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雪醫療事故案:歷時八年終於等來遲到的正義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歷時8年的"李建雪醫療事故罪案"迎來終審。6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宣判長樂市婦產科醫生李建雪無罪!

庭審當天上午,李建雪和愛人均請假來到法庭,等待當庭宣判。當拿到這個期盼多年的結果時,李建雪難掩激動。

產婦死亡,醫生被定罪

2012年1月1日,產婦陳某在福建長樂市醫院順產7小時後死亡。次日,長樂市公安局以涉嫌"醫療事故罪"對此立案。福建省、福州市兩級醫學會在未對產婦進行屍檢的情況下,認為醫方對病情認識不足,搶救措施不力,與患者的死亡存在因果關係,該案件被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2013年1月,李建雪被吊銷醫師執業資格,開除黨籍。當年9月,長樂市公安局以犯罪嫌疑人李建雪等三人涉嫌醫療事故罪,向長樂市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2017年12月4日,福州市倉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李建雪犯醫療事故,免予刑事處罰。一審宣判後,李建雪不服,提出上訴。

「如果有罪,我願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如果無罪,法律應該還我清白。」李建雪曾說。

一審判決書顯示,2011年12月28日下午,產婦陳某到長樂市醫院婦產科辦理分娩住院手續,入住該院婦產科三樓一號床,後離原回家待產。期間,該院婦產科醫生吳某作為經管醫生接診,並為陳某進行了產前檢查及開具檢驗單。

次日上午吳某下班時,部分檢驗報告結論未出,吳某也未及時主動跟蹤或者交代接班的醫生查看,致陳某檢驗報告單上"紅細胞壓積43.8%、纖維蛋白原5.76g/L、白蛋白21.4g/L,尿蛋白+3"等檢驗異常結果至產前無值班醫生查看了解。

2011年12月31日,陳某返回該院待產,於當晚21時送入產房分娩,李建雪未查房了解陳某的病情。21時30分左右,陳某順產一女嬰後陰道出血不止,李建雪趕到產房進行處理,並通知二線值班醫生王某到產房。

陳某分娩過程中,王某發現陳某沒有分娩前的化驗檢查報告,從電腦調出查看後發現檢驗結果異常,並囑咐李建雪繼續觀察。

2012年1月1日凌晨,李建雪趕到病房後發現陳某有生命危險,通知其他醫生前來搶救,但未能挽回陳某的生命。公訴機關認為,李建雪在診治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應以醫療事故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此前,李建雪在一審時曾當庭辯稱,自己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經驗不足,但在參與搶救和留在產房繼續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醫生匯報,始終按照上級醫生的指示進行診療。

2019年6月26日,此案迎來二審開庭。

全國政協委員兩會上疾呼:停止這起針對醫生的刑罰

或許醫生經驗不足,但不能因為患者去世就讓醫生成為"戴罪之身"。李建雪的辯護律師、北京市華衛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利強曾指出,李建雪的行為有疏失,但並不是不負責任,"李建雪有兩次離開是去寫病歷。在她判斷病人病情平穩時,也有打電話給醫生前來查看情況,並不存在脫崗、未對產婦進行處理的情況。"鄧利強認為,況且事後醫方已經承擔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並不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

醫院每天都有患者死亡,如果一旦有患者死亡就對醫務人員立案偵查,豈非將每位醫務人員的人身自由置於不確定的狀態?此案審理過程中,多地組織召開衛生和法學界研討會,有專家認為,輕易入罪將使醫生每日工作「如履薄冰」。此外,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罪,要看患者人身損害的結果是否與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診療行為有必然的聯繫。鄧利強在一審結束後用"莫大悲哀"形容自己心情。"如果每位患者死亡都要醫生承擔刑事責任的話,誰還願意做醫生?"

全國政協委員溫建民更是曾經在全國兩會上呼籲"停止這起針對醫生的刑罰"。此案庭審的專家證人、廣州重症孕婦救治中心主任陳敦金也在安慰死者父親的同時,認為"本起案件不應追溯醫生的刑事責任"。

據了解,2015的2月,長樂市醫院已與產婦家屬籤訂《民事和解協議書》,作出150萬元的一次性賠償。李建雪本人在一審結束後通過申請已經恢復醫師執業資格,還在其原單位婦產科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從事臨床工作,目前已聘任主治醫師職稱。

專家:醫務人員應多關注「醫療事故罪」

醫療事故罪的入罪門檻是中國所有醫務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如果僅僅為了安撫患者家屬就給醫生定罪,這顯然有違法治精神。歷時8年,這起引發全國關注的案件終於迎來醫生無罪的判決。毫無疑問,案件終審結果對中國醫療界和法律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嶽曾參與過針對此案的研討會。在看到判決結果後,王嶽接受健康界採訪時對案件提出五點看法。

首先,醫務人員應多關注「醫療事故罪」。這個罪名的諸多構成要件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產生歧義的有兩點:其一,醫生行為是否「嚴重不負責任」,排除技術過錯因素;其二,「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否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且能排除合理懷疑」。第二個認定顯然更有難度,並且這裡的因果關係應當是刑法學上的絕對因果關係。

第二,儘管醫療行業曾建議取消醫療事故罪,但事實上,醫療事故罪並非我國獨有,國外也有關於醫療犯罪的規定,例如美國是將其歸入過失致人死亡罪名下。中國的刑法單獨列出醫療事故罪名,恰恰是刑罰較輕的考量和處理方式。

第三,「李建雪案」之所以受到社會特別是醫療行業關注,源於法院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在因果關係的認定上,醫學會的鑑定是依據民事審判的因果關係認定,還是刑事審判的因果關係認定,是否已經排除了其他合理懷疑,並未在審判中充分論述清楚。

第四,本案應當對存在死因爭議的屍體進行屍檢,這不同於民事案件,無需死者家屬同意。雖然屍體冷凍時間很長,但是對於排除上述合理懷疑(例如羊水栓賽或嘔吐物誤吸窒息)是有意義的,沒有進行屍檢,就不能將不做屍檢而影響事實認定之不利後果歸於犯罪嫌疑人。

第五,在醫療事故罪認定中,往往如本案會涉及組織性醫療人員的團隊過錯,以及院內管理方面的過錯,這些都不宜認定為個人「嚴重不負責任」,這些組織因素應該被視為有效考量事由阻卻刑事責任。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相關焦點

  • 歷時8年,福建婦產科醫生醫療事故案終審宣判:李建雪無罪
    歷時8年的「李建雪醫療事故罪案」迎來終審。6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宣判長樂市婦產科醫生李建雪無罪!庭審當天上午,李建雪和愛人均請假來到法庭,等待當庭宣判。當拿到這個期盼多年的結果時,李建雪難掩激動。
  • 耗時8年,產科醫生等來無罪判決,受爭議的醫療事故罪該存在嗎?
    八年前,一場驟然而降的醫療事故,讓參與救治的值班醫生李建雪,一度陷入行醫生涯的黑暗時期。時間回到2011年12月31日,李建雪照例在婦產科值班。當天晚上21點左右,陳某被送入產房分娩,順產一名女嬰。「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醫學會鑑定的證明力與可信度、醫療團隊過錯與醫生個人失誤的區分、輕易定罪對醫生群體積極性的誤傷等系列問題,均為專業人士們所關注爭論。李建雪亦展開了正當權益抗爭,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 李建雪醫療事故罪案上訴7年二審開庭:「我盡力了,有什麼罪?」
    來 源/微醫匯在線學習時隔七年半,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李建雪醫療事故罪案」終於迎來了二審,當接到二審傳票的時候,至今仍背負「罪名」的當事醫生李建雪說:「我相信司法公正,法律會還我一個清白。」「醫療事故」和「醫療事故罪」只有一字之差,但對於李建雪而言,卻有天壤之別。李建雪表示:「我可能經驗不足,我也理解死者家屬的悲痛心情,但我盡力了,我不是犯了罪的醫生。」
  • 歷經8年,福建婦產科醫生李建雪終被判無罪,辯護律師解答原因
    被判有罪時,李建雪曾表示:「我可能經驗不足,我也理解死者家屬的悲痛心情,但我盡力了,我不是犯了罪的醫生。」如今,在8年堅持後,李建雪終於等來了無罪的判決書。「李建雪案在國內並沒有先例,改判的原因,首先是二審法院的嚴肅認真。」
  • 李建雪二審改判無罪,減少醫療事故的關鍵,竟是一張小小的清單?
    2020 年6月11日李建雪二審改判無罪。李建雪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九年前,產婦陳芬在她的值班時段死亡。2016年12月4日,一審法院對李建雪作出「犯醫療事故罪」的判決。一審後李建雪醫生再次上訴,期間一共經歷了1次居住地監視、兩家法院、3次庭前會議、4次取保候審、5次延期審理。8年時間就這麼一晃而過。
  • 遲到的正義能叫正義?「太慢」或者「太快」都不行
    而在他之前,已有數人憑著自己和家人的信念經過漫長的申訴終於等來了昭雪之日。任豔紅,在2011被指控殺害鄰居四口,失去自由,曾兩度被判死緩之後的第2932天,她等來了無罪釋放。張志超,2005年被認定涉嫌一起強姦殺人案被警方逮捕,後遭刑訊逼供被判無期,5448天之後,山東高院再審宣布趙志超無罪釋放。
  • 「遲到的正義」,還是不是正義?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長久以來,在關於司法的網絡討論中,這都是一句出現頻率最高的話之一。在冤案、錯案或延後的審判終於到來的那一刻,人們拍手稱快。正義重新到來的時刻,無疑是令人振奮的。而這段時間,湖南16年前的「操場埋屍案」如今持續受到關注,被埋屍骸確為受害者鄧世平,犯罪嫌疑人杜少平將面臨審判,這讓「遲到的正義」再次成為一個話題。在為作案手段殘忍感到震驚之後,人們也為即將到來的正義感到欣慰。這些表述,象徵著人們對正義非常樸素的渴望和禮讚。「正義終於還是來了。」
  •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追責到底才是正義
    張玉環被羈押、被冤屈近27年之後,終於無罪釋放,重獲自由。不少人已經開始歡呼「遲到的正義」;但遲到的正義,絕不是正義。從1993年10月27日被警方帶走,到2020年8月4日被無罪釋放,在長達9778天的牢獄生涯中,張玉環的妻子被迫改嫁,父親受屈而死,母親骨瘦如柴……張玉環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照顧妻兒,這樣的人倫悲劇怎麼能算正義?
  • 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案件可能找不到真兇,屬於兩個孩子及其家人的正義,也許永遠等不到了。正義如此爛尾,當年製造這起冤假錯案的人,罪不可赦。案件陷入僵局,真兇逍遙法外,違法辦案者未受懲罰,脫離受害者之痛奢談什麼「遲到的正義」,太輕飄了。
  • 「遲到的正義」背後的違法犯罪
    張玉環被羈押9778天終於回家了,家人在村口準備了鞭炮迎接,張玉環身披紅色綢花與家人重逢。張家像辦喜事一樣,然而,張玉環因被屈打成招而入獄,現在又無罪釋放是喜事嗎?張玉環被無罪羈押9778天怎麼可能是喜事呢?在我看來,這是政府的悲劇,法治的悲哀。有人說,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我想問一問讓誰被無罪羈押9778天,現在又無罪釋放了,還會說這是正義!
  • 問答三則:遲到的正義、幼年經歷失憶、唯物論唯心論
    如何看待川普兒子公布通俄郵件?》《問答兩則:民主和平論、坐月子中暑身亡》《問答一則:吃豬牛羊肉的人有資格反對玉林狗肉節嗎?》《問答一則: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 先說第一層意思:正義本來就包含著共時和歷時兩個面相。所謂共時,指的是在每一次行動或互動的過程中反映出的對正義價值的遵循。比如公平交易、童叟無欺就屬於共時意義上的正義;而短斤缺兩、欺行霸市則屬於共時意義上的不正義。而歷時意義上的正義,則產生於對共時意義上的不正義進行糾正和補償的需要。
  • 「醫告官」案重審開庭,屬於江醫生的正義,會遲到還是缺席?
    在先後經歷了兩次行政複議、三次庭審、兩次敗訴後,江醫生終於等來了重審。 8月7日,他再次走進法院庭審現場,滿懷希冀能有一個好的結局。01讓我們再來簡單回顧一下江鳳林醫生的維權之路:2017年4月23日:鳳林在門診遭受患者家屬劉庭白毆打造成輕微傷後,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分局對劉庭白罰款500元;
  • 正義為什麼會遲到?
    28日,山東高院將「聶樹斌案」複查聽證會開到了深夜,申訴方和原辦案單位你來我往,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從聶樹斌是否被刑訊逼供到何時被執行死刑……
  • 正義必勝!張玉環案中那些關鍵的推動者
    27載春秋,9778個日夜,被冤枉的張玉環終於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他蒙冤27年,起點是1993年。那一年,26歲的張玉環被警方認定將兩個同村男童殺害後拋屍水庫。在沒有有利客觀物證且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的情況下,法院於1995年和2001年做出兩次有罪判決,判處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直到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了原審裁判,宣判張玉環無罪。
  • 侵犯養女的鮑毓明被判無罪,正義終究還是遲到了
    9月17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鮑毓明性侵養女案」終於迎來最終的結果,根據相關部門的多方面調查,現有證據不能證實構成鮑毓明侵犯罪。自從「鮑毓明養女案」發生以來,一直都是引發著眾多網友的關注,無數人都在網絡上對鮑毓明發出抨擊,表示自己的憤慨,對鮑毓明的養女韓某某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 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近一段時間,張玉環事件進入我們視眼,八月四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二十七年,9978天,這個國內已知被羈押時間最長的蒙冤者最終獲得了清白。有時候會問問我身邊的朋友,同學或者是老師: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他們大部分都會說,算吧,可能是一個打了對摺的正義,由於當時司法機制還不夠健全,監察還不夠全面,但是一件持續了二十七年的冤案能夠平反,這算得上正義。有人說,正義就像是一道考題,掛科了,就要補考,考試的過程中是不讓存在作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