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室應當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2020-12-1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千裡共嬋娟55

近日,在廣州市的地標廣州塔的二樓觀景平臺,30多位懷抱寶寶的媽媽,集體哺餵孩子,共同完成母乳餵養快閃活動。現場有38位媽媽參與母乳餵養快閃,16位現場捐獻1320毫升母乳。(8月2日《南方都市報》)

哺乳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通常在私人空間或者相對封閉的公共空間。這一場突如其來卻又戛然而止的行為藝術,成功地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也引發了人們關於母乳餵養的討論和反思。

筆者從清遠市相關部門獲悉,國家級婦幼衛生年報表顯示,清遠6個月內嬰兒母乳餵養率為94.06%,純母乳餵養率為75.69%。坦白說,這個數據相比內地一些城市,確實不算高。當然,母乳餵養的裨益不言而喻,但是純母乳餵養率低的原因又各不相同,要麼因為女性工作壓力太大,要麼因為重視程度不高。

具體在清遠而言,反響最為強烈的在於,清遠的哺乳室確實分布太少。在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不少地方組織了母乳快閃活動,意在推動公共場所設立哺乳室,但筆者走訪清遠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發現提供母乳餵養的條件卻不盡如人意,幾乎沒有一個地方設立專門的哺乳室。罕見的哺乳室,在母嬰店倒是一找一個準。

更多的時候,女性只能在洗手間等地方餵奶,細菌多,嬰兒容易感染,環境嘈雜,容易使母親的情緒波動,影響乳汁的正常分泌,使嬰兒分散注意力,對於母親餵奶非常不利。其實,真正的餵養室是有其特定規範的,比如洗手池等,並不是隨便一個隱蔽的角落,甚至廁所能代替。事實上,其他多個城市早已在公共場所配置哺乳室,對於政府而言,這算不上一筆大投入,關鍵還是重視與否。

目前,國家有多項針對女性哺乳的人性化規定。其中,在《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中,就明確規定,有哺乳嬰兒5名以上的單位,應逐步建立哺乳室;《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也提到了鼓勵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設哺乳室」的必要性。

母乳餵養的困境,在本質上也是女性權益保護的一塊短板。優化哺乳環境、健全母嬰哺乳的權益保護,離不開公共部門和用人單位的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對於城市來說,提升的是城市形象,公共場所設置哺乳室是對女性權益的維護,更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誌。正如菸民有吸菸室,殘疾人有無障礙通道,一個城市的公共場所也應當配置母乳期女性該有的哺乳室。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哺乳室當成為彰顯城市文明的標配
    哺乳室當成為彰顯城市文明的標配 發表時間:2015-12-07   來源:秦皇島文明網   哺乳室能給母親一個私密空間,讓媽媽哺乳不尷尬,可是記者在廈門市多個公共場所探訪發現,廈門市的哺乳室數量尚可,但一些缺乏維護。
  • 濟寧公共場所難覓「哺乳室」 媽媽們餵娃遇尷尬
    近日,記者就對城區內的商場、火車站、公園等公共場合進行了調查,發現一些新建的大型商場設置了專門的哺乳室,但是公園及不少大型超市成了餵娃最尷尬的地方,人流量大卻沒有一塊屬於母親和寶寶的私密地方。  媽媽:我只想安安靜靜給孩子餵個奶  在一些大型商場、超市,一張座位就能成為餵養孩子的一片天地。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首都國際機場的母嬰室。《條例》明確規定了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職責,具體規範醫療機構在支持和保障母乳餵養方面的責任,詳細規定母嬰室和哺乳室建設和管理的要求,並對母乳庫的建設和管理作出了規範。公共場所應當建設母嬰室——《條例》的這一亮點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細花的注意。
  • 公共場所缺失的服務不僅是「哺乳室」
    如果在公園找不到哺乳室,不僅無法使哺乳期的媽媽和家人盡享遊玩的快樂,更達不到母嬰餵養有利於健康的初衷。  而且,這還是在首都北京,如果換成其他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能趕上北京嗎?事實上,要不是北京這些公園拖後腿,北京在設哺乳室這件事上做得還算不錯。
  • 廈門公共場所規劃哺乳室 首選交通樞紐和商場
    廈門市設有哺乳室的公共場所屈指可數,公園、大型廣場等場所一直是哺乳室的空白區。  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寶寶,一邊是絡繹不絕的人流,在沒有哺乳室的公共場所,每一位媽媽都遭遇著這樣的窘迫。  據了解,我市設有哺乳室的公共場所屈指可數,僅在SM一期、二期和羅賓森等少數幾家商場,以及廈門機場有配備。為此,思明區政協委員葉永泉撰寫相關提案,建議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和女職工育齡期密集的單位,都應該設立哺乳室。
  • 市民建議廈門應在公共場所設置標準化的哺乳室
    海西晨報訊(記者 吳斯婷)「行政服務中心的哺乳室設施太少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哺乳室像個雜物間。」廈門市民李小姐有一個7個月大的寶寶,她建議,廈門應該在公共場所設置標準化的哺乳室。她進了哺乳室,發現裡面竟然像個雜物間,護理床上落了一層灰,她用紙擦了半天才敢把孩子放上去。上個月李小姐去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辦事,發現這裡的哺乳室很大、很漂亮,但是裡面只有一張沙發、一張嬰兒床、一個櫥櫃和一臺微波爐。「哺乳室都是不帶孩子的人布置的吧?」
  • 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公共場所須建立哺乳室
    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公共場所須建立哺乳室 作者:聞英奇 2018-01-08 09:57   來源:華商晨報     記者從遼寧省衛生計生委獲悉,實施意見要求,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遊景區及遊覽娛樂等公共場所,建立使用面積一般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對已經建成的母嬰室要做好改造完善工作。
  • 讓母嬰室儘快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在火車站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年輕的媽媽給孩子餵奶,的確是個麻煩事。由於沒有母嬰室,人多且雜亂,為了避免公共場所餵奶的尷尬,年輕媽媽多會選擇去廁所餵奶,而廁所裡連最基本的換尿布平臺都沒有,無形之中給年輕媽媽增添了很多負擔。   廁所僅是「遮羞牆」,替代不了母嬰室。但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場所缺少母嬰室,年輕媽媽只能把廁所當「母嬰室」。
  • 荊州年輕媽媽解衣餵奶遇尷尬 呼籲公共場所設哺乳室
    發布時間: 2012-12-17 11:46   來源: 荊州晚報   進入電子報   公共場所如有哺乳室將極大方便年輕媽媽。  現狀 當眾哺乳都是逼不得已  13日上午,記者在市二醫看到,門診大廳裡有許多候診的病人,也有許多病人家屬。
  • 廈門公共場所最全哺乳室地圖 寶媽快收藏
    對於公共場所哺乳這件事,網上有人認為不雅觀,也有人認為孩子餓了,母親哺乳再正常不過。公共場所哺乳問題,一時成為大眾話題。廈門有什麼公共哺乳室嗎?講述:關於哺乳的尷尬事兒想去廁所給寶寶餵奶,推門一看是蹲式的陳女士有次在中華城吃飯,寶寶哭鬧著要吃奶,不見哺乳室,只好靠牆坐下,用包布遮擋著就餵上了。由於寶寶不斷哭鬧,她差點走光,旁人異樣的眼光讓她不好意思。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層立法讓母嬰室成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記者 蒲曉磊 文/圖北京市民吳蕾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回憶起在公共場所的哺乳經歷,吳蕾說自己就像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一樣
  • 李晟替廣大哺乳媽媽發聲,公共場合應當完善哺乳室,網友深感贊同
    微博上的她十分直接地diss了動車哺乳室的設施不完善,犀利指出了存在的各種弊端。直言不能只是在廁所馬桶旁邊豎放撫觸臺就可以了,至少要有一個凳子。還有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乾淨衛生,不能髒不拉幾的。最後李晟還表示這樣的要求真不高。關於此次李晟為改善動車哺乳室設施發聲的行為,不僅有丈夫李佳航的支持,表示這是來自一個寶媽的真切心聲。
  • 太原公共場所"哺乳室"喜憂參半 大部分商場沒有
    連日來,記者就省城的「母嬰哺乳室」開設情況作了實地探訪。  公共場所哺乳難  雖然天氣日漸寒冷,但長風商務區國貿第六館裡,仍然有不少家長在帶著寶寶購物、玩耍。記者在商場裡轉了一圈,每個岔口都能看到各功能區的指示標識,比如「洗手間」「安全通道」「餐飲區」等,但卻沒有找到「母嬰休息室」「哺乳室」指示標識。嚮導購諮詢,對方回答沒有聽說過。
  • 母嬰室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陳勵:深圳其實也在努力,目前深圳機場有45個母嬰室,每天都有定期消毒,也有護理臺等專門設施,其他的公共場所也在推動,上周母嬰室項目啟動,整個零售商業協會所有的商場也在行動中,所以要給深圳一點時間。 許宜群:深圳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公共場所缺乏人性化的配備,這給世界的印象是不達標的。
  • 每日超15萬母親有哺乳需求 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40多名市人大代表齊發聲: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文/廣州日報記者周偉良   深圳今年已開始執行全面二孩政策,預計一大撥二孩正在來地球的路上。不過,目前深圳僅部分高檔商場配備了母嬰室,大部分商場、地鐵、公園等媽媽們常去的公共場所母嬰室的配備還任重道遠。
  • 陝西出臺新政:用人單位要參照公共場所標準設女性哺乳室
    陝西出臺新政:用人單位要參照公共場所標準設女性哺乳室 陝西省日前出臺新政,要求用人單位參照公共場所母嬰室標準建設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等設施。
  • 臺灣規定一定面積公共場所應設置哺乳室
    臺灣規定一定面積公共場所應設置哺乳室 」草案,明定臺灣一定面積以上的公共場所應設置哺(集)乳室,並有明顯標示。婦女於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時,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  臺灣過去曾有婦女在公共場所公開哺育母乳遭驅離或幹擾,或被要求必須至哺(集)乳室哺育,明顯影響婦女哺育母乳權利。為保障婦女於公共場所哺育母乳權益,臺當局「行政院院會」上午通過「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草案」,將送臺灣「立法院」審議。
  • 母嬰室,何時成公共場合「標配」?
    《條例》明確規定了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職責,具體規範了醫療機構在支持和保障母乳餵養方面的責任,詳細規定了母嬰室和哺乳室建設和管理的要求,並對母乳庫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規範。公共場所標配母嬰室,體現出一個現代城市的人文關懷和文明高度。
  • 北京高峰時每天200人次使用母嬰室 委員: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設施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帶著奶娃娃出行最尷尬的是什麼?在公共場所哺乳?沒有地方衝奶餵奶?昨天北京市政協婦女兒童工作小組的部分委員就北京市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情況進行視察,北京公共場所已建母嬰設施327個,市政協委員們呼籲:母嬰設施是一種社會公共服務,應該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 長沙公共場所的母嬰室漸增 規定:女職工較多的單位應建哺乳室
    由於進入哺乳期的女性逐漸增多,長沙一些公共場所設置的母嬰室也漸漸多了起來。然而,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母嬰室設施和管理良莠不齊,有的被點讚,有的遭吐槽。 針對一些母嬰室哺乳條件和環境差,甚至部分公共場所、工作單位沒有母嬰室等問題,不少市民呼籲,公共場所和工作單位母嬰室應制定統一標準,在增設母嬰室的同時,也要對原有的母嬰室進行完善升級,建好母嬰室的各種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