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你認可這句話嗎,為什麼?

2020-12-16 梧桐樹邊羽

什麼是正義?

從漢字角度來說,「正義」就是正確的義理。

「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範疇。在儒家看來,義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依據,也是個人道德修身的價值取向,更是具有現實操作性的倫理道德約束。

簡單來說,「義」就是如何處理人與社會,與其他人關係的重要依據。

「仁」是儒家根本,指發自本心的仁愛。在「仁」的基礎上,按照「義」的規則行事,就能達到儒家所構想的理想社會狀態。

但是這一切的基礎是建立在孟子「性善論」上的。實際上在當時儒家就分支為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荀子帶出來的韓非子、李斯則直接倒向法家,認為用法治來管理人性本惡,用制度來加強人性仁義,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因為人性惡,當然就會有「不義」的事情發生。那麼相對的,有了「正義」一詞的產生。

我們該喜歡什麼,該學習什麼,該擯棄什麼,都要根據「正義」而定,換句話說,就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人生觀。

正義是正確三觀的代表。

正義會發生變化

那麼「正義」就是真正正確的道理嗎?

也不一定。三觀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正義」也不例外。

因為「義」是社會倫理關係的構成,所以「正義」只是一個群體內大多數人認為正確的道理——這個東西正不正義,不是某個人說了算,而是當下群體中的大多數人說了算。

如果你在這個群體中,你的認識和眼光與他們相同,那麼你的正義就和他們相符,如果你低於他們,或者超過了他們的層次,你的正義就只是你的,而不是他們的。

位置決定了想法,角度決定了是非。

郭巨埋兒是正義的嗎?為了贍養老娘就把兒子埋殺。在「百善孝為先」的時代,在當朝當權者,甚至大多數民眾心中,這樣的孝道感天動地,當然是「正義」,要不斷歌頌。

那麼,今天的你我怎麼看他這種行為呢?

道德取捨研究我們不去展開,但這怎麼都是一樁刑事案件,絕無「正義」可言。

所謂「正義」是會跟隨時代觀、社會觀、族群觀發生變化的。

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是非觀發生變化,是無法影響整個社會認識的。所以一個人的正義,如果與大多數人相悖,就不是正義。

對食人族來說,吃人是正義的,對恐怖分子來說,非對稱戰爭是正義的。對美國人來說,要自由不要口罩是正義的,對中國人來說,動用國家機器全力封堵疫情才是正義的。

時空是正義的載體

這個世界如此之大,大到即使號稱地球村的今天,正義的觀點也無法統一。

這個世界如此久遠,久到朝令夕改、改朝換代,也是正確的、符合時代觀的。

只生一個好?建議生二胎。這可是我們親身經歷的基本國策改變,可是幾十年間的風雲激蕩,老年化,勞動力缺乏,讓政策調整都是有法可依,有理可講的。

所以,遲來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

因為遲來這個事情,有可能遲來三五年,有可能遲來一個世紀。這滄海桑田之中,人類的倫理道德觀如何變化,是沒有誰能真正把握的。

孔子死了兩千年,到今天一會兒被批鬥鞭屍,一會兒被捧上神壇,何來正義?遲來了正義,也遲來了謾罵,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輪替,誰能說今天的吹捧或者推倒就是正義的?

沒有人。

正義的概念只能由當世的群體給出。我們說「正義」,只能代表我們自己的看法,也只能代表我們現在的看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遲來的正義」必然不是今天的正義,雖然有可能是今天正義的延續,但是對於「遲來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這句話來說,就足以證明其正確性。

正義只是群體認識

嶽飛被殺之時,秦檜是「正義」。一段時間後一紙詔令,沉冤得雪,秦檜成為千古佞臣,嶽飛成為民族英雄,正義昭彰。

這於嶽飛、嶽雲有何意義?

但是對於紀念嶽飛的老百姓,對於廣大南宋官兵來說,這是不是正義呢?

當然是。

「正義不會缺席」這句話,依舊是對社會公約而言的。

嶽飛之死得到正確的對待,是符合了南宋民眾的認識,符合了當時大多數人(包括今天)的認識,才會被認為是「正義回歸」。

當袁崇煥被老百姓撕咬的時候,他心中的正義何在?

那些衝上去撕咬通敵之肉的老百姓,一個個充滿義憤,不正是正義的代表?

「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從觀眾的角度(也就是給正義下定義的大多數人角度)是不對的,因為對於觀眾而言,雖然正義的定義會發生變化——比如嶽飛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之爭——但是整的來說正義的判定是跟隨價值觀不斷傳承的。

因此對於沒有變化的大多數人來說,「正義不會缺席」,但是什麼時候到就不一定了。

對於個體來說絕非正義

對於當事者來說,這種「遲到的正義」就沒有了意義。

即使今天很多沉冤得雪的釋放者獲得了國家賠償,得到了名聲恢復,但是他們失去的青春呢?曾經的妻離子散呢?這些原本他不該遭受的人間苦難呢?

這豈是賠償可以一言蔽之的!

對於當事者來說,「遲到的正義」再好,不如換他當時一個清白。對於嶽飛來說,功名千秋彪炳,也不如生龍活虎、躍馬黃龍。

有很多人認為嶽飛雖然死了,卻名留青史,這是值了——這就是典型的壁上觀想法。你讓這些人以死來換取一個未卜的揚名機會,他會不會願意?

如果嶽飛不死,收復半壁江山,戎馬一生,有子送終,就不配名留青史?

所謂「正義」只是大多數人的認識,也因此被我們定義為「公平」。

我們知道遊戲是最講究公平的,遊戲都是一局一局的。這一局裡,你輸了,到下一局,告訴你上一局其實你贏了,這有意義嗎?

有,但是不公平。

不公平自然這就不配叫作「正義」。

遲到的正義是給群體看的,加強群體對社會糾錯能力的信任。

對於當事人來說,遲到的正義絕非正義。

相關焦點

  • 「遲到的正義」,還是不是正義?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長久以來,在關於司法的網絡討論中,這都是一句出現頻率最高的話之一。在冤案、錯案或延後的審判終於到來的那一刻,人們拍手稱快。正義重新到來的時刻,無疑是令人振奮的。而這段時間,湖南16年前的「操場埋屍案」如今持續受到關注,被埋屍骸確為受害者鄧世平,犯罪嫌疑人杜少平將面臨審判,這讓「遲到的正義」再次成為一個話題。在為作案手段殘忍感到震驚之後,人們也為即將到來的正義感到欣慰。這些表述,象徵著人們對正義非常樸素的渴望和禮讚。「正義終於還是來了。」
  • 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追責到底才是正義
    不少人已經開始歡呼「遲到的正義」;但遲到的正義,絕不是正義。從1993年10月27日被警方帶走,到2020年8月4日被無罪釋放,在長達9778天的牢獄生涯中,張玉環的妻子被迫改嫁,父親受屈而死,母親骨瘦如柴……張玉環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照顧妻兒,這樣的人倫悲劇怎麼能算正義?
  • 平反冤假錯案,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因法之名》給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趙冬苓:演職場上的女檢察官,我覺得中國的女演員能有這種氣質的人不是太多,李小冉是有說服力的。她不是那種特別漂亮的女演員,職場女性我覺得不能太漂亮了,太漂亮了以後,她意識到自己漂亮,她會比較強調這個東西,去展示美貌。李小冉在劇裡的表演,包括臺詞,包括氣質,我覺得蠻好的。
  • 正義為什麼會遲到?
    這場20年前的案子仍如霧裡看花。同樣是28日,內蒙古「呼格案」原專案組組長馮志明被曝「雙開」,後經呼和浩特市闢謠「未經證實」。今天,內蒙古高院對「呼格案」真兇趙志紅故意殺人、強姦、搶劫、盜竊上訴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判處趙志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場14年前的錯案仍在糾錯追責的路上。有人說: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 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二十七年,人這一輩子又能有多少個二十七年。本來是屬於人生的黃金時間,陪伴家人,孝敬父母,打拼事業,張玉環卻在牢獄之中度過。對於他本人來說,二十七年的牢獄生活,讓他與社會脫節,不會用手機,這一切新鮮的事物對他來說是如此的陌生,每次過馬路的時候,兒子都會小心翼翼的牽著他的手。
  • 遲到的正義能叫正義?「太慢」或者「太快」都不行
    然而,面對這一個個因為司法審判漏洞而失去清白甚至失去生命的受害者,面對逍遙法外數十年的罪大惡極之人,我們真的能說出這句話嗎我們真的可以告訴他們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嗎?儘管這種表述代表著人們對於正義最質樸的渴望,但這並不能代表遲到的正義真的等同於正義。那句法律格言想說的其實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
  • Read一周丨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張玉環之後,程序正義應該深入人心
    27年後冤案昭雪,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張玉環案讓我們又重提一個詞:程序正義。北京大學教授、訴訟法專家陳瑞華2000年寫的《看得見的正義》一書,對民眾普及法律理念。這本書中,他說所謂看得見的正義,實質上就是指裁判過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義。程序正義這樣的常識,還有人不知道嘛?程序正義是西方司法長久以來的傳統。
  • 「遲到的正義」背後的違法犯罪
    張家像辦喜事一樣,然而,張玉環因被屈打成招而入獄,現在又無罪釋放是喜事嗎?張玉環被無罪羈押9778天怎麼可能是喜事呢?在我看來,這是政府的悲劇,法治的悲哀。有人說,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我想問一問讓誰被無罪羈押9778天,現在又無罪釋放了,還會說這是正義!誰說是正義讓誰進監獄試當試當,別說9778天,幾天也行啊。張玉環到底有沒有罪需要用法律說話,需要用證據說話。
  • 五本神級的玄幻小說:這句話的原話是,正義從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一些老書蟲對玄幻小說,特別是東方玄幻小說欲罷不能,小編作為一個資深的老書蟲,給大家推薦幾本非常的適合正在書荒的朋友們的小說,五本神級的玄幻小說:這句話的原話是,正義從不會缺席,只會遲到!(點擊書籤可以免費閱讀)3、《我殺了龍傲天》作者:一發醉魂文藝青年A:「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唰!寒芒閃過,文藝A血流如柱。 李不眠:「這句話的原話是,正義從不會缺席,只會遲到,你……已經死了。」
  • 對不起,這話沒翻譯錯:正義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因為這句中文對應的英文根本不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把對應關係搞錯了,對這句英文的任何考據都是無用功,再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翻譯使壞,那可真是典型的「有罪推定」。
  • 課後思考 | 何林波:​遲到的正義非正義
    多年以後,當真相水落石出時,所謂的「兇手」沉冤得雪,獲得正義的垂青。這時,不免會產生一個問題: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對於該問題,媒體和輿論存在這樣一種說法,「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是一句源自西方的法諺,原文為「Justice delayed isjustice denied」,顯然中文翻譯曲解了其本意。
  • 幽默笑話:正義都能遲到,為什麼我上班就不能遲到
    1、 媳婦上班遲到了,被更年期的領導小題大做,媳婦也抓狂並爆發,怒懟道:「正義都能遲到,為什麼我上班就不能遲到。」 媳婦領導:因為正義姓孫!媳婦啞口無言,我也不爭氣的笑了。。。2、 王伯給物業打電話說屋頂漏雨。物業派維修工來了,問:「什麼時候發現漏的?」
  • 最久伸冤者張玉環,被關26年終被判無罪,遲到的正義還算正義嗎?
    這一年,張玉環53歲,承受了將近27年牢獄之苦,背負半生殺人犯的罪名。二、再出來已是百年身,世界和家都已變化太大從1993到2020,接近27年的光陰,物非人也非。這段時間裡,中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
  • 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案件可能找不到真兇,屬於兩個孩子及其家人的正義,也許永遠等不到了。正義如此爛尾,當年製造這起冤假錯案的人,罪不可赦。案件陷入僵局,真兇逍遙法外,違法辦案者未受懲罰,脫離受害者之痛奢談什麼「遲到的正義」,太輕飄了。
  • 學點知識 |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話是以訛傳訛
    我們先看通用的中文版本「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中文語句被人引用的頻率頗高,往往被用來安慰弱勢群體正義總會來臨,或告知法律總會給予最後的正義。乍聽起來雞湯味鮮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細探究,實際這卻是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因為正義如果無時效,則必然無意義。這源自於遲到的正義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正義,因為時效是正義的計時器。
  • 問答三則:遲到的正義、幼年經歷失憶、唯物論唯心論
    因為時間精力有限,只能浮光掠影點到為止地回復,許多細節有待展開詳細論述。不過畢竟敝帚自珍,覺得可以先把一得之愚記錄在此。今天收有對以下三道題的回答: 1.  遲到的正義是正義嗎?2.  為什麼人的記憶幾乎都是從四五歲才開始?
  • 正義可能會遲到?存在即合理?別再誤導人了!
    一切本是如此嗎?後面就遇到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在我求證之下,果然不是如此。原文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遲來的正義非正義,這裡就且先把鍋給當時的翻譯吧。就按照相似詞翻譯難度大處理。
  • 爭鳴|對不起,這話沒翻譯錯:正義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因為這句中文對應的英文根本不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把對應關係搞錯了,對這句英文的任何考據都是無用功,再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翻譯使壞,那可真是典型的「有罪推定」。
  •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解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真正含義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是已經被我們國內「玩壞」的法諺,而它是源於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而這句話的真正翻譯是「遲到的正義絕非正義」,這是一句法律名言
  •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而只會遲到
    出獄後的張玉環,迎接的是一家人喜極而泣 看到一些媒體和微博大v評論道&34;呵呵,所謂遲到的正義,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就不是真正的&34;,因為從法律上來講,正義是需要效率的。 對於這件冤假錯案,我同意知乎上一位網友說的: 1.張玉環第一次上訴時,江西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南昌中院重審判決後,張第二次上訴,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卻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侮辱我的智商嗎? 2.警方判定兩個孩子為他殺,卻因為在張玉環的案子上長時間糾纏,錯過了為兩個孩子伸冤的最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