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江蘇多地接報冒充班主任在QQ群收費的案件,
不法分子混入班級QQ群,
克隆班主任的頭像和暱稱,
趁其上課期間,
給家長發送收費信息,
讓捨得在學習教育上花錢的家長們落入圈套!
案 例
1、12月11日,常州市民吳某報警稱,其女兒的QQ班級群裡有一個班主任頭像的人發來信息,稱有個英語補習班的通知,問其是否要報,吳某按對方要求付了1200元,後班主任老師在QQ群裡說有人冒充她收補習費,其才知被騙了。
2、12月11日,徐州市民張某報案稱收到QQ添加好友的信息,添加後對方自稱其孩子的班主任,向其收取課業輔導費並附圖,其支付了1200元,後發現無法聯繫,才知被騙。
3、12月10日,泰州市民王某報警稱,在班級QQ群內收到一條信息,對方偽裝班主任QQ暱稱、頭像,稱要收取試卷試題等費用合計580元,後對方又在群內發了收款碼,20餘名家長上當受騙,共計轉帳約12760元。
套路詳解
一
騙子是如何混進班級群的?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班級群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某學生家長」,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邀請入群。
4、有些不法分子會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並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以在未經群主同意的情況下直接掃碼進群。
二
騙子是如何冒充老師的?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暱稱、群備註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複製暱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帳號,迷惑性極強。
私聊效果
▼
群聊效果
▼
三
為什麼沒有被真的老師發現?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四
騙子怎麼收錢?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布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於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並不會有所懷疑。
2、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
3、銀行卡轉帳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內公布銀行卡號,讓學生家長匯款。此類收款方式較原始,且操作不便。
五
怎樣防範?
不要輕易對外公布班級群!
不要輕易拉人入群!
不要輕信轉帳要求!
凡是入群人員,都要做到五點:
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註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二防: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群主要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三查: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四穩:收到「交費」、「轉帳」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帳、匯款。
五報: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班級群詐騙
其實是利用了
學生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心理
請大家擦亮眼睛,共同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