的好方法。

圖源:pixabay


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年,儘量只在必要的時候說「不」。

「不」這個詞,只有同和善而堅定的行為一起使用時才會有效。

在說「不能咬」的同時,可以輕輕用手罩住孩子的嘴; 在說「不能打」的時候,可以抓住孩子手阻止他大人的動作。

當然,在孩子真正理解什麼是「不」以前,我們需要教很多次。

在孩子理解插座不能碰以前,我們需要理解把他從插座邊抱開;

在孩子理解馬路很危險以前,我們需要阻止他在馬路上的遊戲,並要教會他正確的過馬路的方式;

在孩子學會用擁抱和輕撫表達喜歡之前,我們要用擁抱和輕撫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喜歡……

理解「不」需要時間,在此之前父母所應該做的就是提供和善而堅定的管教,並且教會孩子與其發展想適應的界限。

圖源:pixabay


孩子說「不」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孩子需要學會說「不」。

說「不」是一種很有價值的人生技能,代表著孩子能夠識別出自己和他人的界限,並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面對不太熟悉的親戚的輕吻或擁抱,面對陌生人的觸摸,當孩子覺得自己身體的界限被冒犯時,他應該學會說「不」。

孩子需要對自己身體的控制,這也是未來他們能夠保護自己的基礎(性教育應該從識別身體的界限開始)。

當他們長大以後,面對諸如菸草、酒精或其他危險的選擇,我們也自然希望他們能大聲說「不」。

同樣,在未來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能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拒絕他人無理的要求,也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技能。

圖源:pixabay


總是說「不」的孩子會讓父母感到備受挑戰。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這是孩子發展之路上重要的一環。

幫助孩子建立能力感和適應能力,持續的教孩子如何去做,讓孩子懂得規則和界限,這是父母的責任。

養育孩子既需要耐心,又需要勇氣,而養育活潑、好奇又精力充沛的學步期孩子,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育兒的路上,我們共勉。

我是小魚媽媽,註冊營養師,心理諮詢師。關注寶寶的健康發展,也關注成長環境的親子互動。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如何去教育叛逆的孩子呢?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開始叛逆,特別是現在孩子都早熟,叛逆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做父母的應該從這些方面關注孩子,幫助孩子安穩度過叛逆期。孩子因為感到或憂慮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背叛心思,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建立'自我'與外界的對等位置。背叛心思儘管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思,但是當它反應激烈時卻是一種失常的心思。那孩子背叛怎麼辦?
  •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叛逆,不愛學習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在我們家長。家長是孩子的源頭!我們的孩子是在娘肚子裡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一出生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顯然不是,而是我們家長瞎教教出來的。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沒有做到「上行下效」。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變化,進而接受孩子的決定。2、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所以父母不要總是命令孩子,如果他們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長應該把孩子當成大人對待,進行平等的交流。
  • 孩子叛逆怎麼辦?
    可惜,那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們說叛逆期是我們成長中的階段特徵,也沒有人提醒父母,孩子叛逆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和更加注重自我感受,需要正確的引導等。所以雙方只會自顧立場,冷戰、衝突、面紅耳赤,互相看不順眼,陷入勢不兩立的緊張矛盾中。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說髒話怎麼辦?三招讓孩子順利度過
    導讀: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說髒話怎麼辦?三招讓孩子順利度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說髒話怎麼辦?三招讓孩子順利度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
    導讀: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師說「孩子在學校叛逆、不聽話」,家長怎麼辦?試試這四種做法
    如果,你自己心裡的好孩子被學校老師說是「叛逆」、「不聽話」,你會怎麼辦?暑假到了,很多家長都在計劃著帶孩子出去旅行或者探親。總之,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儘可能的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鬆一下,給自己和孩子放個假。但是,鄰居李先生一家卻是放鬆不下來。
  • 孩子為什麼叛逆
    更何況這句話是從自己的孩子口中說出來呢。這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會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有多少人認為自從自己當了爸爸,當了媽媽,放棄了太多自我的東西,而全心全意付出自己的愛,給那個叫「孩子」的人!可那個孩子卻用這樣的語言來回饋自己的父母。孩子為什麼會說出「你從來都不愛我」這句話?想一想你是否曾經說過:「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使孩子變得叛逆,孩子叛逆應該如何教育?
    或許他只不過是好心辦壞事呢?如果孩子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這樣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變得疏遠,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嚴厲地斥責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不要說是一個孩子呢?若只要孩子犯錯,父母就就嚴厲斥責,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同時缺乏寬容心。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青春期孩子叛逆那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叛逆、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水池"中去
    在孩子2歲時,你有沒有經歷過說什麼都不聽,就想和你反著幹,你不叫他動的東西,他反而越喜歡動,動不動就撒潑打諢。在孩子青春期時,什麼都不願意和家長說,有自己的小秘密,叛逆,頂嘴等等。2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不聽話或者叛逆的孩子,家長剛開始還會耐心引導,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吼孩子,說一些威脅的話語,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麼辦:學會對話捨棄聽話,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麼辦這個話題,一直是我們大多數70後、80後的父母常常會覺得有點困擾的地方,就是我們常常想要跟孩子多親近一點,多了解他們一點。首先不要給答案。為什麼不要給答案,因為你根本沒有了解孩子的問題,你就光想著要給他答案,比如,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很迷茫,突然有天過來問你:「媽媽,人為什麼要讀書?」,你該如何回答呢?你是不是就急著要給孩子答案了?人為什麼要讀書?你以前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
  • 到底該拿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辦?
    但是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就不住的撓頭,更有甚者是談之色變。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是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情緒波動起伏大,容易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很多家長也會問一句話,我該拿這孩子怎麼辦?
  • 為什么爸媽經常說「不要」,孩子反而「偏要」
    其實,孩子真的不是故意跟我們作對的,只是我們在「下達指令」的方式出了問題。(1)每一次重複「不要」、「不許」,都是在反覆提醒去廣場玩,正碰到同事把兒子打得哇哇哭。因為他反覆告訴兒子剛買的小汽車很貴,要小心,不要摔。結果,兒子拿過來不久就噼裡啪啦地摔了好幾次,就這樣,剛買了一天不到的小汽車就這樣報廢了。
  • 家長說「不能」、「不要」的時候,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如果孩子在搗亂或者要做某事的時候,家長如果想要阻止孩子,都會用「不要」、「不能」、「不可以」來命令孩子,但是這種說法就真的正確嗎?其實家長對孩子這樣說話,其實就是在抹殺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也會導致孩子想要做什麼事情都會戰戰兢兢,之後決定做什麼事情的話,也不會願意與父母交流。當家長們對孩子說「不可以」、「不能」的時候,實際上把孩子小心翼翼的勇敢打散了,在之後想要嘗試什麼新鮮事物的時候,也都會打退堂鼓。
  • 孩子叛逆了該怎麼辦?
    孩子叛逆有不同的表現,如摔東西、哭鬧,自殘、自傷,你怎麼說他就怎麼不去執行,而且跟你搗亂了,有的孩子還表現在生病上,比如說支氣管哮喘、皮炎,發燒、疼痛這也孩子叛逆的表現。我們一個個的來講。對於孩子的叛逆,首先來說的話呢,他可能是行為上的抵抗,或者是語言上沉默,要不然是特別的語言說髒話,尤其有些我們叫做尤其他會說奇語,就是他一堆的話都給你,但是你都聽不懂。
  • 孩子叛逆不要怕,做好以下三點,幫你應對「第一叛逆期」
    劉女士說不能玩水,布布偏要趁媽媽不注意把水倒在地上;劉女士說吃完飯再看動畫片,布布就會哭鬧不止非要馬上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把劉女士氣的火冒三丈:「這才兩歲,就這麼不聽話,長大可怎麼辦啊?」比如孩子想要開車,家長可以把他抱到駕駛座感受,但是絕對不能抱著孩子駕駛車輛上路。2、引導孩子表達。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替孩子表達。比如可以問問孩子:「你是不是不開心?能告訴媽媽為什麼嗎?」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讀懂孩子的心」-叛逆時的特別關愛你給了嗎
    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理解,家人也確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那樣,理解是最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傾聽是關鍵,父母不要帶著評判聽孩子說話,不要總是想給他建議,說應該怎麼樣。這種話講出來的時候會讓孩子放棄講述,因為你又開始「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