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院再曝嚴重醫療事故 順產嬰腦部缺氧

2020-12-22 騰訊網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一名患妊娠糖尿的泰裔產婦元旦日在伊莉莎白醫院分娩,醫生落藥催生後,翌日以吸吮法助產,但只能吸出嬰兒頭部,身體卻卡在母體內,出現肩難產,二十分鐘後始動手術剪開產婦陰道誕下嬰兒。不過,嬰兒腦部缺氧,需入住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情況嚴重,醫院向家屬致歉。

香港伊莉莎白醫院昨發聲明表示,一名泰裔產婦一直在該院做產檢,懷孕二十九周時發現患妊娠糖尿,經控制飲食後,糖尿指數在懷孕三十周和三十六周回復正常;而至懷孕三十四周時,超聲波檢查發現嬰兒體重與懷孕周數吻合,到懷孕三十九周做最後產檢,醫生指胎兒體形不大,認為無需要開刀分娩,並安排產婦於元旦日入院。

不過,產婦入院後未有分娩徵兆,醫生評估後處方陰道藥物Prostaglandin E2催生。翌晨九時半,醫生指產婦子宮頸情況理想,安排她入產房,期間歷時九小時五分鐘,並密切監察產婦和胎兒心跳及各項臨床情況,胎兒心跳正常。其後,醫生初步評估嬰兒重3.8公斤,又認為嬰兒頭部位置及產婦盆骨位置均適合使用儀器助產。

至晚上十時二十分,醫生先後兩次使用吸吮法助產,但只能吸出嬰兒頭部,身體仍卡在母體內,出現「肩難產」。當時三名婦產科醫生,包括一名副顧問醫生,繼續嘗試用不同方法助產,二十分鐘後終安排產婦剪開陰道,誕下重4.37公斤男嬰,但男嬰出生時心跳一度停頓,腦部缺氧,右邊鎖骨骨折,經搶救後轉送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情況嚴重,產婦亦要留醫,情況穩定。

聲明指,院方已與產婦和家屬會面兩次,詳細解釋事件,並向家屬慰問及致歉。院方指,事情是由分娩過程的併發症所致,已向醫管局呈報,院方會繼續向男嬰提供治療及協助,又會與產婦和家屬保持溝通。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仍未收到詳細報告,難以評論是否屬醫療事故,他已敦促醫院跟進。但他認為,嬰兒難產是因為體形較大,至於醫生何時決定剖腹分娩,要靠專業判斷。

韋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稱,超聲波檢測胎兒體重一般有10%誤差,即使檢測到胎兒較重,亦未必要開刀。他又指,首胎產婦一般都不夠力「推」嬰兒,醫生以吸吮法助產屬正常,而產婦有妊娠糖尿,嬰兒一般身體較大,生產時容易「卡住」,加上當時有三名醫生協助孕婦生產,故事件應屬不幸,「非戰之罪」。

婦產科專科醫生羅致廉認為,該三名醫生花二十分鐘決定是否為產婦施手術,時間並非過長,因為他們先嘗試以其它方法協助分娩,加上準備動手術的時間,二十分鐘是合理。

相關焦點

  • 香港醫院再爆醫療事故 初生嬰誤打膀胱癌卡介苗
    (圖片來源:文匯報)中新網9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醫療失誤接二連三,7日一天內爆出兩宗藥物事故,最離譜是一名出世僅5天的男嬰,本要接種初生嬰兒卡介苗,但被將軍澳醫院錯誤注射治療膀胱癌的卡介苗,是原本劑量的10倍。有藥劑師相信,男嬰有機會在數天後出現全身過敏紅腫、肺炎及細菌感染的病徵。
  • 香港醫院爆嚴重醫療事故 孕婦產後大量出血死亡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浸會醫院婦產科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孕婦生下嬰兒後大量出血,該孕婦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並轉到深切治療部留醫,5天後仍然宣告不治,衛生署已將個案轉交死因裁判庭作進一步調查。院方表示,尊重家屬意願,現階段不會對事件作出評論。
  • 香港養和醫院眼科手術失敗 疑為醫療事故
    6個月前,北京的鄧某因左右眼白內障、右眼的黃斑和右眼的視網膜增生,到香港養和醫院進行眼睛檢查並接受手術治療,不料效果不明顯,還加重了病情。近日,其女兒孫某投訴鄧在該院治療期間,涉發生嚴重醫療事故,孫為此還兩次致函香港養和醫院院長投訴,但不獲正視,故近日公開事件始末,希望社會關注醫療素質。
  • 醫療糾紛:因接生過程中存在違規醫療操作,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摘要】劉某入x醫院待產。順產分娩一女嬰,出生時無心率、呼吸、哭聲、肌張力、皮膚蒼白,搶救無效死亡。2019年4月8日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之女頭部受鈍性外力作用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各級支氣管內異物吸入並窒息等聯合作用相互促進死亡。劉某之女死亡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 網曝雲南一醫院醫生為索要紅包故意拖延產婦生產
    網曝雲南一醫院醫生為索要紅包故意拖延產婦生產   近日,有網友在金碧坊發帖稱:「由於昆鋼醫院醫生希望收到紅包故意拖延產婦生產,導致產婦羊水流幹臍帶脫垂,胎兒重度缺氧嚴重窒息,產婦產後大出血並發肺炎。」
  • 醫院塗改腦癱兒接生時間 欲隱瞞醫療事故露破綻
    今年4月15日,南京醫學會經過鑑定,認定接生醫院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存在過失,導致新生兒出生時嚴重窒息,與患兒腦癱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據介紹,在新生兒腦癱案件中,醫學會直接確認接生醫院存在過失構成醫療事故,這在南京還是第一回。
  • 孕婦腸臟手術被剖腹取子 嬰兒腦部缺氧成植物人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一名懷孕約30周的孕婦接受腸阻塞手術,在手術過程中發現部分腸臟壞死,醫生實時進行大手術切割腸臟,其間疑因手術及麻醉時間過長,導致腹中胎兒心跳減慢,院方緊急召喚婦產科醫生剖腹取子,可惜嬰兒已出現腦部缺氧,甫出生便成了植物人。受影響的父母質疑院方疏忽孕婦病情,手術前沒與病人充分溝通,正考慮向醫管局投拆。
  • 分娩時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順產就一定要比剖腹產好上百倍嗎?
    那也不是說順產的方式便是絲毫沒有缺陷的,最先順產的方式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順產的方式並不是「絲毫沒有缺陷」可說生產實際上並並不像大家所想像中的那樣簡單。老年人常說女人生孩子真的是「腳踏入了閻王殿」,無論是順產的方式或是破腹產,全部都是會對女生的人體產生一定的幹擾的,也會出現很多種多樣很有可能出現事故。
  • 住院一天成了植物人 國內醫療事故最高索賠案紀實
    2001年的春節,是大女兒成為醫療事故受害者的第一個春節,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女婿在醫院護理魏紅義,只有老兩口和外孫在家裡,鄰居家歡歌笑語,她家卻冷冷清清,老人只喝了一碗稀飯……  在護理女兒的同時,劉淑娥也多次找過中心醫院,院方只能補償6萬元,最多也就10萬元。10萬元,對於女兒這種狀態和今後的治療,簡直是杯水車薪。
  • 都說順產好處多,但剖腹產的好處卻很多人都忽視了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都提倡生孩子時採取順產的方式,一來母體恢復周期短,恢復效果好,二來對寶寶腦部發育好。但這不表示剖宮產就一定不好,比如小編認識的一位讀者朋友,她留言說自己上半年剛經歷了一次剖宮產,原因是胎頭太大不好生。很多人都問她為什麼不堅持順產,整得她很無語。
  • 順產比剖腹產強100倍?剖腹產這3大優點,順產比不了
    另外就是順產可能不確定的因素會更多。那有部分醫院先給產婦做了產前評估,覺得產婦的各項評估都比較適合順產,但是在順產過程當中,還是有可能會有一些突發情況。比如說胎兒的大小存在偏差,或者是產婦突然沒有了力氣,像這種情況的話,就只能夠把順產轉為剖腹產,產婦就需要遭受兩遍罪。
  • 順產比剖腹產強100倍?剖腹產這3大優點,順產根本沒法比
    另外就是順產可能不確定的因素會更多。那有部分醫院先給產婦做了產前評估,覺得產婦的各項評估都比較適合順產,但是在順產過程當中,還是有可能會有一些突發情況。,而且順產的疼痛感非常的強烈,所以有些產婦對於順產會有一定的恐懼感,會想了解一下剖腹產。
  • 李建雪醫療事故案:歷時八年終於等來遲到的正義
    歷時8年的"李建雪醫療事故罪案"迎來終審。6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宣判長樂市婦產科醫生李建雪無罪!庭審當天上午,李建雪和愛人均請假來到法庭,等待當庭宣判。當拿到這個期盼多年的結果時,李建雪難掩激動。產婦死亡,醫生被定罪2012年1月1日,產婦陳某在福建長樂市醫院順產7小時後死亡。
  • 醫療糾紛:藥物過敏亦可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並不必然免責
    【摘要】患者李某某因病到醫院住院治療,後由於發生嚴重的輸液反應,導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原告要求被告對醫療事故承擔責任分,訴至法院。2019年12月25日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某的死亡原因是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嚴重輸液反應後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李某某醫療糾紛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負有次要責任。
  • 城陽人民醫院該剖不剖?大頭娃難產造成腦損傷
    今年4月27日,他的孩子在城陽區人民醫院順產降生,出生後卻被診斷為重度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出生至今孩子不會吮吸,體重只長了半斤。於先生認為,醫院在明知孩子頭圍大的情況下堅持順產,在孩子難產時只匆忙選擇了胎頭吸引術, 病歷中缺少胎心監護記錄, 才導致孩子嚴重窒息。城陽區人民醫院告訴信網(0532-80889431),此事目前正在進行醫療鑑定,醫院方面不便做出對與錯的判斷。
  • 醫療事故獲賠4300萬創紀錄 臺灣口蹄疫專家去世
    醫療事故獲賠4300萬創紀錄 臺灣口蹄疫專家去世 2011年08月20日 14:1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廣東一女子順產變剖宮產,孩子出生被診斷腦癱,質疑醫院違規操作
    她告訴記者,2019年4月6日凌晨3時左右,她胎膜早破入住遂溪縣人民醫院待產。「剛到醫院時,助產士武光希檢查說胎兒入盆極低,很容易順產。之後,值班醫生唐海冰記錄基本情況後,要我在相關資料上簽名同意順產,我按他們的要求籤了字。」
  • 香港私立醫院曝嚴重護士荒 人均照料10病人(圖)
    香港公立和私家醫院的護士荒問題日趨嚴重,令人擔心醫療質素下降。   中新網5月10日電 「護士荒」蔓延至香港私家醫院。記者巡查港九多間私家醫院,發現每間私院的護士與病人比例參差,部分私院護士分身乏術的情況時有發生。
  • 欠債缺氧?印度醫療事故死亡人數增至85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胡明圓】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市的BRD醫院(Baba Raghav Das)由於供氧不足,發生重大醫療事故,造成院內數十名患兒死亡。據外媒8月15日最新消息,目前這起事故已經造成85人死亡。
  • 28歲英語教師分娩時死亡 家屬質疑私立醫院失職
    他告訴記者,自從懷孕以來,妻子生前所有的產檢一直在瑪莉亞醫院進行,得到的檢查結果也一直顯示正常。  對於當初為何選擇在私立醫院進行生產,王先生告訴記者,除了有熟悉的人在該醫院進行生產之外,主要是考慮到比起公立醫院來說,私立醫院的價格雖然貴了一些,但是在私立醫院進行檢查的人較少,妻子懷孕期間可以不用為了檢查而進行長時間的排隊,且私立醫院醫療環境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