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為什麼會遲到?

2021-02-10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28日,山東高院將「聶樹斌案」複查聽證會開到了深夜,申訴方和原辦案單位你來我往,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從聶樹斌是否被刑訊逼供到何時被執行死刑……

自供為真兇的王書金去年經河北高院認定,不是聶樹斌案的真兇。

這場20年前的案子仍如霧裡看花。

同樣是28日,內蒙古「呼格案」原專案組組長馮志明被曝「雙開」,後經呼和浩特市闢謠「未經證實」。

今天,內蒙古高院對「呼格案」真兇趙志紅故意殺人、強姦、搶劫、盜竊上訴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判處趙志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這場14年前的錯案仍在糾錯追責的路上。

有人說: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但是對於那些無辜入獄甚至被枉殺的冤魂來說,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小說《狄公案》中的狄仁傑斷案,先將疑犯打一頓,再找證據。現實生活,冤案錯案中多有「刑訊逼供」的影子。

1998年,一輛麵包車內,一男一女被槍殺,身上錢物被洗劫一空。經查,男為王俊波,是石林彝族自治縣公安局副局長;女為王曉湘,是昆明市公安局通訊處民警。後來,死者王曉湘的丈夫、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涉嫌故意殺人被警方抓捕,1999年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2000年,楊天勇劫車殺人團夥被捕,真兇出現,杜培武被釋。

同是警察的杜培武為何沒有殺人還要承認罪行呢?

他說,「審訊人員用高壓電棍逐一點擊我的腳趾和手指,有的審訊人員認識我,刑訊時還冷冷地說對不起了」!

取證——抓人——供詞,正常的順序,如果反過來呢?

1987年,湖南麻陽縣錦江河中發現被肢解的女屍。警方認為,被害人可能是旅店失蹤的打工妹石小榮,當地屠夫滕興善或為犯罪嫌疑人。

滕興善被逼供,承認殺了人。而此時,當地警方還沒有找到證據:如何證明死者就是石小榮?

最後,他們通過「顱像重合」與「顱骨複合」技術(結果是相貌特徵相符,有些特徵不符),搜集了兇器有關證據。1989年,滕興善被執行了槍決。

這位女子就是石小榮。事後證實,石小榮於1987年被人從麻陽拐賣到山東,後來又回到了家中。「亡者歸來」,彰顯正義時,滕興善已經死了16年了。

Deadline,截止日期。「限期破案」的說法並不少見,「軍令狀」之下,破案可調動一切資源,壓力之下必有動力。但是,「限期破案」真是百利無一害嗎?

這是杭州蕭山的徐彩華夫婦。1995年,「的姐」徐彩華被劫殺。案件發生在「兩會」期間,相關領導的關注、媒體的聚焦,公安機關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壓力。蕭山隨後開展了2個半月的春季嚴打整治鬥爭。但嚴打期剛過,又一計程車司機被劫殺。警方開始日夜收集線索。

直到田孝平等五名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儘管指紋、血跡多不匹配,嫌疑人口供也多有反覆,但在破案的重大壓力下,五人被批准逮捕,並被判以死緩。

2011年,浙江警方發現真兇,2013年啟動再審,但同一年,這五人也到了刑滿釋放或被假釋的時間,他們在獄中過了18個春夏秋冬。

即使是科學鑑定的結果,就百分百正確嗎?


1989年,黑龍江省伊春市發生一起兇殺案,關傳生被人連刺多刀後死亡,經法醫檢驗,在死者隔壁石東玉家發現血衣的A型血,而死者的血型為A型。審訊持續30多個小時後,石東玉承認殺人罪行。1991年12月2日,石東玉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然而,1994年,真兇出現。重新檢測死者血型發現,他不是A型血,而是AB型。也就是說,石東玉身上根本沒有死者的血。

當年,並不複雜的血型鑑定出了錯。石東玉被無辜關押了六年多,在此期間,未婚妻離去,姐姐看望他時被車撞死,妹妹離家出走,父母四處上訪顛沛流離……

「疑案」中,證據短缺,事實模糊,有可能會造成:把有罪者當成無罪者,錯放了壞人,或把無罪者當成有罪者,錯判了好人。

佘祥林,湖北省京山縣人,原是當地派出所治安巡邏員,1998年因涉嫌殺害妻子被捕。

一審佘祥林被判死刑,二審時,湖北高院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判、發回重申。隨後檢察院退回公安局,要求補充偵查,並多次「退補」。

最後,「疑罪從輕,留有餘地」,佘祥林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2005年3月「亡妻」歸來,佘祥林被錯押3000多天。

現實遠比文字「豐滿」。檢索「冤案如何造成的?」答案不可能只有五個或十個。而上述的冤案錯案,也不僅僅是一個黑洞造成的。今年兩會,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做客中央臺直播間表示,「面對冤錯案件,感覺剜心之痛」,如何避免這種痛?要保障人權、排除非法證據、遵守法定程序、健全制約機制等。

2014年,1317件刑事案件得到再審和改判,518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被宣告無罪。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因為生命不可能彌補,青春不可能重來,失去親人的悲痛無法撫慰。沒有無罪推定,沒有司法公正,沒有對個人權利的保障,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所謂的「罪犯」。

編輯:欒紅、夏文

來源:《遲到的正義——影響中國司法的十大冤案》,何家弘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我國刑事誤判問題透視——以 20起震驚全國的刑事冤案為樣本的分析》,陳永生著。


相關焦點

  • 幽默笑話:正義都能遲到,為什麼我上班就不能遲到
    1、 媳婦上班遲到了,被更年期的領導小題大做,媳婦也抓狂並爆發,怒懟道:「正義都能遲到,為什麼我上班就不能遲到。」 媳婦領導:因為正義姓孫!媳婦啞口無言,我也不爭氣的笑了。。。2、 王伯給物業打電話說屋頂漏雨。物業派維修工來了,問:「什麼時候發現漏的?」
  • 「遲到的正義」,還是不是正義?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長久以來,在關於司法的網絡討論中,這都是一句出現頻率最高的話之一。在冤案、錯案或延後的審判終於到來的那一刻,人們拍手稱快。正義重新到來的時刻,無疑是令人振奮的。「正義永遠不會缺席。」「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那麼,「遲到的正義」是否完全等同於正義呢?或者說,「遲到的正義」是否還是正義?法學家陳瑞華在《看得見的正義》一書中從司法程序上對「遲到的正義」進行了反思。
  • 「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你認可這句話嗎,為什麼?
    那麼相對的,有了「正義」一詞的產生。我們該喜歡什麼,該學習什麼,該擯棄什麼,都要根據「正義」而定,換句話說,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人生觀。正義是正確三觀的代表。正義會發生變化那麼「正義」就是真正正確的道理嗎?
  •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追責到底才是正義
    不少人已經開始歡呼「遲到的正義」;但遲到的正義,絕不是正義。從1993年10月27日被警方帶走,到2020年8月4日被無罪釋放,在長達9778天的牢獄生涯中,張玉環的妻子被迫改嫁,父親受屈而死,母親骨瘦如柴……張玉環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照顧妻兒,這樣的人倫悲劇怎麼能算正義?
  • 對不起,這話沒翻譯錯:正義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近日,有朋友向文刀君求證,「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這句流傳已久的法律格言是不是像某些自媒體說的那樣,是翻譯水平不夠或者故意使壞,把英文原文
  • 爭鳴|對不起,這話沒翻譯錯:正義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近日,有朋友向文刀君求證,「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這句流傳已久的法律格言是不是像某些自媒體說的那樣,是翻譯水平不夠或者故意使壞,把英文原文「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活生生譯成了史上最害人的翻譯?文刀君覽之不勝驚恐,只想說四個字:胡說八道!為何這麼說?
  • 學點知識 |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話是以訛傳訛
    題圖:《肖申克的救贖》如何評價「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話?我們學校,遲到三次就算一次缺席。我們先看通用的中文版本「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中文語句被人引用的頻率頗高,往往被用來安慰弱勢群體正義總會來臨,或告知法律總會給予最後的正義。乍聽起來雞湯味鮮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細探究,實際這卻是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因為正義如果無時效,則必然無意義。這源自於遲到的正義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正義,因為時效是正義的計時器。
  • 「遲到的正義」背後的違法犯罪
    有人說,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我想問一問讓誰被無罪羈押9778天,現在又無罪釋放了,還會說這是正義!誰說是正義讓誰進監獄試當試當,別說9778天,幾天也行啊。張玉環到底有沒有罪需要用法律說話,需要用證據說話。但我們知道的是張玉環「在申訴書中,張玉環控訴辦案人員用吊打、蹲樁、電擊等手段逼迫其承認殺人。
  • 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有時候會問問我身邊的朋友,同學或者是老師: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他們大部分都會說,算吧,可能是一個打了對摺的正義,由於當時司法機制還不夠健全,監察還不夠全面,但是一件持續了二十七年的冤案能夠平反,這算得上正義。有人說,正義就像是一道考題,掛科了,就要補考,考試的過程中是不讓存在作弊的。
  • 問答三則:遲到的正義、幼年經歷失憶、唯物論唯心論
    因為時間精力有限,只能浮光掠影點到為止地回復,許多細節有待展開詳細論述。不過畢竟敝帚自珍,覺得可以先把一得之愚記錄在此。今天收有對以下三道題的回答: 1.  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2.  為什麼人的記憶幾乎都是從四五歲才開始?
  • 課後思考 | 何林波:​遲到的正義非正義
    多年以後,當真相水落石出時,所謂的「兇手」沉冤得雪,獲得正義的垂青。這時,不免會產生一個問題: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對於該問題,媒體和輿論存在這樣一種說法,「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是一句源自西方的法諺,原文為「Justice delayed isjustice denied」,顯然中文翻譯曲解了其本意。
  • 許可馨事件出現結果,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不敢想像,這種行為竟然是出自一名大學生,一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而且,還是一名中國的留學生,無法想像出為什麼能做到如此行為,如此的不具備感恩的心。這些行為還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僅此就已經讓網友們無法平息怒火了,真的是應了那句話,「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案件可能找不到真兇,屬於兩個孩子及其家人的正義,也許永遠等不到了。正義如此爛尾,當年製造這起冤假錯案的人,罪不可赦。案件陷入僵局,真兇逍遙法外,違法辦案者未受懲罰,脫離受害者之痛奢談什麼「遲到的正義」,太輕飄了。
  •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解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真正含義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是已經被我們國內「玩壞」的法諺,而它是源於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而這句話的真正翻譯是「遲到的正義絕非正義」,這是一句法律名言
  • 遲到的正義能叫正義?「太慢」或者「太快」都不行
    圖源:《人民公僕趙智勇:堅守信仰、肩擔道義的執行人生》遲來的正義能叫正義?面對種種沉冤昭雪或是罪有應得,總會看到有人老調重彈,「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我們真的可以告訴他們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嗎?儘管這種表述代表著人們對於正義最質樸的渴望,但這並不能代表遲到的正義真的等同於正義。那句法律格言想說的其實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
  • 張志強拿到國賠,冤假錯案終將被撥亂反正,遲到的正義仍是正義
    前言:學法律的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遲到的正義非正義」。但正義始終是正義,它即使遲到,仍然能夠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心。面對冤假錯案,我們是心痛的,尤其是我們熱愛的法律冤枉了清白的人,讓他們的青春在鐵窗中度過,年輕的生命在短短幾年被折磨的蒼老多病,家人因此遭受的非議等等,都讓人覺得社會不正義,法律不公平。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再繼續苛責,重要的是從中借鑑到審判經驗。避免以往的錯誤,才能在今後的審判過程中儘量符合法律規定,遵守法律程序。
  • 平反冤假錯案,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因法之名》給答案
    當被問及今後的創作方向時,她表示,「可能其他的(題材)會有人邀請我來做,但跟法律相關的我就會自告奮勇。」寫起這類題材她便會熱血沸騰,願意不計任何代價埋頭於創作之中,有機會就會去摸索嘗試。最近剛剛完成律政新作的她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一些與法律和法治相關的作品都缺乏合理性,國內外的制度存在很多差別,如果真的想要寫好這類題材必須下足工夫去研究學習相關法律知識。」
  •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而只會遲到
    出獄後的張玉環,迎接的是一家人喜極而泣 看到一些媒體和微博大v評論道&34;呵呵,所謂遲到的正義,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就不是真正的&34;,因為從法律上來講,正義是需要效率的。畢竟,守護老百姓的安全感,維護法律的公平和正義,在當下是最迫切需要的。
  • 正義為何總是遲到?
    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那就是要看這個社會是不是存在著「公平正義」!「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這句話流傳很廣,說得也很大義凜然,但是為什麼就不能反思一下正義為何總是遲到呢?
  • 瀋陽大學評獎學金遭報復,大腿劃傷11CM,「正義」真的會遲到麼?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任何侵犯別人的犯罪行為都會得到嚴懲,任何包庇犯罪的行為都會得到報應,且行且珍惜。今天講的故事是一名研究生在評定獎學金時遭到同學報復,遭到同學刺傷大腿,劃傷眉骨,該研究所報案後,派出所無作為,學校私下包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