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記者 楊陽 王詩妍 通訊員 李紅
青島通濟實驗學校創建於2013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制民辦學校。僅僅五年時間,學校就打造成了青島市最具有影響力民辦學校和青島市國際化創新特色名校。那麼,他們是如何迅速躥紅成為一所青島知名學校?記者慕名前往探訪究竟。
目前,學校佔地370餘畝,投資4.6億元。學校設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現有174個教學班,7000餘名學生,900餘名教職工。先後榮獲全國普法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安全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特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30餘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稱號。
青島市民辦教育辦學模式現場會、青島市教育工作現場觀摩會、青島市中小學校園應急疏散演練現場觀摩會、青島市中小學標準化食堂建設現場會先後在學校舉辦,推廣學校先進的辦學經驗。在辦學過程中,青島通濟實驗學校形成了一系列鮮明特色。
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高標準、人性化
學校環境優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草坪如織,綠樹成蔭;石拱橋、人工湖、雕塑、噴泉和諧典雅;校園動物園、植物園相映成趣,是學生讀書、學習和生活的理想樂園,學校被授予青島市環境友好學校稱號。
學校一流的辦學條件,讓學生在校享有現代化的教育與優質生活,保證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今年9月1日學校新建的高中部教學樓正式啟用,新高中部教學樓按照省規範化標準,投資1.6億元,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可容納48個教學班。整體規劃分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報告廳、男生宿舍、女生宿舍、餐廳。
新高中部建設檔次高,設備先進,簡潔明快,充滿個性,建築造型豐富多彩,仿佛「學海」大船,劈波斬浪,奮勇向前,為學生們創造舒心的學習成長環境。
學校藝體館內建有舞蹈廳、鋼琴房、書畫室、音樂室、合唱排練廳等藝術教育專用室。配有55輛專業校車用於接送學生。實施小班化教學,讓每名學生得到充分關懷。學校被授予青島市現代化學校、青島市「AAA」級健康校園、青島市數位化智慧校園和青島市平安和諧校園稱號。
教學成果熠熠生輝,優秀學子大放異彩
建校以來,在校學生有600餘人次在即墨區級以上各類比賽中獲獎,有60餘名教師在即墨區級以上教學比賽中獲獎。
高中部期末考試及會考考試的各項成績指標均名列全區前茅。
繼去年有班級全部被重點高中錄取之後,今年初中部再創輝煌。9年級15班44名同學全部被重點高中錄取。其中5名同學被即墨區重點高中自主招生錄取,39名同學被重點高中中考考試錄取(20人被本校高中部北洋實驗班錄取、19人被即墨三所重點高中錄取),全班總平均分高達685分,比即墨區重點高中最低錄取線高70多分。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不僅15班絢爛綻放,全校更是全線飄紅:重點高中升學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68.2%(含考入即墨、城陽等各市區重點高中人數)。初二會考再創佳績,優秀率、平均分均在全區領先。
科技教育普及廣,藝術教育力量雄厚
學校重視科技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注重從小培養學生的科技興趣。學校引進中國臺灣元智大學科普教育課程,由臺灣省教師常年駐校授課。學校成立了航模、機器人、科技製作等多個科技社團,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實踐活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學校代表隊連續三年榮獲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中國區決賽一等獎。
由著名校園音樂教育名家宋小兵長期駐校指導藝術教學,學校的音美教師大多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山東工藝大學等名牌大學藝術系,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為藝術教育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學校成立了50餘個藝術社團,促進了學生藝術特長的發展,藝術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學校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校園綜藝大賽金獎,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體育特色項目異彩紛呈,校本課程豐富多彩
學校擁有高標準的運動場、高檔次的室內體育館等各種先進的體育設施,自主編排了大型武術操、跳繩操、花樣跑操以及校園舞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與此同時,著力開發足球、橄欖球、擊劍、跆拳道、武術等特色體育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各種球隊和體育社團,培養學生的各種體育特長。學校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稱號。
學校先後自主開發了一系列的校本課程。既有德育類的校本課程,如《小習慣 大未來》,也有藝術教育類的校本課程,如《藝韻通濟》和《墨韻通濟》,還有學科類的校本課程,如《智韻通濟》《技韻通濟》《詩韻通濟》和《生活化作文序列課程》等。通過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促進了學生多元發展、特長發展與個性發展。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政府網等國內主流媒體對學校的特色課程均進行了廣泛報導。學校多次承接全國教學改革研討會,接待全國各地到校參觀學習的教育同行達15000餘人。
◤高中部教學樓。
◤初中部教學樓。
◤校園電視臺。
◤學校自主編創的大型武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