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跨界三國殺:阿里布道 蘇寧布局 京東布子

2021-01-10 環球網

零售戰火未熄,汽車大戰再起。阿里、京東、蘇寧三家,註定在競合中難解難分。

如果說阿里的新零售、蘇寧的智慧零售、京東的無 界零售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三家在汽車領域的切入,則明顯異大於同。阿里試水新事物,打造概念;蘇寧鋪開大網絡,布局謀勢;京東收購新夥伴,重拳出擊。

三者在汽車領域的動作,似乎與三家企業特質或者說和三家企業掌舵者的性格驚人巧合——馬雲和他的阿里善於布道,張近東和他的蘇寧擅長布局,劉強東和他的京東習慣布子。

從落子到布道,這大抵是企業經營的三個境界。

京東:布子後市場

布子,這是京東的習慣。選中眼前最切中要害的點,一子落盤,輻射周邊,再輔以故事包裝、瘋狂造勢,瞬間營造出了京東所選就是風口所在的局面。

我國汽車市場前景廣闊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其中,汽車後服務市場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據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發布的《中國汽車後市場供應鏈白皮書》,2011-2016年中國汽車零配件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20%,預計2022年零配件市場規模將超8000億元,如果加上服務產業,中國汽車後市場整體規模將超過10000億元。

於是這成了京東的切入點。從2010年成立汽車用品採銷部,到2013年上線汽車養護平臺「車管家」,再到2015年投入1.1億元參與「博湃養車」的A輪融資,以及眼下收購淘汽檔口並高調召開汽車後市場業務上線發布會,京東似乎要把火熱的汽車後市場打穿。

但到底是賺大錢,還是賺長錢,對於京東來說是個眼光和選擇的問題。

前有博湃養車的倒閉,被業內戲稱為京東在汽車後市場「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後有在高度垂直的汽車後市場,業界多持有電商巨頭涉足是值得懷疑的態度。畢竟,擺在京東面前的一個現實難題是,單純的經營B2B或B2C,都很難建立起真正穩固的商業模式。尤其汽配B2B,早已是紅海一片。

蘇寧:布局全產業

7月,蘇寧易購開出全國首家汽車超市,業務涵蓋整車銷售、養護用品、保養售後、汽車金融、汽車保險、汽車租賃等全方位服務,按照官方披露,蘇寧汽車超市將挺進全國各大核心城市。

很快,汽車超市不但完成了自身超2000萬元的銷售額,還與蘇寧易購汽車線上頻道達成流量和服務互補。截至目前,蘇寧易購線上汽車頻道共獲得500%的增長。

8月,蘇寧金融與易充網戰略合作,涉足共享汽車領域。易充新能源汽車平臺目前是南京本地的一個共享汽車平臺,被稱為「汽車版摩拜」。

隨後,蘇寧又站到了定位為「網際網路+智能電動汽車」造車公司的拜騰身邊。10月底,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攜高管團隊到訪蘇寧,透露第一款概念車和可駕原型車將在2018年1月亮相,並希望可以入駐蘇寧易購線上旗艦店和線下門店,作為其首發渠道,雙方全面開啟戰略合作。

一連串布局之後,11月底,蘇寧官方正式宣布,成立蘇寧易購汽車公司,以公司化形式獨立運作汽車業務。至此,蘇寧在汽車領域的形勢與野心日漸明朗。

此後又不過是幾天的時間,蘇寧易購汽車公司便開出了成立後的「第一槍」,牽手淘汽互聯搶佔汽車金融市場。

據了解,淘汽互聯是福建喜相逢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後者是國內第一家汽車融資租賃類上市公司。這意味著,已經與平安車管家合作的蘇寧,將再度在汽車融資租賃市場上升級武器,全新出擊。

「從汽車整車的銷售到汽車後市場服務再到汽車金融業務等,蘇寧汽車業務的布局深入方方面面,在下一盤大棋。」這是業內對蘇寧的普遍認識。

阿里:布道新未來

今年8月,阿里巴巴在「天貓汽車嘉年華」上發布了一則天貓汽車自動販賣機的概念視頻。視頻中的汽車自動販賣機形似立體車庫,購買流程與銷售飲料、食品的自動販賣機接近。按照官方披露的時間表,天貓汽車自動販賣機有望在年內和消費者見面。

坦白講,這個東西經得住實踐檢驗嗎?不好說。這個東西能成為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嗎?不確定。但就如馬雲此前一直強調的,阿里不是想搶佔全部市場,而是希望提供一個新的觀念、新的思路,希望能夠喚醒中國零售行業的新發展。

這讓我想到了不久前看過的一遍文章,說阿里、蘇寧、京東根本就是三個不同邏輯下的競爭者,直言京東善搶眼球、蘇寧穩紮穩打、阿里會講故事。而這背後,是掌舵者的不同,也就是劉強東的網紅體質、張近東的實操派作風以及馬雲的布道者風範。

所以,文中指出,三者相較,從實實在在做持久企業甚至說做百年企業的角度出發,馬雲治下的阿里,未來是可被指望的一條「道」,張近東手裡的蘇寧,是眼下略被低估、未來潛力無限的全渠道零售巨頭,而劉強東的京東,則是故事依舊精彩、不確定性較大的一家。

回頭再看三家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其言極是!

相關焦點

  • 阿里、京東、蘇寧:小店三國殺
    穩定的客流,和諧的關係,沒有客人關心單價,靠「近、信、熟」這一理念來經營,小店雖沒有賺到大錢,但他也是萬億市場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京東阿里蘇寧這些武林盟主放下攻城略地,開展宏圖偉業的大刀,把戰場轉移到城市的神經末梢,又會有怎樣的風雲變幻?
  • 【案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與解析
    導讀:現如今,幾乎所有大型零售企業都在嘗試或者開展供應鏈金融,尤其是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零售企業基本都是以「產業銀行」的願景在布局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本文就來盤點一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
  • 從蘇寧小店看蘇寧的零售布局
    京東蘇寧大戰蘇寧與京東戰爭要從2012年電商價格戰開始,京東通過電商輕運營模式,低價直擊蘇寧要害(線下實體店重運營,成本降不下來),即便蘇寧緊急應戰,緊跟京東低價政策,但市場份額終被京東天貓稀釋不少,在此之前,蘇寧在家電渠道可是穩穩的老大位置。
  • 阿里、京東、蘇寧打造線下便利店 能幹掉711? - 首頁輪顯 - 濟南...
    財報顯示,7-11日本公司的人均創造利潤超過100萬人民幣,可與阿里比肩。  在線上流量紅利漸失的焦慮中,電商喊著新零售等口號,將觸角伸向了線下戰場,京東、阿里、蘇寧等紛紛加緊布局,意圖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投身線下零售。他們的入手點之一,就是布局便利店。  目前電商布局便利店,主要有三種形式:改造夫妻老婆店、新建便利店品牌和收購、改造便利店品牌。
  • 阿里、京東、蘇寧打造的線下便利店能幹掉7-11們嗎?
    財報顯示,7-11日本公司的人均創造利潤超過100萬人民幣,人效可與阿里比肩。在線上流量紅利漸失的焦慮中,電商喊著新零售等口號,將觸角伸向了線下戰場,京東、阿里、蘇寧都紛紛加緊布局,意圖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投身這把線下零售的燎原火。他們的入手點之一,就是布局便利店。
  • 支持「地攤經濟」,微信支付、京東、蘇寧、阿里出手了!
    同時,京東將通過開展直播帶貨、開闢農副產品上行綠色通道、組織產銷對接會等方式,助力貧困勞動力通過農產品銷售實現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開始,京東新通路在全國多地鄉鎮開展「京東好物集」活動,通過組織陳列、大篷車等地推形式為小店的銷售集聚人氣,推動門店銷量。
  • 阿里淘工廠,能從京東、拼多多、蘇寧中突圍嗎?
    早在2018年9月,阿里就在淘寶內部啟動了C2M舉措。同年11月,淘寶升級天天特賣,天天工廠項目啟動。2019年3月,阿里重啟聚划算,將其與天天特賣整合,構建了C2M的整體布局。2019年底,阿里又在淘寶事業群下面專門成立了C2M事業群,正式地將C2M上升到了公司戰略的層面。
  • 蘇寧易購宣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武漢家樂福門店將有變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可將後者專業的快消品運營經驗以及供應鏈能力,與蘇寧全場景零售模式、立體物流配送網絡以及強大的技術手段進行有機結合,完善在大快消品類的O2O布局,有利於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 雙11「三國殺」:京東阿里忙下沉 拼多多忙上行
    原標題:焦點分析 | 雙11「三國殺」:京東阿里忙下沉,拼多多忙上行 來源:36氪今年的雙11比往年更熱鬧了。拼多多和唯品會加入起訴天貓「二選一」陣營的消息,把今年雙11徹底推向了高潮。在這個全國消費者關注的節點,三家騰訊系電商罕見的抱在了一起。
  • 隱形守護者挺身而出,蘇寧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企業吹響抗疫集結號
    緊急救助 捐贈急需物資調集全球供應鏈資源,蘇寧及蘇寧旗下國際米蘭等積極籌措和捐贈前方亟需的防疫物資(圖片來源:蘇寧官網)新華日報財經客戶端了解到,蘇寧作為江蘇網際網路代表企業數據顯示,截止至2月2日,蘇寧累計捐贈超800萬元,各項捐贈物資已經陸續到位中。同時,京東零售、京東數科、京東物流多部門聯動,第一時間上線募捐通道。募捐所得款項用於採購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服、防衝擊眼罩、防護面罩、手術衣、護目鏡等醫療物資,並快速送達醫療一線。
  • 美團、名創優品、淘寶的10元店三國殺
    名創優品、淘寶特價版、團好貨,前後三代10元店代表,正進入三國殺時代
  • 從國美到京東,蘇寧輸不起的連綿戰爭:每次轉型都是大象轉身
    僅在2013年,蘇寧就完成了線上線下渠道資源共享,價格統一;線上平臺開放、全品類經營;推進公司網際網路文化再造等工作。為了獲得更多流量,蘇寧不僅贊助了《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還和弘毅資本戰略投資PPTV。除此之外,公司自建物流、支付體系,在布局上與阿里、京東無異。
  • 蘇寧將在鄭州布局汽車廣場,戰略合作夥伴為何選擇妙優車?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文圖3月22日,蘇寧易購集團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蘇寧汽車)與妙優車在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對於發端於河南的汽車新零售品牌妙優車來說,這是其2019年度戰略規劃後的首場跨界合作。
  • 社區社群經濟全面爆發 看蘇寧阿里們如何玩轉電商行業新風向標
    蘇寧:全場景零售布局發力蘇寧全場景、全渠道、多業態融合發展布局的優勢,決定其既能對線下場景進行挖掘賦能,也能將線上場景的流量價值進行充分轉化。在智慧零售戰略指導下線上線下同時快速推進的蘇寧,基於線上和線下多元場景,以及供應鏈和技術端長期積累的優勢,2019年在社區社群經濟上發力明顯。
  • 巨頭零和博弈,阿里、京東殺不死拼多多
    相比其他電商京東是3.62億,阿里是7.11億,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平臺。2019年,拼多多新增1.7億活躍買家,比阿里和京東新增活躍買家數加起來還多3500萬。拼多多以「補貼換增長」的方式是否可以持續?背後有哪些憂慮、風險和短板?
  • 永輝超市終止投資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背後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可惜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面,三方就已經停止了合作,被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隨著線上的發展已經觸頂,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向線下布局,在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來說,也紛紛加入了未來的新零售行業,這次蘇寧收購了家樂福超市,可以看出網際網路企業在線下布局已經在快速擴張,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不差錢的拿下。
  • 萬科賤買普洛斯股份,阿里、京東、蘇寧為什麼輸了?
    在對普洛斯私有化的角逐中,中國電商企業阿里,京東和蘇寧沒能從中分得一杯羹。其中的原因也許在於,阿里巴巴集團物流板塊——菜鳥物流的核心股東富春控股是普洛斯的重要競爭對手之一。京東主打自營物流,而其非自營物流的主要服務供應商是易商紅木,這家也是普洛斯私有化的競購者之一。
  • 天貓、京東、蘇寧、唯品會、國美等雙11玩法曝光
    而在2017這一數字飆升至1682億元,參與品牌超14萬個,涉及手機數碼、家電、汽車、美妝、食品、母嬰、圖書、家居等品類。隨後,京東、蘇寧、唯品會等先後加入雙11促銷大戰。2018年天貓雙11成交額達到了2135億元,同比增長約27%。雙11的玩家也在發生變化,有不少企業入場和退場,但頭部玩家基本保持不變,只是由兩強變成了多強局面。
  • 繼阿里京東後,國內又一新零售巨頭出現,年銷售額超過3367億元
    所有人都認為國內電商領域的巨頭必然是阿里和京東,其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事。而且在2020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達到了4982億元,整整比去年翻了一倍。除此之外,兩大巨頭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發展也如火如荼。線上線下的聯動,以及多場景消費,都大大提高了購物的便捷程度。
  • 蘇寧紅孩子、京東便利店、阿里無人超市,哪個可以加盟?哪個好?
    蘇寧、京東、阿里,都在全國布局,我是不是也可以趕下這個風口?畢竟,中國的當下,選擇遠大於努力!2016年底,蘇寧開始了它的線下母嬰用品大賣場,取名蘇寧紅孩子,目前已經幾十家開張,上百家在建中。同樣也在2016年,中國電商排行老二的京東,宣布3年內開設100萬家京東實體店--京東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