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蘇寧打造線下便利店 能幹掉711? - 首頁輪顯 - 濟南...

2020-12-25 舜網

  現在的年輕人有了一種新活法:靠便利店生活。作為最接近消費者的零售業態之一,在大賣場和百貨關店潮下,保持高速增長,顯示出強大的市場需求。

  有種說法是「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11和其他便利店。」毫無疑問,7-11是便利店行業標杆。作為技術提供商,7-11建立了大規模的門店網絡,實現輕資產模式運營,形成了類似電商的規模效應。財報顯示,7-11日本公司的人均創造利潤超過100萬人民幣,可與阿里比肩。

  在線上流量紅利漸失的焦慮中,電商喊著新零售等口號,將觸角伸向了線下戰場,京東、阿里、蘇寧等紛紛加緊布局,意圖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投身線下零售。他們的入手點之一,就是布局便利店。

  目前電商布局便利店,主要有三種形式:改造夫妻老婆店、新建便利店品牌和收購、改造便利店品牌。那與日系便利店相比,電商便利店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零售通和新通路:畫一張「百萬」大餅

  7-11董事長內田慎治總結7-11成功的三個原因:高密度集中開店、特許加盟、商品開發和供應鏈建設。尤其是後端供應鏈,從鮮食工廠、選品、物流、選址、裝修,便利店的後端鏈條長度和複雜程度甚至高於大型零售。

  零售通、新通路分別屬於阿里、京東旗下,也都是以供應鏈為核心,學習7-11的「B2B2C」模式,為線下零售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服務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2017年京東「百萬便利店」計劃出爐,新通路要五年在全國開設100萬家京東便利店。而阿里方面,零售通也有覆蓋100萬家的目標。

  零售通和新通路有區別,但在服務線下零售店方面大同小異,簡單講就是改造夫妻老婆店。在城市場景中,與日系便利店相比,零售通和新通路改造的夫妻老婆店競爭力不足,或者說根本算不得便利店。

  單說商品方面,可以說換湯不換藥,小店的商品覆蓋範圍基本還是夫妻老婆店的老樣子,改造只是換了進貨渠道。另外,店內沒有鮮食區,有些門店有包子、關東煮,並沒有滿足三餐所需的便當、常溫快餐。

  鮮食餐飲是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的重要品項,有句話叫「沒有鮮食不能稱之為便利店」,7-11鮮食商品可以佔到門店銷售的50%。但售賣鮮食前提是高投入,以現在零售通、新通路和小店主鬆散的合作關係,很難說服小店進購設備,承擔貨損風險。

  對於阿里和京東來說,布局小店,更多是希望獲得更多的分銷渠道,其次就是追求品牌曝光,引流線上。

  而百萬便利店未必合理,如果按日本2500人一家便利店的情況,估算國內市場便利店的需求是60萬家。零售通和新通路的用武之地應該在三四線和交通不便的地區,解決小店主們的採購問題。

  悲觀地判斷,夫妻老婆店必然要減少直至消亡,零售通和新通路的模式還會繼續變化。現在這種非連鎖加盟的「品牌賦能」,美其名曰保留了店主的自主經營權,真的是夫妻老婆店的生路嗎?

  蘇寧小店:學不來的自營

  7-11的成功說明,不管是委託還是特許,加盟才能帶來門店數量的快速拓展。內田慎治曾表示,通過總部直營的方式,80家直營店是自營的極限。

  而蘇寧小店要做全部自營,國內電商可能只有蘇寧能這麼玩法,缺乏可複製性。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2017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顯示,蘇寧易購(14.990, 0.01, 0.07%)門店數量3799家,以2433億元銷售額(含稅)排名榜首。蘇寧小店的優勢是可以直接從蘇寧易購內部開店,倉庫、物流可以共享,商品、人員、倉庫物流等資源通用,還可與蘇寧超市、紅孩子等共享供應鏈。

  蘇寧小店將店鋪類型分為了社區店、CBD店和大客流店,通過走訪觀察,相比7-11,蘇寧小店的差異化表現在以下方面:

  淨菜生鮮。一家蘇寧小店店長表示北京農貿市場數量在減少,社區居民對蔬菜有需求,7-11一些門店也做淨菜,但蘇寧在這方面更有優勢。不過店內沒有自開發商品,在鮮食方面,蘇寧小店以熱餐為主。 價格。通過比較,在大眾標品方面,蘇寧小店的價格比7-11要低。 移動結算。在店內可以通過蘇寧小店App和微信小程序掃商品碼直接支付。 O2O服務。通過蘇寧自營物流可實現一小時送達,依託專屬App打通線上線下。

  今年,蘇寧小店的開店目標是1500家。自營有利於蘇寧小店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小店和O2O平臺融合較好,最終這種自營模式能否帶來更持久的發展還要拭目以待。

  好鄰居:可複製方案的模板

  從當下國內便利店格局看,成熟便利店品牌大多是區域發展,經過幾年的積累打磨,才在本地形成網點規模和完備供應鏈。所以電商收購便利店品牌再改造,是最快的擴張方法。

  1997年至今,好鄰居門店總數發展到300家左右,且主要分布於北京市場。2017年10月,綠城服務與鮮生活、安鮮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等共同成立合資公司China CVS,全資收購好鄰居。

  從陣容看,當前好鄰居的資源相當全面:鮮生活以供應鏈資源、線上運營體系和資本運作能力見長,綠城服務是物業公司,易果是阿里系下的生鮮電商品牌,擁有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

  被收購之後,好鄰居有兩種升級店型:紅標店和綠標店。

  紅標店,定位是CBD店和高客流,從門店內部情況看,紅標店還是在原本便利店的基礎上的優化,不承接O2O業務。紅標店又叫商務店,主打鮮食,對門店裝潢和商品結構進行了優化,更適合周圍人流、環境。但在自開發商品方面,好鄰居店內只有寥寥數個單品,與7-11中國120個自開發品項相比差距很大。

  而好鄰居的另一種店型,綠標店則主打O2O服務。綠標店則定位社區店O2O,主要是為周圍居民提供果蔬肉類等,目前線上訂單佔門店銷售的三分之一。觀察店型,綠標店沒有鮮食區,倉庫小,貨架滿,也是前置倉形式的門店。目前鮮生活綠標店接入了天貓超市、餓了麼和美團三家O2O平臺,是「天貓1小時達業務」的線下渠道之一。

  現在好鄰居投資方的分工很明顯,易果負責供應鏈和O2O配送,鮮生活則負責門店的數位化改造。鮮生活與Face++合作成立研究院,推出了一套便利店數位化應用解決方案,目前在好鄰居杭州店落地應用。

  好鄰居便利店的改造有更強的可複製性,待好鄰居整體改造完成後,估計阿里就要尋找新的便利店目標。

  總結

  總的來看,7-11後端供應鏈壁壘依然難以打破,電商便利店和7-11在鮮食和自開發商品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但在數位化和O2O方面,國內電商有明顯的優勢。

  O2O平臺成為很多便利店走到現實的渠道,在京東到家、美團和餓了麼上,均有多家便利店入駐。因此產生了兩個問題:價格是否會影響消費者選擇,O2O的便利性能否讓電商便利店「彎道超車」,還要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便利店選址的便利性必須能支撐比線上更高的價格,配送成本和對商品狀態的影響也需要考慮。一位運營近百家便利店的業內人士表示,選址是便利店最核心的影響因素,其次是鮮食,日系便利店的自營商品已經形成很強的品牌效應,比如全家的便當和羅森的甜食。「最終還是要歸到人身上,測有效人流,了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電商想要發展便利店,還是要先去追趕日系便利店品牌。

相關焦點

  • 阿里、京東、蘇寧打造的線下便利店能幹掉7-11們嗎?
    在線上流量紅利漸失的焦慮中,電商喊著新零售等口號,將觸角伸向了線下戰場,京東、阿里、蘇寧都紛紛加緊布局,意圖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投身這把線下零售的燎原火。他們的入手點之一,就是布局便利店。尤其是後端供應鏈,從鮮食工廠、選品、物流、選址、裝修,便利店的後端鏈條長度和複雜程度甚至高於大型零售。零售通和新通路分別屬於阿里、京東旗下,也都是以供應鏈為核心,學習7-11的「B2B2C」模式,為線下零售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服務等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
  • 阿里、京東、蘇寧:小店三國殺
    品牌便利店越來越多,在經營、管理、供應鏈方面要比小店有優勢得多,很多小老闆也切身感覺到了生意越來越難做,是繼續任人打劫還是墨守成規?是轉型升級還是關門歇業?對於轉型升級,一般有幾種選擇:一是諸如阿里、京東、蘇寧的加盟連鎖陣營,對於小店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沾品牌的光。
  • 零售商業評論:「國產便利店」如何趕超711?
    在國內,600萬夫妻店,而品牌連鎖便利店才10萬家,國產連鎖便利店佔比就更少。而傳統品牌便利店巨頭711為何能做得如此成功?京東現在日均200萬訂單,但是中國線下有10萬家連鎖品牌,一家店一天200個交易,200乘以10萬,線下的數據是遠遠高於線上的。基於這些數據,在門店交易之外可做的金融等延伸服務太多了。
  • 反超711全家!中國市場衝出便利店黑馬,平均每天有10家新店開張
    去年,國內連鎖百強企業的銷售規模近2.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線上銷售同比增長28.7%。蘇寧以3787.4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12.5%。給大家簡單梳理下:大概在兩年多以前,第一家蘇寧小店在上海開業。在定位上,其主要消費場景是全國成千上萬的社區。
  • 蘇寧紅孩子、京東便利店、阿里無人超市,哪個可以加盟?哪個好?
    蘇寧、京東、阿里,都在全國布局,我是不是也可以趕下這個風口?畢竟,中國的當下,選擇遠大於努力!2016年底,蘇寧開始了它的線下母嬰用品大賣場,取名蘇寧紅孩子,目前已經幾十家開張,上百家在建中。同樣也在2016年,中國電商排行老二的京東,宣布3年內開設100萬家京東實體店--京東便利店。
  • 【案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與解析
    、線下、服務以及物流進行生態布局,包括:零售百貨(沃爾瑪、萬達廣場、華潤萬家、永輝超市、家樂福等)、電商平臺(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本地生活(美團、大眾點評、京東到家)、商超便利(京東之家等)、生鮮零售(每日優鮮、錢大媽等)、品牌商(海瀾之家等)、物流(匯通天下等)、服務支持(微信支付、小程序、騰訊雲、達達等),京騰戰隊通過對用戶的吃穿住行進行不斷的拓展整合,將會進一步擴大其新零售生態版圖
  • 支持「地攤經濟」,微信支付、京東、蘇寧、阿里出手了!
    京東推出「星星之火」計劃 6月2日,京東發布「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入手,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 京東方面表示,該計劃預計將服務百萬個便利店及百萬家地攤,為超過500萬人的就業提供供應鏈和服務支持。
  • 汽車跨界三國殺:阿里布道 蘇寧布局 京東布子
    阿里、京東、蘇寧三家,註定在競合中難解難分。如果說阿里的新零售、蘇寧的智慧零售、京東的無 界零售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三家在汽車領域的切入,則明顯異大於同。阿里試水新事物,打造概念;蘇寧鋪開大網絡,布局謀勢;京東收購新夥伴,重拳出擊。
  • 從現金流角度看,大陸便利店能複製臺灣全家模式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我國便利店行業一直呈冰火兩重天之勢,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以及部分地方的行政命令(如北京的封牆打洞),便利店行業大熱,不僅有創業型猩便利、便利蜂前來掘進,如蘇寧這般線下家電連鎖店也推出蘇寧小店殺入市場;而另一方面,從去年以來,行業也層出不窮傳出種種悲觀情緒
  • 能打敗711的便利店咖啡代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有人在網上發出了星巴克、瑞幸、711的咖啡誰家更好喝,這引來了三家的粉絲混戰,有好事者還真的做了評測,最終的結論讓人出乎意料,居然是711的咖啡最好喝,可711不是便利店麼,便利店咖啡居然超越了咖啡巨頭
  • 國產品牌崛起,便利店不止有711全家,還有這匹「國產黑馬」
    不僅如此,蘇寧小店也結合現在的新零售的模式,根據時代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線下門店的銷售方式,它擁有自己獨立的APP,通過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增加與消費者之間的黏性,特別是線上的APP上,經常發放一些購物優惠券或者滿減券以此吸引消費者的青睞。新零售行業的風口,已經是一種趨勢。
  • 阿里淘工廠,能從京東、拼多多、蘇寧中突圍嗎?
    C2M,還是C2M淘工廠直營店,是阿里在過去一年通過經濟數位化能力打造的一間「神奇的店」,也是以產業帶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線上工廠店,前身是天天特賣工廠店,於今年3月正式推出。C2M模式具備去庫存、去中間商、以量定產,及純柔性生產、小批量多批次的快速供應鏈反應特點,可以使得各方價值最大化。
  • 全部All in,京東便利店都參加雙十一,劉強東這回真拼了!
    而阿里的菜鳥物流也在加速布局機器人倉庫,在新技術和智能算法的驅動下提升整個阿里系的物流效率。雙十一電商節已經從交易端的競爭,延伸到供應、物流效率、配送體驗等多維度的競爭,純電商模式真的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網際網路新技術驅動下的全新商業模式:新零售!
  • 【南京眼】蘇寧小店,不只是「便利店+餐飲」這麼簡單,顛覆大戲業已...
    雖然名字各異,阿里叫「新零售」,京東稱「無界零售」,蘇寧喚作「智慧零售」,但其目的卻是一樣的。 尤其是「蘇寧小店」,更以自己獨有的姿態,成為新零售的一個代表模式標杆,以高新和科技加持,顛覆了傳統的便利店模式。
  • 網際網路巨頭長驅直入線下 母嬰電商發力線下打造生態閉環
    二、B2B平臺發展勢頭迅猛 重構線下生意自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如何讓網際網路技術和全球供應鏈賦能小店主成為趨勢。B2B平臺作為一個新物種出現了,瘋狂生長,包括阿里的零售通、京東的新通路、掌合天下、中商惠民網、海拍客、怡亞通等B2B平臺。其中,京東新通路對外宣布,其旗下一站式B2B訂貨平臺京東掌柜寶至2018年底將覆蓋100萬家中小門店,其中包括5萬家京東便利店。
  • 從蘇寧小店看蘇寧的零售布局
    隨著線上電商市場趨於飽和增長放緩,各路大佬相繼開拓線下市場,炒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新型便利店應運而生,貓狗獅誰也沒閒著。蘇寧小店就是蘇寧為開拓線下市場成立的便利店品牌,也是目前擴張最瘋狂的一家,不到3年的時間已成立超1萬家門店,蘇寧對外宣稱三年內要開兩萬家門店。
  • 馬雲入股大潤發 將按新零售模式升級濟南大潤發門店
    據了解,大潤發此前的門店發貨思路基本是一個省一個區域倉,不但給飛牛網的用戶發貨,還面向該區域的便利店、夫妻店提供2B的供應鏈配貨,一個店可以覆蓋周邊10公裡之內的20家便利店。  這套邏輯,如果在阿里主導下運作,有流量入口做整合利器,如果形成集合直採,規模化效率將在快消品領域形成真正的競爭優勢。
  • 小店硝煙起——羅森 蘇寧 鄰幾 便利店巨頭 紛紛在皖跑馬圈地
    收銀臺後方的牆上掛著三塊顯示屏,介紹蘇寧小店的消費場景及服務內容。  合肥地區管理中心蘇寧小店公司總經理汪風告訴記者, 蘇寧小店構築多元的消費場景,不僅滿足社區居民的日常購物需求,還藉助蘇寧小店APP以及蘇寧物流強大的配送團隊,實現線上下單,送貨上門的服務。
  • 零售行業一周大事丨阿里戰略投資蘇寧體育;雅堂小超創始人自首
    大事件阿里戰略投資蘇寧體育7月19日下午,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宣布,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蘇寧體育。此外,優酷將推出全新「優酷體育頻道」,由優酷和PP體育聯運,進行布局全面的體育數字內容矩陣。
  • 還嫌便利店不夠便利?你可以用京東到家買到全家了
    劉強東對此表示,2017年京東集團正式確立了無界零售的戰略,積極轉型為零售基礎設施的提供商,京東集團也由 「一體化」走向了「一體化的開放」。京東轉型為「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的定位耐人尋味。當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的新聞傳遍整個零售圈的時候,京東卻一改以往自營、封閉的形象,用開放賦能的心態與線下零售商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