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我的200元紅包,就把我踢了!」
最近,杭州某小學一個班級的家長群中
「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
之後短短幾分鐘
8名家長中招!
「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交資料費8名家長發完紅包就被踢出群
10月27日晚上快10點,杭州市下城區潮鳴派出所接到轄區陳女士報警,稱自己被家長群裡的家委會主管騙了200元。
民警了解到,當天晚9時20分左右,陳女士女兒家長群裡的「家委會主管」發出了一個二維碼,讓家長掃碼進群,繳納孩子們試卷資料等學習費用,每人200元。
「家委會主管」發出的二維碼
陳女士看到頭像的名字是「家委會主管」,而自己平時也都是這麼發通知,沒有多想也沒有提防,更沒有驗證消息的真實性,只想著抓緊交掉孩子的學習費。於是,她掃碼進了群。「我當時很快就進群了,看到好幾位家長都交了,我也趕緊交了吧,可不能讓我的小孩落後呀!」陳女士回憶說。「可誰知道,這位『家委會主管』收了我的200元紅包後就把我踢出了群,」陳女士當時就懵了。
之後看到家長們一個個在家長群發聲,她就點開了發通知人的頭像。直到這時,陳女士才發現,剛剛那位「家委會主管」是個騙子!
從騙子發收費通知到收紅包後踢群,前前後後才幾分鐘。過了一會兒,真正的家委會主管才意識到自己被人冒充了頭像和暱稱,趕忙在群裡發布防範通知,避免更多家長上當受騙。
當天晚上,家長群裡共有8位家長上當。大家一溝通,陳女士立即向警方報了案。
據家委會主管反映,這個騙子是27日上午通過掃群碼進群的,掃的是一位學生外婆的微信,可這位外婆對此已經沒有印象了。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家長群「老師」發通知要收錢
十餘名家長被騙
無獨有偶,11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了解到,近日,永興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偵破一起詐騙案。
10月19日,城關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裡收費詐騙。接警後,民警調查發現:10月11日晚8點半左右,某小學一班級家長群,「老師」突然發通知稱要交資料費 298 元,收到信息後,家長紛紛轉帳,沒想到,發通知的「老師」是「李鬼」。
當真正的老師發現情況並在群裡發出詐騙警告時,已經有10多位家長被騙。
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查明原來是該班級的一名學生玩手機時添加了一個陌生網友的微信,聊天過程中,對方誘騙該學生將班級家長群的二維碼發送出來,得到二維碼之後嫌疑人進入該學生所在班級的家長群,隨後將自己的微信暱稱及頭像改成班級一老師的暱稱和頭像,並在家長群發布收費信息。
目前,犯罪嫌疑人被永興縣公安局依法處置。
11月3日,永興縣公安局民警將被騙財物及時返還給家長。
民警分析詐騙手法
步驟一:騙子在學校門口逗留,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與其他家長套近乎,並向年長的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
由於一些班級微信群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可直接掃碼進群。步驟二:騙子進群後一般會先潛水,觀察誰是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的活動規律,下載班主任、家委會成員的頭像照片備用。步驟三:在班主任上課的時候,騙子會冒充家委會幫助班主任在群裡發送收取學費、資料費的信息和收費方式(例如群收款、微信收款二維碼)。步驟四:等班主任和真正的「家委會成員」看到這些信息後,騙子直接踢群拉黑,或解散微信群,或退群走人,而他們騙取的錢已經迅速洗白。
小心!這五大「陷阱」請繞行
面對家校群這種最常用、最實用的家校溝通手段,社交網絡上的隱患、漏洞必須引起各位家長的高度重視。
小編幫你總結了最易中招的危險套路必須了解。
①地毯式網羅各種群信息:「騙子」大多是規模化撒網式搜索「班級群」「年級」等關鍵詞,特別是在開學季,新生家長和班主任剛建群,彼此不熟悉時,化名「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②渾水摸魚獲取進群二維碼:有些騙子蹲守校園門口,通過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的方式,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或者混進新生家長會,趁機掃描張貼的二維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就此進群。
③通過私聊進行針對性詐騙:有的騙子會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兩人可發起臨時會話這一功能實施詐騙。騙子在家長同意後,就會發來收款二維碼。有的家長覺得不好意思,也沒有追根究底去打聽收費詳情,就草草付了錢。
④抓住時間差,發布詐騙信息:通常情況下,老師上課會開啟消息免打擾甚至關機,此時騙子會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⑤更換頭像,藉機下手:騙子進群後,會將備註設置為「xxx學生父親/母親」,成功添加班主任QQ/微信,默默觀察班主任的活動規律,然後趁機將自己頭像換成下載好的班主任頭像,並隨即更改成班主任的備註名。然後在群裡發送相關通知。
警方提醒:一定要核實真假
千萬不要把此類騙術當做是「小兒科」,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務必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 1.家長要有防範意識,首先要明白學校的收費一般不會通過網上進行,也不會要求單獨轉進某個私人帳號,如果收到在線轉帳支付費用之類的消息,應該立馬與班主任或學校老師電話聯繫、發簡訊、微信核實真假,不要隨意進行支付。
■ 2.建議老師(或小組管理員)將QQ群設置為「審核通過後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設置為「需要身份認證」,關閉「允許被搜索」。不要使用「掃二維碼」入群方式,此方式無需驗證即可入群。
同時實施實名制以審核每個群裡的家長身份,以防止陌生人隨意加入家長群。
■ 3.老師應該不時關注群裡的人員情況,清除可疑人員。家長也要隨時核查群裡是否有兩個班主任頭像,不給騙子行騙的機會。
■ 4.學校和老師應注意保護家長的聯繫信息,家長朋友也不要隨意在網上發布班級群的相關信息,不要給陌生人分享二維碼進群。
■ 5.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最後溫馨提醒各位
無論什麼人什麼事
凡是涉及匯款轉帳
一定要先確認
有沒有可能遇到詐騙
多留個心眼,不會有錯
來源:中國教育報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