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09:59:42 來源:第一紡織網
功能性穿戴是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也是紡織服裝從業者再生的基礎和加速發展的動力。
12月4日,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紡織用功能性微膠囊技術及應用產品」發布會暨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江蘇紅柳床單有限公司、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張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聯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寧波麗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進行了籤約儀式。
根據協議,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科研為基礎,以工廠為依託,打造技、工、解、貿的產業鏈條,向合作夥伴全方位提供功能性紡織品領域的解決方案。
發布會上,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兔平分享了「紡織用功能性微膠囊技術及產品應用」。他表示,功能性穿戴是紡織行業的未來,也是紡織從業者再生的基礎和加速發展的動力。人們對穿戴的需求早已不是遮寒蔽體和時尚美觀,未來穿戴要植入功能性元素(知冷知熱、雙向調溫、過冷過熱管理),保健功能(抗菌、消臭、護膚保溼、提神、助眠、芳香、驅蚊),安全功能(抗壓、抗宇宙射線、抗腐蝕、抗靜電、阻燃等),自身綠色環保(對環境無汙染),智能和信息交互功能(人、衣、外界互動)。
杜兔平指出,研製功能性紡織品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紡絲過程中將功能性微膠囊(助劑)添加到紡絲液中,製得功能性纖維,進而紡紗織布形成功能性紡織品;另一種是將功能性微膠囊(助劑)後整理(浸軋、印花、塗層)到面料中,形成功能性紡織品。無論採取哪種方法,功能性微膠囊(助劑)都是研製功能性紡織品的核心。拿醫用防護服來說,將溫度(相變點)適宜的微型儲能單元植入面料和裡襯中,把該調溫面料\裡襯植入醫用防護服中,做成智能調溫防護服,該防護服可緩解人體因「環境和自身溫度」升高而導致的「過熱」現象。當人體皮膚溫度過高時防護服中的調溫單元吸收多餘熱量,降低皮膚溫度,產生凉感。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主任、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則談到,微膠囊通過結構的變化來改變功能,尤其今年疫情以後賣得最好的是運動休閒類,通過思維方式的改變,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當前,紡織行業的一大痛點在於同質化競爭,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從一個相變儲能材料引領或者來撬動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終端消費低迷、庫存高企都使得品牌紡織服裝企業不得不探索新的增長模式,而這個轉型階段行業將不可避免面臨毛利率下滑、業績趨緩這一陣痛期,行業迫切需要尋找能夠提升附加值的新途徑。
粵開證券分析師文國慶此前也談到,就產品趨勢和設計理念分類而言,可穿戴設備的創新將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一是作為智慧型手機的附屬品(將移動端入口前置),利用無線通信技術與手機相連,使用戶的移動應用體驗更加便捷暢快;二是面向特定應用需求,如娛樂、兒童安全等;三是垂直領域與健康管理相關的穿戴設備。
在文國慶看來,移動硬體性價比的提升和無線網絡環境的完善為穿戴式設備的普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整個生態鏈的成熟仍要依仗應用側的推陳出新,通過軟體實現硬體的價值、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仍是產品立足之本。市場調查也顯示,國內消費者在運動健身、社交娛樂、智能控制和醫療健康方面的應用需求仍然旺盛,這將成為助推產業發展的必然動力。
前述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兔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從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紡織用功能性微膠囊技術」怎麼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殺菌、消毒、驅蚊、香味、補水、安眠等功能。
杜兔平介紹,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納米乳化和切割技術,將功能性物質切割分散成300-500納米的微顆粒,然後利用化學沉積法、物理化學法、溶膠-凝膠法等微膠囊包覆技術,將功能性微量物質包裹在500納米至5微米的聚合物薄膜中,膠囊內物質的原有物理和化學性質絲毫無損,該專有技術實現了膠囊內功能性物質反應可控化、功能(釋放)持久化、植入載體方便化,拓寬了功能性材料的應用領域。
目前,家紡領域的部分企業已經展開與北京宇田合作,一是把相變調溫微膠囊植入床單和被罩,床單和被罩中的相變調溫微膠囊在夏天通過吸收人體熱量來產生凉感,在冬天通過釋放相變調溫微膠囊白天吸收的熱量來產生熱感或保溫;二是把各種維生素和營養液包成微膠囊之後再植入到面料裡面,該面料通過緩釋微膠囊中的功能性物質來促進人體健康;三是希望把艾草、薄荷、沉香等植物精油包覆進微膠囊後植入床品面料和填充物裡,讓這種具有保健屬性的物質長久的、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於人體。
此外,據具有智能可穿戴設備背景的行業專家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病人群擴大等社會問題的出現,為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應用提供了剛性需求及擴容空間。伴隨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慢性病人群數量的增多,健康管理方式的轉變推動了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細分領域的發展。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入,醫療可穿戴設備為用戶進行主動的健康管理、提高用戶的健康水平,提高中國居民的生活質量。
而隨著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在各垂直領域應用程度的加深,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將持續擴容,據沙利文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僅有65.2億元,得益於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及社會環境的支持,中國智能可穿戴行業得以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長至304.1億元,2014年-2018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7.0%。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購買力逐漸增強。良好的經濟環境推動了中國智能可穿戴產品的普及,助力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技術水平持續提高,元器件、作業系統及開發平臺等技術的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沙利文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13.7億元。
據了解,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家級和中關村雙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證明,由相變材料技術拓展和衍生的相變儲能、相變調溫、相變熱管理技術在航天軍工、工業餘熱利用、清潔能源供熱、可再生能源消納、綠色節能建築、電器及電子產品熱管理、智能調溫家居、智能調溫穿戴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相變材料兼具納米材料、複合材料、新型功能、智能材料的屬性,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集多種屬性和功能的新型複合材料,是國家重點發展和大力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